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
从主观性识解角度看翻译的不确定性——以杜甫《登高》六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例
李璐
【摘 要】文章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主观性识解(发展于兰盖克认知语法中的识解观)作为文章研究的出发点,探讨翻译的不确定性.以杜甫的七言绝句《登高》为例,用主观性识解所包含的六个维度(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情感和情态)对比分析这首诗的六个英译本,阐释这六个维度是如何造成翻译不确定性的.
【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崩溃大陆攻略
【年(卷),期】2015(034)004
【总页数】4页(P156-159)
【关键词】翻译不确定性;主观性识解;主观性;《登高》
【作 者】李璐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红枣豆浆的做法
【正文语种】qq空间免费背景中 文
【中图分类】G641
以往对翻译不确定性的研究,不管是从解构主义角度,还是跨文化角度、哲学角度等都是从客观方面研究的。笔者认为译者的主观性才是造成翻译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人们对同一现实世界进行不同方式的概念化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作者和译者之间的理解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翻译,后现代哲学思潮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来否定文本和话语稳定不变的意义。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长期以来,一些学者被动地接受这一观点,认为“主观性”本来就是主观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因而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也很少有人系统分析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究竟存在哪些差异,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很大,有何规律可循等,更没有人从认知角度做出认真解释。而王明树教授(2009)提出的主观性识解理论正是把译者的主观性考虑在内,因此这个理论能更合理地解释翻译的不确定性。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时局动乱,地方军阀又相互争夺地盘。杜甫于766年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夔州(现重庆白帝城),在那里的几个年头,他生活依然困苦并且病魔缠身。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杜甫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如今,这首诗受到了国内外文人的广泛赞赏,并被国内外的翻译学家译成了不同的版本。笔者认为,以吴军陶、许渊冲、李惟建、翁显良、杨宪益与戴乃迭、宾纳的译文尤其具有代表性。
1.从主观性识解的第一个维度“辖域和背景”来分析六个英译本
辖域和背景(dimensions scope/background)就是说人们要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激活相关的认知域。而背景指人们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的相关百科知识。例如本诗的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境遇、历史背景和生活背景等。首先以原诗第一行“风”字为例。Witter Bynner把它翻译成了“gale”,而其他四位中国译者则翻译成了“wind”。众所周知,Witter Bynner来自飓风盛行的美国。因为美国大部分是平原,龙卷
寻常的反义词
风可以毫不费劲地从中东部穿过,因此,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Witter Bynner可以说是从小见惯了飓风,所以他在翻译中采用了风力强度大的“gale”。相比之下,中国属大陆性气候,很少受到海洋的影响,因此来自中国的四位译者采用了表示风的一个泛词 “wind”。
接下来我们再以原诗第一行中的“天”字为例。吴军陶把它翻译成了“heaven”,这一词经常用于文学作品当中。众所周知,吴军陶不仅是一位翻译家还是一位诗人。他从小因为身体原因辍学在家,把病床当学校,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从无线电播放的学习节目中学英语。在这期间,他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把灵感写到纸上,随后形成了自己的诗集。正因为他在文学方面深厚的知识底蕴,所以他才选用“heaven”一词来翻译。许渊冲、杨宪益和戴乃迭、宾纳则采用了“sky”。根据牛津双解词典的解释,“sky”即人们在户外抬头向上能够看到的地方,那里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等。由此可见“sky”一词是最大域(Maximal Scope,指的是整个视野中的内容,或一个表达式所能激活的最大内容)和太阳、月亮、星星等的直接域(Immediate Scope,指的是最相关最邻近的概念)。在李惟建和翁显良的译本中则采用了“clouds”。“sky”是“clouds”的直接域,因此,“sky”凸显了其组成部分。据我们所知,李惟建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翻译方法非常自由,因此他采用这种以
清朝皇帝庙号局部代替整体的方法一点也不奇怪。
2.从主观性识解的第二个维度“视角”来分析六个英译本
视角(perspective)指人们对事物描述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说话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情境进行概念化。视角主要包括人称视角和空间视角、前景化背景、顺序扫描和总体扫描。例如:首联,吴军陶先生译文(From heaven high the winds are whirling down with monkey’s whine,And over the white sanded bursts the birds are circling fine.)和许渊冲先生译文(The wind so swift and sky so wide.apes wail and cry;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birds wheel and fly.)的空间视角就不同,吴军陶先生是用从上而下的角度描写的,而许渊冲先生是用六个主谓结构表达这个意境,这六个景物是并列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原文中对“独登台”一词的翻译。吴军陶和许渊冲用了一个介词“on”来表达“登”字之意,而杨宪益和戴乃迭还有宾纳则选用了动词“climb”一词。我们知道英语中的介词通常用于描述一种状态,与时间没有关系;而动词往往用于描述一个过程,场景中的成分是随时间变化的。造成这种翻译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译者们的扫描方式不同。吴军陶
