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城市化及其度量标准浅析
提要: 城市这个高度复杂的综合经济体,它的产生、演进及其度量标准其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这些观点做一概述和评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城市化;城市化率
Abstract: the city the highly complex integrated economies, it’s production, the evolution and the metrics in academia is the debat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he views do an overview and comment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rate
一、城市及城市的功能特征
(一)城市的界定
城市是以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为主要居民的人口集中区域,它既是人口稠密的聚集点,又是商品集散地,商贸、文化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对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诉求和渴望,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生存方式转变和改善的重要特征。早期城市有了城、市和镇的区分。zippo真假辨别“城”是一个具备军事和行政意味的概念,从早期历史出现的“封城建邦”的思想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城”在战略防御和宗族统治等方面的功能特点。如《吴越春秋》中就曾提出“筑城以卫军,造郭以卫民”的思想,由此可见古代社会以墙为界划分城乡的特点。“内毒市”是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名词,它是人们为了方便商品交易而逐渐集聚而成的人口和商品密集区域,如汉代的许慎(58-147)在《说文》中就将“市”解释为“买卖之所”。“镇”在早期是一个与“市”有着明显区别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设镇原本具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如《魏书倒数的定义·韩均传》中曾提出“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城市这个高度复杂的综合经济体,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但是纵观这些解释,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的出现源于人类抵御外族入侵、防备安全的需要,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是人们为了方便交易活动、节约交易成本而毗邻而居,进而形成的人口聚集点和商品集散地,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是社会分工演化的结
果。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第三种观点的支持者,他们在分析社会化大分工时多次提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吉他音符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附近,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需要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当地一个工厂很自然的已经不能保证一切希望工作的人都有工作时,工资就下降,结果就是新的厂主搬到这个地方来。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高速、协调发展,同时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完善和合理性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城市发展现状与功能特征
现代的城市发展至今已与早期城市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所包含的内容较以前也更为丰富。各个学科的专家和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分别从地理、经济、政治、历史、规模和环境等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的概念作出全新的定义。如城市经济学家巴顿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城市定义为“在有限空间内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个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
华为文化
起的网状系统”(K. J. Button,1976),社会学家如帕克(Robert E. Park)将城市视为由传统和礼俗构架的、融合各种思想、情感的心理状态的复杂整体,地理学家如F. Ratzel将城市定义为指便于交通且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我国学者如李小建(1999)提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成德宁(2004)则认为“城市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口和产业高度聚集,并具有复杂的劳动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同乡村形成鲜明对照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
从这些对城市的概括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城市已经变成一个集生产、服务、集散、创新和协调等多方面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内部,城市各功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的、系统的整体;其次,城市内部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构成要素,每一个要素都表现出一种特定的功能,各功能共同构成城市整体功能,而整体功能的发挥决定于各种功能之间的结构安排;另外,现代城市功能的体现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需要同其外围区域在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方面进行长期的、有效地沟通。由此可见,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即未来发展方向已经与以往简单扩张的发展方式完全不同了,它更加注重从知识、人力资本、信息、资金、物流等多方面整合、营运和分配资源,并通过构建良好的环境设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在就业、增长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都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提升。
二、城市化概念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一)城市化概念出云大社
Urbanization这个词是西班牙籍工程师A. Serda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次使用的。我国学者有的将这个词译为城市化,有的将其译为都市化,有的则称其为城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和城镇建制标准的结果。严格说来后一术语并非国际通用的概念,因此本文通用前第一种术语,并不对它们作明确区分。
在城市化这个概念产生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并未出现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这种解释上的差别或者是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或者是由于学科领域的差异而产生。经济学家定义城市化时通常是站在城市化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等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角度上,将城市化过程看作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人文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城乡变化与人文社会关系转变、地域变迁等方面的关系,人口环境学家在讨论城市化问题时则更注重观察城市人口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等方面的增减加变化情况。
概括的说来,学界对城市化概念大致有三种较常见的阐述方式。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或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如C.G. Clark就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第二种观点主张应当综合的看待城市化的过程,例如日本学者山田浩之就曾指出城市化应该包含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的演化过程;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过程是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的过程,例如L. Wirth头孢米诺就曾经提到城市化是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综合的”质变。按照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1999班总结)的要求,城市化被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另外,我国学者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相应的给出了不同的城市化定义。如谢文蕙和邓卫(1996)将城市化定义为“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改变过程;成德宁(2004)将城市化描述为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进而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物质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