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通用12篇)

更新时间:2023-10-13 05:45: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0月13日发(作者:冉崇福)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关于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通用12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

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通用12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录片里边有些观点可能讲解得不是特别清晰,比如北上广深杭州之类的汽车限购,人均汽车保有

量其实是远低于东京的。不过后边分析洛杉矶时特别讲了油品质量和排放标准是关键,而非汽车数量。

中国目前每10人才1.1辆汽车,其中北上广深总人口占全国6%,汽车占10%,大概51辆。

欧美日澳每2人有汽车1辆以上,纪录片中提到的东京1200万人约800万辆车,墨西哥巴西南非俄

罗斯每41辆,印度40人才1辆,全球平均71辆。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日韩

欧明显高于中国的139/平方公里,与中国的可比性更强。

我想,柴静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唤起民众关注并用舆论向政府和排污企业施压,而非为节能减排建言

献策,这个目标肯定是很好地达成了。但套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

而非诉诸理性。

纪录片除了唤醒民众关注污染,也应该重点分析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比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

占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储量不低,她没有提到开采成本和技术。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领导说提标

准会断供社会不稳定成本高,她可以对比下美国的油品和价格,很明显垄断导致的中国炼油水平低是关

键。其实纪录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众看起来会觉得不是太清晰。

如果要说解决方案和投资机会,清洁能源的推广肯定共识,其中包括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按盖茨在

ted的演讲来看,只有核能才能做到0排放并彻底解决问题。

水和核电目前和未来应该都有很好的投资回报这已经是市场共识,风电目前回报最差,太阳能目前

回报不错但未来有巨大的上网价格下调压力。火电虽然目前盈利状况很好但缺乏成长空间,煤炭我估计

只有反弹而没有反转的机会。

垃圾发电现在的回报非常好,因为不但上网电价有收入,还有垃圾处理费收入,每吨收费在百元上

下各地有出入,但需求绝对是非常刚性的,这导致它不单盈利好而且现金流强劲。

过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调研走访了几十家节能环保企业,发现环保的社会需求和意识已经很明确,

但赚钱特别是现金流好的企业很少,除了政府体制和各种利益的钳制外,主要还是大部分企业自身的技

术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因为我也有碰到好几家盈利状况和现金流很好且发展潜力阳光的企业。

比如柴静的纪录片里提到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和app,我就看到有很不错的企业并且正准备投资它,

它存在的意义类似于这个纪录片导致的舆论压力,让民众和政府能监督排污企业,并且是有客观标准的。

正如纪录片里的英国能源大臣所说,节能减排会让很多传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也能让更多的新

企业成长,我想这里边一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大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和企业不景气的长期趋势

下,这个机会显得更加珍贵。

整整两天的时光,我发现我的朋友圈被柴静的消息刷屏,和她有过两次论坛讲座的交流,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欣赏她的新闻节目,央视极少数能让人看得下去的新闻节目,读过她的《看见》。虽然

没来得及看她的《穹顶之下》,但还是很愿意支持转发,昨晚看到几个群里面的争论,看到有消息说有

关部门要“和谐”她作品的消息,一直忙碌没有时间看的我,深夜凌晨两点到四点连夜看她的作品。

我感到非常震撼,不需要什么大制作,也不好界定这是纪录片还是新闻片,我只是看到一份认真,

和有专业性的调查,那里面有我的故乡哈尔滨,有我生活过的北京,有我现在生活着的上海,我甚至没

有想到,河北、唐山、乃至下有天堂的杭州居然都被雾霾污染成这个样子。

我看到环保部门无力作为,企业、行业标准规则的荒诞无奈,看到诺大的发展大国付出如此巨大的

环境代价,看到每个个体生命,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如何,无论你有钱、没有、有权、没权,不是同呼吸、

共命运吗?我也看到了微信朋友圈有人转发黑她的材料,又是拾人牙慧的咀嚼别人的私生活,让我深感

这样文字的无耻。一个国家,如果说在政治改革上没有共识,但是我想在环保问题上应该有共识,谁的

健康不受影响呢?不值得认真的对待解决吗?

