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石化现象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23-07-30 15:11:09 阅读: 评论:0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石化现象教育论文
暖意  在语言学上,我们将凝固在中介语中的顽固性错误称为语言石化(fossilization)。它可存在于语音、语法和词汇中。其中以语音石化尤为突出。由于语言石化现象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者目的语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试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石化的语言工程,并提出针对语言石化现象的教学对策。
  语言学家们认为中介语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体,它的开展是指语言学习者所掌握的目的语知识从“0”状态向以该目的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NSs)的语言能力状态不断前进的过程。但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这一前进过程无法顺利完成,他们的中介语水平永远无法到达NSs的语言能力状态。Selinke将这一现象定义为“石化”(fossilization),即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长期”(long-term)停滞不前,当他们的中介语系统仍包含有一些与目的语不符的“语言构造”(structures)时,他们就停顿了学习,他们的中介语永远无法开展到NSs的状态。Selinker在1996年重申了石化的定义,他指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工程、语法规那么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这一新定义克服了1972年的定义中的缺陷。
  1.语音石化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的大学生在将近十年英语学习之后,仍然无法克服他们的“中国腔”。比方说,他们常常出现长短元音不分,甚至是用汉语中某些相近的音替代汉语中没有的读音的现象,而且,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语言,而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语言。由于两者的不同,中国学生在朗读英语时,往往会破坏英语的节律读成汉语式的英语在语音节律上造成石化。此外,学生的地区对于他们语音石化也有一定影响,如有些南方地区的学生的语音有着明显的方言特点,或者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语言学习初期接触到不正确的发音而出现的一些很难纠正的语音的错误。
  2.词义石化
  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由于使用英、汉两种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的极大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完全同一对等的词语微乎其微,因此,学习者很容易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石化现象:其一,词义误等的石化现象。学生们在与英美人士交际或翻译时,常依照汉义来选择英语词汇其实是风马牛不相及,如lover一词在英语中指情夫或情妇,与husband或wife的含义完全不同,而汉语中的“爱人”一词一般指自己的配偶,因此把lover一词当作汉语中“爱人”来指自己的配
弘扬体育精神的句子
偶就会引起误会了。其二,情感差异的石化现象。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以外,还要表达说话人或作者对所讲事物与听者、读者的态度,也就是表达感情。词汇表中的有些词语在翻译时虽然已将其主要概念表达了出来,却无视了其内在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使不明实情的中国学生白受其苦。如“狗”在汉语中多有“卑劣”等贬义,,但在英语中,dog却又有“忠诚,友爱,可爱”等褒义。
  因此,学习者务必要弄清词语在不同语言中的内涵意义,直译是绝不可取的。如果在运用英语时一再出现由此原因引起的错误表达,那么语义方面的石化现象就会产生。
  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语言石化现象的研究对于第二语言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石化现象的成因及其本质的根底之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延缓或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使之更加接近目的语。
  1.学习策略的训练
怎么设置屏保密码  研究说明,在整个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是外语学习的主体。在承受语言输入时,学习者对其进展分析处理并从中“悟”出规那么,加以吸收。在语言输出时,学
习者在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展自我监控等一系列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异常活泼的状态中。每一个外语学习者在试图完成某一学习和认知任务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原有知识和认知策略。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习策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目的语的认识,帮助学生确立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展评估,努力摸索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运用多种学习策略,由被动转为主动自觉学习。这样,学习者在交际时心理压力减轻,增强了信心和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努力创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语言石化的形成。
  2.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
  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错误固然不好,但也并不是只有意义而没有积极意义。一般地说,对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行为主义的机械态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刺激———反响的过程,要通过不断的强化来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容许学生错误的存在,对错误采取有错必纠、有错即改的方针,强调学生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做的结果是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产生错误,
怕人笑话,不敢大胆开口,久而久之,就索性沉默不说。另一种是功能派的宽容态度,认为错误是语言学习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标志,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自然的,不可防止的,不需要及时纠正,错误可以随着学习者的进步逐渐改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听其自然,只强调学生语言的流利性。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克服了怕产生错误的心理,但是说话毫不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停留在洋泾浜语的水平,无法准确表达。应该说,以上两种对待错误的态度都存在片面性。我们对待错误既不能有错必纠,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注意错误产生的原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纠正语言错误。
  [1]Cohen A. D.Language Learning[M].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 1990.
  [2]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
  [3]周红云.语言的僵化现象[J].外语界, xx, (4).
怎样辨别玉的真假  [4]范烨.关于中介语对话的研究报告[J].外语界.
拉肚子能吃南瓜吗  [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黄山奇石有哪些>长春名师云课  [6]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要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 xx,(6):8-12.
啤酒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15:1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20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言   学习   错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