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精选推荐

更新时间:2023-10-19 15:04:0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19日发(作者:关心妍)

古诗赏析

古诗赏析(共⼗五⾸)

⼀、七年级上

(⼀).【次北固⼭下】(王湾·唐)

客路青⼭外,⾏⾈绿⽔前。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这是朝诗⼈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五⾔律诗,内容上属于怀乡思亲之作。

2、解择加点词语。

次北固⼭下次:停泊客路青出外客路:旅途乡书何处达乡书:家书

3、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中哪⼏个词⽤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得好。字表现出潮平。春潮涌涨,江⽔浩渺,放眼望去,江⾯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

是笔直地⾼挂的样⼦,风顺风和,帆⼉⾼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4、展开想象,⽤⽣动形象的语⾔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所展现的画⾯。

答:春潮涌涨,江⽔浩渺,放眼望去,江⾯似乎与岸齐平了,风恰到好处,波澜中央孤帆⾼悬,更显江⾯壮阔!

5、古⼈评论风正⼀帆悬这句诗的妙处时,说它以⼩景传⼤景之神。从全诗看,这句诗表现了哪些⼤景?

答:诗⼈以⼩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

6海⽇⽣残夜,江春⼊旧年两句历来受到⼈们好评,请选⼀个⾓度,作简要赏析。

答:形象地写出了夜退⽇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出⾃然的理趣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采⽤拟⼈⼿法,

⼈格化,赋予它们⼈的意志和情思。⽆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7、这⾸诗表现了诗⼈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

8、诗中⽤客路”“⾏⾈”“归雁”“乡书等意向表达了诗⼈怎样的⼼情?

答:表达了诗⼈⾝在江南旅途,⽽神驰洛阳故⾥,思家归乡的急切⼼情。

9、对这⾸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 D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丽,⼜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那种⼈在

江南、神驰故⾥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间。

B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点题中北固⼭

C、颈联与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有异曲同⼯之妙。

D、尾联运⽤反问的修辞⼿法,述说⾃⼰内⼼深处的乡愁。

(⼆).【钱塘湖春⾏】(⽩居易·唐)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为线索,从孤⼭寺起到贾公亭(孤⼭寺北贾亭西),最后到⽩沙堤(绿杨阴⾥⽩沙堤)终。以最爱湖东⾏不⾜说明⾃然美景

美不胜收,诗⼈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穷的回味。全诗以为着眼点写出了⾃然界的美景给游⼈带来的喜悦之情。最后两

句(尾联)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诗⼈描写中选择最能表现早春特⾊的景物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从⽽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出的画⾯。

答:莺是春的歌⼿,它们争着抢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它们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机勃勃之

势。

4⼏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常精美,请任选⼀个⾓度加以赏析。(可以从炼字、修辞、情感等⽅⾯赏

析)

答: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与⽣机。其中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早莺

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动地展⽰了初春的蓬勃⽣机。字运⽤了拟⼈的修辞⼿法,赋予了莺以⼈的动作,

让⼈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字描写了燕⼦忙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燕⼦也写活了。

5、在前六句中,诗⼈已经把西湖春⾊描绘得⼗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最爱湖东的⽩沙提。⾄于⽩沙提怎么可爱,除点

绿杨阴⾥外,诗⼈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可以让读者根据前⾯的描写从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

结尾,常取得⾔有尽⽽意⽆穷的效果。)

6⽔⾯初平云脚低描绘了⼀幅怎样的画⾯?

答:描绘了⼀幅春⽔初涨,湖⽔才与堤平,⽩云重重叠叠,同湖⾯上的波澜连成⼀⽚的画⾯。7、本诗运⽤了什么抒情⼿法?

