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7-30 15:45:49 阅读: 评论:0

第⼆语⾔习得复习题
第⼆语⾔习得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第⼆语⾔:指相对于第⼀语⾔来说,除⼉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在此后习得的语⾔就是第⼆语⾔。
2. 第⼀语⾔:指⼉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
3. 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的语⾔,也称作“本族语”。
4,⽬的语:也叫⽬标语,⼀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
5,第⼆语⾔习得:简称SLA,是指⼈们在获得母语(第⼀语⾔)的基础上习得另⼀种或⼏种语⾔的过程。也叫“⼆语习得”
6,语⾔习得机制:乔姆斯基提出⼈脑中存在⼀个“语⾔习得机制”(LAD),它有以下⼀些特点:1.具有遗传性,为⼈类独有。
2.能使⼉童加⼯语⾔材料,判断语⾔体系的发展,建⽴抽象规则。
3.可能已经具备⼀些普遍的语⾔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类语⾔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类的⼤脑中,⽆需学习。7,⼯具型动机:学习者对⽬的语群体没有兴趣,学习⽬的语只是为了掌握⼀个⼯具,⽤来提⾼⾃⼰的知识⽔平、改善社会地位。
8,习得与学习:克拉申认为“习得”通常指在⾃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获得,⽽“学习”⼀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获得。前者称为“内隐学习”,后者称为“外显学习”
9,中介语:语⾔学习者在学习第⼆语⾔时所拥有的⼀种独⽴的语⾔系统,这种语⾔系统在结构上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的语,⽽是介于两者之间。中介语系统在语⾳、词汇、语法、⽂化等⽅⾯都有表现。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10,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由⼀些原则条件和规则构成的系统,这些所有⼈类语⾔共有的因素是或特性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原则系统和规则系统。
11,僵化:僵化(fossilization),也叫化⽯化或⽯化,是由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的。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理结构”中的⼀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语⾔学习者会在⽬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论学习者年龄⼤⼩,也⽆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12,外国⼈话语:所谓“外国⼈话语”并不是指外国⼈的话语,⽽是指对外国⼈说的话语。
这种话语,按照Ferguson(1971)的定义,是指“说某语⾔的⼈对该语⾔能⼒有限者或者根本没有该语⾔能⼒者所使⽤的⼀种简化的语体”。在语⾳⽅⾯,具有放慢语速、发⾳清楚、停顿、重⾳以及夸张等特点;在词汇⽅⾯,偶尔使⽤来⾃其他语⾔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式;在句法⽅⾯,有三种不同的调整⽅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13,偏误:系统性的,有规律的系统性偏误。是学习者现时⼼⾥规则系统的外在表现,“我把杯⼦碰”,语⾔能⼒的不⾜。14,失误:⼝误、笔误等语⾔运⽤上偶然的错误,与语⾔能⼒⽆关。不能反映学习者现时的“过渡能⼒”。
15,语⾔变异:说话者的语⾔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理因素、⼼理语⾔因素⽽产⽣的语⾔形式变化。
16,⽂化适应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Schumann提出的⼀种理论假设。学习者在社会和⼼理两⽅⾯对⽬的语⽂化的适应过程。即学习者是否能够在社会和⼼理上融⼊⽬的语群体。
17,可理解输⼊:克拉申的语⾔监控模式中输⼊假说,“可理解输⼊”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输⼊信息应该略微超过⼀点学习者现有的习得⽔平,⽤i+1来表⽰。i表⽰现有习得⽔平,1表⽰略微超过的部分。
