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腊八粥》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0-18 22:36:1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18日发(作者:贾树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腊八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腊八粥》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本文作者

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讲述了腊八节那天八儿盼

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

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

了作者对温馨生活的热爱与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本单元导读中

提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主次,体

会作者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本

文详细描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略写了吃粥部分,重点突出,详略得

当,内容平实,语言通俗,富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情趣。课文语言通俗

简练,童趣十足,人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将读者引入美好的

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语句体会八儿的馋样儿和腊八

粥的特点。

2.能把握课文的脉络,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3.能仿照课文第 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能抓住其

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语句体会八儿的馋样儿和腊八

粥的特点。

2.能把握课文的脉络,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二)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第 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能抓住其特

点。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资源

(一)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沈从文 (19021988) 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

凰人。1924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

表现者和反思者,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

生生命的哲学思考。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

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

《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月下小景外八篇》

《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

1

论文集《废邮存底》(合作),文集《从文散文选》《从文小说选》

《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文集》(12),论著《中国服饰史》

等。

2.专有名词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

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

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

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

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二)腊八粥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

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先秦起,腊八节都是

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又称“佛成道节”。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梳理文章脉络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进

一步感受细腻独特、充满生活情趣的腊八风情。

(一)回顾旧知

师:请大家端起书来,大声朗读课文,并回顾上节课所学。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关于腊八粥的哪些内容?(学生围绕第

一课时所讲的“课文主要内容;第一段所学内容;概括课文各部分内

容”等方面进行回答即可,教师适时点拨)

(二)梳理课文脉络师:为了清晰文章的脉络,老师设计了黑板

上的思维导图,谁能来把它补充完整?(指名填写)其他同学请在学

历案的“任务一”中填写。

任务一: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要求:请以小标题的形式

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并注明相关自然段。

2

自我评价:能正确梳理文章脉络并准确填写得 1 ()

指名评价表格是否填写准确。

师:谁来评价他填的是否正确?如果你也能够正确填写,那就能

获得本节课的第一课星,请在学历案相应位置自我评价。

(三)分清课文 详略安排

师:观察这个思维导图,你能发现什么特点?

(学生围绕“等粥写的详细、喝粥写的简略”来回答即可)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用更多的笔墨来在描写八儿“等粥”的场景,

八儿“等粥”过程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的“等

粥”部分细细品味。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 详略安排,聚焦“盼

粥”部分:

(一)感受八儿的馋样儿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第 2-8自然段,划出描写八儿的相关词句,

谈谈你的体会。根据学习要求,先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小组交流时,小组长根据组员分享交流情况给予客观评价,写在学历

案相应位置。

任务二:

自由朗读第 2-8自然段,划出描写八儿的相关词句,谈谈你的

体会。学习要求:

1)自学品读:借助“____”“ ”“ ”等符号分别划

出八儿不同表现的句子,自读体会。

2小组交流:借助句式完成分享交流,互相补充。汇报提示:

请听我说,我划出的词(句)________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

小组评价:根据该组员交流时找到的句子数量及分享情况,组内综合

评价,由组长记录相应得 情况。

3

3 2 1

3)全班汇报。学生交流前教师了解组内交流的星情况,鼓励

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予以完善自己的答案。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带领大家品读。交流要点:“喜得

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八儿听

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

子”“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从以上内容可以感

受到八儿的兴奋、急切、好奇、赌气撒娇、不满等心情。

(二)感受腊八粥的美味

师:那八儿为什么会有这样迫不及待的心理呢?(学生围绕“看

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听

到锅中的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进行交流,言之有理即可。如,

在此可以看出腊八粥熬制初期的情状吸引着他,拟人化的形象让粥充

满生命力。

师:是啊,这叹气声牵动着八儿的内心,他多想让妈妈早点给他

盛上吃个痛快啊。可是这甜腻的腊八粥还不到时候,于是八儿又有了

什么表现啊?

聚焦“分粥、猜粥、看粥”部分:

(一)感受八儿的内心活动师:下面请同伴合作朗读第 9-17

然段,划出描写八儿的相关词句,体会八儿此时的内心活动。根据学

习要求,先同伴交流,再全班汇报。(课件及学历案上均出示任务三)

任务三:同伴合作朗读第 9-17自然段,划出描写八儿的相关词句,

体会八儿此时的内心活动。

学习要求:

1)同伴交流:借助句式完成分享交流,互相补充。汇报提示:

(句子+分析+体会)请听我说,我划出的词(句)是_______,从中

我体会到________。同伴评价:“分粥”“猜粥”“看粥”三部分,

每分享交流一部分得 1

3 2 1

2)全班汇报。(学生围绕“第 9-13自然段”中关键词句进行

交流,师生品读相关语句。言之有理即可。如,为了多吃点腊八粥,

八儿跟妈妈讨价还价;打着爹和大哥的旗号,为表示“善解人意”拉

妈妈当同盟;对粥的喜爱;通过猜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急切渴望喝

上腊八粥等。体会到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贪心不足、狡黠、聪慧、天真

可爱等。

(二)找出正面描写腊八粥的语句,体会特点

师:当八儿津津有味的猜想时,锅中的腊八粥也正一点一点发生

着变化,当妈妈如他所求抱他起来看时,他呈现出了怎样的表现?用

4

文中的话来回答。(学生回答“惊异得喊了起来”

师:“惊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书上插图中八儿的

神情(瞪大眼睛,张开嘴巴惊喜,可爱稚态),那八儿为什么如此惊

异?(学生围绕“腊八粥已经熟烂啦”“腊八粥的变化既有和预想一

样的地方,也有出乎意料的地方”来交流即可。)出示课件,师生对

答,对比体会腊八粥的变化。

师:齐读第 15段,谈阅读感受。(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分析,言

之有理即可。教师相机指导,品读。“栗子跌进锅里”“饭豆煮的肿

胀”“花生拖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用拟人

化的描写生动形象写出了腊八粥煮制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八儿猜想时

联系了生活经验;八儿看粥仔细)

师:是啊,腊八粥终于变成了八儿期待的样子。于是,(出示课

件,齐读最后一段)“晚饭桌边......”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学

生可围绕“靠着妈妈立着”“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半碗陈腊

肉,八儿的爹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等内容交流八儿吃的心满意足,

一家人甜蜜温馨)

(三)体会文章详略安排的好处

师:(回顾板书)既然腊八粥如此美味,作者为什么没有重点介

绍八儿一家人喝粥的过程,而是详细写了八儿等粥的表现呢?(学生

自由回答)

师总结:作者从八儿的角度出发,详写等粥,略写喝粥,详略结

合中表现的不仅是腊八粥的甜腻诱人,更展现出八儿一家人浓郁的温

情,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带给了他们幸福和满足。(板书:详略结合)

三、学习文章表达特点,尝试小练笔

任务四: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进行描写。

写法提示:

可参照课文第 1自然段,抓住食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表达出对

该食物的喜爱。

1.学生练笔。

2.全班交流分享。

四、回顾板书,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沈从文先生一起品味了腊八粥的甜蜜,感受

了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家庭的温情。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读一读冰心、

实秋、老舍等名家笔下的腊八粥,感受一下不同作家笔下的腊八粥,

有着怎样不同的味道,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课后反思

《腊八粥》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里的第二篇文章。学习了

5

这篇文章,真正让我们走近了“民俗”,感受了“民俗”。那浓郁的民

间文化和民间气息映入的孩子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在其中。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课堂开始,我简洁明了直接进入主题,用“回顾旧知”的方式引

导学生回忆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通过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对上

节课的知识掌握扎实,这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是,我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课文脉络,让学生清晰明了的观察到课文

内容的详略安排特点,以此进入本节课的新授环节。文章重在通过主

人公八儿的语言、行为及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于是,课堂上我便抓住这一线索来

展开教学。一方面,我抓住语言描写来帮助学生洞察心理。文章中共

有七处描写八儿与母亲的对话,虽然语言并不是很多,但却能充分表

达出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于是,我便让孩子们找出描写八儿

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从读中你体会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孩子

在动笔、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八儿的心理变化。从最初

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猜想”,一直到最后的“亲见

时的惊异”,将八儿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可

爱的、天真的孩童形象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人不得不喜,不得不爱!

另一方面,我抓住行为、表情来向学生展现心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

望,不但通过八儿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作者还注重的是八儿行为和表

情的描写。学生很好的从“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

出灶房......”等词分析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学生能够准确抓住

“八儿要哭的样子”“他惊异得喊起来了”等八儿心理描写来分享。

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将一个嘴馋的小孩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八儿

等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也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给了大家!

文章内容较浅显,在抓住八儿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抓住了孩子们对八儿

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文字,把一个天真、可爱的

孩童深深地注入孩子们的心中!也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爱恋之情!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加入了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评价,

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等不同方式保障评价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每

一个环节都可以清楚自己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成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

的学习状态。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

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本节课学生

的朗读没有很好的相机渗透,读的较少,如果课堂上充分组织学生朗

读,互动,效果会更好。本节课的评价设计有效性和高效性有待进一

步提高,日后,我会加强实践研究,希望能给学生带来更加丰盛的课

堂盛宴。


本文发布于:2023-10-18 22:3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146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