抒发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情⼿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诗⼈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年级上

(三).【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会当凌绝顶,⼀览众⼭⼩。

1、本诗⾸联以设问统领下⽂,⽣动形象地道出泰⼭的绵延⾼⼤。具体说,齐鲁青未了⼀句表现了泰⼭的绵延⾼⼤;造化钟

神秀⼀句描绘了泰⼭的神奇秀丽;决眦⼊归鸟⼀句蕴藏了诗⼈对祖国河⼭的热爱。

2、写近望中泰⼭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这⾸诗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描写近望泰⼭所见的景物,其中”“两字⽤得好,历来被⼈称道,请赏

析。

答:⼀个字说明⼤⾃然仿佛将⼀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赋予参天矗⽴的⼭以⽣命⼒,⽣动有⼒地写出了泰⼭的秀美⽆

⽐。⼀个字写出了⾼⼤的泰⼭将⼭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然景观,突出了泰⼭⾼耸挺拔遮天蔽⽇的形象。

4、请⽤⾃⼰的话描绘荡胸⽣曾云,决眦⼊归鸟所展⽰的画⾯。

答:泰⼭极⾼,⽩⽇⾥可以望见⼭腰的团团云⽓,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渐渐隐⼊⼭⾕之中。

4会当凌绝顶,⼀览众⼭⼩已成为千古绝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怎样的雄⼼和⽓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哲

理。

答:(1)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实现⾃⼰远⼤抱负的雄⼼壮志。

2)这句诗化⽤了孔⼦的名⾔登泰⼭⽽⼩天下,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诗⼈要攀登⼈⽣顶峰的誓⾔:⼈⽣如登⼭,只有不

畏艰险,奋⼒登上绝顶,才能享受⼀览众⼭⼩的胜利的喜悦。

5、王安⽯《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览众⼭⼩有异曲同⼯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层。

6、登⾼是传统习惯,更是古代诗⼈表情达意的重要⽅式。在他们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请你写出与登⾼有关的古诗词名

句。

答:(1)欲穷千⾥⽬,更上⼀层楼。(2)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层。

7、请选出对这⾸诗理解有误的⼀项(D

A、全诗紧扣字来写,的⾓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荡胸⽣曾云,决眦⼊归鸟对仗⼯整,表达了作者⼼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最能体现诗⼈希望攀登顶峰,俯视⼀切的雄⼼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览众⼭⼩

D、诗的前六句写诗⼈远望泰⼭,描绘了泰⼭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登上泰⼭后的感受。

(四).【使⾄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维,字摩诘,他和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园诗⼈。

2、王维在诗中⽤⼤漠孤烟直,长河落⽇圆描绘出⼀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征蓬出

汉塞,归雁⼊胡天中的征蓬”“归雁都给⼈以漂泊不定之感,汉塞”“胡天⼜使⼈想到历史的遥远与塞外的浩阔苍凉。

3征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

答:诗⼈是⼀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却以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况,正是暗写⾃⼰内⼼飘零孤寂。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漠孤烟直,长河落⽇圆所展现的画⾯。

答:⼤漠⽆边,长天空阔,⼀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去,在河的尽头,是⼀轮⼜红⼜⼤的圆圆的落⽇。

5、本诗的颈联(⼤漠孤烟直,长河落⽇圆)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度对这两句诗进⾏赏析。

答:(1”“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

2)把孤烟放在⼴阔的⼤漠背景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字烘托了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情。

6、由⼤漠孤烟直,长河落⽇圆可以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是:长烟落⽇孤城

闭。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B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远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侯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紧紧相扣。

B、第⼆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雁掠过北⽅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静谧⽽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景⾊雄奇壮美,⽓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显⽰出朝廷使⾂对边疆战事的关⼼。

(五).【渡荆门送别】(李⽩·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随平野尽,江⼊⼤荒流。

⽉下飞天镜,云⽣结海楼。仍怜故乡⽔,万⾥送⾏⾈。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联所展⽰出的画⾯

答:⼭逐渐消失了,眼前是⼀望⽆际的低平的原野,江⽔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荒漠辽远的原野。

2、这⾸诗中间两联描绘⾈过荆门时所见景⾊,其中第⼆联中的”“”“字⽤得好,历来被⼈称道。请简要分

”“”“字好在何处

答:⼀个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字形象⽣动,写出了⽓势的博⼤,充分表达了诗⼈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情和昂扬的激情。字表达了刚从三峡

中出来的诗⼈顿时喜悦开朗的⼼情。

3、描绘⽉下飞天镜,云⽣结海楼所展现的画⾯。并简要分析句中字⽤得好在哪⾥。

答:(1)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亮就像飞镜⼀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中,晓雾云⽣,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

蜃楼。(2,动词,⽉亮下来了,⽉影像⼀⾯⾯镜⼦从天上飞下来了,形象奇伟,想象奇特瑰丽,表现出诗⼈放达洒脱

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态度。

4仍怜故乡⽔,万⾥送⾏⾈⼀句表达了诗⼈怎样的感情?

