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汇编15篇)
《我们仨》读后感1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话我见过无数次了,真的,数也
数不清。大多数人都会问:“哪句话对你触动很大?”“哪本书最让你
落泪?”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我想到很多书,很多作家。但是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应该是我读过的最娓娓道来的一本书。
第一次读《我们仨》应该是高中时期十六七岁的年纪,那段时间看
过一个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或许是因为十六七岁本身就是一
个极易敏感的年纪,那段时间就一直在脑子里面反复去想一个家庭失去
唯一的孩子,对父母应该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然后就在这个期间读
了《我们仨》,初读时整个人都笼罩在极大的悲伤之中,感觉人生为什
么会如此残酷,让一个人在垂暮之年先后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和丈夫。
第二次读《我们仨》是大学时期二十二岁,假期在家闲来无事,便
又读了第二遍。脱离了那个敏感易感伤的年纪,在读时看到的已变成一
个邻家老太太在给你讲述儿女情长,父女嬉闹,相濡以沫这些再平凡不
过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沧桑,家园变故中的.辗转与艰辛。文中
有一句钱先生的话“嘿,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这大
概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了。尘世间的相濡以沫,互相搀扶,即使再多
的艰辛苦涩,也变得甜润。后来又有了女儿,一加一成了三。三口一家,
在家里没有文学泰斗,也没有翻译巨匠和建国后外语高等教育的拓荒
者,有的只有三个人,你爱我,我也同样爱你的温暖。
第三次读《我们仨》就是几天前了,因为这篇读后感,又重读了《我
们仨》。与第二遍的阅读时间相差不远,但身份又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学
生变成了一个工作者。也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新生命的诞生,亲人间
的离别,还有一对对朋友走入婚姻的殿堂。这些阅历,让性格变得更加
随和安静。就像是文中描写到的那种暖,不是盛夏七月的骄阳似火,而
是冬日的寂静午后,静静的洒在身上,细碎,但入人心。生活中的感动
必定是一个个细碎而温暖小事的堆积,像是渴的时候的一杯水,像是你
爱我时我刚好也在爱你。没有策马奔腾,也不应该是你死我活。在我看
来,婚姻与家庭中最珍贵的回忆绝不应该是物质和形式上的,它应该很
细碎,一餐一饭,一盏灯一杯茶......就像杨绛先生在书中的点滴回忆
那样,每一件事都是极小的事儿,但恰是这些小事,才藏着这世间最珍
贵的幸福。
人生中的美好大概就是有一天我们终将失散,或者分手,全靠那些
过往的回忆即可聊度余生......
杨绛先生曾经翻译过兰德的一首诗,谨以此诗作为__地结尾:我和
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
取暖火萎了我准备走了。
《我们仨》读后感2
或许,现在只要一提到世纪老人,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冰心老人。
是啊,冰心老人的儿童文学确实伴随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成长。她的诗
在字里行间无声滋润着我们的生活。这世界上总有这样一群作家,他们
或许出名或隐于市井,但只要你读他们的作品,天长日久总是能潜移默
化地改变着你,激发你心里向好向善的本心。让你在纷繁杂乱的世间,
留下一块心灵的伊甸园。“我之所以写诗做诗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
了为了传世,而是为了洗涤自己的灵魂”。像一位哲人说的那句话一样。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人,也是一位世纪老人,
但我更想亲切的称她为百岁人瑞—杨绛先生。
第一次知道杨绛先生,因为有幸读完了钱钟书写的《围城》,读完
之后看到杨绛先生写的后记和钱钟书先生创作这本书的时种种生活琐
事。他们那种生活的态度和氛围吸引了我,事后知道杨绛先生还有一本
随笔,叫做《我们仨》,写的是她们一家三口六十来年的生活。当时我
的心中早已有所向往,想要再拜读一下杨绛先生的这本随笔。只可惜学
业紧迫,这种想法也就一直存放于脑海深处。直到一切都结束,才想起
来。就从网上买到了这本书。书十分的便宜,也可在闲暇之余一览百年
人瑞的文笔。杨绛先生博学,她翻译的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我们仨》这本书的封面充满磨砂的质感,像是落在地上的枫叶。
摸着这本书的封面,就像握住了奶奶粗糙的手,书中杨绛先生的.娓娓
道来,就像是奶奶或姥姥平时与你聊天。书中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也
没有坎坷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乘风破浪的快意人生。读后感·有的只是,
一个又一个伤感、温馨、有趣的故事。断断续续地写的她们一家三口的
平凡且纯粹单纯朴素的生活。这是一本贴近生活,贴近我们这个平凡的
世界的随笔。
书中吸引我的还有那种种的生活的细节,手稿、照片和杨绛先生在
书中所说的:“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只要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的
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和。”
而在我们之间流传甚广的,就是钱钟书先生对杨绛先生说的那句话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结婚这事,我没想过
和别人。
杨绛钱钟书式的爱情,带给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如果你没具备爱
一个人的条件,那你就得先把自己变得优秀;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了,
那你也得明白到底是珍惜喜欢,还是只是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找一个人来
作伴,不要让喜欢最后变作与烟酒相伴的故事。
人海茫茫,相遇已是不易,相识更是难得。最终能走到一起那更是
修来的缘分。说的话有人听,你的爱有人懂,你爱一个人就爱了一生。
《我们仨》读后感3