18,语⾔迁移:对⽐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三个⽅⾯:学习者在第⼆语⾔习得中会把母语的语⾔形式、意义、⽂化迁移到第⼆语⾔系统;正迁移和负迁移;差异=困难。需要两个条件:“跨语⾔环境”、语际识别。
19,内在⼤纲:Cord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之⼀,内在⼤纲指学习者具有的⼀种控制学习⽬的语规则的程序化序列,它控制着学习者的⽬的语学习过程。*吃饭在饭馆。
20,关键期:“关键期假说”,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著名神经外科医⽣Penfield。Lenneberg(1967)发展了该观点,他认为⾃然语⾔习得的关键期是2岁开始⾄青春期(约⼗⼆三左右)到来之前。在第⼆语⾔习得研究领域,⽀持关键期假说⽽且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Johnson and Newport(1989)的实验
21,克拉申: 70年代克拉申提出语⾔监控模式,是⼆语习得研究的重⼤理论创建。
1、习得与学习的假说: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L2学习者有两种独⽴的语⾔获得⽅式,两者在获得⽅式、⼼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等⽅⾯都不同
2、⾃然习得顺序假说:指⼉童在习得母语规则和语⾔项⽬时遵循⼀种相似的习得顺序。
3、监控假说:学习者的⾔语输出主要依靠习得的知识⽣成的。学得的知识只是⽤来监控学习者的语
⾔输出过程。这种监控既可以表现在语⾔输出之前,也可以在语⾔输出之后。
4、输⼊假说:第⼆语⾔习得有赖于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
5、情感过滤假说:“情感过滤”是由Dulay and Burt(1977)提出的概念。Krashen利⽤这个概念来说明情感因素与第⼆语⾔习得的关系。“情感过滤”是指阻⽌学习者充分利⽤所接受的可理解输⼊来习得语⾔的⼀种⼼理障碍。
22,对⽐分析:产⽣并流⾏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对⽐分析的兴盛时期。初衷:在第⼆语⾔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偏误,从⽽提⾼第⼆语⾔教学的效率。其基本假设“语⾔迁移”,理论基础:⾏为主义⼼理学和结构主义语⾔学。
23,偏误分析:第⼆语⾔习得研究的起点,Corder是现代意义上的偏误分析的最早倡导者。1967年,Corder发表了《学习者偏误的重要意义》⼀⽂。区别了“失误”(mistakes)和“偏误”(errors);偶发&系统,关乎语⾔能⼒与否
24,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的语进⾏表达遇到困难时,试图解决所⾯临的学习问题⽽采取的策略。Selinker 指出,在跨语⾔交际情境中,学习者有⼀种倾向,即将⽬的语简化为⼀个⽐较简单的规则系统,*I am feeling thirsty. 25,交际策略:学习者⽤⽬的语进⾏表达,特别是由于语⾔⽔平的限制,
表达意义发⽣困难时采取某种策略以解决交际问题。例如不顾时态。26,监控假说:学习者的⾔语输出主要依靠习得的知识⽣成的。学得的知识只是⽤来监控学习者的语⾔输出过程。
这种监控既可以表现在语⾔输出之前,也可以在语⾔输出之后。
27,输⼊假说:第⼆语⾔习得有赖于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
28,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由Dulay and Burt(1977)提出的概念。Krashen利⽤这个概念来说明情感因素与第⼆语⾔习得的关系。“情感过滤”是指阻⽌学习者充分利⽤所接受的可理解输⼊来习得语⾔的⼀种⼼理障碍。29,母亲话语:保姆话语:教师话语:经过特定⽅式调整过语⾔输⼊与互动显⽰出⼀种特定的语域风格。这些特定的话语的特点:放慢语速、使⽤简单的词汇、简化的句⼦结构;采⽤夸张和重复的⽅法等。⽬的: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输⼊。
业主委员会章程
32,沉默期:指学习者没有⾜够能⼒讲话的那段时间,短⾄⼏⼩时,长达⼏个⽉。在此期间,幼⼉通过听,对可理解性语⾔输⼊进⾏加⼯、整理。幼⼉似乎通过“听”习得了语⾔能⼒。成年⼈学习第⼆语⾔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积累和消化,才能逐步培养第⼆语⾔能⼒,以表达⾃⼰的思想。
33,沉浸式教学法:采⽤⽬的语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媒介,课堂上主要是向学习者提供⽬的语语⾔输⼊)