柴静做了一个大时代之下,一个女人的担当,一个专业新闻人的担当。新年都说有新政,问题清楚

的提出来了,看为政者的担当。我看到一个微信朋友圈里面,不同立场的人还在争论,有人继续抛出险

恶的阴谋论,怀疑她的动机与行动背后有什么力量支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

证,我看到有人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话,很是精彩,抄录下来:“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IE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了自己的苟且

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

我想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最起码能呐喊那么两声,是那些勇于在黑夜里前驱的真的猛士,

不惮于在黑夜里前驱。

今天我看完了记者柴静拍摄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里面详细的分析了

雾霾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能够控制雾霾的产生,想要留住蓝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记者通过一个个事件,

一串串数据深入浅出的告诉了我们雾霾带给我们的身体多大的伤害,它的致癌率有多高,在这之前也许

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看完这个视频让我沉默了许久,也让我对这位身材娇小,内心却充满

着正能量的女人竖起了大拇指。

在调查视频中我看到了我生活的城市—石家庄,2014年污染天气天数竟高达264天,一年365

天,这是什么比例?意味着我们一年中72%的时间生活在这样的“毒气”中,早上起床我拉开窗帘看到的

不是远处的高楼大厦,不是远处的大山,看到的只是颜色灰暗,云里雾里的模糊世界,雾霾又来了,心

想着这样的天气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紧接着我会翻看手机看看这几天的什么时候能够刮风,等待着雾霾

的结束,因为如果盼着好天气就只能靠风来结束。

视频中记者采访一个小女孩,你看到过白云吗?她回答:没有,记者又问你看到过蓝天吗?她回答:

只看过一点点蓝色,看完这个小女孩的回答,我的心里感到难过又惋惜,因为我也有一个女儿,她今年

3岁,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将来生活的城市看不到蓝天白云,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每个家庭都

撼了听者的心灵,从雾霾的生产到对人体的侵害;从经济的运作,利弊的权衡;政府职能的发挥;法律

的缺陷;中外的对比等等诸多方面的陈述,科学准确的展开了社会,社会的各级组织,法律和政策以及

普通人的生活等等真相。这个片子对每个人,社会组织,企业,职能部门,政府,法律,社会经济发展

模式,人生价值,社会价值都起到了振动和积极推动的作用,由此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和变化也许是惊心

动魄的,但这是必然,是天意,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无论由此产生的对其个人的生活和选择的指责有多大,多真实,其背景、来历及目的有多少可能,

金羊年初两会召开的关节之时,这个曾经知名的普通人引发的的这个事件,以穹顶之下的名义,告之我

们每一个人,这是一个深化改革的时代,一个巨变正在发生的大时代。普通人的公民意识、责任感、人

性和文化的苏醒、回归正在走来,其轰轰的巨音己经在振动我们的心灵了。人们必然要思考,升华,觉

醒,我们究竟要怎样活着。

柴静所作是君子所为,平静理性,以理服人,不以声色化人。

柴静是寓风雷于平静之中。用人性在呐喊。

柴静,才静,才是静,这才是静。柴静诠释了这个“静”。

2015年,让我们记住这个震动了我们心灵的人——柴静。

当腰包鼓起来时,不要让心灵匮乏。

——题记

“柴静门”事件在网上的关注日益增高,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态度,无论评论如何,事实都不会改变。

《穹顶之下》这部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集了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柴静自费100万拍

摄这部记录片,一条旧仔裤,一袭白T恤像沙龙主人般向围坐的听者介绍投入调查的心理动力、调查的

思路和复杂的感受,解释有关雾霾的性质和危害、来源和构成的科学原理、调查的过程和结论。她实地

考察,亲自到曾经遭受过严重雾霾侵袭的地方;她走访有关部门,收集中国近十年空气污染数据;她向

曾在此类空难中遇害的人们表示衷悼;她用一个个通俗、形象、残酷的数字警醒世人。

视频发布后,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她卖国,说她用美国的钱来指责中国的不好;有人说

一个移居到美国又在美国生孩子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说中国;还有的人却十分支持她的这种做法,我更是

其中之一。我认为,柴静讲述的,是客观的,是真实存在的,这与她是什么人,做过什么事没有关系。

一句句话揭示着事物的本象,直指问题的根源,犀利而尖锐,有如一支支利箭射向环保、交管、质检部

门,可有谁敢于站出来承认已发生的错误,为之羞愧、脸红?又有谁会为今日的恶果买单?作为一个中

国人,一个生活在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更有责任帮助国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我们休养生

息的环境更加美好而贡献一己之力。

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工业

工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厂出于各种原因,省去了对原料的清洗与提纯,使得天空中经常飘起颜色让

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气团。这一切在中国,却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现在的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在眼

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每天抱怨着城市浓厚的烟雾的同时,又有多少的黑暗潜伏在深处。每天周而复始地吞吐

着肮脏的空气、呼吸着浑浊的灰雾、不知倦怠地奔跑跳跃的同时,我又是否为自己拥有过某一片蓝天而

庆幸呢?以前我是多么没有环保意识,认为“环保”这个词太大、太空,与自己又有多大干系呢?

