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生组织和自发组织
社会组织大分为两种,自然组织和人为组织,后者又分为自发组织和自为组织(或称正式组织)。最初的人类社群组织就是以对方的身份和自我身份决定行为模式而运作的;后来是身份人伦规则决定组织运作;而后出现姓族和氏族都是身份人伦规则在运作。典型的身份制企业组织应属于自发组织。
人类从产生时就是有组织的。当然这种组织是为了生存而结成的集合体,是一种纯粹状态下的自然组织,或称自生组织。后来才出现自发的组织,直到近代才有自为组织,也就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现代组织。
人类最初的组织形式——原始社群应是自然组织。这种原始社群是杂婚的,内部结构由母亲带有子女的群落,通过身份识别和相应的行为模式存续而共同生活。这种组织内的个体,由识别身份来确定各自和他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具有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纯粹自然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类社群组织形式与生物中的“自组织”形式有相同之处。这种组织有一种本能的“目标”——存续。
原始社群是人类最初的组织形式,其结构是通过身份确定各自行为模式,使之发挥各自的功能来维系组织发展。随着社群存在而产生的良好功能,社群壮大而分化成姓族,这姓族是母系社会的特征,就是以姓聚集在一起的同姓人类个体集合。以后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姓族一经稳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区,则分化发展出另一种更高一级的组织形式——氏族组织。进而,一个或若干氏族组织的联合而成氏族部落组织。从时间上看,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前期出现了氏族部落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是人类的组织从自然阶段向自发阶段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一方面具有自然组织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发组织的特性。
氏族部落组织特性与原始社群组织特性相比有这样几个区别:1.地域广大。部落是一块地域上的人组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他们占有该地区,任何其它部落闯入他们地区都被视为敌对行为,势必会引起战争。这一点是原始社群组织这一形式所不具有的。生什么逢什么成语2.人员众多。氏族是由许多大家庭构成的,部落又是由许多氏族构成的,所以氏族部落组织的人员是很多的。组织内部人员的多寡,这在社会生产力还很地下的社会是有着决定意义的。3.以往原始社群中的身份多是自然属性起决定作用(如母亲和子女),氏族中出现离开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首领身份的出现 最初的首领是能者和有经验的长者。他们能比其它人更能解
决出现的生存问题和安全问题。一般都是军事首领,即为了打仗而自发产生的。后来又出现了总管整个部落的首领,这样的首领通常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至今,我们还流传者远古时代尧、舜、禹让贤的故事,就是讲部落首领的。4.共生存。当部落组织或个人遇到来自外部的威胁之后,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共同对敌,以求生存和发展。这样的组织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共同“目标”的。这种目标仍然是自发的。
家庭作坊和合伙制作东西可能是自发组织的最初形式,其中组织结构已有了较明确的工作分工,但这种分工还是按各自的身份而确定的。后来发展为在工作上按能力分工;而权力上还是按身份来决定。“桃园三结义”是按身份确定的。
手机充电发热现代组织是一个若干人在一起完成特定任务的社会群体机构。它要求一套组织设置去有效地完成。关于组织设置的实践应该说从人类社会开始形成就有了,只不过那时的人类是延续自然秩序下形成的群体,其组织结构是按生物原则——亲属制度——习俗等建设的。人类在悠久的组织建设实践中,只是根据经验在原来的组织形态上演进、改进,以达到他们当时认为,使人类社群生存发展的最好的组构人类社群的方式.比如,从原始群体——辈分组织——性别组织——母姓组织——亲族(九族)组织——氏族组织——联合部落入团志愿怎么写——国家。
如同上述,我们把这一系列的发展中的组织称为自然组织(自组织),因为它们都是在人类生活实践中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形成的;同时又是人类个体所不能自由选择的,在当时生下来就由其身份及其与他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在一个组织中。
当然这种组织演变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但是人们一天也没中断过对组织实践的考虑,总是改进着人类社群的结构。为了社群生存发展的最好形式,而变化着组织结构。而这些都是自然形成演变的,尚没有把人类社群组织在科学组织理论指导下运行。在人类社群的发展中,出现的合伙作坊,一个家庭在田地耕作、冶炼、手工艺都是有组织的,战争中军队的组建和战斗中的配合等都出现了人为组织的最初形态。