今天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愉悦的心情变得稍微沉重,结
局让读者遗憾颇多:“1997年早春钱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
三个人从此就失散。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时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
散琉璃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就这样飘散了。留下杨绛一个
人思念他们仨。是的,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
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
总夹带着烦恼和忧愁。
细读此书,顿时被杨绛先生优美文静的文字吸引,仿佛一位老人在
耳边给我讲着一个温馨的童话故事,平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
别人的陷害,看不到一丝恨意,从来都是泰然处之。故事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
思念我们仨》。故事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梦境的开头,梦中寻觅钟书
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接着写古驿道上的相聚和相失。最后以顺叙的
手法写她与钟书的结婚,留学,英国生女,回国,颠沛流离,走出牛棚,
女儿工作,最后的离散。离散时杨绛这样描写自己的心情“我的手撑在
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
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
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心里的窟窿
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
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一家人守望相助的回忆成为杨绛晚年生活的支持。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杨绛是为好妻子,是个好妈妈。她在英国
留学期间生活上对钟书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上与钟书共进退,有生活
上的“探险”,心灵上的交流。钟书能成为大学者兼小说家,离不开杨
绛背后默默的支持。杨绛能理清生活和工作,生活上关注丈夫和女儿,
工作上不忘翻译《唐·吉歌德》。实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
生活中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寻常的下馆子都能找到与众不同。“吃
馆子不仅仅吃饭菜,还有一项别人所想不到的娱乐。钟书是近视眼。但
耳朵特聪。阿瑗耳聪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时候,我们在观察其他桌上的
吃客。我听到的只是他们一言半语,也不经心。钟书和阿瑗都能听到全
文。我就从他们连续的评论里,边听边看眼前的戏或故事”
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
经典词组:
杂树丛生,野草滋蔓。
紧抿着嘴,眼睛里还禽着些泪,脸上有一道泪痕。
潦草塞责
尸位素餐,于心不安。
束脩(xiū)
理所当然,势所必然
声音很微弱,苦着脸,断断续续地诉苦
这时他忽把紧闭的嘴拉成一条直线,扯出一丝淘气的笑,怪有意思
地看着我说
《我们仨》读后感4
轻轻推开近代文学的大门,她优雅端坐,笔尖在纸上划过,淡蓝色
的墨迹上跳跃着生命的精灵,带她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这本
书的初衷。一个世纪老人,缓缓地行走在岁月里,历经百年沧桑之后,
念念不忘的仍旧是“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她决定用文字来回忆
那曾经燃烧着情感与生命光辉的岁月。
无论身居朱户或者柴门,唯有情感,才是最值得珍爱的
一个是文学才子,一个是旷世奇女,常人眼中他们的生活,应当是
“琴棋书画诗酒花”,然而杨绛先生却更多的回忆了平凡生活的“柴米
油盐酱醋茶”,从初入社会,英国求学时的笨手笨脚,兢兢战战,与迎
来小生命时的敬畏感恩,温馨知足,到变为“牛鬼蛇神”时的艰难困苦,
却苦中作乐,以及后来疾病缠身时的相依相守,牵肠挂肚。娓娓道来的
1997年,被杨绛视为一生杰作的女儿钱媛因病离世,次年,丈夫钱
钟书也随其后,亲人的相继离开,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用
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
仨失散了”一场相聚相离的梦也是这一家人一起走过的后一段路。而如
今梦醒了,她能做的只有“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
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方能顿悟生活。
我们都是两手空空而来,最终能带走的也不过是曾经走过、看过、
想过、惑过、求过、爱过、给过的回忆罢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争
不抢,不慕名利似乎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社会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强行
推入了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奔跑着才能到达终点,只有争的头破
血流才叫生活。而杨绛先生无疑就像一股清流,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
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好学院的'奖学金。也可以在饱经忧患之时,把世态
炎凉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后来,她更是在百岁之时感慨道:“人生最
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细细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他们这
一家人真的是朴素单纯,如兰芷,如清水,不为浮尘所动,只求内心安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世间除她之外,大概再无人能担此盛
