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潜江作文(通用11篇)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1
“你是我的家乡,你是我的爹娘。我在你怀里长大,要歌唱你潜
江……”每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自豪感就在我心底油然而生。我正
是一名潜江人,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潜江。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北枕汉水,南接长江,东邻武汉通黄石,
西接荆州达三峡。这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这里系古云
梦泽一角,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林木葱郁茂盛,是有着
“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素来以“水乡园林”著称。潜江
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境内的资源也相当丰富。全市地下大约蕴藏
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岸盐近8000亿吨,另有卤水
136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有着广阔的发
展前景。所以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的潜江,又有“鱼米
之乡”的美称。
你说,景色怡人、资源丰富的潜江,我又怎能不热爱呢?
俗话说得好:“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潜江也有它独特的
人文风情和地方特产。潜江人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积极进取。无论
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每个人都充实地忙碌着,闲暇时刻,人们会锻
炼身体、自娱自乐:清晨,你会看到许多年轻人在路边晨跑,老年人
在公园里打太极拳;到了晚上,更多的人会在广场上随着音乐翩翩起
舞。
潜江的特产也很值得一提。潜江的物产有许多,如潜半夏、锅盔、
路……潜江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也吸引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的目光。
中国戏剧家协会决定在潜江设立“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剧本奖创作基
地”和“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这些都充分展示了
潜江经济文化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
你说,日新月异、飞黄腾达的潜江,我又怎能不热爱呢?
啊,潜江,我的家乡,我爱你!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你建
设得更加美好!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2
我很少离开我的家乡,因为潜江像一块磁石牢牢吸住了我。
清晨,走下楼,踏入清新的空气,就迎来了一个安静的早晨。走
是不如热闹的夜晚。
在潜江的夜晚,商场前常有人搭台做活动,周围则围了一大群人,
也常有路人驻足观看,那场景好不热闹。在社区内也时常有篮球赛,
人们呐喊助威的声音、哨声、欢呼声,在远处也能清楚听见。
曹禺公园的夜比较安静,也十分美丽。在门口的灯光下,人们随
音乐节奏起舞。人们都跳得很认真,显得十分有活力,仿佛是曹禺先
生的戏剧的影子留下来。也有人坐在一旁看他们跳舞,坐在远处静静
地欣赏夜色……
这就是潜江,虽不如大都市繁华,都以自己独特的家乡魅力吸引
着人。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湖北省中南部。这里四季分
明、降水充沛,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织纵横。走进这里,如同
走进一个温馨的摇篮;拥抱她,如同拥抱我们的母亲。水乡园林,生
我养我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引导大家去参观我的家乡。
水乡园林景美,但人更美。
伏尔泰说过“外在的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
人的灵魂。”
水乡园林的劳动人民最注重于“纯”与“勤”。农民伯伯每天辛
勤的耕种,过着安逸而舒适的日子,他们只求简单的幸福生活。“纯”
是朴实,简简单单的快乐;“纯”是真实,诚诚恳恳的幸福。
“勤”是人民的一贯作文。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所爱的人,
人民辛勤的劳动。为了社会和谐,为了家人团圆,为了家人的幸福,
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汗水……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水乡园林。这里虽然没有大山的雄伟,
也没有大海的浩瀚,但有勤劳的人民和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
