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拍摄制作、陈贝儿主持的12集扶贫纪实纪录片《无穷之路》,聚焦中国多个省份的脱贫成果,记录了人类扶贫开发史上的中国奇迹。《无穷之路》通过陈贝儿攀山越岭、穿州过省的“脚力”和最具有典型性的十个深度贫困地区案例,详细叙述了贫困地区在面临种种困难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各方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成功脱贫的动人故事。纪录片以细微的真实生活为切入点,通过主持人访谈、聊天的方式,向观众们展现了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地区脱贫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就是要审美主体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感知起反作用,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1]由此可见,陌生化就是在打破固定化的模式、背离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使读者在面对文本或所见之物时,通过改变主体的自动化感知过程,达到一种陌生的审美愉悦。《无穷之路》正是通过陌生化手法的应用,打破传统扶贫纪录片的模式,形成在多个纬度的陌生化演绎,使观众获得别样观看感受、理性思考以及感性升华。
一、多重叙事陌生化
纵观中国扶贫纪录片长河,有不少以扶贫故事为叙述题材的纪录片,例如聚焦教育扶贫的《两个人的学校》,聚焦产业发展脱贫的《海兰江畔稻花香》等,大多以宏大叙述配以解说为主。而《无穷之路》通
过选取观众感兴趣的焦点人物、具有典型性的“特殊”人物等,实现扶贫故事背后无限的精神表达,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和体验感。
(一)扶贫焦点人物的选取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是全国最后一批也是最难攻克的深度贫困堡垒,丁真的迅速爆红让贫困情况最严重的这个地区在一夜之间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游客蜂拥而至,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无穷之路》第十集《“网红”丁真及家乡理塘举国成名》中,主持人踏进理塘县亲身体验藏族人民的生活,同丁真一起骑马、向
扶贫纪录片
《无穷之路》的陌生化手法应用
○张娜
【摘要】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上线后广受好评,得益于它通过多重叙事、主持人、视听语言、观众心理上的“陌生化”手法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无穷之路》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以对焦点人物的选取和更多细节的深挖讲好中国故事,以主持人的副语言表达技巧探索访谈成功之道,以生动的视听影像引发观众共情,以创作心理学精准把握观众心理实现圈粉。“陌生化”手法可
以应用到更多的节目创作中,从而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关键词】陌生化;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主持人;
93
丁真学藏语,通过访谈形式了解丁真的童年点滴、理塘脱贫后他的生活变化与感受。出于“丁真效应”,这集播出后引发大量观众围观,丁真自带话题热度对节目起到很大的流量加持和宣传效果。《无穷之路》打破了传统脱贫纪录片人物的选取习惯,将镜头转向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人物,如丁真、广西乍洞村扶贫干部的“洋助理”NICO等,“突破了受众的习惯性认知,由此实现了人物元素的陌生化。”[2]
(二)扶贫故事的物质性表达
“陌生化感受是文学给予人的生命体验,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3]纪录片只有接地气,才能有灵气。而全景式纯客观纪录片缺少与观众的情感共鸣。《无穷之路》则接地气地展现了扶贫故事背后的故事,通过同期声、解说词、现场采访等形式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扶贫图景。在叙述学中,叙述结构分为叙事和表现叙事。叙事就是进行故事的讲述,表现叙事就是通过画面进行物质性的表达,而物质性的表达需要观众透过画面去感受其所传递的精神和本质。《无穷之路》通过共情视角下对观众形成的情感冲击,让物质性表达跃然片上。
共情(empathy)可翻译为同理心、同感,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提出并带入到心理学领域研究中。共情指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感受,从而达到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4]第一集《悬崖村的历史及沧桑》中村民上山下山靠的是垂直90度、用藤绳织成的简陋天梯。第五集《大学梦》中,四川省一家电力公司响应脱贫攻坚号召,为没有条件读书的农村青年提供辅导,助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实现大学梦。《无穷之路》采取了以小情动真情的叙事策略,直击观众心底,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陌生化叙事对扶贫故事进行价值表达。