誉。三毛曾问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杨绛正是用毕生回答
了这个问题:“远方并不远,只要我们仨相聚相守,远方就在脚下。”
《我们仨》读后感5
5月25日凌晨,一颗高贵、深湛而生动的灵魂如她所愿终于回家了,
她就是杨绛。各地媒体纷纷表达了对杨绛先生离世的关切与祭奠,我也
回想起了她的那本回忆录《我们仨》。
当我读《我们仨》的时候,我深深陷入了书中的情感里,每次感受
到书中“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孤独和凄凉,都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一本回忆录,记载了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
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途。该书一共有三部分,第
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
念我们仨》。前两个部分,杨绛先生以梦境的形式记述了最后几年一家
三口的.时光,有相聚的温馨和幸福,也有相失的凄凉和痛苦。第三部
分,以朴实又不乏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从一九三五年七月夫妇二人去英国
牛津留学到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的事,他们
的日子充满了酸甜苦辣,也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人间没有单纯
的快乐。快乐中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温馨的家庭。阿瑗和爸爸最哥们,也会做
妈妈的保护神,他们三个人之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亦乐乎。正是
他们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才使这个家庭温馨而丰富多彩。
在这本书中,我还感受到了杨绛先生文人的傲骨和爱国的情怀。记
得书中的那一段话:“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
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
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
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字里行
间流露出杨绛先生在苦难中的尊严与精神,对独立人格的捍卫,对文化
的热爱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在这本书中,我更感受到了杨绛先生在生离死别的痛苦面前的淡然
《我们仨》读后感6
看完杨绛女士的《我们仨》后,心情颇为激动。
杨女士(请原谅我姑且装作很成熟的唤杨绛女士为杨女士)及其夫
钱钟书老先生还有其女钱媛女士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平凡。说它
平凡是因为这是一个只有一家三口的世界,没有名利纷争,虽然杨女士、
钱先生、钱媛女士都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名人。说它不平凡是因为他们的
思想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我只能仰望的高度。
有人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此刻我终于明白,某些人的思想及品行
真是是值得我们用一辈子来膜拜的。
1997年杨女士的爱女钱媛女士因病去世,1998年,仅隔一年,其
夫钱先生也离开了人世。杨女士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悲恸渡过晚年呢?先
后经历丧女、丧夫之痛的杨女士又该是怀着多大的伤痛来写这篇回忆录
的呢?回忆里越是美好,对杨女士来说无疑越是一种残忍。
在国家局势动荡的时候,杨女士说:“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
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
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
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
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
待解放。”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当一种爱已经渗透到骨子里的时候,
他们是不会去计较形式上的爱的。而杨女士一家对祖国的爱,我想已经
渗透到他们骨子里了吧。杨女士及其家人我想应该是不谙世故的,可是
他们却深受身边人的爱戴。在这63年间,他们不停辗转,然后分离,
再又相聚。可是不管他们到哪里,总会有那么一群人照顾和关心着他们。
因为不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他
们把工作当做乐趣,写字永远是他们热衷的事。刚开始,他们不会做饭,
不会用电炉烧水,钱先生甚至连火柴都不会划,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处
处充满乐趣。就像伉俪二人把每次的散步当做探险一样,这是一个圣洁
的世界。
还有家庭的温馨也是本书最震撼的地方之一。从杨女士给这本书取
名为《我们仨》这点便可推知一二。“我们仨”是并列关系,无论在谁
心中,地位都是等同的。这就让人想起了“朋友”这个词。与其说他们
是夫妻、是父女、是母女关系倒不如说他们是朋友关系。不论骤风暴雨
他们相濡以沫。天上人间,时空阻隔不断的是挚情。杨女士的文字含蓄
节制,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自力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
可是逝者永逝,在这里我只能祝愿杨女士能够安详渡过她的晚年。
《我们仨》读后感7
《我们仨》是一本相当温暖的书,浓的化不开的思念,看得直叫人
心碎。“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
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
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
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杨绛先生用了很大篇幅,来叙述他们夫妇两人,从三十年代相遇到