美哉!水乡园林,我为你而骄傲!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4
我的家乡——潜江,一个美丽的水乡园林城市。她四季风光秀丽,
生的《我是潜江人》,让多少回到故乡的游子眼眶中盈满泪水,梦中
的水乡便成了他们的牵挂,不必说公园里的高大绿荫成林的遮阳树,
不必说北斗山上的日出亭,单说露天剧场,每逢节假日,各种才艺在
这里上演,为潜江人奉献出一道道精美的精神大餐。
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使潜江人民有了更深的文化底蕴。四通
八达的交通使园林潜江成为江汉平原的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源,肥沃的土地上富产精粮绵油,地下富产油气盐,使潜江“鱼米之
乡”名传九州。
美哉!水乡园林!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5
我的爸爸妈妈来自湖北省潜江市,那里是我的家乡。潜江还有几
个称号:“曹禺故里、小龙虾之乡、江汉油城、水乡园林”。
著名大作家曹禺先生也是潜江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雷雨》、
《日出》、《原野》等等,他还为潜江写了一篇文章:《我是潜江
人》,里面有一句话:”我爱潜江,这不是迷迷糊糊的几个字,像是
其中有血与肉的联系”。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6
在我们湖北潜江,春节和各地区过的一样,习俗也差不多。我们
一般在老家过春节。面是我们的春节大约在立冬之后的腊月就开始
了……
立冬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用品了,也就是准备“年
货”,这可要大费些时间,有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好,要“动用”
全家成员,老人去菜场买腌制腊制品的材料,菜场被挤的水泄不通。
家里到处都是蒸锅、碗、坛、罐等等一大堆的“杂物”,因为我们要
菜放到碗里“垒起来”。我们还是要和家人们一起一边看着每年一次
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守岁,为家人保平安。看完春晚就到了零点,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了起来,仿佛也在为人们祝福,大家的脸上都带
着挡不住的兴奋,甚至激动,会心的笑容也情不自禁的从人们脸上流
字儿,馋……
元宵节一过,潜江的春节也就正式结束了。人们该干什么的都干
什么去了。一眨眼,时光缓缓流去,春节也又遮上了她的面纱,悄悄
地隐去了……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7
返湾湖旅游风景区位于江汉平原中部,隶属湖北省国营后湖农场。
“318国道”、宜(昌)黄(石)高速、襄(樊)岳(阳)三大公路
干线在农场场区中部交汇,并有旅游专线直达风景区,交通十分便利。
她是湖北省潜江市境内最具有人文景观和水乡园林特色的集旅游、度
假、休闲、垂钓、观赏于一体的风景区之一
“318国道”、宜(昌)黄(石)高速、襄(樊)岳(阳)三大
公路干线在农场场区中部交汇,并有旅游专线直达风景区,交通十分
便利。她是湖北省潜江市境内最具有人文景观和水乡园林特色的集旅
游、度假、休闲、垂钓、观赏于一体的风景区之一。
返湾湖有一个美丽而凄惨的传说。返湾湖又名反王湖,因元末起
义军陈友谅兵败于此而得名。明嘉靖年间民间选妃时,反王湖蒋氏住
处与嘉靖所梦应证,遂应召入宫。蒋氏却又因曾居住在反王湖惹怒龙
颜被凌迟处死。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将反王湖更名为返湾湖。
特种种植、特种养殖综合立体开发的好地方。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
资源丰富。年降水量丰富,日照充足;水体透明,酸碱适中,无污染,
是环保型绿色水源;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可供游人观赏。在柳荫深处,
可听水鸟悠悠轻唱,在平湖浪里,可观野花静静绽放。特别是在莲花
盛开的季节,泛舟摘莲采菱,花香扑鼻,别具江南水乡泽国的情趣,
让你萌生许多美的遐想。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和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年
接待中外游客10万人次。如今湖中珍珠、河蟹、青虾、乌龟等水产品
养殖初具规模,湘莲种植开发和旅游业方兴未艾,招商引资及更加深
层次的开发前景广阔。
返湾湖湿地属浅水湖泊型湿地。核心面积800公顷,水面660公
顷,有树木20多种、草本植物10多种。每年在此栖息、繁殖或经此
迁徙的鸟类有30多种,动物达20万只。湖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奇
特,有湖心岛,亭台楼阁众多,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自然景观。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8
借粮湖又名接粮湖。跨荆门、潜江两市,西距长湖仅1.5km。接
粮湖系晋杜预攻江陵,常有船至此接粮分给兵饷而得名。系沉溺型丘
间洼地经积水而成的滞积湖。水位30.50m,长6.8km,最大宽5.5km,
平均宽1.5km;原有面积24.8平方公里,围垦后现有面积10.4平方公
里;最大水深3.0m,平均水深1.6m,蓄水量0.16亿立方米