答:赋予⽔以情态,深情为诗⼈送别,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

(六).【登岳阳楼(其⼀)】(陈与义·宋)

洞庭之东江⽔西,帘旌不动⼣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欲暮时。

万⾥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头吊古风霜⾥,⽼⽊沧波⽆限悲。

1、诗歌以⼣阳迟欲暮时点明登岳阳楼的时间,以⽆限悲直接抒发了诗⼈的情感。

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悲在何处?

答:主旨是悲。景悲:⼣阳,暮时,⽼⽊沧波。⼰悲:万⾥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国悲:北宋灭亡,国家动荡不安。

3、这⾸诗抒发了诗⼈怎样的感情?

答:这⾸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感怀家国,慨叹时势,⽆限悲痛和忧愁之感。

4、对这⾸诗理解不恰当的⼀项是( B

A、此诗意境宏深,⽓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写此诗的处境。

D⽼⽊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包含了诗⼈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5、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个王国之⾂⼼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奈的诗句是:万⾥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

危。

6、这⾸七⾔律诗借景抒情,把⾃然之景、家国之恨和⾝世之悲融为⼀体。

7、对这⾸诗品析有误的⼀项是(A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抚今,忆吴蜀融⼊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惆怅情。

C、颈联万⾥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的⽆限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8、说说你对⽩头吊古风霜⾥,⽼⽊沧波⽆限悲这句话的理解。

答:此联情景交融,风霜既指秋⾊浓重,⼜与⾃⼰的⽩头互相映衬,且暗喻政治局势之严峻;⽼⽊苍波既是眼前实景,登

楼凭吊古⼈,⾃⼰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的古树,青苍中,⼜隐含⽆限的伤悲,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我写照。

9、诗的尾联,顾影⾃怜,以⽆限悲凉的⾝世之慨收束全篇。其中风霜⼀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限悲恨,尽在不⾔中。

三、⼋年级下

(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句⼦(词语)是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表达了诗⼈对

⽣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句⼦是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中的两个典故,分别⽤来表现诗⼈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事全⾮的怅惘。(2)暗⽰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怅惘⼼情。

4、请描述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所展现的画⾯,并揭⽰诗句的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幅这样的景象:⼤江之上,沉⾈之侧,仍有千帆竞发;⼤⾃然中,虽有病树,但万⽊依旧争

春。这两句诗⽣动形象的揭⽰了新陈代谢的⾃然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情感由先前的伤感转为慷慨激昂,表现出积极

进取的⼈⽣态度和乐观精神。

5、请再写出⼀句与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蕴含哲理⼀致的诗句:海⽇⽣残夜,江春⼊旧年

6、标题中的乐天是指⽩居易。⾸联通过凄凉地弃置⾝两个词写出了诗⼈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诗⼈⽆限⾟

酸和愤懑不平的⼼情。颔联采⽤引⽤典故的⼿法,表现了诗⼈归来后看到⼈事变迁⽽产⽣的⽣疏、怅惘的⼼情。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B

A、前两联追述⾝世经历,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世事难测、⼈⽣易⽼的感叹。

B、颔联写诗⼈回到故乡听着幽幽笛声⽽勾起对旧友的怀念。

C、颈联写诗⼈对待世事变迁、仕宦沉浮的达观态度。

D、尾联点明了酬答⽩居易赠诗的题意。

(⼋).【⾚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1、这是⼀⾸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句中的东风指⽕烧⾚壁。东风不仅仅指的是⾃然界的风,⽽是

含有建功⽴业的各种条件(或因素)之意。

2、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的理解(此句的含义)

答: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诗发议论感叹,表达了诗⼈对历史兴亡的

感叹,表现诗⼈英雄⽆⽤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

3、《⾚壁》这⾸咏史绝句,⽴意新奇,意在说明⼀个什么道理?

答:意在说明要想建树⼀番事业,得有⼀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物也⼀样⽆能为⼒。

4、周瑜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物,你知道这个⼈物的哪些故事?

