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新课改前、后的异同

更新时间:2023-07-28 07:08:59 阅读: 评论:0

浅谈中学生物新课改前、后的异同
第一篇:浅谈中学生物新课改前、后的异同
浅谈中学生物新课改前后教学策略和内容的异同
作者:XXX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的关键。人教版新教材从2004年开始在很多省市试用,甘肃省2010年开始进行新课改使用了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老教材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新老教材编写依据、内容呈现方式、章节编排结构、实践学习活动板块、课后习题设置等几方面。.将二者从宏观上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进而更好地领会新课改背景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展开。新课标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强,内容与课时吻合的特点。其中经典的生物学知识可以为学生日后
太白山温泉[1]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标,就需要所有高中生物教师共
同来探究新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新课程改革后生物高考题的演变,以增强生物备考的针对性。
四年级下册课本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新旧教材;对比分析;特点
Light on the back of the high school life to teaching strategies and郭德纲相声经典段子
Content of the difference
Abstract: High school life to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 and master of teach new textbooks from the beginning in many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trial, gansu begin a new class to u the new textbooks.the high school life to teach new old textbooks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he old and new textbooks bad on the way to write and compil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the events, after studying for a few problems t in.the two from macroscopic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ew textbooks, and the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to the spirit of the new textbook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eaching in high
life.the new class marked out for all the students, the 21st century to complete the whole system and knowledge system, the content and teach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new curriculum;New materials and textbooks;Comparative analysis;Characteristics
为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更好地贯彻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人教版那旧教材的基础上出版了相应的新课标高中生物教材,简称人教版新教材。新教材于2004年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用,其理念全新,内容翔实,灵活而又独。新教材从教育目标到课程结构都出呈现看全新的面貌,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学科体系。
一.新旧教材编写异同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的规定,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生物》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高中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一
一饮一啄
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良好的合格的毕业生。本文讨论的旧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二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分必修本两册,选修本一册。
2.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高中教材,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6个模块的学生用书已于2004年3月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从2004年开始试用。新教材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是这套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
二、教学策略正确认识新教材
从内容方面看,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突出了科学性,加强了直观性,显示了实用性,它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意识,展示了近年来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充满着时代气息,特别是在图表、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渗透、探究学习三方面更
为突出[2]。止咳的水果
1.1 图文并茂,直观拓展
据初步统计,仅新教材的必修本中有图表200余幅,包括实物图、坐标图、生物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遗传图解及遗传系谱图、生物技术流程图等, 不再像旧教材那样为每幅图表配以大段的解释性文字说明,这就给相关知识留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1.2 体现人文,渗透STS
新教材拓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范围,包括社会生产、个人生活、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社会问题、自然、职业等, 处处渗透着STS,课课都能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
1.3 强调探究,设计巧妙
新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几乎每一节都有“问题探讨”、“思考和讨论”,另外“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社会调查”等探究性活动也穿插在教材当中,设计非常巧妙。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科学见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还能巩
固学生的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实施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的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它既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也包括学校的各种软件设施,如教室的陈设与布置,学校的卫生、绿化以及教师的技能技巧和责任心等。它既是一个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的具体的环境,也是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即是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人物之间情感交流、思维互动、情因境生,境为情设[4]。
就生物知识本身而言,它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记住的只是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就会大打折扣,教学的有效性就很难保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和矛盾,这样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心向。针对新课改理念,结合高中生物教学自身的特点,创设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2.1 创设情境的方法
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途径较多,主要有以下4种。五官面相图解大全
2.1.1 创设问题性情境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的矛盾入手,设计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奇趣性和想象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去想象、去解决问题,开始积极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III模块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吃海鲜后全身就会出现红肿斑点?我们将这种症状称之为海鲜过敏症。海鲜过敏症在生活中能见到也会听到过,人们亲身体验周围的事物,对它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认识,感受尤为深刻,也就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期望,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在学生产生想解决问题的急切心理基础上,引导学生必须先了解引起此现象的原因和过程,顺利进行了新课教学。学生带着需求、渴望上课,自然提高了听课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1.2 创设实验性情境
许多学校实验课,学生只是机械地按教师的指令去动手,使他们对将要做的实验毫无新奇。“获得知识是一种欢乐,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所以生物实验教学首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好奇而自觉动手,主动观察[5]。例如在指导“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提出如下问题:洋葱表皮怎么取?取哪个位置最好?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结果,课堂气氛热烈,即使那些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在认真细致地操作、观察,一旦获胜,感到由衷喜悦。
2.1.3 演示直观教具
生物教学中各种模型、标本、挂图、幻灯投影等直观教具,都具有鲜明的线条色彩,特别是录像、电影教学还含有悠扬动听的特殊韵味,都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感受真切,留下的视听表象深刻,记忆持久性强。
生物教具种类多样,形式各异,只有依据教材内容、知识层次和课型特点来精心选择,优化组合,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教具使用过多、过杂,会导致学生只图看“热闻”而冲淡主题,浪费时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具进行合理选择,力
求发挥其最大作用。例如:学习人体心脏结构一节时,选择演示猪的心脏实物(或心脏模型),这祥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有助于认清心脏的分腔及其关系,各腔相连通的血管和内部瓣膜的类型及其功能等。若利用挂图,由于缺乏立体感而影响演示效果,但讲心动周期时,演示挂图或黑板画就能把其经历的过程和时间反映出来,而演示心脏模型或实物则不起作用。还要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具,如利用活动挂图讲授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全过程;利用刃贴图讲授葫芦醇、松的生活史,利用幻灯机香蕉鸡蛋饼
>花灯怎么做简单又好看

本文发布于:2023-07-28 07:0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996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学习   生物   教学   教材   知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