二、主持人陌生化
《无穷之路》是以访谈为主的线性结构节目
样态,纵观中国内地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各有异同。例如,《金星秀》主持人金星的犀利风格、《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的自然、真性情等……《无穷之路》进入到内地观众的视野时,普通话不太标准的陈贝儿则引起了观众极大陌生化感受。优秀的主持人在访谈行进的过程中,会营造一个以受访嘉宾为主体的“场域”,主持人陈贝儿以独有的亲切感、接地气,使得受访嘉宾面对问题更加畅所欲言。
(一)主持人副语言的运用
主持人副语言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服装和体态语上。首先,在观众印象中,访谈主持人大多数为正装亮相,例如西服、连衣裙等。当陈贝儿以入乡随俗式的穿着进入到访谈环境中,极快地通过服装拉近了与受访者的距离。例如在第六集《宁夏西海固“吊庄移民”》中,主持人戴顶编织的骑士帽,身穿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棉麻短袖。其次,陈贝儿在与访谈对象交流时,也尽量保持一种随意自然的体态。比如与丁真在草原席地而坐,以盘腿的姿势进行访谈,把访谈对象完全当作朋友来对待和交流,拉近距离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
阅读时要尽可能使书本平面与视线成
(二)主持人的访谈策略
在进行访谈之前,主持人需要做好访谈的各种预案和准备,在访谈时灵活恰当地运用一些访谈策略。在第十集《“网红”丁真及家乡理塘举国成名》中,陈贝儿通过找不同、磕魅力来拉近与丁真的距离,之后开始由小问题进入到大目标内,由问丁真多久没有骑马而推断出家乡脱贫之后丁真的繁忙行程。接下来,主持人开始把话题引到细节内容上,例如问丁真“你第一次看到大城市是什么感受?”这些问题都是在进一步推进节目的进程。主持人询问细节就是在进行故事挖掘,没有一个好的访谈策略,故事细节就不易被发现,而细节正是质感的呈现,质感是由无数个细节所组成的。
94
三、声音语言陌生化
在纪录片影像中,视听语言是进行信息传达和情感叙述的重要载体之一。声音和画面共同搭建了电视的叙事符号系统。《无穷之路》凭借声音语言、画面语言和主持人的Vlog式的拍摄角度创新扶贫纪录片样式。片中所出现的声音、画面都经过制作团队的精心考量,承担叙事和价值传递功能。
(一)对白
对白在视听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人物之间直接的对话,《无穷之路》中,除了具有传统扶贫纪录片中的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同期对话,还有主持人与采访嘉宾的对话、主持人面对摄影机的单采。整个节目的叙事模式掺杂着纪录片+访谈节目的形式,跟随主持人陈贝儿的脚步进行叙事话语节奏的转换和采访对象的切换。除了配以画面解说词的推动,还以各种主体间的对话推动叙事情节的发展。主持人承担着把控话题和多次话论的传递功能,受访嘉宾通过主持人的话语传递讲述出扶贫背后的故事。在第十集《“网红”丁真及家乡理塘举国成名》中,陈贝儿以一个初来理塘游客的视角,以“丁真走红前的生活——走红后的生活——走红后对家乡的影响”为递进逻辑,对丁真进行了提问,并掌控好访问的节奏,带动丁真积极发言,推动扶贫故事的完整讲述。
(二)解说
解说是声音语言中的一种,具有更好了解创作意图、延伸画面信息和深挖画面内涵的功能。正如有学者所言“纪录片解说的声音价值,首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依从人类感知器官的本能,给予受众感性的生存
维度,既与画面贴合,完成解释、说明、衔接的任务,也在赋予人们更多想象空间的同时,起到了渲染、抒发、升华的效果。”[5]《无穷之路》上线后,因为播出反响热烈,又推出了普通话版和英文版。推出配音英文版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当下真实的中国。在《无穷之路》中,解说多以呈现介绍本期节目走访的地点等居多,例如西海固、理塘、康巴汉子村、塔公村,具有指示性的介绍节目背景和地点的功能。采用主持人的声音对画面进行解释,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不会因多种人声而有错位的听感。这也是《无穷之路》制作团队的“陌生化”手法区别于传统扶贫纪录片的路径之一。
(三)音乐
人的听感会受到不同声音的作用而导致注意力集中或注意力分散,而音乐是很好的可以让人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之一。“纪录片音乐的灵感是由图像而来。图像引导音乐编辑激发出的音乐感觉,促使音乐编辑选择适当的音乐素材来表达图像的意境。”[6]由此,纪录片中的音乐是具有解释图像、释读画面的作用的,同时,画面与声音产生联觉,观众会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获得愉悦感和亲近感。纪录片各集的节目开头配乐根据主体描述地点和画面进行着改变。例如表现悬崖村的陡峭,选用《Where I Be-long》;表现希望小镇的时候,就会使用《Aerial View》等舒缓的配乐。同时根据节目叙述的故事进程划分过去和现在,过去的贫穷和现在的脱贫形成对比,从音乐的沉重到轻快的过渡,也成为了叙事的一部分。