34,系统变异:第⼆语⾔学习者的语⾔变异随着情境的变化⽽变化。我在五道⼝吃饭。(正式,严谨体)我吃饭在五道⼝。(⾮正式,随便体)
35,⾮系统变异:第⼆语⾔学习者经常在同⼀情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形式表达同⼀功能。⼀个年没学,转到另⼀个⼤学学习中⽂⼀年。
36,语体变换:Labov将由于“⾔语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不是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语⾔风格的变异称作“语体变换”,如随便体,严谨体;
37,社会距离:指第⼆语⾔学习者群体和⽬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第⼆语⾔学习者与⽬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也影响着第⼆语⾔学习者语⾔习得⽔平的提⾼。
38,⼼理距离:是从个⼈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对⽬的语群体,以及对待⽬的语的态度。⼼理距离的⼤⼩将影响语⾔的输⼊,⼼理距离越近语⾔输⼊量越⼤,越有利于习得
39,语⾔休克:指学习者使⽤第⼆语⾔时的恐惧感。学习者在⽤第⼆语⾔表达的时候,可能因为害怕说错⽽羞于张⼝,或者觉得词不达意,或因为说不好⽽失去信⼼。
40,⽂化休克:学习者进⼊⽬的语群体时的⼀种焦虑。
蒸牛肉
4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发展⽔平和潜在发展⽔平之间的距离。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知识最容易被习得
42,⽀架学习法:所谓“⽀架”是指学习者与他⼈之间构建的⼀种互动与合作关系。如在师⽣互动中,教师通过指导性的语⾔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起⾃⼰的知识结构,即从合作学习逐步达到独⽴学习的过程。
43,语⾔输出假说:Swain(1985)提出了“语⾔输出假设”。认为语⾔输⼊对学习者语⾔习得的影响是有限的,只有语⾔产出
才能真正促进学习者语⾔表达能⼒的发展。
44,中⼼语前置:上世纪70年代,乔姆斯基在《论名物化》⼀⽂中提出“X阶标理论”。按照这⼀理论,语⾔中所有的短语都是⼀种向⼼结构,都有⼀个中⼼语。在不同的语⾔类型中,中⼼语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中⼼与前
置”,例如英语
45,中⼼语后置:中⼼语后置的语⾔例如⽇语。
46,普遍语法完全可及观:认为普遍语法不仅适⽤于⼉童母语习得,⽽且也适⽤于第⼆语⾔习得。反对语⾔习得存在“关键期”的说法。实验:英语作为第⼆语⾔的⽇本学习者不仅能成功地重新设置“中⼼语参数”,⽽且能够运⽤在⽇语中不起作⽤的⼀些原则。
合唱动作
47,普遍语法不可及观:普遍语法不适⽤于第⼆语⾔习得,两个有关因素:语⾔习得的关键期、语⾔习得机制。49,典型顺序:指的是在多数语⾔中的SVO语序,即“主语+动词+宾语”顺序
50,认知⽅式:指⼈们对信息和经验进⾏加⼯时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是个⼈在感知、记忆和思维过程中经常采⽤的态度和⽅式
51、场独⽴:“场独⽴”型认知⽅式是美国⼼理学家witkin在上世纪40年代⾸先发现的。他认为,倾向场独⽴型认知⽅式的⼈认识事物时,很少受环境和他⼈影响;有较强的分析能⼒,更适合在正式的课堂学习
52,场依存:倾向场依存型认知⽅式的⼈认知事物时受环境和他⼈影响较⼤。具有较强的综合能⼒;
53,语⾔学能:Carroll和Sapon被认为是现代语⾔学能测试的先驱。Carroll认为,语⾔学能是整体智⼒中负责语⾔学习的⼀个特殊部分,由⼏个相互独⽴的能⼒构成,包括(1)语⾳编码能⼒。(2)语法敏感性。(3)归纳能⼒。
53,融⼊策略,指第⼆语⾔习得群体⾯对⽬的语群体⽂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
54,同化策略:第⼆语⾔习得群体⾯对⽬的语群体时,放弃了⾃⼰原有的⽣活⽅式和价值观,接受了⽬的语群体的⽣活⽅式和价值观
世界摄影经典
54,保留策略:指第⼆语⾔习得群体保留了⾃⼰的⽣活⽅式和价值观,同时拒绝接受⽬的语群体的⽣活⽅式和价值观。55,适应策略:第⼆语⾔习得群体⼀⽅⾯保留了⾃⼰的⽣活⽅式和价值观,另⼀⽅⾯也接受了⽬的语群体的⽣活⽅式和价值观。
56,学习动机:学习者学习⽬的语的原因。分为两种类型:融合型动机、⼯具型动机。
57,学习态度:是⼀种⼼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得以组织,在与此经验有关的所有⽬标和情形中,对个⼈所作出的反应产⽣⽅向性和动态的影响。学习者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动
