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为什么会重?为什么会轻?

更新时间:2023-07-31 23:12:23 阅读: 评论:0

重力:为什么会重?为什么会轻?
什么的目光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王维《西施咏》追溯调整法
依本分,只落得人轻贱。——无名氏《志感》
1 引子
生命从水中上岸后,除了要对抗干燥和短波长光照以外,还要抵抗重力。当动物学会了仅用两个下肢就能维持身体平衡1)时,解放出来的上肢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从而让该动物变得聪明起来,比如獴、松鼠和猿。与獴、松鼠和猿不同,虽然有些恐龙也解放了前肢,但似乎前肢没能演化为手,恐龙也就没能变得聪明起来。他们硕大的身体遭遇的巨大重力,可能才是其灭绝的原因。恐龙灭绝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笨死的。笨重,笨重,太重了就笨。笨重的反义词是轻灵。
那种由猿解放了双手变来的动物,他们现在管自己叫人类,甚至聪明到可以用广义相对论描述重力(gravity)的地步。陆上的动物要为自己建造巢穴,这个活动中遇到的一个关键干扰因素就是重力。一部人类建筑史,首先是抵抗重力的历史。劳动的双手让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
音乐的单词越来越聪明的人类把思考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宇宙2)。这其中,重量的问题,物体下落的问题,成了物理学的本源问题。
与重相关的物理学词汇包括weight,gravity,gravitation,graviton,gravitino, gravific particle,barometer,baryon 等。重的对立面是轻, 相关的词汇包括lightness,levity,levitation,lepton,等等。铺天盖地的反义词
2 重力现象与重力理论
古希腊哲人认为世界是由土、水、火、气四种元素组成的。这四种元素会分别拥有某些性质的正反面,比如说土和水拥有gravity(重)会下沉,而火和气拥有levity(轻)会上升。这有点类似中国古代哲学里清浊的概念——开天辟地以后,浊气下降而清气上升。与轻重相伴随的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运动的观点:物体的运动是要寻找其自然的归宿。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在两个下落的物体之中,更重的那个下落的快。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遭到了其同时代人斯特拉托(Strato)的质疑3)。斯特拉托从对屋檐滴水过程的观察发现,下落速度是个变化着的量,从开始到触地这段时间间隔内速度应该是越来越快的:屋檐落下的水开始时是连续的,后来才变成间隔越来越大的雨滴。他由此认为物质只有重(gravity)这一个性质,
而不是有轻、重两种性质。气和火看似上升是不如更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受挤压造成的。Gravity 和levity 是拉丁语词汇,形容词分别为gravis和levitas。
所有蹒跚学步的小孩都曾因重力摔倒过,且有不少人一生中会被落下的物体砸到过头,他们中一定有很多人为此感到困惑过。传说1666 年的某一天,一颗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让他悟到了重力的奥秘。Gravitation is universal!地球拉着苹果,也拉着天上的月亮。牛顿用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了,如果这个重力是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则行星绕太阳的轨道就是以太阳为焦点(之一)4)的椭圆,这即是开普勒的第一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可表述F =Gm1m2/r2,其中的G为万有引力常数。G是gravitation的首字母。
wifi很慢Universal gravitation 被汉译为“万有引力”有点别扭,因为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gravitation is always attractive 这样的句子,翻译成“引力总是吸引的”?古代中国可是把gravitational theory 翻译成重学的。此外,当我们谈论gravitation 的时候,实际上谈论的是两物体仅仅因为有质量就有的那种作用,其涉及的内容博大精深( 惠勒的大部头gravitation, 光目录就九页) [1], 将gravitation 翻译成“引力”是不对的。引力,或重力,应该是留给gravitational force的。
涉及gravitation 的内容博大精深,源于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即广义相对论。要求时空的每一点上满足洛伦兹变换,且引力等价于弯曲时空的曲率,这样得到的高度非线性引力方程确实更多具有的是哲学价值。引力波方程,不过是作弱场近似返回来掏出了此前塞进去的满足洛伦兹变换的波动方程这只兔子。至于引力的量子化问题,有很多有趣的、徒劳的尝试。人们应该先弄明白谐振子问题为什么是可以量子化的。能够被量子化的问题很少,引力如果最终不能量子化,没什么好惊讶的。