九十年代相失之间的很多细节。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他们三人,有着悲
天悯人的情怀,更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
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
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
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
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
“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
可爱又爱怜。我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
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
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在这
描述中,让我也体会到他们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和两人间浓浓的爱意。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
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
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
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
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
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
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
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
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读了这本书仿佛是随着杨绛先生的脚步经历了整个人生,也认识了
钱钟书先生,看到了大作家也有笨拙、调皮的一面;也看到了不管是多
么有才学的人,也要似平常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但是我又看到
了他们和常人不同之处,就是那一份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以平常心面
对的超然心态。这恐怕就是能够专心做学问的根由吧。
《我们仨》读后感8
一间陋室,一堆书书籍,一份真情,一辈子,他们三个人相知相守。
——题记
一个温馨的家庭,一段绵远久长的回忆,一个寻寻觅觅的长梦,杨
绛一个人思念他们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杨绛的《我们仨》,如清风一
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杨绛在垂垂暮年,记下这些珍贵的回忆,
幸福的点滴,怀念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他们仨从开始的陌路人,到钱钟
书和杨绛的相识相知,再到小生命钱媛的诞生与成长,一个家庭,两代
学子间的依偎与温暖,苦难与别离,爱与忧,都化作他们毕生至爱的方
块字,落到了纸面上。
钟书、杨绛、圆圆组成了他们家里的“吉祥三宝”,彼此尊重,彼
此友善,互相支持,相知相爱相守,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仨形成了
一个稳固的三脚架,创造出各自的成绩。他们仨的爱都在“石子,这是
爱的表达朴实却又值得回忆。感情真挚与否,行动比语言更重要。”看
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
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
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
季节;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
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古道驿站上,一程一程相送,
拉成一段万里长梦。家在哪里?在曾经的梦里。真是人生如梦!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世间,依赖血缘的纽带,常常演
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生活里,亲情把我们紧紧包
围,不管发生什么,都有家人在身边,我们在这在这浓浓的亲情里,融
化,融化。有亲情,我们才有抗击生活风雨的勇气;有亲情,我们才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有亲情,才有相知相守
的默契,才能弹奏出那温馨的乐章。让我们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
回眸处,灯火阑珊,眺望那相思的彼岸,静默。愿杨绛能在这寻寻
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找到他们温馨的家!
《我们仨》读后感9
杨绛先生走了,但留下了我们仨。
知道我们仨这本书,是在杨绛先生走后。知道杨绛是在钱钟书先生
走后。这时候我想起了鲁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没看此书,一直觉得我们仨写的是和朋友圈一样秀恩爱,秀家庭温
暖和谐的回忆小说。书的封面是古朴的,内容也是古朴的。而最让内心
感觉凄凉的却是封面背后的那句话__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看完却发
现,里面有温暖有恩爱,但却生生通篇是流水账,一个叙述得不行云流
水的依旧是家长里短的流水账。内容平实低调得如述家长里短,邻里乡
外。里面没有凄凉,没有抱怨,没有吵闹,没有哀伤,仿佛是一个食人
间烟火,却没有人情五味的世界。但里面有爱情,有亲情,有道德,有
礼仪。更有呵护,有尊重,有思念,有担当。有家国的选择,有忠孝的
抉择。
杨绛的流水账又似乎是不同的,里面是豁达的,对社会的豁达,对
没老过。钟书先生说,只有死别,没有生离。一家三口又是平淡的,仿
佛任何大风大浪与他们无关,任政治风云变幻,我仨自岿然不动。
写回忆中写夫妻恩爱者居多,而把三口浑然一体者少之又少。曾看
过一个学者写道,中国几千年的稳定和道德传承来自于一个个的大家
庭,那种祖孙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虽然几代同世依旧在,但同堂几度闻?