58,调节论:社会⽂化理论认为,在个⼈与社会的发展中,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
58,个体话语:在交际中,当学习者还不能完全掌握第⼆语⾔时,特别是遇到交际困难是,常常会出现个体话语。个体话语的特点:(1)常常是⾃⾔⾃语,声⾳很⼩;(2)经常⾃我重复他⼈的话语;(3)这种话语的⽬的不是为了交际,⽬的是⾃我演练;大蒜怎么种植
59,活动理论:指在社会⽂化环境中的集体互动、交流合作等社会实践。社会⽂化理论认为,活动是把外部社会和内部个⼈发展联系起来的纽带,⼈的认知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60,客体调控:是指⼉童认知发展是在社会环境中与他⼈进⾏交际的过程中学会知识与技能,语⾔是⼉童认识社会和调节与他⼈关系的⼯具。
61,他⼈调控:是指学习者在语⾔习得的最初阶段需要他⼈帮助才能顺利完成交际或知识的获得。他⼈调控的⽅式,就是⽇常交际中搭“⽀架”的⽅法。
62,⾃我调控:是指学习者在语⾔习得的⾼级阶段⽆需他⼈的帮助,熟练的使⽤语⾔⼯具实现⾼级认知功能,如记忆、注意以及复杂的思维等。
63,内在话语:当学习者能完全掌握语⾔时,个体话语会⾃动消失,内化为内在⾔语,成为学习者语⾔体系的⼀部分,同时也成为学习者思维的⼯具。
64,简化:指母语者在与⾮母语者交流时,试图使语⾔输⼊的形式简单易懂所进⾏的话语调整;
65,繁化:为了使⾮母语者易于理解母语者的语⾔输⼊,但由于采取迂回或附加的⽅法使语⾔输⼊中增加了过多的冗余成分。“茶根⼉”
66,规则化:指母语者选择那些对⾮母语者来说最基本、最简明的结构以减轻⾮母语者语⾔加⼯的负担;
67,多元发展模式:Meil、Clahn and Pienemann(1981)认为,学习者习得第⼆语⾔的过程是⼀个多元发展的过程,⽽不是⼀个线性发展过程。“多元发展”这⼀名称反映了这个理论模式的核⼼观点,即第⼆语⾔习得有多个发展⽅向:⼀⽅⾯,某些语⾔特征的发展具有严格的“发展顺序”,这种顺序既不受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也不受学习环境的影响;
另⼀⽅⾯,各个学习者的语⾔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者在某些语⾔特征的发展上会有所不同。
68,内在动机:为了从参与活动本⾝获得愉快和满⾜,它取决于外语学习者个体的内在需求。
69,外在动机:为达到某⼀⽬标的途径,如获得外在奖励、避免处罚等。
72,歧义容忍度:指学习者对具有歧义性、陌⽣性、异质性的学习材料或对象所持有的⼀种态度。没有容忍度就会产⽣焦虑感。
73,移情:能够充分体会他⼈的情感,接受他⼈的思想,以达到对他⼈情感的理解和认同。
74,可教性假设:可教性假设认为,学习者所使⽤的语⾔处理策略对第⼆语⾔发展具有阻碍和制约作⽤,学习环境对语⾔习得顺序的影响不⼤。课堂教学不能超越学习者所处的语⾔发展阶段,只有当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处理所学语⾔结构的先决条件时,才能习得所教内容
75,性格:⼀般指⼈对现实的态度和⾏为⽅式中稳定、具有核⼼意义的个性⼼理特征。许多⼈认为第⼆语⾔习得成功与否与学习者的性格特点有很⼤关系。第⼆语⾔习得与性格的假说主要有两个。⼀是外向型学习者在交际能⼒上优于内向型学习者。⼆是内向型学习者在认识、学习语⾔能⼒上优于外向型学习者。
WOFE76,态度:态度是⼀种⼼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得以组织,在与此经验有关的所有⽬标和情形中,对个⼈所作出的反应产⽣⽅向性和动态的影响。学习者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动
77,“⽆接⼝”观点: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的两种知识。学得的知识⽆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即所谓“⽆接⼝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
⼆、简答题及论述题
1.什么是对⽐分析?简要分析对⽐分析的强势说和弱势说?
“对⽐分析”产⽣并流⾏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对⽐分析的兴盛时期。
初衷:在第⼆语⾔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偏误,从⽽提⾼第⼆语⾔教学的效率。“强势说”强调对⽐分析的预测功能,认为母语⼲扰是造成第⼆语⾔学习者语⾔习得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甚⾄是唯⼀原因;“弱势说”的⽬的是在偏误出现之后通过对⽐来解释学习者产⽣偏误的原因。
2.对⽐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为主义⼼理学和结构主义语⾔学。
3.对⽐分析有哪些局限?
