二语教学视角下汉语近义词基本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17 21:09:5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7日发(作者:蓝瑛)

二语教学视角下汉语近义词基本问题研究

要:已有的关于汉语近义词的研究,大多是从汉

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角度来探讨的。本文拟从二语教学的角度

研究汉语近义词的基本问题。笔者将同义词和近义词合称为

近义词,把近义词的特点概括为共同性、多样性、实用性三

点,并将其分为三类:意义完全相同,用法也完全相同;意

义完全相同,用法部分相同;意义部分相同,用法部分相同。

文章从析同和辨异两个方面对如何辨析近义词做详细讨论。

关键词:汉语 近义词 人本主义 二语教学

一、二语教学理论基础

在汉语的外向传播过程中,学习者往往是在具体的课堂

环境下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学习的,这与母语习得是完全不

同的,他们学习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自身在某方面的需求,

学习周期一般较短,他们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从事与汉语相

关的活动,比如汉语翻译。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中,教师应该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和学习目的等因素编写教材、制定学习计划,才能促使教学

活动成功进行。这些理念着重强调关注学习者自身,是人本

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表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

一种理论。人本主义认为人天生具有学习的愿望与潜能,只

是需要被激发而已,而当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有所熟知,并

将其与自身的需要保持某种相关关系时,其被激发的可能性

最大,这种环境可以给学生以安全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因此人本主义学家强调学生的学习并不是要教师以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反复顺从地学习呆板僵化的课本,而是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导之下,自觉地去学习和探索,他们重

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

兴趣、需要以及个体差异等,设身处地地为学习者着想,因

此他们认为教学活动要以学习者为主导,教师仅仅扮演“引

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者内在

的潜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都与二语教学的很多方面

不谋而合。

二、近义词的界定

近年来,随着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陆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需要

弄明白的只是近义词与同义词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

么,二能否互换,互换的条件是什么。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

过分强调让学生对近义词与同义词进行区分,意义不大,不

仅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和授课难度,而且也会让学生越

学越糊涂,甚至过分纠结该如何区分,区分的标准是什么这

样的问题,而忽视怎样运用,本末倒置。

至于在二语教学中为什么不合称“同义词”而称为“近

义词”。例如:

①出租车―的士 两者都指按表收费的交通工具,二者

在意义和用法上没有差别,互换后也不会产生什么变化;

②父亲―爸爸 两者都指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母亲的配偶,所指相同,但用法却不同,“爸爸”是面称,“父

亲”是背称。

从以上两组语言事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静态条件下同

义词的词汇意义和概念对应性是重合的,这是同义词在词义

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近义词的各个成员所表

现出来的词汇意义主要部分重合,在概念对应性的本质方面

完全重合,非本质方面不同或者缺少。[1]通俗地讲,同义词

是在词义、用法等方面完全相同,而近义词则是有同有异,

既包含相同,又包含不同,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其次近义词

数量大,在应用中出现问题多,应用价值高,是研究的重点;

而同义词数量少,研究价值远不及狭义近义词[2],再加上二

语教学注重实践的特点,故在合并时统称为“近义词”

三、近义词的特点

笔者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按照词义、词性、音节数量、

格式、使用频率等方面来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共同性。从词义方面考虑,概念对应性是指词义

中反映客观事物、现象和关系中的某个语义特征或某些特征

的集合。共同的概念对应性是同义词的本质特征,而近义词

在概念对应性上则表现为本质方面相同,非本质方面不同。

[3]如西红柿与番茄,有共同的概念对应性,均指一种茄科蔬

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软毛,花黄色。结浆

果,球形或扁圆形,红或黄色。这组词在传统教学中归为同

义词,但在二语教学中将其归为近义词,这种做法大大扩大

了近义词中概念对应性的特征,这是二语教学中区别于母语

教学的近义词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多样性。这点主要表现在词性、音节数量和格式

方面。

首先,在二语教学所包含的近义词组中,各个词语的词

性没有像母语者那样严谨。二语教学中,除了相同词性的,

还有大量不同词性的词组成近义词组,如然后和后来,前者

是连词,而后者则是名词,二者词性不同,但在二语教学中

其次,二语教学中,虽然也有大量音节相等的近义词,

却没有强制规定音节数量要完全相等,比如“不见得”“未

必”“其实”和“实际上”,二者词义相同,音节数量不等,

但在二语教学中却归为一组近义词,这在母语教学中是完全

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还表现在二语教学中的近义词不局限于词对词的

研究,也会有近义短语,近义格式,比如,在二语教学中,

“忍不住”和“受不了”“对……来说”和“在……看来”

都可以被划归到近义词的范畴之内。

最后,是近义词的组合具有多样性,即一个词可以和多

个词分别组成近义词组。[4]比如“考虑”一词,既可以和“思

考”组成近义词,又可以与“着想”组合形成新的近义词组;

“帮”既可以和“帮助”构成近义词,又可以和“帮忙”形

成近义词关系。

第三,实用性。二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近义词的目的在于

交际运用。因此在教授的近义词中,实用性便成为了一大特

色。一些生僻的不常用的,过于书面化和文学化的词,比如

“鄙薄”和“鄙夷”,这样的词语就不在二语教学的范围之

内。因此二语教学选用的多是相对简单且实用的词语,以能

够满足学习者交际活动为目标,如我们经常用到的“不”和

“没有”“好看”和“漂亮”等。 四、近义词的分

针对任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我们都要充分考虑接受

者的学习目的以及教学者的授课难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来讲授的,对学生来讲把近义词运用到