四、观众心理陌生化
北极探险茄子炒青椒陌生化效果的呈现最终需要能够作用于观众心理。“接受美学”的核心是“期待视野”。作为接受主体,大众基于自己所获取的信息量,心理上具有指向性的结构,依据这种结构进行阅读的心理图式,叫作期待视野。与此同时,“陌生化十分注重审美欣赏中所引发的惊奇感与惊异感,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张力美。要使作品能为主体所关注,它的形式就必须有足够的难度,唤起主体的前在期待和先有接受范式,又以文
95
本的新范式打破这种前在的期待范式。”[7]《无穷之路》创作团队在对主持人画面的呈现方式和对叙事情节的切换频率上,通过打通主持人的后台区域,进而达成陌生化制作,突破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孕妇能喝醪糟吗
(一)后台区域的呈现
主持人要以整体协调的服装搭配和恰到好处的体态等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是欧文·戈夫曼所言前台区域的展现。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前台区域和后台区域概念。主持人的“前台区域”是对个人形象的尽力展示。而“后台区域”是被掩盖的事实。“由于表演中最具关键性的秘密都可以在后台看到,演员在后台的行为也与他所扮演的角色完全不符。”[8]第十集《“网红”丁真及家
乡理塘举国成名》中主持人陈贝儿到达理塘时海拔达到了四千多米,出现了严重的高反,需要吸入氧气。在节目画面中出现了主持人挂号、住院的画面。陈贝儿甚至难隐泪水说道:“我觉得头很痛,我没试过如此头痛。”这种真实的状态和行为在一般节目中是无法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无穷之路》有一种真人秀的色彩,主持人行为的“异质性”形成归属于对后台区域的呈现。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心理的预定视野是没有主持人流泪这样的图式的。但主持人陈贝儿却将后台区域的事情搬到前台区域呈现,从而引起了观众的“惊异感”和“惊奇感”。
(二)期待视野的颠覆
匮乏观众不存在空白的预置结构,根据生活和社会经验积累或多或少都会填补到自己独特的审美区域中。“在姚斯看来,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接受作品前的定期预期”。[9]观看节目的时候,观众调动自己审美区域中的定期预期,与节目进行情感、认知、原有记忆的碰撞。《无穷之路》注重在观众期待视野中对原有区域内的纪录片叙事情节进行陌生化塑造。在第十一集《由贫穷县变网红县》22分钟的节目中,有六个叙事情节相对应的地点转换,分别是:流浪村、康巴汉子村、甘孜自治州的首府康定、塔公草原的塔公村、勒通古镇和婚礼现场。对比其他扶贫纪录片的长叙事,《无穷之路》节目通过短叙事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最多的信息量。
结语
南朝三谢
扶贫纪录片《无穷之路》中所采用的陌生化创作方法给予观众诸多新奇视角,注重内容的陌生化叙事,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节目还通过主持人陈贝儿的个人魅力圈粉无数,双向推动纪录片的热度升起。节目播出后热度一直不减,多平台联动展开,例如,中国三农发布召集微博“#我家的无穷之路#——来分享你家乡的乡村振兴故事。”十二集纪录片《无穷之路》,以陌生化手法展现了一幅幅冲击观众眼球的扶贫图景,获得豆瓣评分9.5的高分。其取得成功形成的示范效应,也带动了更多纪录片和节目创新性地应用这一手法。■
注释:
[1][7]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01).
[2]孙振虎,付明丽.“陌生化”理论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创作——以北京卫视“跨界”品牌为例[J].中国电视,2017(07).
[3]张琼.论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二重性[J].江淮论坛,2016(02).
蔡战胜[4]刘艺.受众共情视角下国产纪录片传播策略研究——以《人生第一次》为例[J].科技传播,2021(16).
[5]曾志华.让声音发出声音——纪录片解说的价值审视与回归诉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0).页面正在升级
[6]张梦晗,曾一果.音乐在大型文献纪录片中的作用——从《长安街》配乐谈起[J].中国电视,2010(11).
[8]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9]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项贤勇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