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用小练笔,做大文章
作者:王东明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02期
静下心来,细细阅读、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成套教材的课后练习的编排,发现从三年级到
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小练笔。可见,小练笔作为对习作教学的补充和单项习作能力
训练的强化,在整个习作教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但是根据课堂观察,并
对小练笔内容进行细细解读,发现许多语文教师没有重视教材中的这一习作练笔资源,没有真
正发挥课后小练笔应有的语文功能,忽视了编者编排小练笔的意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也更需要我们寻求提升小练笔教学质量的策略,用小练笔成就大文章。
一、小练笔板块的教学现状观察
(一)梳理教材,做大文章
纵观三到六年级语文教材,单元习作教学安排了59次,小练笔安排了30多次,每个年级
每学期安排不少于4次,有的多达6次。对这30多次小练笔进行梳理、分析,并将这些“小练
笔”与每单元的习作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小练笔既不同于独立的习作教学,又高于随文进行的
一句话的说写训练,是介于单元习作教学与读写结合训练的一座桥梁。小练笔侧重于单项方法
与能力的训练,侧重于片段式的练笔。
静静地对每一册的每一次小练笔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有的练笔侧重于习作能力发展的模
仿性练笔,模仿性练笔既有语言表达的模仿(《荷花》课后的小练笔),又有段式结构、文章
章法的模仿(《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的小练笔);有的侧重培养学生想象的补充
性练笔(《草虫的村落》课后的小练笔);有的侧重学生思维训练的拓展性练笔(《凡卡》课
后的小练笔);有的侧重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古诗词三首》课后的改写性小练笔)……
从以上分类归纳列举的情况来看,小练笔训练的要求更为明确、更为集中,单项习作能力
训练的针对性更强,一次小练笔只安排、落实一个训练点。从30多次小练笔来看,涉及的写
作训练点比较多,训练的面比较广。而且小练笔因为“小”,训练更容易操作,教师更容易指
导,更容易评改,学生也容易有成就感。可以说,小练笔教学是对单元习作教学的补充,是提
高习作教学质量的基础。
可见,提高小练笔的质量对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二)聚焦现状,寻根究源
本文发布于:2023-10-31 16:1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30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