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艾青与诗歌的散文化

更新时间:2023-10-21 19:34:5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21日发(作者:毛明素)

第五讲 艾青与诗歌的散文化(40年代)

中国新诗从一开始就要走散文化的道路。胡适的“作诗如作文”“作文如说话”就是企图剔除旧格律

诗,创建新自由体诗的努力;二十年代新月派的新格律诗应当看作是对走乱的步伐的一次调整;三十年代

的现代派是在调整后的重新上路,但步伐不够坚决;进入四十年代,现代诗歌彻底的散文化是由艾青来完

成的。

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教授说,艾青是“完成新诗文体革命的诗神”。其贡献有三:一是对新诗文体建设

的贡献,即确立了自由诗作为新诗主流文体的地位;二是确立了现实主义手法在新诗中的地位;三是影响

了七月派的形成。其实,前两者,尤其是确立自由体作为新诗主流文体的贡献是主要的。

1、艾青和诗歌散文化的主张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到法国学习绘画。回国后,因

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被捕入狱,遂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14节,107行)引

起诗坛注意;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爱国诗歌,被广为传诵;1940年展转到延安,写了很多不成功的诗;五十

年代继续诗歌创作;后来在反右斗争中遭清算,直到七十年代末复出,诗歌创作不多。1996年病逝。主要

诗集有《大堰河》1936《北方》《旷野》《艾青诗选》1984)等。

艾青说,他“比较喜欢近代的诗人的作品”。他深受凡尔哈伦、兰波和波德莱尔等西方象征诗人的影响。因

此,艾青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他认为自由体诗“受格律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

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与此相应地他也提倡诗的“散文美”

1939年写专文谈《诗的散文美》。他认为,散文先天的比韵文美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

。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亲切”,并举例说:“我在一家印刷厂的墙上,看见一个工友写给他

同伴的一张通知:‘安明!/你记着那车子!”艾青一生创作量很大,长诗不少。比较而言,还是一些短诗

艺术含量更高、更纯。代表作有《我爱这土地》38年)《树》40年)《礁石》54年)《墙》《酒》79

年)

2、艾青的诗

1《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17

艾青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时代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他说,“因为诗人最勇于发言,他们常常成了自己所亲

近的人群的代言人,又说,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也

必须融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里《诗论》。所以,他的诗歌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人民、土地,以及这个

古老民族的苦难和这片深厚土地所蕴藏的持久生命力上,为时代和人民歌与吟。尤其是三十年代的诗作,

像《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北方》等。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代表。“我”的命运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息息相关。这片土地所遭受的

“打击”,就是“我”所遭受的打击;这条河流所涌动的“悲愤”,就是胸中涌动的悲愤;这空中吹刮着的

1 1

“激怒的风”,就是“我”被激怒的灵魂;自然,那来自林间的“黎明”,就是“我”对未来的希望。

排比句的使用加强了抒情的力度“我”眼中的“泪水”是爱与恨的泪水。爱的是这片土地,恨的是给这片

土地带来灾难的反动势力。诗的主题相当鲜明,但表达得含而不露。尤其是细节“羽毛”“腐烂在土地里”

的运用,使得诗的主体意象“歌唱的鸟”更加生动感人。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节奏感,体现了“散文

美”的特点。

2《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他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这首诗借用“树”的形象来写一个民族。四十年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诗人坚信这个民族团结的力量。

以树喻人。一棵树和另一棵树,表面看上去它们是彼此分离的、孤独的,实际上它们的根须在地下是“纠

缠在一起”的。就像一个民族,他们的分子是团结的、有力量的。用眼睛看不见,用心感觉得到。艾青诗

歌的力量不来自于技术,来自于“诗情”本身。

3《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笑,看着海洋„„

1954725

这首诗是19547月诗人受邀到南美洲访问,在智利的海边看着礁石创作的。“礁石”这个意象是诗人的

自我写照。经受了生活无数的打击,诗人的身上留下了道道伤痕,但他的心灵却炼就得无比坚强。所以,

他会像礁石一样坦然的“含着笑”,面对生活。

20年后诗人回顾说,诗的主旨是反抗迫害的精神的具象化。写成后两年发表,有人认为他歌颂与航船

为敌的礁石,在反右中受批判。

1957年《诗刊》2月号、《文艺报》7期,沙鸥《艾青近来的几首诗》《璀璨如粒粒珍珠——谈艾青取

材于自然地诗》称赞诗人的创作,说《礁石》体现了“崇高的、顽强不屈的观念”

1957924日《人民日报》发表徐迟《艾青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歌唱?》,说“诗人的情绪已不正常

到题反诗的程度了”

4《墙》

一堵墙,象一把刀

把一个城市切成两片

2 2

一半在东方

一半在西方

墙有多高?

有多厚?

有多长?