答:周瑜打黄盖;⽕攻曹军战船;周瑜辞降;巧⽤蒋⼲骗曹操。

5、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答:借⼀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中见⼤。(折戟⼩;⾚壁之战⼤;国家命运⼤)6、若将铜雀春深锁⼆乔

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见⼤,感情表达更含蓄。

7、选出对这⾸诗理解有误的⼀项(D

A、该诗开头从⼀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然地引起后⽂对历史的咏叹。

B⾃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绪⽆法平静。

C、诗⼈⼀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壁之战,以两位美⼥的命运来反映⾚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影响。

(九).【过零丁洋】(⽂天祥·南宋)

⾟苦遭逢起⼀经,⼲⼽寥落四周星。⼭河破碎风飘絮,⾝世浮沉⾬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叹零丁。⼈⽣⾃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1、《过零丁洋》表现了诗⼈怎样的精神?

答:表现了诗⼈崇⾼的民族⽓节和舍⽣取义的⽣死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视死如归的⼤义⼤勇的精神。

2、这⾸诗的颔联主要⽤了对偶和⽐喻的修辞⼿法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叹零丁⼀句历来为⼈们称道,被誉为史诗上的绝唱,试对该句进⾏赏析。

答:这两句诗中的惶恐零丁⼀语双关,对仗⼯整,⾃然天成,⼀是指两个地名,另⼀层意思是以地形的险恶来暗⽰诗⼈

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偶得的佳句。

这两句诗不但表现了诗⼈出众的才华,⽽且让⼈感受到了诗⼈忠贞爱国的情怀。

3、尾联采⽤了什么抒情⽅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采⽤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抒情⽅式。表达了诗⼈舍⽣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4⼈⽣⾃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表达了⽂天祥对⼈⽣理想的追求。请再写出⼀句你喜欢的古诗词中表达对崇⾼⼈⽣

理想追求的名句。

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诗歌⾸联叙写了诗⼈⼀⽣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答:上句写⾃⼰寒窗苦读,进⼊仕途;下句写烽烟四起,艰苦抗元。

6、⾸句⾟苦遭逢起⼀经中的为经书(儒家经典读书做官之意)。颔联运⽤⽐喻⼿法,把处于危亡之际的国家⽐喻

为被风吹散的柳絮,把个⼈命运⽐喻为⽔中⾬打的浮萍。尾联以议论为主要表达⽅式,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底强烈的爱国情

感。

7、请从修辞的⾓度赏析⼭河破碎风飘絮,⾝世浮沉⾬打萍

答:⽤形象的⽐喻写国家和个⼈命运。⽤风飘絮来⽐喻南宋王朝破碎的⼭河(⽆可挽回的败局),⽤⾬打萍来⽐喻⾃⼰浮

沉不定的⾝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坎坷命运的悲叹。

(⼗).【⽔调歌头】(苏轼·北宋)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间?转朱阁,低绮户,照⽆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长久,千⾥

共婵娟。

1、全词以问句开篇,上⽚问天,下⽚问⽉,归根到底是在抒发对⼈⽣的感慨。

2、本次采⽤借⽉抒怀的⼿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答:借⽉有阴晴圆缺抒发对⼈有悲欢离合的感受,融情⼊景,感⼈⾄深。

4、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你认为这⾸词哪⾥体现了词⼈豪放洒脱的风格,试简要分析。(可结合具体词句从意境、思想感

情、语⾔等⽅⾯来谈)

答:(1)第⼀句明⽉⼏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中秋之夜⼤醉后,举杯问⽉,这样的中秋明⽉什么时候才有?起笔突

兀,⽓势⾮凡,显⽰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魄。

2我欲乘风归去句,词⼈在中秋之夜,⼤醉之中,望着那⼀轮圆圆明⽉,思想感情如长了翅膀⼀般,天上⼈间⾃由飞

翔,这种飞天⼊⽉的想象极为丰富奇特,显⽰了他浪漫不羁的情怀。(3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向往天上⼜留恋⼈间的⽭盾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旷达,从政治失意,兄弟离别的惆怅到共享明⽉的超然达观,

