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更新时间:2023-11-13 20:02:1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3日发(作者:刘占英)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作品

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试图从陶渊明作品的基本内容来分析其人生观,并由陶渊明对

战争、士庶、自然及贫困生死等方面的认知来对其阐释并探析其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客体;自我生存方式;人生态度

浅析陶渊明的人生态度1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曾官至大司马,

封长沙郡公。其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从《命子》诗中“直方二台、惠

和千里”、“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

阴”(《晋书陶侃传》)的话来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正直有为、胸襟坦荡、建

立过功勋的人,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陶渊明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其价值观的建立

和人生观的形成。

陶渊明处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社会转型之际,政治腐败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大小军阀为了争夺权力,互相攻杀,兵祸连年不绝。陶渊明自幼经历一

吸收,这主要体现在其所描绘桃花源理想的生活场面中。由此可以看出,孔孟思想

对其是有一定影响的。

另外,老子的“小国寡民”的设想,对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社会模式的架构影响

也是十分明显的。如“黄绮之商山”,“贤者避其世”也和老子“小国”、“寡

民”思想相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这些在陶

渊桃花源理想社会中的社会生活描写,可以说是对《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继承与阐释。

一定的人生态度受一定时代的影响。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产生于东晋南初特定

的时代,当时魏晋玄学之风盛行。陶渊明受到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他生活

及各个方面: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朴真诚、淡泊致远、幽美的

田园生活。而崇尚自然,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特征。关于此,陈寅恪先生在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也着重谈了这点。

同时,阮籍、嵇康、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陶渊明也对其吸收应用。

总之,受传统及同时代思想的影响,并由于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其政治取

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

逾。”嘲讽庶族出身的刘裕,对其表现出了不屑和嘲讽,显示出陶渊明不趋权势的

高尚人格修养。

在士、庶的权力争斗中,陶渊明选择了超脱的行为。在《饮酒并序》其二中,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

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陶渊明以青松自喻,

借青松来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左思在《咏史》中曾用“涧底松”和“山上

苗”对比,来揭露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而陶渊明以“青松”和“众草”对比,显

然也含有对士族门阀制度所造成的贤愚倒置现象的揭露。

3、对自然及贫穷生死的看法

从陶渊明一生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如他在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加深了主体自身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选择性。陶渊明认识到

了社会的腐朽,统治阶层的腐化堕落,产生了厌恶战争,同情老百姓的看法,也因

为如此,选择了一条弃官归田、隐居田园的人生道路。

陶渊明少年时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忘食”(《五柳先生传》),养成了陶渊明积极进取和直率的品质。为实现自己的

人生理想,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陶渊明立志宏图,“猛志逸四海”,“大济于

苍生”,其从二十九岁起,曾几度出仕,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

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关于此在《晋书陶潜传》(唐房玄龄等)中

也有记载:“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其展示了陶渊明蔑视功

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的高尚人格。在陶渊明后来的《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作品中,陶渊明借咏荆

轲歌颂那种英勇报仇精神,影射对刘裕政权的憎恶,这对后来辞官归田的有很大影

陶渊明在对社会和人生作出设计之后,并没有一味消极地在社会中生存,而是

对社会更加积极地去关注,热爱人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不

断追求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在《饮酒并序》(其六)中“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

真……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极力希望当时污浊

的社会能返朴还真,具体的办法即像孔子那样研习诗书礼乐;然而当时却无人问

津,自己感到十分痛心。他怀着以六经来弥补败坏的社会风尚的抱负,但得不到实

现,所以只有以饮酒遣悲而已。

同样,在《乞食》中,“愧我非韩才”,陶渊明感慨自己不能像韩信那样辅佐

刘邦平定天下,得遂其志,而是穷困潦倒志不得申,但他并不灰心,即使死后也要

报答朋友“一饭之恩”,甚至想到“结草”相报。

也正因为怀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在与普通人的共同生活中忘却战争动乱、权

力争斗,找到了人生快乐。陶渊明一度希翼通过自己的人生政治理想来实现自己的

人生抱负。在《拟古》(其四)中“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

至幽州……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便是陶渊明政治理想的表现,即收复中原。

然而,他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得不到共鸣的,即使想听到别人在这方面的思想言论都

不可能,但是涵盖了其对东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谋恢复的强烈愤慨。与此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

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

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说

明陶渊明所见所感,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

忘的“无我之境”。接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无意之中看见在南

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其摆

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而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则可以理解为人生的

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

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赏析大自然的无限清新与生机勃勃!很大程度上,

这样的境界与素描都彰显其作品的形象性与表露人生态度的哲理性。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艺术与人格高度统一的诗人,他的诗作曾使无数读者为

之陶醉;而他的人格,自古至今,也一直受人们所敬仰和羡慕。陶渊明的文学作品

是其人格的焕发,蕴含着巨大的道德感召力。辞官归田后,陶渊明没有置身世外,

也没有停止对正义的讴歌,并且在其作品中时时显出一副“金刚怒目”的样子。如

作品《咏荆轲》、《拟古》等,陶渊明借称颂荆轲除暴安良的豪侠人格以及视死如

归的豪侠壮志,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以此来抒发胸臆,再现其正

义和勇敢的人格,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陶渊明的作品中,很多以缅怀古之先贤、圣人,多以伯夷、颜回之志自勉,以


本文发布于:2023-11-13 20:0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484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