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张说《幽州新岁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
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
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
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
己上寿。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江苏,湖南,福建,重庆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
《诗经.郑风》中的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思,更见主客交情
之深厚。(3)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
置于石上春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
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
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5D
16①这首诗紧扣题中“新岁”发出感慨,喜,表达了作者对新的
一年到来的喜悦,欣喜之情
②诗人感叹事物总会华去复来,表达了作者对新的一年的期待
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此时此刻的试图遭遇和心酸的处境的感触,
又体现了一种世事,茫茫难自料的深沉情感
17.(60篇版)(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古诗词翻译:
去年在荆南时,梅花盛开如雪?样:今年到r蓟北,漫天的雪花乂如
盛开的梅花一般。
昨南今北,多令人叹息人事的变化无定:只有时光去了乂复来,
不失常度,所以使人感到高兴。
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烛火彻夜大放光明。
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冋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
赏析:
苜联写去年荆州梅花遍地)f-放如同漫天飘6的雪花,今年幽州雪
花漫大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是江南春
色,?是北国冬景,体现诗人时此时彼的仕途遭遇,其中饱和着对冷人寒
此,苦辣酸辛的感触。然而,字句却十分秀雅,未露幺幺毫伤感痕迹,却
见分人运笔未法之高妙。
颔联说,昨南今北,转徙如蓬,叹息人事的变化不定。只有旧岁去
J'新年来,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才使人感到欢欣。这是紧承上联发的
感慨。出句抒发一种世事茫茫难白料的深沉情感。对句则是无可奈何
的自我宽慰,骨子里却潜藏着一种时光蹉足它的复杂心理。
后二联诗人满怀深情地说,他身在边镇,心在京城,耳听着戍卒
唱出的通宵不绝的歌声,眼却遥望着朝廷燃起的彻夜不息的烛火,殷
切期盼尽快回到氏安,值此新春之际,举杯献酒,敬祝皇上寿比南山。
于此造人引颈急待, 凡欲插翅归去的情态,企望重新来到有主身边,再
次受到信任的思想,表现得传神尽相、淋漓尽致。
这首诗紧扣题中"新年”发感慨,表心愿,娓娓道来,意脉相联,
轻松自如。当然,像尾联这样的文字也多少存土为官/打则心过切而不
惜媚上之嫌。
河北,广东,湖北、辽宁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
置与苍茫雄奇。这两句诗是“?。”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
术表现形式的发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
句中的后两句是“,”。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
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
17.(64篇版)(1)岳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本文发布于:2023-11-12 18:3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46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