再高、再厚、再长

也不可能比中国的长城

更高、更厚、更长

它也只是历史的陈迹

民族的创伤

谁也不喜欢这样的墙

三米高算得了什么

五十厘米厚算得了什么

四十五公里长算得了什么

再高一千倍

再厚一千倍

再长一千倍

又怎能阻挡

天上的云彩、风、雨和阳光?

又怎能阻挡

飞鸟的翅膀和夜莺的歌唱?

又怎能阻挡

流动的水和空气?

又怎能阻挡

千百万人的

比风更自由的思想?

比土地更深厚的意志?

比时间更漫长的愿望?

1979522日,波恩

这首诗是19795月诗人访问德国时在波恩创作的。

一个城市被一堵不高、不厚、不长的墙给隔成了东西两半,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从此,这个城市的人

们失去了自由。当然,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不会被阻断。

诗人用中国的长城与柏林墙作比较,坚信后者也会像前者一样变为“历史的陈迹”。事实是柏林墙在1991

年被拆除,德国统一。当然,诗中的“墙”并不仅指看的见得物质实体,也是就某种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

意志力量而言的。

艾青说,诗要有传神的虚写,从生活到想象,再从想象升华到哲理

如果说,戴是孤独的游子,艾就是叛逆的浪子;戴诗还充满着理想的色调,艾诗激荡着战斗的情绪。

而天是比盼望更远的!

虽然光的箭,已把距离

消灭到乌有了的程度;

但怎么能使我的颤指,

轻轻的抚触一下

那盏灯的辉煌的前额呢?

这是19346月诗人以莪伽的笔名发表在《现代》杂志的组诗《黎明》之一首。具有“永久性的东西”

便是诗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将人类渴望光明的普遍情感托诸富有暗示性的意象,又用张弛结合的抒情结构

加以传达,给读者带来极大心理震撼。

前三行诗组织了一对希望与失望的矛盾性情感结构,“天边的灯”暗指太阳;接着五行诗又是一对矛盾性情

感结构,“光的箭”暗指阳光,后三句将灯拟人化,写了人对光明与理想的追求,亲切而崇高。

(四)冯至和他的《十四行集》

1)冯至的诗歌创作

冯至(19051992)河北涿县人。二十年代初开始写诗,与人创办“晨钟社”,出版《晨钟》半月刊。1930

年留学德国,1939年任教于西南联大,1964年任中科院外文所所长。著有诗集《昨日之歌》1927《北

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西郊集》。鲁迅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的诗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节制”。他不象一般浪漫诗人那样逞才使气,而是懂得将才气锻打磨练,转化

为诗的内在的力量。何其芳称“他的早期的诗就是并不太加修饰,然而感染力却很强。”二十年代,冯至以

他独特的诗质卓立诗坛。三十年代到德国留学,诗歌创作中止了近十年。四十年代初又恢复创作。他在《十

四行集》序中说:1941年我住在昆明附近的山里,每星期要进城两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

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

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这是集中的第八首,最早也是最生涩的一首,因

为我是那样久不曾写诗了。”那一年他写了27首十四行体诗,加上附录的四首杂诗,共三十一首。司马长

风说,《十四行集》是新诗四十年来“最谨严最精致的一部诗集

2)冯至早期的诗

冯至早期的代表诗作有《蛇》《我是一条小河》《蚕马》《吹箫人的故事》等。

看看《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多绯红的花朵。

1926

4 4

冯至初期的诗大多是写爱情的。但他的笔触格外的谨严,热烈的情感全被压抑着,感染人,又适宜观赏。

这便是“节制”的好处。

第一节用“蛇”来喻指寂寞,有形有态,有切肤的冰凉的感觉,准确生动地传达了相思的况味;第二节写

我对你的思念。这里用了两层转喻:先是把我比作蛇,外冷内热;再把蛇对草原的“乡思”比作我对“你

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的思念。第三节对相思的心境的描写最为传神,“月影一般轻轻地”“绯红的花朵”

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把寂寞的相思之情点染到极至。

3)十四行之十九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眼前忽然辽阔,

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耕耘。

为了再见,好象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写“离别”是中国古诗的传统,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传达出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离情和别义。而冯

至的诗所传达的是现代人的现代感情。离别自然会带来伤感——“世界便分成两个”“身边感到冷”;但是

由于我们工作着,靠各自的努力,把世界便得更好——“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等待着下次的重逢。

古人的离别具有更多的被动的因素,以及对于前路的不可预知(像王勃那样故作潇洒之语的也有),因此,

凄哀、感伤的成分要多;现代人的离别少了许多被动的因素,更多的是生命主体自身的选择,达观洒脱的

情素更浓一些。正如诗的结尾所说——“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连“人间规定的年龄”也不要在乎。

冯至写诗深受德国现代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他的诗从一开始就注重对生命存在、对永恒、对流逝中的万物

的哲理思考。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二封信》中说:“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

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勇敢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

不怕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冯至把这段话的意思融化在最后两段诗境中。

4)十四行之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本文发布于:2023-10-21 19:3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181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艾青作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