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现实与超越

更新时间:2023-07-30 07:16:10 阅读: 评论:0

人性的现实与超越
                        --驳“凡人德育”论
高齐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要:“凡人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人们做有缺点的好人”。“凡人德育”论失察之处正在于它割裂了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的关系。人无完人,这是现实,但人却不能因而将此做为理想,将自身的道德追求指向这个既定现实。正是在道德理想和道德自律精神的推动下,人类才以宏大的气魄对自己的心灵世界提出了高远超绝的目标。
关键词:凡人德育;精英德育;道德现实;道德理想
文章编号:陈大惠          营养餐食谱大全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Reality and Exceeding of Human Nature
            --Retorting the views on moral education only for common people
GAO Qi-tia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izhou,Xingyi,562400)
Abstract: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common people is to ask them to be the ones with disadvantages. The views on moral education only for common people have a fatal defect that they split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al realty and moral ideal. The reality is that everyone has shortcomings, but the ideal he ts up shouldn’t be the reality itlf. It’s only becau of moral ideal and moral autonomy that humans take enough courage to t up transcendent goals for their spirit worlds.     
什么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Key words:纯碱的性质 moral education for天空之城原唱 common people; moral education for the elites; moral reality; moral ideal
近读属名为李继航的两篇文章:《走向凡人的德育》和《凡人德育的内涵、特征及其实施》。文章称:凡人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求人们做有缺点的好人”, 凡人德育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于道德教育者由于缺乏合法性而产生的质疑”[1]
floopy李文先是以“张老师”为例,讲张老师如何如何地要求其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不要迟到、旷课等等,结果自己却有一次迟到了,由此引发了作者“教育者缺乏合法性”的质疑。“道德教育者自身都没有办法达到道德(这里指圣人道德)所要求的程度,又有什么权力对别人进行道德教育呢?[2]因而推断,长期以来人们所进行的道德教育都是所谓的“圣人德育”或“精英德育”,以“入圣”为目的,这种德育思维根本不适用普通民众群体,因为他们不可能成为圣人或精英,所以德育目标应当因普通人而设,即所谓走向凡人的德育。
    李文的逻辑思路非常明确: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由于自己不能成为圣人或精英,所以他们所从事或接受的德育理应是“凡人的德育”,或者叫“有缺陷的德育”,而不应当追求“圣人德育”,或者叫“完美的德育”。
    这是一个乍听有理,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的错误论断。
首先,不得不承认,“凡人德育”论所试图挤占上去的一个基石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即现实中的人们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是完美的人。不过,李文却给我们指出了一种完美之人--“圣人”、“精英”,并将其与“普通民众”对立起来,在二者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这种对立只能是绝对观念化的产物。所谓的“圣人”与“精英”,只要是从生活
中走出来的,而不是凭空出现在观念世界中的,他们就一定不仅是从“普通民众”中脱颖而出的,而且也一定不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的人。生活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历史名人或英雄人物都有一个自身成长的过程,一个不断向自己的弱点斗争的过程。他们不是没有缺点,而是与常人相比起来他们更善于发现并克服缺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孔子反思之语:管理技巧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看来,圣人也是人,也难免有缺点。如果说以有无缺点来区别“普通民众”与所谓“圣人”或“精英的话,那么,生活中则并无什么绝对完美的“圣人”或“精英”。毛泽东以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气魄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其历史功绩足以使其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之中的“圣人”,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晚年却犯了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不过,毛泽东却依然是我们心目中了不起的人物,因为我们总是以相对而不是绝对、全面而不是片面的方法去看待问题、去评价历史伟人的是非功过的。
简言之,生活中没有无缺点的人,哪怕是所谓的“圣人”或“精英”。与常人相比,他们只不过是更善于克服缺点,从而让自身瑕不掩瑜。教育者不免有缺点,但这并影响其作为教育者的所谓“合法性”,只要他善于反省和改造缺点。反之,如果只是简单承认并滞足于这些缺
点,自甘于做“有缺点的”什么人,那他做为教育者的“合法性”恰恰存在着真正的危机。
那么,人何以要、何以能改造(而不是固守)自身的缺点?
与生活中有一个现实与理想的问题一样,道德生活中也有一个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的问题。道德现实可以是不十分美好的,可以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弊端,但它并不能因此就让人放弃改造道德现实的理想。反过来说,恰恰因为有了道德理想的存在,人们才不断打破个人私利和人性弱点的禁地,去丰富自己的精神空间,书写另一个更具人性本质的“大我”。道德理想是道德人格提升的根本动力。
