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3-07-30 09:52:59 阅读: 评论: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 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
[ ]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对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的两个汉译本(祝庆英版和黄源深版)进行对比分析。除了通过弗洛托提出的三个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和劫持,本文还有从中国化的女性主义这方面进行对比赏析。由此发现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对翻译《简爱》这样女性主义小说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女性译者往往更能准确形象的在译文中再现女性形象。由此得到两点启示,一是类似《简爱》这样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应该提倡采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二是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译者性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爱》;译者性别
Translation Implications from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Chine Versions of Jane Eyre
Abstract: The thesis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hine versions(Zhu Qingying’s version and Huang Yuanshen’s version) of Jane Eyre, a reprentative work of Charlotte Bronte who was a writer in 19century from United Kingdom. Bad on the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ca study from veral aspects: the strategies concluded by flotow: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 supplementing, hijacking and the character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to be more specific. And the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s helpful to translate the feminist works like Jane Eyre and female translator are able to describe female image more vividly than male translator. And thu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thesis, one is that it is more advisable to adopt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feminist literature works’ translation, another suggestion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or’s gender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Key words: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Jane Eyre,the gender of translator
  1 引言 
  自从20世纪5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的萌芽,传统的“对等”翻译观念和思想逐渐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对翻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开始质疑“对等”是否真是翻译的前提和翻译的目标(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1990:6)。
  女性主义视角的翻译研究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术语文化研究的范畴,都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属性,并且都把权力关系看成是女性主义和翻译活动的动因”(廖七一,2002:106)。他的着眼点在于从性别研究的视角来研究翻译,也就是说,它强调男女译者的性别差异并试图揭开这种性别差异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划分,生理性别与生俱来,社会性别则由社会、文化因素后天塑造而成。女性在社会中处于“第二性”(陈彩云,2002:25)或从属地位正是这种社会性别差异的体现。翻译与性别似乎自古以来就有不解之缘。翻译,如同女性一样,在文学历史中一度处于边缘地位,长期以来,翻译(译文)被视为从属、派生、歪曲、不真实的模仿,进而被女性化。二者如此相同的境遇不得不激起我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为翻译研究中的一个崭新的学派,如何以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翻译研究,对译文进行评论,通过对女性主义文献以及文学评论的梳理,笔者认为研究者应该站在女性立场上,以
女性的视角,运用有关女性主义理论,对照原文与译文,“批判性地”、“修正性地”、审视译作,考察译文背后是否体现“男权意识”,是否体现“男权中心话语”的运作。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是“揭露性的、批评性的”(陈晓兰,专四时间1995:43)。迄今,在中国翻译界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翻译研究不算太多,但仍出现有这方面不同程度的研究。王晓元(2002:628)通过比较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的12个汉译本,发现了译文中隐含的“男性中心意识”。孟翔珍通过比较杨苡和方平的Wuthering Heights快手个人介绍《呼啸山庄》的汉译,发现了译文中性别差异
  《简爱》是体现女性主义的一部伟大作品。因此,笔者选取简爱的两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发觉男女译者在译作中的所体现的性别差异,探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否得以彰显,并由此总结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2.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概述
    毛巾舞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风起云涌。这场由知识女性发起的意识形态的战争,
