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动物如何预测天气的相关谚语

更新时间:2023-11-15 16:47: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5日发(作者:任芝铭)

观察动物如何预测天气的相关谚语

昆虫类:

蜜蜂:“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另外有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蚊子:“蚊子集堂中,明朝带斗篷;蚊子乱咬人,不久雨来临;蚊虫咬得凶,

雨在三日中。”“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蚂蚁:“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

就来到。”“蚂蚁垒窝天将雨。”

蜘蛛:“蜘蛛结网准送晴,蜘蛛收网准阴。”道出了蜘蛛收结网与天气变化

的关系。

蟋蟀:夜间蟋蟀高唱,第二天必是好天气。另外还有,“蟋蟀上房叫,庄稼

挨水泡。”

蜻蜓:如在空中上下飞窜,2小时左右将有大雨。“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

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蝉:“知了鸣,天放晴”,在炎炎夏日里,蝉鸣也预示着炎热天气将持续。

不过当蝉鸣断断续续时,“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要来临。”

一、燕: 燕高飞,晴天去;燕低飞,雨天报;燕洗澡,天将雨;燕趴地,大雨

到。

二、雀: 雀叫晴,鸠叫雨;雀吃水,会下雨;雀洗澡,雨不小;雀擦嘴,将阴

雨。

三、雁: 雁飞海口,天气晴好;雁飞内陆,有大风暴;群雁南飞,天将转冷;

群雁北飞,天将转暖。

四、蝉: 蝉鸣天气晴,雨天蝉不鸣;蝉在雨中叫,预报晴天到;蝉儿鸣叫,

雨季早停止;蝉鸣结束早,秋季转凉早。

五、蜻蜓: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带棕衣,蜻蜓点水,连续阴雨;蜻蜓

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六、泥鳅:泥鳅静,天气晴,泥鳅动,天气变;泥鳅暴跳,风雨必到;泥鳅起

泡,有雨将到。

七、蛙: 久雨叫蛙鸣,天气将转晴;久晴听蛙鸣,风雨快来临;雨停听蛙鸣,

天气还不晴;蛙大声密叫,大雨快来到。

金花鼠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它也能预测天气。在晴朗的天气里,若金花

鼠发出刺耳的尖叫,并窜来窜去,则表明乌云不久就会笼罩天空,大雨将至;

金花鼠在早晨高声嘶叫,则表明傍晚前后会出现坏天气。

植物也知阴晴

柳树在夏季里,柳叶下垂,随风摇摆,不失为一种景致;但如果发现柳叶变

成白色,就预兆着阴雨天气将会来临。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非柳叶变白,

而是柳叶在阴雨天前会全部反转过来,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的,表面还带一层

“白霜”。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夏秋时节的阴雨前后观察、验证一番。

南瓜藤的顶端通常都是向下面缓缓趋前生长的,但是,倘若在夏季的早晨,

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上,则预示着天气将由晴转雨。反之,若在阴雨天气里

发现南瓜藤的顶端普遍朝下,则预示着天气将要转晴。

桃竹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植物,它每年都要长笋子。当笋子长在母竹中间时(

称为“娘抱崽”),就预兆着当年的冬天比较冷;反之,当笋子长在母竹的外围时

(俗称为“崽抱娘”),则预示着当年的冬天比较暖和。

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

似的。这其中,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的天气也不一样:如果被触动

的含羞草叶子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

明天气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垂迟缓,或叶子

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

蜘蛛预报天气法——阴雨天,如气压上升,湿度减小,昆虫高飞,蜘蛛便张

网捕捉,预示天气将转晴。反之,蜘蛛收网,预示将下雨。俗话说:“蜘蛛结网,

久雨必晴。”

青蛙预报天气法——春夏季节,青蛙叫声大而密,预示不久就会下雨。谚语

说:“蛤蟆大声叫,必是大雨到”。

蚂蚁预报天气法——蚂蚁成群出洞,预示大雨将临,俗话有“蚂蚁成群,明

天不晴”的说法。

马尾松预报天气法——马尾松种子能预报天气。晴天,马尾松种子鳞瓣上的

粘液干燥变硬而向外伸张;下雨前,鳞瓣变软,逐渐闭合。

鸡预报天气法——下雨前,气压较低,湿度较大,昆虫贴着地面飞,鸡要觅

虫食,再加上笼里闷,鸡不愿进笼。俗话说:“鸡愁雨,鸭愁风”。

白蚁预报天气法——春夏季节,每当天气闷热时,白蚁就飞出洞外活动。

晚天黑不认识回洞的路,就向灯光处猛扑,这就预告一二天内将会下大雨或雷雨。

鱼类预报天气法——“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

雨下”。当临近下雨时,天气沉闷闷的,使水中溶解的氧气量减少,于是鱼类纷

纷浮到水面上层甚至水面来呼吸。

俗语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

雨流。”

根据观察,全世界共有600种动物可准确预报天气。


本文发布于:2023-11-15 16:4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50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