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鼎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8 03:51:4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18日发(作者:钱渊)

肇庆市鼎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5题;共10)

1. 2分)

选出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 潮汛(xùn) 栈(jiàn)桥 谮(zèn)害 豁(huò)然贯

B . (xìnɡ) (jū) (kuānɡ) (zhī)

C . 社稷(jì) 嗤(chī)笑 汲(jí)取 鸿

鹄(hú)之志

D . 解(jiě)元 抽噎(yē) 恣睢(suī) 怒不可

遏(è)

2. 2分) (2020·营口)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些出版单位急功近利,出版的童书内容良莠不齐 画面也不够精美。

B . 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C . 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800多天,亚运会 筹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D . 网络主播面对镜头侃侃而谈或许不难,但要聊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也并不简单。

3. 2分) (2016七上·下城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十六岁的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彩虹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B . 两个多月过去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我的努力,使我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C . 虽然现在还没有入冬,但杭州灵峰山上的梅花已经正在含苞吐蕊,值得市民一观。

D . 金乌炭雕是一种环保艺术品,它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的艺术享受。

4.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

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1 11

A . ④③②①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④②①

5. 2分)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秋天》一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山村秋景图。

B .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清新浪漫见称。

C .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

山,小团花,小树色树影几样事物。

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写出了春天景象美的特点。

二、 句子默写 (1题;共8)

6. 8分) (2019七下·镇原期中) 填空。

1 马上相缝无纸笔,________ 《逢入京使)

2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峨眉山月歌》)

3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

4 ________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5 _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________ 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 课内阅读 (1题;共11)

7. 11分) (2019九上·铜陵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

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

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 , 千里之马至三。

2 11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__

②其真无马邪 其:________

③臣闻古之君人 闻:________

④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 . 潭西南而望

B . 中峨冠而多髯者

C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 学而时习之

4 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四、 现代文阅读 (3题;共60)

8. 20分) 阅读《蔷薇几度花》,完成下面题目。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

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

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

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

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

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

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

3 11

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 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

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 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

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 女的,老的少的,

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

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

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

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 疾,断指,两只手加

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

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

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

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

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

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

此罢。

1 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2 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3 写点评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写出点评。

①句子赏析。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②句中划线的“甜”字好在哪里?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4 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4 11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③段中写到 “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结合下

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

B . 第④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旧”字,暗示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了“我”对逝去生

活的回忆。

C . 第⑨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

D . 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老人呵呵笑起来”,“他看一眼,笑”都写出了老

人的开心。

9.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百美元

①暑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及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奶奶。

②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奶奶不懂英语,只会说德语,除了爷爷

和家人,她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更糟糕的是,她患有白内障,视力非常差。去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不愿意离开他

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约翰不知道,孤单的奶奶该如何生活。给爷爷办完丧事,约翰父母临走时给奶奶留下了一个可

以异地取款的存折和100美元现金。

③看到孙子,奶奶非常高兴,她挎上菜篮子就说:“我去买你最爱吃的鳕鱼。”然后,她去了窗台,约翰看到

窗台上放了一大把钱,有零有整,奶奶把钱全部拿在手上就出去了。

④“钱怎么能放在窗台上呢?只要窗子一开,路人随手就能拿走。”约翰想,等奶奶回来,他就让奶奶把钱放

到电视柜子上面。奶奶说:“没必要,我这一年还没丢过钱呢。”但她还是采纳了孙子的建议。

⑤第二天,奶奶买了东西回来,还是顺手把钱丢在了窗台上,约翰再次帮她收拾好了。

⑥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钱放到了电视柜子

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第一次整理

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3天过去了,奶奶买了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405美元。

⑦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拿走,回来后再全

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⑧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们存的钱。奶奶手

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约翰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

1000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一年啊!

⑨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会从银行取钱。我

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

⑩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奶奶说:“我每次

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

5 11

哪有这样买东西的?约翰感到很可笑。他决定跟踪奶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

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水果的人自己拿钱。

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张5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接下来,

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多找奶奶钱的……

约翰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

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镇长说:“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人打交道,他去世

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

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

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我们应该感谢

你奶奶才对啊!”