波及到了政治、文化、文学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自我描述简历,更推动了女性主义在学术领域的发展。翻译研究者从中找到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相似点,认为翻译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开始质疑暗含男性中心论的译论。由此,女性主义翻译观应运而生。伽利略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的视角,它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其主要观点包括有几点。一是对传统翻译理论标准“忠实”的颠覆,桂花树像什么强调叛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坚决反对统翻译理论中翻译标准的核心就是“信”或“忠实”,她们认为,语言中充满了性别歧视,“忠实”通常意味着剥夺女性的话语权(马丽娜, 2012)。二是重新界定译文与原作的关系,突显译者主体性。女性主义者从译者的性别角色入手,重新界定了译文与原作的关系,突显了译者的主体性。三是消除翻译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进行了大量丰富的翻译实践,以消除翻译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她们宣称,在翻译过程中要用各种翻译策略“彰显女性在文本中的地位,让女性的声音在语言中可见”。
2.2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为了挑战所有的偏见和怀疑,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者充分利用翻译实践以使他们的性别特征
得以彰显。因此女性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因此他们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来为女性讲话以及避免原文中的对女性的偏见。
一万元创业项目  具体来说主要策略是弗洛图( Louis von Flotow,1997) 总结出的女性主义译者常用的三种干涉文本的翻译策略,即增补(supplementing)、加写前言和脚注 (prefacing & footnoting)和劫持 (hijacking)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增补策略是指以这对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予以平衡的创造性行为,等同于一些理论家所说的补偿(compensation)。这种翻译方法体现了女性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有意识的干预。 加写前言和脚注指对翻译过程的描述,以突出女性译者翻译的差异性。这些说明和记录无疑是为了凸显译者让人们关注她们的女人身份,为的是解释她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也是为了阐明那些为了想象的或者政治的目的而利用语法性别资源的文本。劫持策略是指女性译者基于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爱好对原本不属于女性主义的观点进行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操纵(郑钰洁,2011)
2.4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
  整体而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女性译者的影响不算很大。主要是因为中西方差异较大。主要是文化背景不同。西方文化提倡对自然的改造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因此西方女性更富有激情,能更勇敢的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和意愿。而中国以封建主义主导了中国上千年,男权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国女译者潜意识里是顺从传统的价值观和翻译忠实观的。另外,从语言方面来说,中西方语言存在差异。汉语事实上是男性的语言。《说文解字》中就有很多字含有歧视女性的意味,如“奸”等汉字。还有就是汉语实际上是注重意合,其语法结构和句式有别于西方语言。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西方女性主义呼吁的“解放从解放语言开始”不适用于中国。(陈颖,2008
  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者并未反对或抵触女性主义理论,而是肯定它的作用。比如给中国翻译研究带来新思路、新视野。并有不少女性译者在翻译上作出尝试。并慢慢形成中国式的女性翻译理论。其和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大的区别是依然以“忠实”为重要原则;其次是采取想对温和的翻译策略,注重通过遣词造句和塑造女性形象来展现自己的女性主义意识。
3《简爱》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
3.1《简爱》的介绍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63年(1847年至今)的历史了,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是很典型的一部女性主义小说。《简爱》的问世曾经轰动了十九世纪的文坛,在英国文学史上,被称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驱使人拿起这本书,随之深深感动,心灵也为之震颤。 
3.2两个中文译本的介绍
  《简爱》的中文译本在中国有很多版本。本文研究的两个译本分别是祝庆英(2010)和黄源深(2011)的的译本。这两个译本是《简爱》比较新的中文译本,其吸取了前人译作的翻译精华。同时,不少研究者对这两本译作甚是称赞。
郑雪庆2000)觉得祝庆英的译本既清晰又顺畅,传达出原文的精神。同时潘红2002)高度赞扬黄源深的译本。她觉得黄的译本精彩是因为译者注重通过保留原文形式以传达原文意思;此译本再现了原文的美学价值。
3.3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三种:添加前言和脚注、增补及劫持。中国女性译者其实多少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采用了这些翻译策略以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祝庆英女士的《简爱》译本在翻译策略上就体现了出了一定的女性主义色彩。
3.3.1加写前言和脚注
  这是女性主义译者经常使用的手法之一。前言常常用来说明自己选材的原因及采取的翻译策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背景和译者的翻译过程;脚注则是对原文的补充说明,借以添加译者的解读。(周勤2011
  观察发现,祝庆英和黄源深的译文都没有出现译者加前言的情况。因此不算在本次对比分析范畴。但加些脚注在祝译本体现明显。因为历史、文化和风俗等诸多差异使得外文小说有很多中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典故、俗语或人名。加写脚注则有助于对原文进行解释。使读者更好了解原文意图。
1
原文:I had read goldsmith’s History of Rome, and had formed my opinion of Nero, Caligula, etc.
祝译文:我看过哥尔斯密的《罗马史》,对尼禄和卡里古拉等等,已经有我自己的看法。
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 1730-174): 英国作家,诗人。
尼禄(Nero Claudius Caesar, 37-68:古罗马皇帝, 以暴虐放荡出名。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09:5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18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女性主义   女性   译者   理论   研究   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