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大全

更新时间:2023-10-22 06:32:5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22日发(作者:惠斯通)

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公式

随着国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

办法》的颁布,年休假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员工不断关注的重点,员工

关心可以休多长时间,如何休?而企业更多关心的是到底应该给几天

年休假?是不是给的合理?有没有少给?如员工A20081015

日新进用人单位,入职前累计工作时间为11个月,那么A08年可

以休年假吗?如果可以,能休几天?如果职工的年休假不能计算出准

确天数,一旦发生少算少给的情况,可能引发诸如损害劳动者权益要

求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要求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

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等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但是对于一个上百人的企业来说,要准确核算出每位员工当年度的年

休假天数是不容易的。笔者根据企业与员工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情况

与计算公式做了分析,希望能给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的启发。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和《企业职工带薪年

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的精神,考虑到大中型企业人数众多、情况复

杂的原因,笔者建议按照企业按照自然年度为周期计算员工的年休假

天数,而不是按照员工入职日期为年度周期起点计算员工年休假。

针对上面081015日入职,累计工作时间11个月的情况,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四条,职工连续工作满

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

间确定的规定,员工自081115日起就满足工龄满一年的条件

可以享受年休假。问题是从081115日到081231日,

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同理,如果员工是08年新进用人单位,他

的累计工作时间在08年内达到1年或10年或20年,那么08年年度

内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如果员工不是08年新进用人单位,但

是在08年内他的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年或10年或20年的情况,08

年应该给几天年假呢?如何公平、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人力

资源管理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把员工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12个月)

10(120个月)20年(240个月)的那一天称之为临界点。考

虑到实际操作情况,我们使用累计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当本年

度内遇到临界点日期,根据上述两个条例和办法的相关条款,我们采

用分段安排年休假的方式计算当年度总的年休假天数,即分别计算临

界点前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和临界点后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在计算过程

中,一般需要用到以下几个数值:累计工作时间(月)、年初或者入

职之日距临界点日期的天数、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等,

具体计算公式根据不同情况在下文有所详细说明。

同时根据员工的入职时间,我们把员工的情况分为本年度新进用

人单位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两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下,又存在

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为零、年度内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达到临界

点等不同状态。对于入职前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社会工龄。

对于入职后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本司工龄。

通过以上分类分析,我们发现有二十一种年休假核算公式。

一、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

1、社会工龄为零:这是最简单的情况。员工本年度内年休假为零。

一般常见于应届毕业生第一次工作。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1.1 0 0

B 2008.5.20 0 0

C 2008.10.13 0 0

2、有社会工龄:

1)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界点。计算公

式为: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008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个月,那么到

20087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这一天我们称之

为临界点。从临界点到20081231日,一共165天,占全年天

数的比例为165/365165/365×52.26天,则08年度年休假为2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1.1 10 4

B 2008.5.20 10 2

C 2008.10.13 10 0

2) 社会工龄小于12个月,且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

0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4.1 3 0

B 2008.5.20 3 0

C 2008.10.13 3 0

3)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临

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

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08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18个月,那么到

临界点20087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从临界点

20081231日,一共165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是

62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5×5+165/365×105.36天,

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5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4.1 118 6

B 2008.5.20 118 5

C 2008.10.13 118 1

4) 社会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界

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2008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05个月,那么从

入职日到08年年底,一共有226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

226/366×53.08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3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3.1 105 4

B 2008.5.20 105 3

C 2008.10.13 105 1

5) 社会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遇到

临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临界点的天数/全年天数×10+

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2008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238个月,那么到

临界点2008720日就满足连续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条件。从临界

点到20081231日,一共165天;从入职当日到临界点的天数

62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62/366×10+165/366×158.45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8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3.1 238 11

B 2008.5.20 238 8

C 2008.10.13 238 2

6) 社会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员工入职后在本年度无临

界点。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到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08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是130个月,由于到

本年底没有临界点,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226/366×106.17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3.1 130 8

B 2008.5.20 130 6

C 2008.10.13 130 2

7) 社会工龄大于240个月。计算公式为:入职日期距年底天数/全年

天数×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8.3.1 242 12

B 2008.5.20 242 9

C 2008.10.13 242 3

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

A)无社会工龄

1) 本单位年初工龄小于12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计算公式

为:临界点日期到年度天数/全年天数×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7.5.20 0 3

B 2007.6.20 0 2

C 2007.8.20 0 1

2)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

休假为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2.3.1 0 5

B 2005.10.13 0 5

C 2006.5.20 0 5

3)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年

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数

/全年天数×10

例如:1998520日入职,入职前无社会工龄,2008年前的工龄

是大于12个月,且20085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

年以上的条件。按照分段计算的原则,先计算年初到临界点的天数为

366-226)=140天,从临界点到年底天数为226天;则08年度年

休假计算公式为140/366×5+226/366×108.08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

即年休假为8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1998.3.1 0 9

B 1998. 5.20 0 8

C 1998. 10.13 0 6

4)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

年休假为10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1989.3.1 0 10

B 10 1989.5.20 0

C 10 1989.10.13 0

5)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有临界点。

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10+临界点日期到年底天

/全年天数×15

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1988.3.1 0 14

B 1988.5.20 0 13

C 1988.10.13 0 11

6) 本单位年初工龄大于240个月,则年休假天数为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1986.3.1 0 15

B 1986.5.20 0 15

C 1986.10.13 0 15

B) 有社会工龄

1)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即社会工龄+年初的本公司工龄,以下同)

小于12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点。年休假公式为:临界点日期到年

底天数×5天。

例如:2007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为4个月,20081

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条件。临界点到08

年底的天数为347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47/366×54.74

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4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7.4.1 2 4

B 2007.5.20 4 4

C 2007.10.13 4 2

2)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个月小于120个月,且本年度有临界

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5+临界点日期到年底

天数/全年天数×10天。

例如:2007520日入职,入职前社会工龄为105个月,2008

820日到达临界点,满足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条件。临界点到

08年年底的天数为134天,则08年度年休假计算公式为(366-134

/366×5+134/336×106.83天,按照不满一天不算,即年休假为6天。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7.3.1 105 7

B 2007.5.20 105 6

C 2007.10.13 115 9

3)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且本年度有临

界点。年休假公式为年初到临界点天数/全年天数×10+临界点日期到

年底天数/全年天数×15天。

例如:计算过程参见前例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7.3.1 228 14

B 2007.5.20 232 14

C 2007.10.13 232 12

4)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小于120个月,且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

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5.3.1 10 5

B 2007.5.20 10 5

C 2007.10.13 10 5

5)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120个月小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

点。年休假为10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5.3.1 115 10

B 2005.5.20 115 10

C 2005.10.13 115 10

6) 本年度年初综合工龄大于240个月,本年度无临界点。年休假为

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7.3.1 238 15

B 2007.5.20 238 15

C 2007.10.13 238 15

7) 社会工龄大于240个月,年休假为15天。

例如:

姓名 入职时间 社会工龄(月) 08年年休假天数

A 2007.3.1 242 15

B 2007.5.20 242 15

C 2007.10.13 242 15

笔者通过以上分析,根据不同的入职时间和社会工龄,运用不

同的公式进行分段计算,并结合EXCEL函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

实现了年休假计算的公平合理,也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减少了计算

差错,为企业避免了隐形的劳动争议风险。


本文发布于:2023-10-22 06: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18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