生活交际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从二语教学的角度出发,笔

者认为可以按意义和用法对近义词进行分类,共分为三类。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意义只包括了理性意义,除

去了色彩义。因为即便是所谓的“等义词”在色彩(语体、

感情)上也有差异,几乎不存在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都相同

的词[5]

第一类,意义完全相同,用法也完全相同。如莲花和荷

花,二者所指是同一对象,理性意义完全相同;用法完全相

同,在使用时可以互相替换且替换后不会影响意义。

第二类,意义完全相同,用法部分相同。如谦虚和谦逊,

二者理性意义完全相同,都是形容词,均用来形容人不骄傲

自大,不自以为是,肯求教别人,态度谦和。用法方面二者

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搭配对象相同,且都属于褒义词;不

同之处在于语体色彩不同,谦逊多用于书面语,而谦虚既可

用于书面语,又可用于口语。[6]

第三类,意义部分相同,用法部分相同。如思考和考虑,

意义上这两个词都是表示一种思维探索活动,用法上二者都

是动词,可以作谓语,可以重叠,构成“思考思考”“考虑

一般含有在思索之后,对所思索的问题下一个决定的意思,

其对象范围较广,既可指一般的事情,又可指重大的事情[7]

如“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好(思考√)“毕业以后从事什

么工作,我还没有考虑好(思考×)“思考”则侧重于含

有深刻而周到地对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行考虑的意思,常常搭

配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等,且对象较窄,均指一般的

事情[8],如“上课时要积极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

题(考虑×)

以上三类词中,第一类在近义词中所占较少,大多是和

一些字母词、外来音译词等有关系的;后两类则在近义词中

广泛存在,是近义词的主体部分。

五、近义词辨析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需要充分考虑

学习者的条件,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坚持简单实用的原则来

进行辨析。辨析步骤大致分为两步:析同和辨异,重点在辨

异环节上。

(一)析同

析同,即分析相同之处,主要从词性、意义、句子成分

三方面来考虑,这些方面要简明扼要。如例①和例②。

①孤独―孤单 都是形容词,都能描写人悲哀的心理感

受,都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宾语:

1)这是一位孤独的老人。(孤单√)

2)他孤单地坐在树下。(孤独√)

3)一个人在国外,我生活得很孤单。(孤独√)

4)在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孤独。(孤单√)

②同样―一样 都是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相同,没有

差别,可充当定语或状语[9]

5)他犯了和上次同样的错误。(一样√)

6)在这次表演中,你和玛丽表现得一样出色。(同样

√)

(二)辨异

辨异,即辨析差异,主要从汉语近义词的语义、语用和

句法三方面着手。

首先是语义辨析,主要从语义重点、范围等方面考虑。

有些词语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同

一组词语,所强调的方面不同,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如例

③;有的词语则会在所指对象的范围上有所差别,同一组近

义词,可能一个表示整体概念,另一个只表示部分概念,如

例④。

③每―各 “每”主要表示总体中的任何一个事物,强

调子成员间的相同性;“各”表示总体中的不同的个体,强

调的是差异性:

7)每种蔬菜买半斤(各×)

8)这个商场有各种款式的衣服。(每×)

④战争―战役 战争的规模要比战役大,一场战争可以

包含多场战役

9)反法西斯战争(战役×)

10)台儿庄战役(战争×)

其次是语用方面,主要从语体、感情色彩等方面来着手。

语体色彩主要指该词语属于口语还是书面语,以及使用

场合,如例⑤;感情色彩主则一般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三

个要素。如例⑥、例⑦。

⑤媳妇―爱人“媳妇”多用于口语,非正式场合,“爱

人”口语、书面语都可以用,多用于正式场合。

⑥复杂―复杂化“复杂”是中性词,而“复杂化”则是

贬义词。

⑦男人―男子汉“男人”是中性词,而“男子汉”则是

褒义词。

辨析时要注意的最后一点是句法方面,主要指词语的搭

配组合问题,大致包括动宾、定中、状中等搭配上,如例⑧

和例⑨。

⑧办法―主意“办法”和“采取、用”等搭配,而“主

意”则和“改、拿”等搭配使用。

⑨稳定―安定“稳定”通常和“血压、病情、物价”等

搭配,而“安定”则与“人心”等搭配使用。

总之,对汉语近义词基本问题的研究是汉语近义词研究

走向科学化的奠基石。笔者坚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思

想,从二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近义词的界定、特点、

分类和辨析等基本问题进行论述,以更方便、更直接地将研

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帮助汉语在海外的传播与推广。

注释:

[1]周玉琨.试谈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分[J].内蒙古大学学

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2964-67

[2][4][5][9]赵新,洪炜,张静静.汉语近义词研究与教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5412448.

[3]周玉琨.现代汉语同义词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

士学位论

文,200247.

[6]赵冬梅.进阶式对外汉语系列教材:成功之路(成功篇)

[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98.

[7][8]唐为群.汉法常用近义词词义辨析[M].武汉:武汉大

学出版

社,2011166167.

(刘勇 辽宁大连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116044


本文发布于:2023-11-17 21:0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52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