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在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
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尚书》中则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
大的道德节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是关系类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讨论“大德”和“小礼”关系。子夏的“大
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强调了维护“大德”的前提下,可以不用过分注重“小节”,应
当顾全大局,而不必执着于细节;《尚书》中“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强调了修养“小节”
对养成大德的重要性,勿以恶小而为之,小的方面注意不够,修养不好,必将影响大的美好
品德的养成。
二者的观点形成对比,却都有道理。正因为张良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
道理劝服了刘邦在鸿门宴上不辞而别,才让刘邦保全了性命,刘邦最终东山再起。从一个人
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活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
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也因我们能秉承“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准则,才
让我们能够养成纯洁美好的品德。
写作时应从其中一个角度入手,围绕“大德”与“小礼”的关系来谈即可。行文中可在
文章开头结合材料明确中心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观点,如论证“大德”
不顾“小节”,可列举刘邦从鸿门宴不辞而别脱身的事例,有力的论证观点。如列举“木匠”
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玩物丧志的事例来论证“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的观点。最后可根据分析
给出具体的建议。
立意:
1.大行不顾细谨。
2.不修“小节”难成“大德”。
3.注重小节,加强自我修养。
名言:
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2、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3、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
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
在行动中。——凯洛夫
4、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
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
宁
5、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
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
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
点最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6、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
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7、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蒙森
8、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托马斯·曼
9、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10、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管仲
11、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芥川龙之介
例文一:
大德以立身,细行以致远
子夏以“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指出“大德”不逾矩,“小德”可变通;《尚书》
却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关于“大德”与“细行”看似相悖,但其中蕴含的人生大智
慧确实能醒吾辈头脑:大德以立身,细行以致远。
立身于世,大德之前,明礼知规遵制恪法,不逾矩,方能涵品养慧,立身立德。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圣孔子言犹在耳,志与艺必依乎德仁。《礼记
•乐记》中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大德于人,为基,为根,为本。大德不修,国乱、家破、人散。大德是立身处世的
不能逾越底线。往古,“德”是我华夏文明常开不败之明花;观今,“德”是我炎黄子孙立德
树人之旗帜。大德之前,不逾矩,我辈才能立身立德,涵品养慧。
立身于世,细行之前,晓理识微细谨守严,不松懈,方能敦化笃正,行稳致远。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周易·系辞下》有言:“德薄而位尊,智小而
谋大,鲜不及矣。”注重细节,谨慎严格,循规蹈矩,才能事半功倍,臻于化境,行稳致远。
注重细行不是做事畏首畏尾,而是夯牢基础,把握关键,细节决定成败。试想,中国科研人
员,如果没有在细节的打磨、没有在技艺的毫厘之末上精益求精,如何能有嫦娥奔月、蛟龙
入海、北斗耀天的傲人成绩。细行之前,不松懈,我辈才能敦化笃正,行稳致远。
处世需大德,志于大德以行稳;立身当细行,矜于细行以致远。
规范细行修养,走向更好自我;遵守大德界限,书写精彩人生。大德与细行,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左传》有“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之警语,《菜根谭》也说:“富贵名誉,自
道德来者,如山村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若以权力得者,其萎可立而待矣。”我辈青年,立
身处世,当时刻谨记,无大德无根基,无细行无功业。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的我们,当引领
风尚,传承文明,让道德的天空群星闪烁;让中华美德代代传承。故而,大德以行稳,细行
以致远。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亚圣孟子曾言,浩然气长存,功成于细谨。风起于青萍,潮落
于月畔。“德”与“行”之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我辈青年担时代使命,赓续前人星火,
自当大德以立身,细行以致远。惟其如此,才能风雷震九州,斯须寰宇傲。
例文二:
注重小事小节,加强自我修养
周恩来一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焦裕禄给孩子们立下不准“看白戏”的规矩;谷文昌
大半辈子与林业管理打交道,从不占公家一寸木材的便宜……许多优秀干部在工作的小事小
节上加强自我修养,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注意完善自我,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党
员干部,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
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境界升于自省,名
节源于修养。只有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
微处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党员干部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至今读来仍然发人深省。现实中,
有的干部自身以“小节无害”而自谅自恕,社会上则常因“无伤大雅”而熟视无睹。这类干
部的一些做派尽管不“显山露水”,但其危害却不可低估,倘若长期坐视不理,容易滋生不
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小事小节出问题看似不严重,但背后隐藏的祸患却不小。读一读那些落马干部的忏悔录
就能发现,一些人犯错误就是从思想上的小毛小病、经济上的小偷小摸、生活上的小贪小占
开始的。量变会引发质变,小事小节上的漏洞不加修补,很可能会扩大成为廉洁自律大决堤
的管涌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小事小节是自我加强廉洁自律、提升政治修养的起始点、
受力点。对领导干部而言,生活小事不能等闲视之,更不可麻木不仁。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洁身自好称得上是党性修养的第一关。领导干部慎独、
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在小事小节上守住廉洁阵脚、压实法纪底线,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
才能练就过硬的作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对于“小错不算错”“小节无害论”等错误
观念,我们尤须警惕和防范,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以“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来自励,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来自警,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来自省,才能筑牢
廉政“防火墙”,不给歪风邪气、消极腐败留下入侵空间。
“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漫漫人生路由无数细节琐事串缀起来,
而每一处细节都可谓是重要节点。很多事情因没有重视小节而终无所成,不少事情因能够慎
重对待小节而顺水顺风。重视起小事小节,人生才能有大成功。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6:2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30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