和许渊冲采用的这种介词翻译方法属于总体扫描(Summary Scanning),即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一个事件整体的概念化识解。总体扫描可以比喻为欣赏静态图片,场景中的成分不断累加并被感知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处理也是同步进行的,成分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而杨宪益和戴乃迭还有宾纳采用的动词的翻译方法则属于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即从微观角度出发,对事件过程随时间变化进行概念性识解。跟总体扫描相反,顺序扫描可以比喻为观看动态画面,场景中的各个成分呈序列方式处理,并随时间的展开而不断变化。
3.从主观性识解的第三个维度“突显”来分析六个英译本
突显(prominence)指的是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直接反映了人们在主观上对某一事件感兴趣或最感兴趣的部分,如原诗当中“猿啸哀”一词的翻译。吴军陶翻译成名词所有格形式“money’s whine”,突显了名词“whine”。许渊冲则翻译成一个复合句“apes wail and cry”,其中两个动词的主语是名词“apes”。动词指示的是一种时间关系,表达了一种动态过程。这两个动词是一般现在时,突显了运动的整个过程。在这里,射体是名词“apes”,路标是隐含的。李惟建和翁显良翻译成了 “gibbons wailing”。在这一译本
中,“wailing”是现在分词,用以修饰名词“gibbons”,描述“gibbons”的特性,突显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过程,然而宾纳则译成了“apes are whimpering”。现在进行时强调的是以当时的时间为参照点,动作正在进行。因此这句话突显的是一动态的过程,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动词“whimper”指的是低沉、虚弱的哭声,这一单词突显了声音的特点。
4.从主观性识解的第四个维度“详略度”来分析六个英译本
详略度(specificity)可聚焦某部分加以详细观察和论述,也可忽略某些其他部分只加以轻描淡写,这样人们就以不同的详略度来认识或描写一个事体,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无边落木”一词,不同的译者翻译的详略度也不尽相同。李惟建和翁显良还有宾纳译成了“leaves”。根据牛津双解词典的解释,“leaves”指的是植物枝干上长出的扁平绿色的部分,这种翻译方法详细说明了生长的部位。许渊冲和吴军陶则分别翻译成了“the boundless forest”和“the boundless forests”。“boundless”一词意味着没有边界,看不到头,详细说明了树叶的数量。两个版本的差别在于许渊冲选择了单数的“forest”,而吴军陶选择了复数的“forests”。前者强调了整体,后者则强调了个体。杨宪益和戴乃迭则翻译成了“everywhere the leaves”详细说明了树叶掉落的范围。
5.从主观性识解的第五个维度“情感”来分析六个英译本
情感——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指他可以通过语气、语调、时体、措辞、修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养老保险查询电话
(1)语气
请假条表格语气指的是作者隐藏在作品当中的情感。以原诗中最后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为例。吴军陶译成of late nility yet forces me to give up wines! 许渊冲翻译成了Cast down by poverty, I have to give up wine. 李惟建和翁显良译成Down and out, can’t even drink now, Can’t even drink now…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成Sad that illness has made me give up the solace of wine.宾纳则译成Heart-ache and weariness are a thick dust in my wine.在吴军陶的译本中,译者用了一个动词短语“force sb. to do sth.”在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中,用了“make sb. do sth”,这两个动词短语都表示不想、不情愿做某事,充分体现了原诗作者当时极不情愿地放下酒杯停止喝酒。此外吴军陶译本最后的感叹号也再次强调了作者当时内心极不情愿的感叹之情。在许渊冲的译本中用了“have to”这词组,指出作者当时必须停止喝酒是出于客观性原因,如贫困潦倒和身体条件差。李惟建和翁显良译本使用了两个一
样的祈使句,开头用了否定的情态动词“can’t”和程度副词“even”,充分显示了当时作者自我催眠般的戒酒方式。
(2)修辞
翻译同一首诗,不同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意图和态度,从而造成翻译的不确定性。以原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例。其中叠词“潇潇”是象声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情形和声音,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滚滚”一词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河水流淌、气势恢宏的场面。吴军陶在他的译本中采用了象声词“rustles”。许渊冲在他的译本中采用了象声词、对仗和叠词等修辞手法。众所周知,中诗工整,英诗松散,因此很难把中文的对仗诗翻译成英语。另一方面,中文中多用叠词,而英文中却很少用。叠词表示程度的叠加或减少,有很强的主观判断。因此,许渊冲采用了“shower by shower”“hour by hour”来达到翻译的意美、声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在宾纳的译文Leaves are dropping down like the spray of a waterfall中,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掉落的树叶比喻成了向下流淌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