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做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尤金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964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
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东欧剧变的原因,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成语“spring up 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赏罚分明雨后春笋”。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
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
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Peter Newmark(彼特·纽马克)
From Wikipedia
Peter Newmark (1916–2011) was an English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萨里大学)
Biography
He was one of the main figures in the founding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twentieth century. He was also very influential in the Spanish-speaking world.
He is widely read through a ries of accessible and occasionally polemical辩论的 works, the titles of which are as straightforward as the man himlf: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1988),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89), About Translation (1991),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 (1998).
H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at Surrey. He was chai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大胆突破of the Journal of Specialid Translation. He also wrote "Translation Now" bimonthly for The Linguist and was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s.
彼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的核心:“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宝宝吃手”(mantic translation) 与“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由英国著名的翻译家Peter Newmark 在所著的《翻译探索》(Approach to Translation)(1981)和 《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用什)(1988)里提出。
语义翻译指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荷兰郁金香,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Newmark 1981)
1988年,Newmark 在《翻译教程》中,对语义翻译重新下的定义“试图译出原文确切的语
境意义,同时使内容和语言都容易为读者接受、理解。”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景中之物。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语义翻译 | 交际翻译 |
较客观,讲究准确性,屈从于源语文化、原作者 | 较主观,只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屈从于目标语和目标语的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之处 |
译文和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 | 康定旅游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常用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更通畅地道、简明易懂 |
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注重内容而不重效果蜗牛的触角 | 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重效果而轻内容 |
试图再现原文的原汁原味,重在再现作者选词造句的思维过程而非意图。不受时空的限制 | 作者的思维过程和意图同样重视。交际翻译只是一时的,根植于语境之中 |
显得较负责和笨拙,倾向于超额翻译,即采用比原词更专业的特指词 | 显得较通顺、简朴、清晰,倾向于欠额翻译,即遇到难译之词便使用包罗万象的泛指词 |
| |
Translation Methods 翻译方法
Source Language (SL) Emphasis Target Language (FL) Emphasis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逐字译 Adaption 编译
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 Free translation 意译
Faithful translation 信译/帖译 Idiomatic translation地道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语义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Newmark 1981/1988:45)
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产生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张美芳,2004:96)
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3):95-98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本,同时根据布勒(Karl 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纽马克将所有的文本分为三大范畴:表情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根据语言的主要功能,将语篇类型分为:“表情类”(expressive)、“信息类”(informative)和“呼唤鼓动类”(vocative),具体又分为:(1)“表情类”语篇:包括虚构性文学作品,权威人士演讲、人物传记、散文及私人信函;(2)“信息类”语篇:包括教材、科学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记录或议程;(3)“呼唤鼓动类”语篇:包括公共告知、产品说明书、广告、政治宣传、劝诱性文章,有时也包括通俗小说(Newmark, 198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