我可能不会留意天气是否晴朗,顶多是在雾霾天气里抱怨一下,然后戴起口罩。我从来不会留恋白

云,甚至从未注意青草。然而当APEC蓝在大屏幕上出现时,我第一次为蓝天惊奇、为白云感动。于是

我开始紧张,于是我开始留恋,我害怕镜头一转,我又将落入那灰色的梦魇。我才明白,原来蓝天白云

是如此重要,我是那么离不开它。

合肥有164天空气污染,排名全国25位,27次进入全国污染前十名。在这样一个不算太发达的

城市里,污染竟如此严重。关于我们能做什么,柴静帮我们分析了很多。我想,这次真的应该亲身参与

到环保工作中去了。用步行代替乘车,减少浪费,购买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商品。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行时,我们时是不是

可以选择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父母减少开车的次数?购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有绿色环保

标志的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发现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是不是可以上前进行善意的提醒?

面对无良企业的污染行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们的监督权、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

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每个人与雾霾都有一场私人恩怨!

有关视频本身。我想说的是,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假。每一个人看到同一

个东西、观点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观点。或认同赞成、或质疑反对,又或者是被说服、被触动、被感化。

而我想说的是,我内心中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发现我一直没有改变过。

为什么,为什么如今社会上,就没有一个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人?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目

标?

或许,他们会告诉我答案。

他们是谁?他们是渐渐老去、逝去的老一辈科学家、文学大家、技术工作者、医疗工作者等恪守着

自我原则的老一辈人;他们是传承了这些老一辈人的教育下拥有信仰却或者被“踩在了脚底下”或者“在

不可逆转的大形势下默默转变了自己”的我们这一辈人。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说还有下一辈人(90后和00后),我说,或许我都不知道,除了这两辈人,

那一群宠辱不惊的猫的时候,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居然情不自禁的掉下来。

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没有人再静得下心来。

柴静是一名调查记者,从山西刚刚学习回来的她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一生下

来迎来的不是母亲的怀抱,而是一台肿瘤手术。柴静为了回答女儿以后问的一个问题,展开了这次环境

调查。

雾霾是什么?这是柴静作的一个调查。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

口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Rm2.5的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

Rm2.5浓度将持续积聚。四次雾霾过程笼罩三十个省、区、市,北京仅有五天没有雾霾现象,每一天

的雾霾中苯并比都超标19倍。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

荐的空气质量与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空气污染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燃煤、燃油占空气污染的百分之六十。我国燃煤量是欧洲的3

4倍。至2010年我国燃煤量高达36亿吨。1860年的英国为保持伦敦五分之一的电力,大量燃煤。此

时的伦敦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二氧化硫,比达标城市高出了19倍。正处于伦敦这场环境污染的市民们,

只要一走出家门眼前就会是白茫茫一片。伦敦市民要戴着口罩上班,带着口罩购物——人们生活在一

个恶劣的环境中。

河北是我国的一个重点燃煤区。每三十公里一个电厂、大型钢铁厂、大锅炉——全部聚集在河北。

中国36亿吨煤,3亿烧在北京、天津、河北。北京外来污染河北占其中的十五分之一,北京要想不受

河北污染,只能靠西北风。

中国冬天空气中的Rm2.5比夏天高25倍。我国煤炭消耗大、劣质、缺少清洁、排放缺乏控制,

导致Rm2.5与煤成正比。在我国只有八个达标城市。

油怎么了?油也是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油大多数用在汽车上。北京2010年增加80万机动车,

十年增加一个亿。所以车辆导致的空气污染机动车占百分之四十,大型车辆占百分之六十。汽车对环境

的污染加油时也会出现。一升油会散发出1.5克的二氧化硫。

燃油除了用在汽车上,还用在轮船、飞机——人们都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跟我们谈环保太奢

侈。可是如果让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我国的燃煤量会增加六十吨。中国要想摆脱灰茫茫的天空,必须要

减排一半污染,才能拥有蓝天白云。

柴静这篇《穹顶之下》的报告,让人们对环境污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中国处理环境污染,找到

了新方向。

这个周末在单位值班,打开电脑全是前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

下》纪录片的新闻。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当下备受关注的雾霾问题,我认真的看完后

心灵深受触动。

该片从三方面入手深入解答了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通过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一

幅幅雾霾笼罩下的全国各地的照片,唤起了全体民众对环保的良知。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的大发展带来

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饮鸩止渴的行为必将为此付出沉重

的代价。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和看不到敌人的战争,参与者是全体中国民众,我们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完成

了其他国家一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换来的却是满目疮痍和家园的毁灭,这种结果令人心痛。