1. 忽视了⼈的创造性,将语⾔获得过程等同于建⽴在刺激-反应基础上的习惯形成过程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2.结构主义语⾔学并没有为对⽐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3.对对⽐分析最主要的批评之⼀就是它将差异与困难等同起来。
4.对⽐分析的理论假设也受到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挑战和质疑。
5.对⽐分析对学习者语⾔难点的预测并不完全可靠。
4.偏误有哪些来源?
从来源和过程的⾓度来分析,学习者偏误产⽣的原因:
可能是⼼理语⾔学⽅⾯的;
也可能是社会语⾔学⽅⾯的;
也可能是认知⽅⾯或者语篇⽅⾯的。
但早期第⼆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偏误分析主要是从⼼理语⾔学⽅⾯对偏误产⽣的原因进⾏解释。Richards(1971)将偏误的来源分为三类:⼲扰偏误,由母语⼲扰形成;语内偏误,过度使⽤⽬的语规则;发展偏误,因为语⾔知识有限所以建⽴了错误的假设。Schachter and Celce-Murcia (1977)将其分为两类:“迁移偏误”;“语内偏误”
5.偏误分析有哪些贡献和不⾜?
偏误分析的意义:
第⼀,偏误分析是第⼀个关注学习者语⾔系统的研究⽅法,是⼆语习得研究的真正起点。
第⼆,偏误分析为70年代⼼灵学派与⾏为主义理论进⾏的论战提供了有⼒的证据,即母语负迁移不是造成偏误的唯⼀原因。
第三,偏误分析提出了⼀套系统地描写和分析第⼆语⾔学习者语⾔偏误的程序和⽅法。
第四,偏误分析部分地揭⽰了⼆语习得的⼀般性规律从⽽丰富和充实了第⼆语⾔习得理论。偏误分析可以揭⽰⼆语习得过程和学习者所采⽤的策略和程序。
人山人海边走边爱第五,偏误分析具有指导教学⼯作的实际意义。
(1)有利于开展有的放⽮的补救性教学。
(2)有利于改进教学⽅法、教学内容、教学计划。
局限:其局限体现在研究⽅法和研究范围两个⽅⾯。
在研究⽅法上的局限是:偏误资料常常不是在⾃然的第⼆语⾔习得环境中获得,⽽是通过测试取得,不能准确反映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在研究范围上,偏误分析有四个问题。
1.只考察学习者的偏误⽽忽略了其正确的部分。
2.纵向研究少,不能了解习得过程的全貌。
3.⽆法采集到被学习者回避的语⾔项⽬的使⽤情况。
4.五个步骤都存在问题。
6.偏误可分为哪⼏种类型?补充的近义词
对偏误进⾏归类的⽅法有三种:表层特征分析分类、表层策略分析分类、Corder的分类⽅法。他认为偏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前系统偏误。*昨天晚上没有他看电视。
(2)系统偏误。*他翻译课⽂对。*他作句⼦很对。
(3)后系统偏误。*他翻译句⼦翻译很好。
关于学习者偏误的来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法。产⽣偏误的来源的分类,是⼀种基于过程的偏误分类。
Richards(1971)将偏误的来源分为三类:⼲扰偏误;语内偏误;发展偏误。Schachter and Celce-Murcia (1977)将其分为两类:“迁移偏误”;“语内偏误”
7.偏误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五个步骤:资料收集、鉴别偏误、描写偏误、解释偏误、评价偏误
9.中介语理论产⽣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对⽐分析的衰落导致偏误分析的兴起,偏误分析的衰落导致中介语理论的产⽣
10.中介语理论与对⽐分析、偏误分析有何联系和区别?
中介语理论将学习者的语⾔系统看成是⼀种不同于母语和⽬的语的、独⽴的、完整的语⾔系统,并且将其置于研究的核⼼地位;对⽐分析没有把学习者语⾔看成是⼀个独⽴的系统,偏误分析对学习者语⾔独⽴性的认识也没达到中介语理论的⽔平。在⽅法上,中介语理论把对⽐分析和偏误分析只是作为⼀般的⽅法来看待。
11.中介语理论的提出分别有⼏位学者?谁被誉为“中介语之⽗”?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15:4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21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习者   偏误   分析   习得   发展   学习   社会   过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