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诗意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3-11-12 18:45:3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1月12日发(作者:卫闻远)

《望岳》诗意及赏析

《》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五言。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望岳》诗意及赏析,仅

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诗意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

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

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

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

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

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

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

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

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

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

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

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

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

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

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

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

“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

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

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

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

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

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

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8:4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46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望岳赏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