英文谈及重量, 用的名词为weight,该词作为动词是加重的意思(统计物理中,weighted average 被汉译为加权平均), weigh( 德语为wiegen)才是称重的意思。英语重量的单位pound,磅,来自拉丁语的重,ponderosus,英文说人笨重就用形容词ponderous。重力是物质的质量这个性质决定的,但质量,英文mass,实际上是一大块的意思。英文的massive,不是只说质量用kg表示的值很大,而且还很占地方。当然,在粒子物理语境中,一个massive particle 就是说该粒子是有质量的或者强调其是有较大质量(相对于电子)的。
光子是无质量的(massless),无质量的粒子不参与gravitational interaction (引力相互作用)。
在光子之前,人们曾设想过存在热质(caloric)传导热量。为了让热质免受水往低处流的烦恼,人们设想热质是无重的, 因此有weightless caloric 的说法。不过,weightless 常被理解为测量不到重力的,比如在gravitational field(引力场)中(和称一起)自由下落的物体是weightless,但它一直受到引力场的作用。
3 Microgravity & Levitation水的联想>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感想
深受重力之苦的人类特别羡慕那些能自在翱翔的鸟儿。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岑参的“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满满的都是羡慕之情。试图借助外力实现升空的人,西方神话中有自制翅膀的Daedalus,中国明朝有用火箭绑椅子的万户。飞天的形象(图1),是老祖宗欲飞升而不得之长期郁闷的结晶。令老祖宗想不到的是,他们的想象如今已变成了现实,人类已经能够挣脱地球gravity 的羁绊,可以在空间站中尽展飞天的曼妙舞姿(图1)。
图1 飞天和空间站中的宇航员
引力源于质量,则因为质量的不均匀分布,空间各处的重力水平是不同的。以地球表面的z星球
重力加速度为基准(记为1 g),则火星表面约为0.96 g,月球表面约为1/6 g。而在星际之间的广袤空间里,引力或曰重力加速度约为零(zero gravity)。在空间站中,重力水平约为10-6g,这个或更低的重力水平被称为微重力(microgravity)。人类在空间站中可以象飞天一样自在地生活?不!象飞天那样自由翻滚可以,但生活可艰难了。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人类的内在运动和外部环境中的运动都是1 g 重力水平下的过程。在微重力环境中,一切都走样了:水不再往下流,火苗不再往上窜(图2)——喝水抽烟都成了难题。尤为恐怖的是,微重力环境下骨质流失(bone demineralization) 很快, 这是航天员执行任务有时间上限的原因5)。什么叫“天人合一”?人要生活在1 g水平的空间中,这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侧面。另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符合“天人合一”原则的现象是人要睡觉,要习惯世界的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图2 地球表面上(左)和微重力条件下(右)的烛焰对比
微重力环境下物体可以漂浮着,这对于做一些涉及流体的实验太有利了,因为可以避免同容器的接触,可以免除重力引起的对流等问题。人们在地面上也想让物体悬在空中(held aloft),这可以通过光学、空气动力学或者电磁学的方法实现这一点。比如,因为超导体的抗磁性,在超导体上方的磁铁不能完全落下来,就可以悬浮着。这即是所谓的levitation。Levitation 和levity 同源,本意是轻,动词levitate是类比gravitate 造的词,有ri and float 的意思。汉译悬浮是从floating的形象而来的。
4 重子与轻子
关于轻重这种自然现象,西语中自然少不了来自希腊语的词。希腊语的重是βαρ??,barys,基于这个词构造了许多含有重的意思的词汇。比如56 号元素,barium,1774年被确认,汉语音译为钡,意思就是重,虽然其作为一种金属密度只有3.51 g/cm3而已。源自βαρ??的物理词汇还有barometer,被汉译成气压计、晴雨表,其实就是个重量计量器件:
抽真空后的玻璃管内充入水银,根据所支撑水银的高度( 单位面积上的重量)来度量气压。与barometery 字面意思相同的是gravimeter,不过这是比重计或重力加速度计。在标准粒子模型中,由三夸克组成的费密子如n,p,Λ,Σ+, Σ0, Σ-等粒子被称为重子,baryon。与重子相对的有轻子(lepton)六种,分别为电子、缪子(muon)和陶子(tau),以及各自对应的中微子(neutrino)(图3)。轻子比重子质量要小得多,比如电子质量只是最轻的重子(质子和中子)的1/1836。轻子lepton,来自希腊语形容词λεπτ??,但这个字的本意是小、细、精致。Lepton 是希腊货币的最小硬币,复数形式为lepta。

本文发布于:2023-07-31 23:1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3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重力   质量   引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