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小古文阅读。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②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③其醒必复④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
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⑧金耶?”为⑨指其处。其人喜,以一
铤⑦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以:因为。②遗:丢失。③度:估计,思考。④复:再。⑤尔:
你,你的。⑥为:替,给。⑦铤:同“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与群儿戏水滨(___________) (2)其人果号而至(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发生在王华六岁时,地点是水边。
B.王华将金子投到水中,是想等人们走后,自己再取走,没有想到那人找回来
了,于是只好把金子还给他。
C.其人“号”是因为担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其人“喜”是因为金子失而复得。
D.王华拒绝那人的报酬更加体现了他拾金不昧的可贵品格。
2.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6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钟氏之子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
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chì)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
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
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
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
进见。④昼寝:午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
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值:(_____)A.值班。 B.正当。
因:(_____)A.于是。 B.因为。
(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时:(_____)A.当时。 B.顿时。
觉:(_____)A.睡觉。 B.觉察。
[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 )
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
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
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
4. 阅读与理解。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
[1]把文中缺的词句补充完整。
[2]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为设果(________)答曰(________)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甚:_____ 诣:_____ 乃:_____ 曰:_____
[4]上面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我最棒。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 ,父不在,② 。
为设果,③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2 / 6
孔雀是夫子家禽。”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所填句子的意思。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①,无说则退。”玉曰:“天下
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②,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③。东
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④粉则太白,施朱⑤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⑥,齿如含贝⑦。”
注释:①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②臣里:我家乡。③东家之
子:东边邻居的女儿。④著(zhuó):搽。⑤施朱:涂烟脂。⑥束素:一束白
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⑦含贝:比喻牙齿整齐洁白。
[1]上文哪些语句影响到课文《白鹭》作者的遣词造句?请用“________”画
出来。
[2]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例:(止)—(退) (____)——(____) (____)——(____)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①,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以体道④;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
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
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炼。⑦名行:名节操行。
[1]读文中画“”的句子,结合下面的译文,用“/”给此句断句,正确的一
项是( )
译文:竹根深固,根本深固是为了培养德操;君子看到它的根本,就想到善于
树立德操、坚贞不拔的人。
A.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B.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C.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D.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2]把文中画“”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子是空心的,空心包含仁德;君子见到竹心,就会想到虚心
B.竹心虚空,内心虚空用来实践天地正道;君子看到它的内心,就会想到适应
需要虚心接受意见的人
C.竹心虚空,内心虚空;包含仁德,君子见到,就会虚心接受意见
[3]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6
8. 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甚:______________未:______________夫子: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杨氏之子反应很敏捷,是从“________”看出来的,他有礼貌,是从
“________”看出来的。
[3]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如草坪上“别踩我,我怕疼”;汽车后“别让我
们因相撞而相识”。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提示语?请选择一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子曰:“温___________而知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子曰:“见___________思齐焉,见不贤而内___________也。”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所填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
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失汲道(____) ①失去 ②找不到
(2)三军皆渴(____) ①都 ②一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A.画蛇添足 B.画饼充饥 C.望眼欲穿 D.叶公好龙
11. 阅读乐园。
《论语》四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①,不亦君子②乎?”
4 / 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③,思而不学则殆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⑤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①愠:恼怒。②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③罔:迷惑。
④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⑤善:好的,优点。
1.《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
2.写出第一则中的一个通假字。 _______同_______
3.第三则讲述的是什么与什么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
文中孔子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 (2)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 (4)甚聪惠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文言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
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1]加点字注音。
不耻下问(____) 诲人不倦(____) 岂(_____) 默而识之
(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
士人: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
耻: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 识: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文再现。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
掌者也□生, ;义,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
[1]在这段话中,作者____提出了_______的主张。
[2]把内容补充完整。
[3]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选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别指____和____;“舍”的意思
是____。
6 / 6
本文发布于:2023-10-12 22:1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75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