我就生活在雾霾重灾区的河北,就生活在那个雷人条幅幅中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的邢台市,当现

场观众哄笑的时候,我感到很惭愧。同时我也是一名新手妈妈,我很理解柴静作为一名母亲得知自己未

出生的孩子身患肿瘤的那种煎熬和悲愤。柴静在纪录片中指出“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

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网上有人质疑柴

静的动机,以孩子患病之事为例做调查不够客观。柴静在记录片中不仅是一名调查记者,更是一名受害

者,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或许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不是调查记者或者职能部门负责人,但治理雾霾,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

责任,更需要我们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共同行动。

那么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从现在开始,呼吁身边的每个人都要做保护环境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出行时尽量不开私家车,尽量

改用步行、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等;养成随手关灯、水龙头的良好习惯;夏季将空调温度调到26度;

不随地乱扔垃圾,节能减排;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少抽一支烟;再不然看到工地土堆

裸露、加油站油气泄漏或者其他违法作业的行为时及时拨打环保局投诉电话12369,一个小小的电话

就能为环保出一份力,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31日播放的焦点访谈中因为污染防治工作不力山东临沂和河北承德的两位市长相继被环

保部公开约谈,足见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和决心。让我们大家再一次看到了治理雾霾天气的希望,我

相信,只要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PEC蓝一定会永驻!

这几天, 网上到处都是柴静的《穹顶之下》,辅天盖地的报道占据着人们的视线,在社会上引起

了轩然大一波,这一年的开门就以这种方式拨动了还处于松散闲致中的人们的神经线,像一块巨大的石

块投入到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阵阵涟漪。当人们在关注这个同生命息息相关的共呼吸,同命运的'

题时,随之而来的柴静的私生活也被推到了峰口一浪一尖上。但是炒作也罢,个人生活腐烂也好,引起

全民反响的效果达到了,当然,中央电话台也是需要收视率的。我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中央电视台曝

光了东莞的色情业,一下子赚足了眼球,也把东莞以色情业发达的形式摆在了全世界华人的面前。央视

就是央视,它是不甘落后的,当地方台百花齐放时,它必须以掷地有声的铿锵之力敲响全国华人的大门,

眼珠定睛在它的身上。但雾霾———它的名字被人们叫起,就含在了嘴里。它以夺人生死命脉的形式

让人们对它产生了恐惧,恐惧的可怕,让人们感到死神就在身边,从未走远。也许柴静就是抓住了这个

醒目的命题,才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一个不起眼的公民,连滔滔一江一水中的小一浪一花也称不上。我没有唾珠咳玉的本领,

知识匮乏的更没有高屋建领的见解。所以我也不想去批判他们的利益之争,也不解知道她的报道的真实

目的。我只想关注她所报道的內容是否关系着我的利益,那种占在民族民生大义的高度,对不起,我做

不到,我的位置还太低,低到我需要仰视所有的人。说实话,我学过历史,我知道工业革命后带给资本

主义社会的生产率的提高,人们感受到了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后的便利,当然也带来了大自然的破

坏。也许我国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小孩,还在奋进中 总结着经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

的变化,我们都能感受到,因为就在我们身边。

随之带来的环境地破坏,也给了我们无限地反思,当然我们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的惩罚。

每天早晨出门,我看不到那秀丽的风景,那蓝天白云,远远地望去,白茫茫的一片,云雾缭绕,一切都

的这个环境现状,让我们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它是关乎自己和自己爱护的

每一个人生命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为动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不愿去

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没有意识去做。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我们的作为和不作

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和重要性,后悔当时没有

重视。

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让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热泪盈眶”,这

份有良心的调查,引发众人反思热潮。纪录片中,她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奔赴

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

并造访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试图寻找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以前只是知道柴静

是一个出色的记者,直到看了纪录片才确实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气和魅力。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

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最现

实也最严峻问题。

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打开窗户看了看天空是否还是蓝色的,还好它是淡淡的蓝色,我深深的吸

了口气,心想,希望未来我还能看到这片蓝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跳出雾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

很多类似的问题,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面对空洞的问题时态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动”而非

“行动”,柴静这一纪录片的轰动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接下来,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

更加困难的事情了。

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以后还能看到蓝天,行动起来,学会去拨打12369行使自己的权利,

少开车减少排放,少抽烟等等,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也为我们的空气

做点事。

“你见过星星吗?”

“没有。”

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完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尽一份应尽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只要人人参与,携手共治,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人人都尽到自己应尽的一

份责任,那么我们就能守住那份北京“APEC蓝”,那个小女孩就能看见满天的星星!


本文发布于:2023-10-13 05:4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79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