从组织的本质上看,组织就是若干人为一定目标确定若干分工和权力层级的人类社群系统。这里的结构要素是目标、分工、和权力层级。这里的目标,在人类最初阶段只是生存本能的指向,后来在这个“驱力”或“目标”的促动下,通过条件反射的刺激类化和反应类化的行为过程机制下,人们的意识结构中出现了行为“意向”(需要做什么的概念),在协力要达成若干个体意识结构中共同行为“意向”的时候,这个“意向”便成了现在意义上的“目标”。分工,在最初是个体中遗传基因决定了,他或她遇到一个刺激(另一个体)就本能地出现
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以后发展为遇到母亲就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模式;母亲遇到子女就发生“那样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最初的人类分工是身份识别基础上完成的,但它是生物本能反射。如前所述,母亲识别子女而扶养;子女识别母亲而得到给养并满足母亲的母爱本能需要。当时的父亲的作用是暂时的“瞬间”发生的。母亲的行为、子女的行为、都是生理反射,是大自然安排。这种行为上的“分型”,使人类生存“目标”得以达成,这也可以说是最初的“分工”。社群中的个体各自扮演着自身的“角色”,使社群中个体行为有序,进而社群中的活动秩序井然,并稳定存续。可见,“分工”而有和谐。再以后就出现了为特定生存活动的分工,如劳动。迪尔凯姆认为,分工而有整合(注)。他说,“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方式提高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注)身份的识别使分工成为可能;分工使社群中的个体彼此有了联系,相互依存,紧密结合。当原始社群中的个体,把各自生物反射“反应类化”扩展后,并转变为“习性”,为后一代模仿时,“习性”成为习俗;此时个体开始把习性行为认为是应该做的,一个身份配以相应的应该做的行为模式。后者便是现在意义上的角色,是在身份区别的前提下实现的。也就是说,“各守其份”。渐渐地人类发现了这样的行为模式运作,
有利于人类生存,所以久而久之,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应该的,是有道理的,是对的。由此看出,身份区别和分工在社群组织中的功用。比如,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也发现了分工的功用。个体甲在中间,乙和丙在两侧。然后一人发出信号,其余二人与他或她协力行动。这可能就是“职业”活动的最初分工形态。以后在劳动和战争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其中人们发现,有时行动的秩序(时间上先后行动程序)对目标达成或“完成任务”有更方便的效果。而最初的信号发布很关键,甲发出信号驱动乙,乙再向丙发信号……,这样行动,会使目标达成更快更有效。而且他们又发现,有经验的人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时更有效率。而通常那些年长者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更出色,尤其在中国大陆型的生态环境里。所以,听从有经验者和年长者的“指示”是“对的”。也就是说,晚辈听从长辈的“意见”,对他们(晚辈)生存更有利。于是“权力”在身份、分工的基础上出现了,这样组织就更有效率。进一步说,社群组织中出现权力及其层级,才使这个社群组织为某一目标的达成,成员(个体)的行为活动而有效率。以后发展出的家族组织、作坊、田间劳作、群体狩猎、抵御或攻打其它人类群体等,都出现有分工和权力。后者,往往由社群中的年长者(尤其在中国)持有和行使,或由他或她来指派推荐。当由他或她指派推荐时,原有的自然法赋予年长者权力的规则就变成了“人定法”意义了。
总之,人类社群组织都是以身份、分工角色和权力层级为组织的基本结构建立的。
3. 身份制组织的典型特征
3.1 传统组织行为特征
苹果什么系统东亚文化圈被认为是集体取向的,而西欧和北美文化被看作是个体取向的。两种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据Geert Hofstede(1980)研究具有如下组织行为特征。
表4-1 两种价值取向的组织行为特征
集体取向 个体取向
*看组织为一个家庭并期望像一个 *组织被看为中性的,在成员的个人生
家庭成员那样被关照 活中那儿有个有限的组织期望
*从事组织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 *从事组织是建立在计算基础上
*雇员以忠诚和顺从回报保护他们利益 *雇员留在组织只是交换关系是相对确定
的组织
*整体评估人和他们的表现 *客观地、规范标准化的评估
*内部提升 *公开提升、竞争的提升
程序化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人格主义关系 *非人格关系
*强调群体和团队工作 *强调个体表现和专门知识
* 参考Edited by R. I. Westwoo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Longma Group (Far East) Ltd. 1992, p.43.
