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梦想

更新时间:2023-11-15 07:48:4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5日发(作者:蓝采和)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

梦想》

瑞恩是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男孩。5年前的一天,这个一年级的小学

生,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

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而病死。我们的每一分钱都

可以帮助他们:1加分可以买一支铅笔,60加分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2

加元能买一条毯子,70加元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6岁的小瑞恩深受震动,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愿望成了他强烈的梦

想。他的妈妈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把他的愿望当成小孩子

头脑发热时的冲动,而是让他在应承担的家务之外自己挣: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

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2加元;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又赚到2加元;

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拾暴风雪后的树枝……

瑞恩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然而

人家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瑞恩继续着他的梦

想,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竟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

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净水,攒钱买一台钻井

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这成了瑞恩新的

梦想。他继续着……

5年后,这个新的梦想已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瑞恩的井”

基金会筹款已达75万加元,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这个普通的男孩,也

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

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

梦想》教材分析

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遍的6岁孩子——瑞恩,5年后竟被评为

“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加拿大甚至成立了以瑞恩

的名字命名的“瑞恩的井”的基金会。这一切都是瑞恩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中实现

的。

这篇文章重点围绕着瑞恩的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一问题展开。带着这一问题

读课文,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条线索: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引起瑞恩强烈的

震动,产生了为非洲捐一口井的强烈梦想。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后,瑞恩产生了新的

梦想——“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的一项

事业。在这个重点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话题:“瑞恩实现自

己的梦想,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关键的因素?”这一问题将思路由瑞

恩引向了父母这条线上,瑞恩的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而是让他在应承担家

务之外自己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边读边悟,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解读与提示

*“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这是本课的重点问

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注意抓住瑞恩这一条线: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

引起瑞恩强烈的震动,产生了梦想。从“没有……没有足够……甚至……”等词语

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非洲的孩子没有金色的童年,饥饿与疾病长期与他们相伴,更

可怕的是因喝不上洁净的水而死亡。同是一个地球村上的人,他们多么希望得到人

们的帮助呀!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非洲生活的了解,在

情感上与瑞恩产生共鸣,从而读好这段文字。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瑞恩在承担应做的家务外自己挣,通过自己坚持

不懈地努力,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吸”“擦”“捡”等词,让我们仿佛看到

了瑞恩劳动的画面。“两小时”“暴风雪后”……让我们体会到了捐一口井所付出

的艰辛。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再体会“4个月”“一年多以后”,让我们再一次

看到了瑞恩的辛苦与坚持,为他的爱心、努力所感染。学生在朗读时,教师应注意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三课《瑞恩的

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默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弄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习瑞恩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3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谈话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瑞恩的梦想》,教师板书课

题,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课文主要写的是

?写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3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4 默读课文,全班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练习抓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 再次默读课文,交流: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瑞恩是怎样实现为非洲孩子捐献一口井的梦想的?

(2)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2~3段。

2 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辩论:瑞恩的妈妈这样做好不好?

在辩论时,紧紧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一边议,一边

读,一边悟。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课上小练笔: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他的爱心与努力外,还有什么

关键的因素?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们说点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3-11-15 07:4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49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