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摘要: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
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
涵上,都可谓前无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
期: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漫游时期。古人后启来者。
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意气
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漫游时期。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
时期。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讲到杜甫的诗歌,必定要讲到大唐的盛衰,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
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那个动荡而苦难的时期是杜甫诗歌灵感的发源
地。杜甫的诗歌是根植于当时的动荡社会,与日渐黑暗的政治生活糅合在一起的。
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有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
情怀及愤慨。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
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
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
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
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
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
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
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
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
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这首五言古诗是
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极其自然地引出泰山来;
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诗人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
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诗论
家对此曾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只五字,真雄盖一世。这里所用的“锺”和“割”
字,都是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
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
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
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
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
而神游岳顶。”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
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
1 / 6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诗
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登山的渴望。“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
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
简直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
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
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
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有着颇为张狂、
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
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
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
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
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又如《房兵曹胡马》以“所向
无空阔”、“万里可横行”写马,《画鹰》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写鹰,
都有不可一世之概。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
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
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
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
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
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
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
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已不够有力,
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等人,又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
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杜甫在长安已滞留了将近十个
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
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
处埋伏危机。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
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杜
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
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旅居长安时。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
现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一开始,就在读者眼前
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在这幅画面上,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
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一列列地开赴边地战场。漫
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
着为士卒悲恸地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
2 / 6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大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
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
宗。诗人在这首诗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
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激愤!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
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微观”世界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
落”这一“宏观”世界——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
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这
一层是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
来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
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一句反问,但它却象一柄利刃,一
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
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
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
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
恶。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
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
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行人”的感情象决堤的
河水,滔滔的恨浪奔腾汹涌,一发而不可收。“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
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
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
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
《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
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
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行
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
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
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
“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
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
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
思想感情。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
《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
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
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
暗和不合理。长诗极尽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3 / 6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
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
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
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
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
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
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广大人民正在饱尝着战争的苦难。从安史之
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
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
达到了颠峰状态。诗人秉着忧国忧民的襟怀,面对惨酷的现实,以历史见证者和
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将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他诗集中这首最长的五
言古体诗——《北征》。这是他的力作,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
诗的开头叙述“拜辞阙下”的忧虞不安的心情,用婉转曲折的语言表达了内
心的郁结。杜甫当时在凤翔政府中担任左拾遗的官职。拾遗虽只是八品小官,却
是皇帝的近侍,对国家大事可以进谏。在军事紧张时期,他离开职守回家探亲,
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因为“维时遭艰虞”,诗人更深切地关怀人民和国家的
命运。接着描写“北征”旅途中的经历。在夹叙夹议的语言中蕴蓄着愤怒与悲伤。
宁谧的自然和纷乱的战争局势恰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立刻引起了诗人的联想:
山中苦果,经过雨露,还能结出果实;而自己奔波了半辈子,又有什么结果呢?
诗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得到的只是颠沛流离。而后,诗人以经过战乱,
弄得满头白发的憔悴容颜回到家中,又悲又喜地与离别经年的亲人会面了。整段
文字用团聚的情趣掩盖悲凉,描写深刻而又细致。写出自己一家的遭遇,更加真
切地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苦难。继而杜甫高度赞扬了回纥出兵助唐这件事。时
局对敌人不利,国家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了。杜甫
宣扬这种有利形势,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同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以安慰。最后杜甫
以满腔的热忱祝愿唐王朝中兴,光复唐太宗所创建的基业。诗人虽然叹息:“凄
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繁华的景象暂时销歇,但在改弦更张之后,“煌煌太
宗业”是可以“树立甚宏达”的。这的确是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战斗性的诗篇。
在这战乱年代里,杜甫把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情,转变成为“乾
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焦灼,诗中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并且,他
对国家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使在时局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诗篇中洋溢
着乐观情绪。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
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在这些诗
篇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上元元年春,杜甫离开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来到鸟语花香的成都浣
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了许多歌咏自然的诗
歌。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
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
4 / 6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
想到他所处的时代。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
《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
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江汉》一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
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
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
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
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句包
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
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片云”
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
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
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
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
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
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
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
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
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
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
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
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
态。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
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
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
益壮的精神。“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
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
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
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
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历来为人所称道。
面对清风明月,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
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
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
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
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
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
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
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
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
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5 / 6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杜甫一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少年时代的他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的凌云壮志,只是生不逢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在早充观
国宾之时未能如愿以偿。而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志,
又在他期盼已久的主上顷见征之时,沉入无底深渊。历史赋予杜甫的沉重一天又
一天,逐渐有了它新的意义。或许是历史的罪恶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
载着它,使其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所明了。李白失意于现实,寄情于浪漫,
因此他活得洒脱而豪放,即使爽朗的笑声中夹杂着些许悲凉。而杜甫正好相反,
他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但这之间的狂飙巨澜让杜甫气喘吁吁。杜甫浪
漫的绝望,只能锁定伤心的现实。他紧握手中与他同样正直的笔,注视着所有悲
哀,透过繁盛的表象他看到腐败的实质,拨开历史的风尘,沉郁顿挫的诗句和着
缓慢踉跄的脚步把深藏于富丽堂皇中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镜的万里晴空,险些把世
界压塌。
当青色的衣衫再也抵挡不了朔风的吹刮,当坚毅的脸庞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
跎,当崇高的灵魂再也容不下战争的吞噬,杜甫满腔的爱憎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
是的,历史没留给杜甫任何一道门,即使一道狭窄的小门,而杜甫却成就了不凡,。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
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
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
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
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他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
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在“敢辞茅苇漏”时,却能“已喜禾黍高”,在“吁
嗟乎苍生,稼墙不可救”时,要“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贯古玉今的
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杜甫已离我们远去,淹没于黄尘古道,荒芜在烽火边城,岁月却带不走他那
个早已铭记世人心中的姓名;长江有情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有
一颗星,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6 / 6
本文发布于:2023-10-19 15:0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15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