现代社会企业组织都是自为组织。上述的自生组织和自发组织是典型的身份制组织。身份制在自生组织和自发组织中具有优秀的功能,使组织更有效率,使这两种组织健全发展。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身份制在前两种组织的卓越功用却不那么显著了,而且两者在有些地方并不是那么协调,这与有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如此,身份制的各种特质还是相当程度地,以各种方式泛化到现代企业组织。
1.国有企业组织的性质
人为组织中的正式组织可以表述成,为完成既定目标的合理有序的工具。有人认为:“组织是通过各种功能和责任的配置,促进完成一些共同目标的人为设置。”(注)还有一种更一般的定义,认为正规组织是“有意识地组合两个人或多个人的各种行为和力量的体系。”(注)按照这种观点,正式组织是合理行动的结构表现。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调动,要求一种配合方式,要求一种地位和责任的系统化的秩序,从而确定一系列指令并且有可能实现各种特殊功能的管理的整合。(注)这样,正规组织结构就要服从精确可靠的操纵,成为合理行动的一种工具。搜神记的作者
然而,中国企业组织尤其是国有企业组织,是个独特的组织机构。它不仅是一个生产经营性组织,同时也是一个行政组织和生活社区,是一个全方位提供成员共同生活的共同体。国有企业组织存有丰富的生存资源为成员所需求和依赖。这种组织近似于霍夫曼所说的“完
全性组织制度”(totalinstitution),最近, 大叫花奥迪德·申克尔(Oded Shenkar )在《组织研究》(Organization Studies )杂志上对“完全性组织制度”(TotalInstitution)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的研究起点是美国社会学家霍夫曼对完全性组织的分析。霍夫曼在1961年的论文中提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人们活动的三个领域——衣食住行、娱乐、工作——互为分离:这三个领域的地点不同,参与者不同,管理机构也截然不同,而不是出自于一个全面的理性设计。但是,“完全性组织”的特征恰恰在于将通常分隔这三个领域的疆界打破了。(注)作者比较了中国国营企业与霍夫曼笔下的完全性组织的异同,把中国的企业制度放在各种完全性组织制度中作了比较研究。奥迪德·申克尔认为,中国的企业组织具有霍夫曼所称的完全性组织的特点。
这种组织为带有身份制观念的成员在日常行为中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因此中国企业组织带有显着的非经济特征,肩负着十分广泛的社会责任。中国的国有企业具有“小社会”说法。一个人一经进入国有企业这个“社区“,成为其中的一员,就等于进入满足其基本生存资源的摇篮,国家供给全部的生活必需。而且企业不能轻易辞退国有企业职工,职工也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和工种。这样,国有企业职工从进入国有企业大门开始,一生的命运就与企业紧密相连,其个人的收入、生活福利、社会交往、社会身份地位、未来的
发展甚至自己的家属子女的教育就业等都期望在所在企业的内部实现。对于这种职工与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美国社会学者华尔德对此做过研究分析,他认为,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首先是社会机构,其次才是企业经济实体。企业对工人的权力并不仅仅限于他们的工作,而是扩展到他们的整个生活。②在国营企业里, 工人在经济上依附于企业,在政治是依附于工厂的党政领导,在个人关系上依附于车间的直接领导。③工人被区分为积极分子和非积极分子。④工厂领导试图通过发展一套稳定的,本质上是上下间互惠的关系去控制工作单位,并吸引少数对他们效忠的工人来同他们合作。这些工人(即积极分子),不仅能得到提升和增加工资的机会,还能获得工厂提供的许多其他方面的福利和特权。⑤普通工人得不到积极分子所享受的优待,但也有不受查究的途径悄悄地在私下里追求个人利益。他们通过发展使用性的私人关系网络,设法去影响领导上的决定,使领导干部对规章制度作有利于自己的变通,从而获得他们自身的利益。(注)这种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将之译为“庇护与被庇护关系”,有的学者则译为“施恩回报关系”,还有学者译为“主从关系”。(注)这种状况其实一直延续至今,这种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实际上是2. 组织结构
2.1 组织形态
组织结构可以表述为:一种在组织内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形成的角色关系或工作关系。我们可以把各种组织结构形成分为“自组织形式”、“自发式”和“设计式”三种情况。所谓自发式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中的自然分工逐渐趋于固定后形成的组织规则体系。原始氏族部落中的组织结构就是如此。所谓设计式,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努力,事先对工作分工、工作方式、工作程序等问题做出规定的组织。包括职能及部门分解、职权、职责、责任和权力层级的确定等,近代社会以来的组织基本上是这样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