借粮湖位于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与潜江市交界,有5万亩水面。
相传在一个久远的年代,因天干无雨,别处都闹着饥荒,唯独借粮湖
一带老百姓凭借充足水源,粮食喜获丰收。本地一在外地为官的举人
看到自己管辖内的人民陆续饥饿而死,便回家乡,向乡民借粮赈灾,
善良的人们倾情相助。举人便用一艘艘小木船满载粮
食经过潜江入长江,运到举人做官的地方,使当地人民度过饥荒,
于是人们便称这湖为“借粮湖”。湖中央有一2平方公里的小岛,因
酷似鹳形,被称为老鹳嘴,岛上住着二十来户人家,小木船是他们与
外界联系的主要工具。借粮湖水质清澈见底,湖内长满莲藕、菱角,
是沙洋县境内保存最好的原生态湖泊。
借粮湖原有3万多亩水面,是沙洋三大湖泊生态养殖基地之一。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因天干无雨,别处都闹着饥荒,唯独借粮湖一带
老百姓因水源充足,粮食喜获丰收。本地一在外地为官的人看到自己
管辖内的人民陆续饥饿而死,便回到家乡,向乡亲借粮赈灾。善良的
人们倾情相助,帮他所辖地的人民度过饥荒,于是人们便称这湖为
“借粮湖”。借粮湖水质清澈,湖内长有莲藕、菱角、蒲草,是沙洋
保存最好的原生态湖泊之一。每到六七月份,荷花盛开,“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成了这里的一景。这里还憩息着大群的
白鹭、野鸭、獐鸡,多了一些灵动色彩。清晨日出,傍晚日落,彩霞
满天飞,映照在湖中,水天一色,中间不时有鸟飞过,有早出晚归的
渔民唱着歌划着小舟驶过,远远望去,恍若仙境。
老颧嘴位于湖中央,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住着26户人家,小木船
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主要工具。日前,村里买了机动船,做运输粮食、
肥料和接送大批游客之用。渔民靠岛吃岛,以养鱼、种水稻为生。前
几年,他们加固堤坝,种植了护堤林。如今,白杨已长得高大整齐,
像士兵一样守护着这些人家;在各家的自留地上,他们不仅种植柑橘、
柿子等经济林,还种上各种蔬菜、花卉。记者去时,花儿盛开,刚挂
的果实结满枝头,有一种喜满人间的感觉。这里还可以看到几幢新建
楼房,白墙红瓦,在绿树映衬下,像一幅水彩画。这里民风淳朴,白
游以南的江汉平原腹部,上起潜江龙头拐串汉江,下迄武汉市汉南区
三合垸通长江,河流曲长173公里,是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两
岸堤防全长344公里,其中东荆河修防处管辖田关以下两岸堤防
317.156公里,是汉南和四湖地区重要防洪屏障。其保护范围,包括
潜江、监利、洪湖、仙桃四县市85个乡镇、农场和436.48万人口。
以及江陵,武汉市汉南区部分面积和人口。两岸物产丰富,农、林、
牧、副、渔五业兴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鱼、禽、蛋和
轻工产品出口基地,经济发达
东荆河是江汉水沙运动的产物,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经江
汉二水复合冲积和水源关系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占往
今来,东荆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辽阔,水源关系复杂。
东荆河原本没有固定的河床,洪水灌入,即横冲直闯,危害肆虐。随
着自然环境演变,历代劳动人民为了开垦这块肥沃土地,年复一年地
修筑了东荆河两道顺水长堤,才成了现在的河道。
五代后梁时,南平王高季兴为防御汉水,沿汉水右岸“筑堤百三
十余里”,时称高氏堤。随后又屡经增筑,防御汉水南侵。明代中叶,
江汉平原垸田迅速发展,汉北穴的口多被堵塞,汉南泄量增大,堤防
溃决频繁。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夜汊口堤决,湖北巡抚赵贤疏
请留决口,以杀水势,并沿夜汊河筑堤三千五百丈,中为一河,后于
双雁口(田关)分汊泄流,西为西荆河,东为东荆河。
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间,泽口口内梁滩屡决,同治八
年大溃,俗称吴滩改口或吴家改口,汉江水势自改口处直趋而下,汉
南和四湖地区受到洪水沉重压力。从而出现口门的“兴与废,疏与堵”
之争,南人(江陵、潜江、监利、沔阳)主筑;北人(天门、汉阳、汉
川)主疏。据《襄河水利案牍》载,自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
国2年(1913年),南北构讼13次,为首筑口之人被枭首、流罪,
革除功名的咸皆有之,禁筑文告不计其数,直至民初,暂告平息。
清同治四年(1865),监利杨林关堤决,屡议修筑未果,遂从沔
阳境内改道北趋,因名冲河,随后,两岸乡民沿冲河围堤束水,成为
东荆河新的主流。光绪四年(1878),杨林关老河口堵塞。民国20
年(1931),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领导人民堵筑分盐河口和
西荆河口,东荆河水道趋向稳定。
建国之初东荆河水道的走向是:上起潜江龙头拐,南流至老新口,
转向东流至北口,在天星洲分为二流,汇合于施家港,至敖家洲以下,
又复分为南北两大支流。北支经杨林尾、董家垱出火老沟,北至沙湖
与通顺河汇合,再经响水港到汉阳曲口,东流至沌口出长江;南支经高
潭口、濠口、南套沟至汉阳沟,南与内荆河汇合,再东流至宦子口,
北流至新滩口出长江。干流全长249公里,中革岭以上117公里,中
革岭以下132公里。
历史上,由于东荆河下游尚无统一堤防,南北两支分别与内荆河、
通顺河互相贯通,每当江汉洪水上涨,汉南和四湖下片区域一片汪洋,
称为东荆河泛区。上游虽有堤防可防,但堤身低矮单薄,千疮百孔,