这种积极乐观的思想,表现了苏轼的豪放。

4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句,词⼈从个⼈的恩怨离恨中超脱出来,表达了对⼀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的美好祝愿。

这种乐观旷达思想感情体现了他的豪放风格。

6、你还知道哪些和⽉亮”“⽉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亮”“⽉光在古诗词⾥通常具有的意义。

答:(1)⽉光皎洁如洗,可以借此以表现清静悠闲或孤独寂寞的⼼情。例如:

王维---明⽉松间照,清泉⽯上流李⽩---举杯邀明⽉,对影成三⼈。

2)可以借⽉亮寄托对故乡、对亲⼈朋友的相思与挂念之情。例如:

王昌龄---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李⽩---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7、词的上⽚诗⼈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回到热爱⼈间的情感上来,这中间显⽰诗⼈感情起伏的词语

⼀个是我欲,⼀个是⼜恐,⼀个是何似

8、指出下⾯词语或句⼦所表达的情感。

1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答:表达了不能和亲⼈团聚的惆怅(或希望和亲⼈团聚的愿望)

2)说说你对但愿⼈长久,千⾥共婵娟。的理解。

答: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表达了对亲⼈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9、请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眠⼀句⼦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准确⽣动地描绘了⽉光的移动,暗⽰夜已深;⽆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因不能团圆⽽难以⼊眠的情景。

10、对下⾯这⾸词的赏析不恰当的⼀项是(A

A、这⾸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极写作者在天上”“⼈间的徘徊和⽭盾,下⽚写中秋对⽉思⼈,怀念⼿⾜兄弟,因⽽⼼

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的疑惑,⽽且词⼈对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更加深了⼀层,竟产⽣

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起笔的⽉⾊描写紧承上⽚最后两句的⼊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问转⼊抒发怀⼈之情,表⾯上对⽉

有怨,实际写与亲⼈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如⾏云流⽔,想象⽣动丰

富,意境旷远美妙。

(⼗⼀).【⾏路难】(李⽩·唐)

⾦樽清酒⽃⼗千,⽟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樽清酒⽃⼗千,⽟盘珍馐直万钱描写了怎样的场⾯?作⽤是什么?

答:描写了隆重⽽丰盛的宴会场⾯;反衬诗⼈悲愤、失望的情绪。

2、哪两句诗运⽤了动作描写,揭⽰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情感?

答: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两句运⽤了动作描写。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了李⽩内

⼼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谈谈你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句中黄河”“太⾏”“”“的理解。

答:黄河”“太⾏寓指理想抱负,”“寓指⼈⽣路上的坎坷。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分别引⽤了哪两个典故,诗⼈引⽤这两个典故的⽤意是什么?

答:⼀是引⽤了姜太公渭⽔河边垂钓的典故,⼆是引⽤了商朝伊尹梦见⾃⼰乘船经过⽇⽉旁边,不久受到国君聘⽤的典故。诗

⼈⽤这两个典故的⽤意是为了表明他虽然遭权贵的排挤,但总希望有⼀天会被朝廷启⽤,为国家做⼀番事业。

5、请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简要赏析。

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

岸。虽然诗⼈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抑制不住地愤慨,但仍然坚信有⼀天能施展⾃⼰的抱负,表现了诗⼈对对⼈⽣前途

的乐观豪迈⽓概,对远⼤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信⼼,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6、李⽩是我国古代伟⼤的浪漫主义诗⼈,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答:⽩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

7、作者在《⾏路难》中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与情感变化切合,朗读时节奏和声调上作怎样的变化?

答:作者在这⾸诗中的情感由前⾯的抑郁(迷茫、痛苦)变化为后⾯的豁达(放达、开朗、激昂)。朗读节奏应该做到前⾯放

缓,后⾯稍微快速;声调由开始的低沉抑郁到后⾯的爽朗⾼亢。

8、下列对《⾏路难》赏析有误的⼀项是(D

A、这⾸诗是李⽩政治受挫后所作,全诗感情充沛,波澜起伏,抒写世事艰难,功⼒难建的苦闷⼼情。

B、诗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了诗⼈因内⼼苦闷⽽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感情激荡。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引⽤典故表达诗⼈的愿望,对前途和未来并未失去信⼼。