“凡人德育”论失察之处正在于它割裂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割裂了道德现实与道德理想的关系。人无完人,这是现实,但人却不能因而将此做为理想,将自身的道德追求指向这个既定现实,把目标定为“做一个有缺点的好人”。若此,人还有什么道德功夫可做?每个人都会相信,毋需任何努力,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有谁会把自己现实地定性为“一个有缺点的坏蛋”呢?“凡人德育”论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试图用“向善之心”来解决,让它代替道德理想,成为人们完善自身的动力。但是,很难想象,一个安于道德现实,失去道德理想追求的人,其“向善之心”本身从何而来?更不用去想象其能量究竟
有多大。
    “做一个有缺点的好人”不能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理想,顶多可以作为道德主体的旁观者、评价者对于道德主体的外在要求而已。“人无完人”的现实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能过分的求全责备,而应对其德性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保证受教育者德性改造的积极性不被挫伤,同时也给自己教育手段的科学性保留思考和改进的空间。“做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提出,是在用一种道德旁观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去改变道德自律的根本原则。虽然从一定的意义和角度来看,道德舆论的存在是道德实现的外在强制力,体现着道德的他律性征,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维系道德存在的强大动力来自道德主体内部,而不是外部,因为,对于一个道德沦丧者来说,道德舆论在其面前将失去任何控制力。
核桃简笔画
    正是在道德理想和道德自律精神的推动下,人类才以宏大的气魄对自己的心灵世界提出了高远超绝的目标。
一方面,人是现实与超越的统一体,人性的自我超越注定要使自己从肉休的有限走向精神的无限。人虽然本质上归属于动物的大类,有着众多与动物相似的生理本能和需要,但人
的内在超越性将自己不仅规定为自然界中“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3](P41)的独特存在,而且也促使自己通过“无己”“无功”“无名等本能异化的境界修养,去实现“至人”“神人”“圣人”的目标超越。当然,由于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在道德养成的追求上,传统的思想家们曾为我们设计了一些在今天看来不合时宜的养成目标。比如,在“义”“利”、“义”“欲” 问题上,他们曾过分地强调二者之间的对立,把二者看成水火不容、“不可兼得”的关系,甚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主张,否认了人的正常感性需求存在的合理性,而把它们当作人自身的道德缺陷加以灭杀。但是,古人的失足并不能成为我们矫枉过正的借口,更不能肆意曲解那些足以彰显人的道德大我诉求的主张和口号。近些年来,有人开始怀疑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张的合理性,对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要求大家做“一个纯粹的人”的要求不以为然。他们的质疑有着与“凡人德育论”共同的论调,那就是,认为这种要求是一般人甚至是所有作为生命存在的个体所无法企及的,是为“圣人”和“精英”量身打造的道德主张。这种论调很能蛊惑人心、混淆视听。我们党搞改革开放、搞经济建设、搞市场经济,正是对人们物质利益高度重视的体现,同时,我们党一刻也没有忘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刻要求党员们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全心
全意”、“毫不利己”等提法显然不可能是让道德践行者放弃物质生存条件拥有权,只能说是它体现了在道德考察中对于“动机”考察的重要性的强调。只要在行为的出发点上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是为了他人、为了民众的利益考虑,那么,在结果中因而得到社会的物质回报,并不能因此而影响甚至抹杀动机的纯洁性、“纯粹”性。“全心全意”、“毫不利己”的提法不仅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正集中体现了人类升华自身的高度的精神境界追求。人可以来源于动物,但不能混同于动物;人可以依存于物质,但不能为物所累,把自己变成物质的奴隶;人可以并不完美,但并不能因此而失去一个追求完美的心!人类正是这样,一边脚踏土地,一边又仰望星空,在那里寄托自己不断寻求自我超越的至高境界。
另一方面,道德自律性不仅仅表达了道德选择的主体性,而且也表达了道德实现与主体选择的“通一”性。孔子所言“我欲仁,斯仁至矣”[4]P99,与俗话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力图表明道德实现并非难事,因为道德实现的瓶颈正在于道德主体的自律性选择。虽然选择并不等于实现,但不选择就一定不能实现。大凡不道德之事,基本上都是主体不愿意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所导致,而非能力问题,所以前述孔子之言,体现的是对道德选择之重要性的强调。另外,对于道德实现来说,重要的还不在于向外用功的过程,而在于向内的用功,向自己的思想深处作斗争的过程,一个真正体现道德属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产
生的优化后果,一方面从最低的层面,可以让主体在不为即不选择非道德行为的情况下,径直走向道德阵营;另一方面,道德价值本身可以让体会到它的存在的道德主体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克服个人私心杂念,渺视一切困难和牺牲,成就常人所不能。所以,“能不能做到”实际上成了“想不想做”的问题。这个“通一”问题告诉我们,在道德选择方面,没有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只有选与不选的区别。当然,道德实现与道德选择的“通一”律并不能随意用在不具有道德审视意义的事物上。如,能不能成为世界长跑冠军绝不是随便一个想成为冠军的人所能实现的,这个论断属于“才能”、“智力”等因素影响下的论断,与“德性”范畴无涉,不具有道德审视价值。虽然说,中国传统的思想中,由于强调了德与智、力、事功等因素的结合,“圣人”概念渗入了才智、事功等因素,如司马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5]P2之说法,但是,从严格的逻辑意义和今天的德育工作的实际上讲,德育与智育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有人仍然以包含着才智、事功的内容来理解“圣人”概念,因而认为普通人成不了圣人、精英,进而以抛弃圣人、精英追求的角度,来抛弃“圣人”、“精英”教育中的德育内涵,那么,这实在不值得一辩。成“大德”之“圣人”易、成“全德”(含智、功等因素的德)之“圣人”难!前者只需虑己,凭一己之念即可成就;后者则包含着更多的非一己所能控的诸多非道德属性的外在因素。

本文发布于:2023-07-30 07:1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101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不能   圣人   理想   现实   精英   人们   缺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