小家一成立,就马不停蹄的逃离了大家,从此没了长幼卑尊,你妈是你
妈,你爸是你爸,妈家是妈家,自家是自家。私有化的彻底已经延伸到
了每个家庭,自此,大家小家有了独立的法人,也有了独立的道德体系。
每个痴迷的无用的书呆子后面必然站着一个强人。钱钟书就是这样
一个食人间烟火却不管人家烟火的书呆子,他钻进书里就不再出来。而
杨绛就是站在这个书呆子后面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得了桌椅盖得了
楼房的强人。强人是无所不能的,即使真的不能也要强说能的,总不能
让一个更不能的书呆子去说能吧杨绛的字里行间是有钱钟书的风格的,
或者说也未必逊于钱钟书的,但无论是生活多么愁苦,杨绛从没有要把
钱钟书从书堆里拉出来,爱一个书呆子,就要爱让呆子在书堆里呆着。
道理是简单的道理,有几人参透,参透的那几个人是否又做到了呢?
大家之所以成为了大家,就是无论多纷扰的事情在那里都很简单,
简单得如孩子,简单得如白纸,简单得每个人都会认为很复杂。有初心,
坚持初心就好。任风雨飘摇,你自不动就好。
读完我们仨,就一直觉得杨绛是钱钟书后面的钱钟书
《我们仨》读后感10
我很喜欢杨绛先生《我们仨》这本书。微微泛黄的纸,简朴,却散
发着一种很清透的气息。看着它,忽然会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宁静,安逸
的怡人。书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写的“.圆O”。这样的
三个称呼,听上去很亲切。
《我们仨》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布满着人世间一幕
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
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比从窗户纸的孔隙中,静静窥
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每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
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
当读到伤心处时,我会落泪;当读到开心处时,我会欢笑;当读到
告别处时,我会心酸;当读到家常处时,我则会认同。总之,它能牵动
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能将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慨。
这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
《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
浅显的文字记录了杨绛先生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
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
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钟书总
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
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
以我们仨是不平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用心读书,又
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
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崎岖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
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
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最后的附录里,有很多张杨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
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
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
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智慧的头脑,含蓄的微笑。
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
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他们夫妻俩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
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
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
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真希望现世安
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我们仨》读后感11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
相聚相失。
语文老师推荐高中读物中,有杨绛写的《我们仨》。为了丰富我贫
乏的文学知识,便硬着头皮买了这本封皮很搞笑、附录很多的书。一开
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杨绛——一个关心
孩子的母亲,一个关爱丈夫的妻子,跟随着她那朦胧而又不失真实的梦,
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
去了兴趣。可是,不知不觉中,我眼前总是浮现古驿道充满大雾的场景,
有光秃秃的客栈,还有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
白白的小手。我开始回忆,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迟迟不下
来?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
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
现?
我吃饭想,睡觉想,和同学说话的时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开
末尾的片段,写着:“钟书于1998年去世,阿圆于1997年去世……我
是一个联络员,传递消息的。”还有“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
栈而已。”哦,我顿时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兴奋过了头的我追着我
知识渊博的同桌问个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样,这个伟大
的母亲,用古驿道客栈和自己编织的梦,营造了一个朦胧迷茫的场景,
填充家中后半期悲惨的故事,让整个场景不显得苍白而又荒凉。
于是,我继续往下读。我喜欢钟书与杨绛在国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
房子虽简陋,可有爱相伴。我喜欢圆圆头,被称作“磁娃娃”、“星海
小姐”,我喜欢中国人成为国外的焦点。在阿圆渐渐长大的这段日子里 ,
“他们仨”真的很幸福,夹杂着钟书的才华,圆圆的热泪,和杨绛的“稳”,
这三个人像三个不同的音符,单个敲击出来不好听,只有组合在一起,
才会编织美好的交响乐。不知不觉,从来不爱读书的我变了,作业也不
写了,觉也不睡了,总是啃着这小小的书。想到三人在古驿道边的小船
上相聚,阿圆在船尾抱着爸爸的脚,杨绛抱着钟书的头,我就会想起自
己小时候和父母睡一个被窝,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着,可我们一点也不
寒冷,因为“我们仨”的心也是紧紧靠在一起的,就像“他们仨”。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
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我流了大把的眼泪。
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
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
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
《我们仨》读后感12
近年,随着杨绛先生的离世,她作为钱钟书先生背后的女人,也渐
渐为人所知,她写的书也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像。这两天粗粗看完了她
写的《我们仨》,总体感受就是这个家“温暖有趣”。家庭氛围的营造
与女主人密不可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杨绛先生的大女人智慧和小
女人情怀。她内心住着一个女孩、一个女人、一个男人,非常的丰富有
趣。
一是注重生活的仪式感,有着少女心态,让生活变得有趣。这其实
源于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书中描绘的大作家钱钟书一家的生活其实也是
清贫的,辗转搬家、食不果腹的日子是常有,但他们在吃不饱的情况下
仍坚持早上和晚上饭后的“探险”——去走走没走过的路,捡捡不同的
石头;虽然清贫,但他们坚持养猫,和每一只猫都合影。尤其是他们全
家参观动物园,杨先生描绘的“河马怕丑、远远地朝游客射尿”等场景,
分别就是一个少女灵动的笔态,杨先生的灵魂该是多么的有趣呀!
