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成语学古文

更新时间:2023-11-02 22:59:40 阅读:12 评论:0


2023年11月2日发(作者:成心德)

巧借成语学古文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

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大部分是

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书面语成语,

有的来源于寓言故事,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来源于历

史事件,(还有的来源于历朝历代名家名篇中的名句)。因其

大都是概括事件,有一定情节,所以也称典故。在这类成语

中,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文言词的词义和用法。我们完全可以

利用这一语言现象借助成语促进文言文虚词、实词甚至语法

的教学。

目前,不少中学生学习古文,往往是以今释古,指鹿为

马,由于不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和一词多义,在中考、高考

答卷中闹出不少笑话。一般中学生,虽然学了几十篇古文,

但大量使用和接触的是现代语言、理解的是现代词义。如果

平时不注意积累古文词汇,逐个记忆,那是很容易遗忘的。

如果能充分利用有关成语,再对照所学过的古文进行查对比

较,从而加深理解,就十分有利于巩固和记忆了。

比如,《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失街

亭》“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亦盛

设兵以待秦。”与成语“招兵买马”“按兵不动”“兵临城

下”中的“兵”指的是军队或士兵。而《谋攻》“凡用兵之

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失街亭》“今四方分争,兵戈

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与成语“纸上谈兵”“兵

贵神速”“兵连祸结”“兵不厌诈”中的“兵”,指打仗、

战争、军事。《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过秦论》“斩

木为兵,揭竿为旗。与成语中的“短兵相接”“厉兵秣马”

“兵不血刃”中的“兵”,指的是兵器。用成语为例归纳文

言文多义词的义项,易辨易记。

再如《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辨日》“日

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廉颇蔺相如列传》“臣

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中的“汤”,与成语中的

“扬汤止沸”“以汤沃雪”“赴汤蹈火”中的“汤”都指热

水或开水。《窦娥冤》“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

“洗手作羹汤”中的“汤”,与成语“清汤寡水”中的“汤”

指菜汤。

又如《促织》中“蹑迹披求。见有虫状棘根”。其中的

“披”字比较难懂,学生看了注释,印象也不深。《鸿门宴》

中“哙遂入,披帷西向立。”与成语“披荆斩棘”“披沙拣

金”“披肝沥胆”中的“披”是拔开、分开、劈开,也可引

申为剖露、披露、散开,如“披头散发”。在《范进中举》

中“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出去了。《窦娥冤》中“俺

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与成语“披星戴月”

“披麻带孝”“披坚执锐”“披红挂绿”一样,当穿上、戴

上讲。《冯婉贞》“拔刃奋起,率众袭之”《鸿门宴》“项

庄拔剑起舞”《出师表》“是以光帝简拔,以遗陛下。(简:

选。《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山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

城。《雁荡山》“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中的“拔”

字,本义为抽出来,拉出来。在《出师表》中引申为提拔。

《梦游》中又引申为超出、挺拔。以上诸句中的“拔”与成

语中的“出类拔萃”“一毛不拔”“剑拔弩张”“不能自拔”

“拔苗助长”“超尘拔俗”中的“拔”一致,当超出、抽出、

摆脱讲。

在《范进中举》“岳父见教的是。《归去来辞》“觉今

是而昨非。中的“是”当对的、合理的、正确的讲,“非”

相对。与成语“是古非今”“是非曲直”“颠倒是非”一致。

《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卖炭翁》“翩

翩两骑来是谁?”是系词,表示判断。《西门豹治邺》“是

女子不好。《甘?疏序》“辄以是疏先焉。《捕蛇者说》“吾

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上属各句中的“是”,皆为指示代

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处所。再如《论积贮疏》“今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侈之俗日日以长,

是天下之大贼也。”句中的两个“是”字不是系词,是指示

代词,相当于此这或这个。与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中

的“是”相当。

记的有一次在课堂上,一名学生突然问我:“老师,永

垂不朽的‘垂’当什么讲?”一下子把我问住了。既不是垂

直,也不是垂青,更不是垂危,垂手。一时很难准确地回答,

再三思索后才想到“流传”的意思,而在古文中,“垂”有

三种用法。《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桃花源记》

“黄发垂垂,并怡然自乐。《三戒?临江之麋》“群犬垂涎。

中的“垂”当垂挂、下垂讲,引申为(好的东西)流传下来,

与成语中的“名垂千古”“永垂不朽”“名垂青史”“率先

垂范”“垂头丧气”“垂手可得”意思一致。

在杜甫的《垂老别》“四郊未平静,垂老不得安。,柳

宗元《封建论》“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中的“垂”,与成

语中的“功败垂成”“垂死挣扎”都表示将近、临近、接近

的意思。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还

有《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边垂不丧。(处:用)

当边陲、边疆或边讲。此外,还表示对长辈、长者的敬词,

如《中山狼传》“请诉之,愿丈人垂听。”白居易的《答崔

侍郎书》“垂问以鄙况。(鄙况:指我的情况。

汉语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大部分语法结构没有多大

变化,但是也有不少改变。改变了的部分,在现代汉语中一

般是见不到了,而在一些成语中却可见到些遗迹。当然,成

语中的古汉语语法特征不可能是全面地保留原来的特征,但

也不是个别的。成语的这一特点,给我们学习和理解成语的

意义带来了一些困难。例如:

1、名词当动词、副词用

声东击西,“声”是名词,这里相当于动词“声张”

蝇营狗苟,“蝇”“狗”,都是名词,相当于“象蝇一样

地”“象狗一样地”是和状语的副词差不多。

而在古文中,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例如:《劝学》“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里的“水”当游水讲)

在《左传?僖公五年》中“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这里的“馆”当投宿讲)

2、古汉语的特殊助词

庞然大物、焕然一新“然”在古汉语中可以当代词、连

词用,这里相当于助词“地”

莞尔而笑、卓尔不群“尔”近似现代汉语的助词“地”

在古文中,“然”字经常放在形容词、动词后面,已经

虚化为结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其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助

词“地”相似,然有时可以译作“……似的。”如《愚公移

山》“杂然相许。《冯婉贞》“京洛骚然”(形容词词尾)

3、形容词、自动词做谓语而带宾词

丰衣足食、正言厉色、盘根错节、高官厚禄、劳民伤财,

以上五例中的谓语或是形容词或是自动词,本来不应带有宾

语。后说的宾语实质上是意念上的主语,但这里做了宾语。

在古汉语中称做“致使性”谓语,“丰衣足食”可以解释为

使“衣”“丰”,使“食”“足”

在古文中类似的例子随处可见。如《陈涉世家》“广故

数言欲亡,忿恚尉。(使尉恼怒),另如《陈涉世家》“周

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使他败”

《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使人民害怕死”

《论贵粟疏》“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早,故民

可得而有也。(减轻赋税,扩充积蓄,用来充实仓库……)

形容词的这种活用方法,在古诗中也常用,如王安石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现代汉语中更常见。如“巩固无产阶

级专政”“端正态度”“繁荣市场”“丰富文艺生活”等。

总之,借用成语结合古文教学中的虚词、实词、语法的

讲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成语中常见常用的和古文中

的疑难词句联系起来,化难为易,可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

通的效果;形式整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成语也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古文的兴趣。

参考书目:

1、胡从曾 等合著《中学古文实词汇编》 浙江人民出

版社 1983年版

2、向广 李行健 主编《中华成语大辞典 吉林文史出版

1986年版

段慧灵,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五中学教师。


本文发布于:2023-11-02 22:5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33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