D、从整⾸诗可以看出,诗⼈内⼼的苦闷和⽭盾、失望与希望、⾃信与忧伤相互交织,可见当时诗⼈的思想感情是消极悲观

的。

9、下列对《⾏路难》赏析有误的⼀项是(A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氛,体现了诗⼈愉悦的⼼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来⽐喻⼈⽣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盼望得到朝廷重⽤的⼼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坚信远⼤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概。

四.九年级上册

(⼗⼆).【望江南】(温庭筠·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悠悠,肠断⽩蘋洲。

1、⽤⼀个成语概括三、四两句的诗意。

答:望穿秋⽔

2、这⾸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你觉得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表现了盼⼈不归的失望和惆怅。艺术上清新淡雅、朴实⾃然。

(⼗三).【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四⾯边声连⾓起。千嶂⾥。长烟落⽇孤城闭。

浊酒⼀杯家万⾥,燕然未勒归⽆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不寐,将军⽩发征夫泪。

1、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千嶂⾥,长烟落⽇孤城闭所展现的画⾯。

答:站在⼭头,放眼望去,⼽壁绵延千⾥,⼤漠中蒸起腾腾⽔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阳西下,茫茫⼤漠⾥只有⼀座孤城

镶嵌其中,紧闭的城门隐隐中透出将⼠们内⼼的⽆奈。

3⼈不寐,将军⽩发征夫泪运⽤了互⽂⼿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词⼈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4、这⾸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清景⾊的句⼦是千嶂⾥,长烟落⽇孤城闭,与它有异曲同⼯之妙的句⼦是王维《使⾄塞上》表

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5、对这⾸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项:(D)

A、上阙侧重写边塞景⾊异:北雁南飞、边声凄厉、群⼭环绕、落⽇孤城,⽓氛悲凉,为下阕抒情蓄势。

B、下阕写将军、征夫既为战争能否取胜担忧,⼜因思念家乡双亲妻⼉⽽痛苦的复杂情感,沉痛⽽慷慨。

C羌管悠悠悠悠⼀词既写了羌管声⾳的悠长,⼜抒发了词⼈内⼼悲凄的情感。

D、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词和范仲淹的这⾸词的风格⼀致,都写得委婉低沉。

6、《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北宋(朝代)的范仲淹(⼈名),其中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

7、这⾸词的上⽚描写边塞秋景,以⼀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的家万⾥表达了作者思乡忧国的思想感情。

8、这⾸词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突出了塞下秋景”“天冷、声杂和城孤特点;词中的家万⾥表达了作者思乡忧国的思想

感情。

9、下列各句与浊酒⼀杯家万⾥。燕然未勒归⽆计所表达的情感不同的⼀项是(C

A、断肠⼈在天涯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D、烽⽕连三⽉,家书抵万⾦。

10、下⾯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B

A、上阕围绕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了遍地⽣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留意的意思是:衡阳的⼤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氛。

C燕然未勒归⽆计⽤了汉代⼤将军窦宪⼤破匈奴后刻⽯记功⽽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诗以⼈不寐,将军⽩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词⽭盾、复杂、厚重的情绪。11、下⾯

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项是(C

A、这⾸词是词⼈边塞⽣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词通过塞下”“长烟落⽇”“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特点。

C衡阳雁去⽆留意⼀句是说,衡阳的⼤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杯家万⾥,燕然未勒归⽆计,揭⽰了词⼈和征夫们的⽭盾⼼理:思乡⽽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军⼯、勒⽯燕

然的⽬的。

(⼗四).【江城⼦·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何妨!持节云中、何⽇遣冯唐?会挽雕⼸如满⽉,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出猎盛况(场⾯);下阕⾔志,抒写了词⼈渴望报效祖国、建功⽴业的豪情壮志。

2、⽤你⾃⼰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并分析字的妙处

答:随从出猎的武⼠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阵疾风骤⾬,从地势平缓的⼭岗

上席卷⽽过。字极⾔⾏⾛之快,从侧⾯表现出猎者情绪⾼昂、精神抖擞。

3、作者在词中以孙权⾃喻的⽬的在于:暗⽰⾃⼰具有孙权那样的雄才⼤略。

4、词中鬓微霜,⼜何妨表达了词⼈什么⼼境?