1 简述“100美元”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2 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奶奶”独立生活;________;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________

3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4 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把钱丢在窗台上?

5 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

6 试推断: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

10. 20分) (2018七上·宜宾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匹狼的自由

朱成玉

①一只狼被猎人打伤了。猎人并没有杀掉它,而是给它敷了药,让它慢慢好起来。然后把它和另一只狼(还是

叫它狗吧,因为它已经被完全驯化了)养在同一个围栏里。

②猎人想把这只狼也驯化成一只豢养的狗,替他看门护院。

③狼,每天用它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轻快地向前跑着。没跑几步,便撞到了铁丝网上,就接着往回跑,这一

面也有铁丝网拦着。那只狗就嘲笑它:“愚蠢的狼啊,你省省力气吧,这四面都是铁丝网,任凭你再有力气,也没

办法跑出去。像我这样多好,趴在地上,啃着骨头,晒晒太阳,多舒服。”

④狼并没有说什么,继续跑着。偶尔会吃一些猎人扔给它的肉。但每次它都不会大嚼大咽,而是吃七分饱就不

吃了,剩下的肉,它会找一个私密的角落,埋起来。当猎人不在家,不能按时抛给它肉吃的时候,它可以保证有吃

的。所以,狼始终保持着健康。

⑤狗却是有一顿吃一顿,吃了上顿不管下顿。有时候撑得眼冒金星,有时候饿得饥肠辘辘。自然,在狼的面前,

它如同一只温顺的绵羊,软绵绵地看不出一点野性来。

⑥“那又怎么样?你还不是照样跑不出去?”不管何种境地,狗还是不忘揶揄着这个同伴。

6 11

⑦狼并不理会狗的嘲笑,依然每天坚持着自己的习惯。保持那特有的韵律和节奏,来回地跑着。

⑧狼说:“我在锻炼我的身体,为了有一天,自由来的时候,能奔跑得更快。”

⑨狗却说:“自由,要它做什么?现在这样,不是照样每天都有肉吃吗?”

⑩狼没有正面回答它,而是把眼睛望向远方,自言自语地说:“我的自由,不允许我有太多的赘肉。”

终于有一天,猎人因为喝多了酒,给他们喂完东西后,忘记了锁上围栏的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被狼逮个

正着。它一个箭步冲过去,撞开那扇门,飞奔而去。

猎人只感觉一道闪电从眼前划过。他取出猎枪,瞄向狼远去的方向。他根本没有想到,狼会跑得那样快,甚

至比受伤前跑得更快,就连他枪膛里的子弹,怕是都追不上。

猎人把举起的枪缓缓放下,喃喃地说:“打死它又能怎么样呢?自由还活着。”

另一只已变成狗的狼,正昏昏欲睡,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猎人索性扔掉了那把锁。

(有删改)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讲的故事(30字内)

2 文中多次写狼在不停地“跑”这一动作,有何作用?

3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从中找出一处,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4 从本文描述的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迪?

五、 名著阅读 (1题;共6)

11. 6分) 名著导读

【甲】

【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

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

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填空:【甲】图表现的是作品《________ 中的 ________(人物) 【乙】文是小说 ________

中的主人公________的一段独白。

2 请结合乙文主人公的经历,说说他是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永远不屈服”的?

六、 命题作文 (1题;共5)

12. 5分)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度;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

7 11

有了阳光的普照,温暖着爱的土地。

请以“收集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③

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8 11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5题;共10)

1-1

2-1

3-1

4-1

5-1

二、 句子默写 (1题;共8)

6-1

6-2

6-3

6-4

6-5

6-6

三、 课内阅读 (1题;共11)

7-1

7-2

7-3

7-4

四、 现代文阅读 (3题;共60)

8-1

9 1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9-5

9-6

10-1

10-2

10-3

10-4

五、 名著阅读 (1题;共6)

10 11

11-1

11-2

六、 命题作文 (1题;共5)

12-1

11 11


本文发布于:2023-10-18 03:5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135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灶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