洪灾经常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清顺治十五年(1658)至建国前
1949年292年间,共溃口98次,清代约四年一次,民国几乎年年溃
口,以1931年、1935年最为惨重。同时血吸虫病危害严重,以致东
荆河沿岸潜江、监利境内,特别是下游人口稀少,居民体质虚弱,一
些妇女不育,呈现“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
今日东荆河已成为单一河道,贯穿潜江、监利、仙桃、洪湖和武
汉市的汉南区,全长173公里,自西向东将江汉平原腹部划分为汉南、
四湖两大片。中革岭以上117公里,河床宽一般300—500米,最宽
达1500米;中革岭以下56公里,河床宽一般3 500—4 000米,最宽
达7 000米。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10
在这深秋冬至,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潜江市首届
教师博客大赛的隆重举行。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实验小学两千多名师
生,向出席今天大赛的各位领导、老师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
欢迎!对首届教师博客大赛在我校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验
小学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学校以“让生命更精彩”的理念
为师生行为导航,倡导教师做阳光型、智慧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
师,建立教师博客群,分享教育智慧,是我校促推教师发展的一项有
力举措。六年前,我校教师就纷纷建起了自己的博客,每一天的忙碌,
坐在电脑前,将一天的心绪整理,将一天的收获打包,用文字倾诉这
一天的喜悦与思考,大家觉得生活中多了一份惬意,一段段闪着光芒
的文字,一篇篇融汇智慧的文字,只需敲动一下指尖,就可以通过网
络传向四面八方,老师们以博会友,以博拜师。因为“博客”,结识
了更多的学习伙伴;因为“博客”,开启了新的教育之旅;因为“博
客”,丰盈了自己的心灵驿站;因为“博客”,厚实了自己的教育思
想;因为“博客”,成长的脚步迈得更快!
承办本次比赛,是我们实验小学的荣耀,也是我们向各位老师学
习的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不仅要当好东道主,尽好地主之宜,而且
要把大家的精彩留下,智慧收藏,让更精彩的博客之旅从这里开启新
征程。
我的家乡潜江作文 篇11
据史载;“台今在华容城内”、“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
之”、“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台为楚灵王六年(前535年)所
筑。遗址地势低平,沟渠纵横,内有放鹰台、打鼓台、荷花台、无名
台、小黄家台、郑家台、章家台、华家台、水章台、跑马堤、楚家湖、
古台湖、郑家湖、娘娘坟等,规模宏伟。经对放鹰台宫殿基址的试掘,
有关学者认定为我国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宫殿基址。遗
址地面散布有东周和汉代的鬲、鼎、豆、罐等器物碎片和汉砖、筒瓦、
板瓦、瓦当等宫殿建筑材料。
章华台遗址,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是楚灵王六年(公元前535年)
修建的离宫,后毁于兵乱。这座"举国营之,数年乃成"的宏大建筑,
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龙湾遗址·章华台世界国花园湿地花海项
目以“芈月故里”花海迷宫、果林湿地为主要内容,形成春看海棠郁
金香,夏游荷花向日葵,秋闻菊香格桑花,冬赏兰花虞美人的四季花
海。计划投资2.8亿元,分三期进行,建设面积5000亩。
湖北馆,中国上海世博会内地馆之一。展示面积600平方米,外
形以古篆书"水"字为原型,以水流动的形状轨迹作为造型主线,外观
设计元素选择湖北特有的符号--楚风云翔。湖北馆主题是"江湖连通、
城市公园"。
锅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考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奎,
砍锅奎,鸭子锅奎,冲担锅奎,油炸锅奎,猪油锅奎等等。最有名气
的是猪油锅奎。其次是冲担锅奎,主产在竹根滩。因其形状与当地农
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与其他锅奎要在鏊锅中
烤制不同,它是一种特制的烤炉中烤成的。
“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
产螺蛳蚌的好时节。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
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
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
(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1:5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269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