答:表达了词⼈不服⽼的⼼境。其⾔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5持节云中、何⽇遣冯唐⼀句化⽤典故,在句中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这是词⼈以魏尚⾃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呢?运⽤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表达

了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施展才⼲报效朝廷的思想感情。

6会挽雕⼸如满⽉,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该句⽤了⽐喻的修辞⼿法,⽤代表贪婪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壮志和

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

7、上阕中⼆字及下阕中字最能体现苏轼豪放的风格,为报倾城随太守之语则

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极其拥戴、赞扬和敬佩。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8、下⾯对该词的理解有误的⼀项是(C

A、此词是苏轼的第⼀⾸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了他决⼼抗击辽、夏侵略者的爱国壮志。⾃此,他树起了⾃是⼀家的旗

帜,提⾼了词品,扩⼤了词的境界。

B、词⼈开篇以,更能表现出作者壮⼼未已的英雄本⾊;再⽤⼀个字,写出众多⼈马像疾风⼀样驰骋⼭岗的壮观

的出猎场⾯。

C、⽤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的艺术⼿法之⼀,⽤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意。词中下阕采⽤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

了词⼈希望朝廷悯恤年⽼,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词⼈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的志向,其耿耿忠⼼溢于⾔表,凸显

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概。

(⼗五).【破阵⼦·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弃疾·宋)

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

下事,赢得⽣前⾝后名。可怜⽩发⽣!

1、⾟弃疾尽管⽩发⽣,却依然眷恋⾃⼰曾经浴⾎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

节中可以读出。

答:挑灯看剑”“梦回连营

2、⽤简洁的语⾔描述⼋百⾥分麾下炙,五⼗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前两句营造

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兵们欢欣⿎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军中奏起振奋⼈⼼的战⽃乐曲。将⼠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爽的时节

受将军的检阅。

前两句营造了将⼠们奏乐吃⾁、豪迈⾼昂的军营⽣活氛围。

3醉⾥挑灯看剑,梦回吹⾓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写醉⾥梦回

的情景?

答:醉梦⾥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声的军营。描绘了⼀幅军旅⽣活图。蕴含了词⼈杀敌报国、恢复祖国河

⼭、建⽴功名的壮烈情怀。通过写醉⾥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奈、悲愤。

4、词中天下事⽣前⾝后名各指什么说的?

答: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国家;⽣前⾝后名指⽣前死后都为国家民族建⽴不朽功勋的美名。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的最后⼀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救国、建功⽴业的爱国感情和报国⽆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最后⼀句抒写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

失望的⽭盾,壮志难酬的⽆限感慨。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句中字的表达效果。

答:点名了季节,⼜烘托了萧杀的⽓氛。

7、整⾸词中有⼀处显⽰感情出现转折的句⼦。请写出这句话,并赏析⼀下它在作品中产⽣的效果。

答:可怜⽩发⽣!(1)这5个字表明前⾯所描述的经历只是⼀种追忆;(2)壮志难酬的痛苦现实使整⾸词风格由雄壮⾛向悲

壮,以此收笔,完成了⼀⾸失意英雄的慷慨悲歌。

8、请写出宽阔胸襟或宏⼤抱负的古诗⽂名句,并注明作者。

答:⼈⽣⾃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天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

9、这⾸词描写的是什么⽣活?具体写了哪些情景?

答:描绘的是军旅⽣活。具体写了看剑、吹⾓、点兵、杀敌等军中⽣活。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前⾝后名。可怜⽩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报国⽆门的愤慨。

11马作的卢飞快,⼸如霹雳弦惊⽤了什么修辞⼿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喻,形象⽣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场⾯。

12、对该词理解不正确的⼀项是(C

A、这⾸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功的雄⼼壮志,从语⾔风格上看是豪

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分妥帖。

B、上⽚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今已失去的军旅⽣活场景,是作者热爱的⽣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

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业。

C、由下⽚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最⾼理想便是赢得⽣前的功勋,⾝后的美名,这些显得⾮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

态度。

D可怜⽩发⽣,表明⾃⼰年纪已⼤,恐怕没有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

情。可怜⼆字使整⾸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本文发布于:2023-10-19 15:0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15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