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小学英语课堂
作者:姚彬雅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0年第17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厚重而灿烂,是一座浩瀚无比的教育宝库。小学英语教师要立
足于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融入平时的英语课堂教
学。
一、挖掘文本内容,弘扬传统文化
在进行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Thanksgiv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US. ”一课教学时,我在
介绍感恩节的来历和中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后,还引入了《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
忘,抱怨短,报恩长”,向学生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让学生从中懂得感恩生
活、知恩图报,弘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文化。
二、丰富教学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课堂活动的开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补充,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能够让英语课堂成为渗透传
统文化的乐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让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在进行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He’s a doctor. ”一课教学时,教材活动中出現了Hua Mulan
(花木兰)的材料,我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很多学生听
了后深受感动。接着,我又让他们对Ma Liang的故事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促进了低年级学
生听说能力的提升。
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知识,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
趣,可谓一举两得。
三、营造浓厚氛围,感受传统文化
要学好英语,语言环境的创造非常重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进行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Happy New Year!”一课教学时,我便注重通过环境的营造,
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习俗。在上课之前,我布置了搜集中西方新年有关的材
料、了解中西方新年有哪些不同之处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就自己所搜集的各种资料进行阐述、
解释说明、谈谈看法。通过这种自主探索的学习形式,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
异,对中国传统春节的感受更加深刻,也让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四、提升口语练习,倡导生活为先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应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语言的应用中了
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将传统
文化内化。
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们提前准备食材,亲手制作
milkshake的方式,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们制作banana milkshake的舞台。学生们一边制作食
品,一边思考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餐桌礼仪以及为什么英国人见面喜欢问天气,
而中国人见面时都喜欢问“吃了吗”等问题,让学生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到传统文化
的博大精深。
五、综合实践运用,传承民族精神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教师应该将真正优秀的、符合时代精神与
要求的传统文化引入我们的英语课堂,为学生提供优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要在语言
运用中,让传统文化成为中小学生释放创造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基石。
在端午节期间,我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制作关于端午节的英语手抄报,有的学生还自
编自演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儿歌、歌谣等。我还利用学校英语学科活动月的平台,举行了中国
传统文化主题手抄报比赛和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动手描绘和亲口述说等形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05:2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435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