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第一篇: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露其认知特点,认知理据及认知语法意义。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像谜语里的“谜面”,是“引”,后一部分则像“谜底”,是“注”,是整个歇后语的本意所在。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歇后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自1920年以来,学者们对歇后语进行了诸多研究,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歇后语的来源、命名、分类、结构以及功能层面。从认知的角度对歇后语进行的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更没有人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歇后语进行过研究。鉴于以前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图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以完形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图形一背景理论为主,同时结合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注意观,关联论等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歇后语中图形/背景的辨认,歇后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理据,以及歇后语的认知语法意义三个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以下四个问题;(1)图形一背景理论是否能够有效地阐释语言现象,尤其是汉语歇后语?、(2)汉语歇后语
面粉做面条具有什么样的认知特征?
(3)汉语歇后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理据是什么?(4)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与汉语语法的总体认知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何?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四点结论;(1)图形/背景理论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出发,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阐释传统语言现象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汉语歇后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是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呈现“背景—连接环节—图形”这样一种焦点靠后的认知结构;(3)歇后语遵循了人类普遍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歇后语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4)歇后语虽然句式结构特殊,但仍然符合汉语语法的基本认知模式和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体现形式。
This thesis conduct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Chine Xiehouyu within a cognitive linguistic framework aiming at reveali
记录生活
第二篇: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 (修改稿2)
1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
陈 娜
出纳工作内容及流程
误工证明范本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2)
摘要:汉语蕴含丰富的隐喻,其中谚语更是突出。本文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侧重分析汉语谚语的隐喻特点和谚语隐喻同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分析谚语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籍此揭示汉语谚语的隐喻结构和内容特点及其与概念隐喻密切关联。
关键词:谚语;概念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
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开始颇受关注。隐喻已从语言修辞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认知观的隐喻研究以概念隐喻、概念合成、空间隐喻研究和转喻及其他修辞格研究为焦点[1]。国内也有很多学者针对汉语语言现象进行了认知语言学研究,例如英汉空间隐喻对比[2]、研究体验性假说在汉语具体使用中的表现[3]等。
近年来,对汉语熟语的研究开始摆脱修辞学,尝试从认知视角重新看待熟语中的隐喻现象[4],也出现了对汉语谚语文化模式的探讨,但所发表的讨论仍不多见。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能从隐喻视角来探讨其独特性,揭示谚语隐喻是如何在认知层面帮助谚语实现其社会功能,并且还将为研究认知语言学中存在争论的概念隐喻普遍性问题和隐喻的跨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佐证。汉语谚语隐喻的特点
谚语以其简洁凝练的短句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内涵,具有传授知识、教育警示、规劝后人和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语言层面还具有语法功能和修辞功能。谚语之所以有如此多作用,与其隐喻性密切相关。谚语的隐喻与一般隐喻相比有其特点,首先在结构上, 隐喻结构有两项:目标和始源,基本隐喻句式为“目标域是始源域”,但谚语中没有如此明确的隐喻结构,往 1作者简介: 陈娜(1989---), 女,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学.email:***************** 邮寄地址: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宿舍)花津校区春华园13栋406室 电话:***
往只出现比喻的始源;始源域为具体事件,映射的目标域为更抽象和更基本的概念。例如: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声势很大,而做的很少。始源为雷声、雨点,目标为声势、做或行
动。目标域没有在原句中出现,目标域概念更宽泛而始源域更具体。这样的隐喻结构直接用具体的意象进行表达,喻意暗藏在具体之中,增强了谚语的艺术表现力。该结构需要借助于概念隐喻和约定俗成的谚语用法来实现。
谚语隐喻的另一特点表现在内容上:同时具有变化性和约定俗成性两种性质,笔者将首先分析其变化性:谚语隐喻是建筑在人类身体经验基础之上,谚语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口头创造,是自身经验的直接结果,例如:
熬过冬,就是夏。
指北方春天短,熬过冬天,不久就入夏,庄稼成熟,日子就好过了;比喻只要渡过难关就有盼头。只有经历过北方的冬夏季,才能了解其中的隐喻,而对于四季分明的中部地区人们来说,可能在理解时有所困惑。另外,以经验为基础也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定位句中始源对应的目标,从而解决上节提到的有始源无目标的隐喻结构理解问题。
而不同地区、民族等会有千差万别的经验经历,从而导致“谚语在形式上不要求固定不变,一个意思可以有几种说法。”[5] 例如,表达一个节俭意义,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怎样缓解颈椎疼痛(1)一顿省一口,一年剩一斗。(2)一天一根线,一年织成锻。(3)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4)一天省滴油,十年买头牛。
以上四句映射的隐喻意义都为: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必会积少成多。目标域为“少”与“多”,但每一句展现的始源域都不一样。上文已说明谚语隐喻的目标域为抽象的基本概念,始源域为无数具体相关事件,人民群众在构建某隐喻意义时会从自身经验和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出发,选择适当的始源域来表达。
谚语隐喻内容同时又是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性主要立足于认知层面,从习惯性表达和文化传承角度来看,一方面,谚语常被作为现成的语句引用在日常话语以及书面表达中,即使说话人没有相似经验,却依旧利用固定谚语来表达某种意义。例如:
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el走私船在我干警大队的紧迫下,狗急跳墙,兔急咬人,竟然调转船头,迎面撞来。那贝子府中的家奴多是狗仗人势,雪仗风势,为所欲为。[6]
经验基础除自然经验外还应包括间接经验和某种文化模式下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共享。从
以上例句来看,谚语已成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意义广为人知,是社会认同与共享的结果。
另一方面,谚语有文化意义,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地区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汉语谚语中,佛教思想、儒家文化、农耕文明、封建等级观、传统道德观等得到充分表现,如:
不知天高地厚; 朝里有人好做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用当风立,有麝自然香。
以上例句中,天地、朝、萧何、麝等都是中国特有文化传统的体现。这些谚语一直流传至今,并没有因封建制度的灭亡而把“朝”改为人民政府或者把“萧何”换为其他历史人物,相反,而是用这些做为始源,映射到需要表达的目标上,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
总之,从谚语的产生基础来看,谚语具有变化性;而从语言认知、习惯表达和文化价值传承视角看,又具有约定俗成性。谚语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关系
“据Lakoff 和Johnson(1980)的统计,日常(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1] 谚语也不例外。首先,许多汉语谚语隐喻中包含概念隐喻,并且很多为汉语特有。
例如:
爱在心里,恨在面皮; 矮子队里选将军;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例1中“爱在心里”是“心是情感的发源地”这一隐喻概念的体现,例2含有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空间隐喻概念:高和上是地位高、有优势;矮和下是地位低、力量弱。例3中“民以食为天”运用了汉语中有关天/地的隐喻概念,天为大,是权威的象征。因此,很多此类谚语的隐喻本身就是概念隐喻,即使目标域没有出现,人们也能够通过隐喻概念轻松理解谚语隐喻。
另一方面,谚语中也存在很多隐喻并不属于概念隐喻,但人们可直接引用谚语来表示意义时却并不十分困难。这些约定俗成的惯用谚语整体可以看成具有了隐喻概念的某些性质,笔者从两方面予以解释:
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