二是对家人知冷知热,有着母爱情怀,让生活变得温暖。比如,书
中描绘钱先生系鞋带左右不分,她就帮他系;女儿和先生分别住在北京
城的两大医院,她就拖着八十多岁的身躯送汤汤水水,把一家人团在一
起、装在心里,毫无怨言。字里行间都是她对这个家的爱意与柔情。
三是与丈夫共同进步,热爱学习,有着男人的独立与追求,让自身
成为孩子的榜样。书中写道她家中有两张书桌,早饭过后两人便一人一
张,伏案读书。这等举案齐眉的场景是给女儿最好的爱与学习的`熏陶。
四是懂得示弱,注重仪表,让男人有一种存在感,让感情变得甜蜜。
比如她怕走夜路,先生就让女儿在他不在的日子里照顾好妈妈;比如她
喜欢睡懒觉,每天早饭先生都会做好。其实她很能干,但她一定会在某
些方面留一些缺角,让先生补齐,让先生有存在感,这是一种女人的智
慧。男人需要通过付出行动让女人满足来获得成就感,女人一定不能太
能干,把男人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剥夺掉。再看她出现的照片,都是收拾
得整洁优雅,美丽的外表永远是女人的武器。
另外,她也有着一些普通人的小心机,让我多次会心一笑。比如为
了逃过开会这等无聊的事情,她不想做编内员工,只为清闲;比如为了
省自己留学的钱,她以陪读的身份进行出国,吃穿用都和先生一起,省
了一笔开支,开心得不得了。
大师其实也是普通人,有着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只是她坚持不断向
上向善,再加上大于常人的格局,所以才能让她在人生低谷时更坚强,
在人生高潮时更冷静;而这一切,都源于她读过的书、经过的事、见过
的人,以及自我的反思、沉淀和升华。
《我们仨》读后感13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
相守相助、相聚相散的经历。简单概括,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
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三人相依为命的体验;第二部分表现了女儿与丈夫先
后病重去世后的情感;第三部分记录了杨钱二人赴英留学在牛津喜得爱
女,三人聚散守助的经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
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
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因难,还有个阿瑷相伴相助,不
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
璃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二零
一六年初夏,杨绛去世。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
这是一段生死离别的梦,一段得与失的梦。在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
两个人先后离去,只剩下孤独心碎的老人写下一行文字:我一个人思念
我们仨。所有的悲欢离合,在杨绛先生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
经常潸然泪下。书中最后“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
是啊,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快乐也罢,忧伤也罢,时光不可以倒流,
人生不可以重演,而青春只有一次,何不在有限的生命之河里,体会生
命的意义与美好,无愧于心,认真学习,好好生活。
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杨
绛先生则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
己。”无论是鲁迅还是杨绛,他们都选择了坚守本心之路,最终活出了
自我。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许多选择,前方并非都是坦途,但只要我
们勇敢前行,认准方向,也能走出属于我们的罗马大道!
《我们仨》读后感14
妻子无意间给我提起他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有关杨绛先生的文
字,令我想起七八年前读过的先生的至情之作《我们仨》。只是记得这
本书是杨绛先生在爱女钱瑗和钱钟书先生先后病逝后,饱含着对丈夫、
对爱女永世别离的痛苦和思念写成的,具体内容已渺然不能记起。我便
到书架上找到这本书。
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这本不到二百页的书读完了。这一
天的时间里,我几乎撇开了其他一切事务,专心致志地读。我被书中所
不得不承认,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机缘的,读书也不例外!七八年
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触是极浅薄的,也许跟年龄和阅历有
关。想到这儿,很是愧疚,那简直就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亵渎。
《我们仨》共分三部。第一部《我们都老了》,写的是一个梦境,
大概是钱钟书先生病逝后不久,情景凄婉。只有不到一页半的文字。末
一句是: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第二
部《我们仨失散了》,开首便是: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
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共有三十多页,
以梦的场景写钱钟书先生及钱瑗先后住院治病,杨绛先生以耄耋之岁奔
波于家和医院之间,伺候丈夫,牵挂爱女。境况之凄绝读后不禁让人潸
然落泪。第三部《我一个思念我们仨》,写的是一家三口波澜起伏又恬
淡宁静的幸福生活。起笔于一九三五年两人新婚燕尔,共同去英国牛津
求学,止笔于钱钟书先生和钱瑗先后住院治病。杨绛先生用她那散淡而
书和待人: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
用生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
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杨
绛先生在书的结尾处有这样几句话: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
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
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
了。
胡乔木曾夸赞钱钟书先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杨绛先生的《我
们仨》也可以说:轻轻触笔,尽得风流。
谨以此文,以表达长久以来对钱钟书先生的深深敬仰之情,并祝福
杨绛先生幸福安康!
《我们仨》读后感15
一场新冠疫情,让我多出来好多时间可以安静的看书,今年看书的
速度还算可以,突然觉得在读完每一本书后应该写写读后感,免得日后
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花。此为首篇,希望日后可以一直坚持。
《我们仨》这本书买来有几年了,总是看过几页就睡过山去,再继
续翻看就发现前面写的不知是何事了,尝试几次失败后就乖乖把书放回
书架上。清明假期回家再返京隔离14天期间,实在没书看便开始读此
书。用了一个半下午看完,十分感动。
杨绛老先生用最平实朴素的文字,诉说着细碎生活的点滴,那些温
馨是属于他们仨的,那些苦难却是属于那一代人的。从和先生的相遇相
知,女儿的出生成长,到古驿道上令人心碎的陪伴和离别。“离别拉得
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
怕从此不见”,虽然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但你看得到她心上的眼睛在
流泪,然后看得到她心上的窟窿被人生路上他们仨一起捡拾的“石子”
再填满。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每个字都饱含着深情。除了感动于
他们深厚的'情谊,更多的是对于自己生活的反思和生死观的思考。
我站在书中父母的视角下,看到了父母不愿孩子远游又希望她自由
的纠结,孩子远游时的“牵心挂肚”,虽然我还未为人母;我站在妻子
的视角下,看到了所谓神仙伴侣的模样,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浪漫,虽然我亦未为人妻。现在的我就是圆圆的
角色,然而我却漂泊在外无法时常陪伴父母左右。
经历这次疫情,对于死亡有了更加鲜活的认识。曾经总觉得死亡离
自己很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头顶上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它不管你是妻
子是爸爸或是女儿。可能大多数人年少时都想去游荡去掘藏,我曾经也
是,最近也在思考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是让自己无怨无悔的,即使马上就
要死掉也没有很多遗憾的。现在的生活不是,那么剩下的人生要怎样过
呢?还想不清楚。
人活这一世好比是在人间的一次长途旅行,读书认字以便于接收信
息和表达自我,学习各种技能支撑自己生存和继续旅行。旅行,更多的
是体验、感悟亦或传递爱与善良。然而很多人在这漫长的旅行中渐渐迷
失了自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生活除了麻木的活着没有什么特
别的体验,对身边平凡的幸福视而不见,对天边遥不可及的梦想苦思追
寻。我时常也有这种感受,亲情与我相隔千百里,爱情或许更远,友情
虽近却显淡薄。回想自己过的这短短二十几年,好像并没有多少“石子”
留给至亲至爱之人。倘若有一天我不幸早逝,我该用什么才能填补上他
们心里的窟窿;倘若更不幸这世上最后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是否应该
从现在开始捡拾我人生路上的“石子”了呢?
本文发布于:2023-10-29 10:1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281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