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动物词“狗”的隐喻对比

更新时间:2023-07-24 07:05:21 阅读: 评论:0

花园英语108《名家名作》·杂谈
一、引言
传统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表达是一种修辞手段方式,自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模式后,学界对隐喻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化、多样化。隐喻是人类认知思维发展的结果,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内在原因。隐喻一般是指利用人们已知的一种概念去表达另一种待探索的概念,而这两种概念之间又要求存在一定的相互关联性,也就是具有相似性。一般来说就是用生活中多数人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直接映射未知的、抽象的各种具有相似性的事物。隐喻由两个构造部分组成,分别是源域和目标域。隐喻是把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在目标域之上,从而借助源域的图式结构来构建、理解待探索的目标域。
自然界由动物、植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等组成,其中人们对动物的接触较为广泛和深入。在对动物的不断深入接触和了解中,人们发现动物表现出的各种各样的特征与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像之处,这使得人们可以多种方式地利用动物来理解和认识人或事物的某些具有共性的特征,动物隐喻的各种概念也渐渐形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物隐喻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人们频繁用动物来隐喻一些人和事物。在动物隐喻这一概念中,“人或事物”是目标域,“动物”是源域,在使用时大多数将动物的一些习性和特点与人或事物的习性和特点进行合理联系,使人或事物也有动物的共同特点,从而延伸出认知隐喻的意义。
本文以“狗”这一动物为例,从隐喻内涵角度,对比分析英汉动物名词“狗”的隐喻内涵的异同点,并考察两者差异产生的背后理据。
二、“狗”的英汉隐喻对比分析
动物隐喻属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现代人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质的存在,所以可以快速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由于不同种族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不同种族对同一动物在隐喻上的惯用方法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具有相应的特点。因此,动物隐喻词“狗”既具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性。
(一)“狗”隐喻的共性分析
1.指称人的“狗”的隐喻共性分析
无论是生活在哪里的人类,其生活中皆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人类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狗”这一动物,无论在中国还是英国,其属性基本上是相同的,故而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用于指称人的“狗”,其隐喻内涵存在共性特征。在英汉两种语言里,“狗”的隐喻共性特征大都体现在狗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征上。
(1)行为特征映射
狗作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动物,它的行为特征映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聪明听话、乖巧可爱、讨人喜欢的,体现出褒义的色彩;另一种是十分依赖人类,喻指能力较弱的人,体现出贬义的色彩。
指称人的“狗”的隐喻共性大多体现在其行为特征的贬义色彩上,例如:
①我爸的狗头军师,专出馊主意。
②Before the game we were definitely the underdogs.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狗头军师”还是“underdogs”都是指能力较低,不被看好的人。另外英语中还有一些表达:a dead dog (毫无价值的无用之人)等,意思也是指能力低下、没有什么本领的人。
(2)性格特征映射
“狗”身上也带有狡猾的性格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将狗隐喻为“行为卑劣、道德低下的人”。例如:
③她立即上前就用手捂住老丁的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瞎讲!再毋许瞎讲了!”
④Jill Rooney knows that academia is not the corporate world where you have to become your boss’s lapdog to keep your job.
奚嘉豪6s标准化管理
浅析英汉动物词“狗”的隐喻对比
异常现象
[摘  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动物隐喻词汇,由于民俗差异、文化异同、生存环境、认知思维能力以及语义凸显重点等多方面的不同,英汉动物隐喻中既有共性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动物词“狗”为例,比较英汉语中指称人和事物时动物隐喻之间的异同,并进一步探究其存在差异的原因。苦瓜汁怎么做
[关  键  词]动物隐喻;狗;对比
晚上发朋友圈的好句子
109
例③中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和例④中lapdog 都喻指道德低下、行为卑鄙恶劣的人。
另外,英语和汉语当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表达,如英语表达中的running dog (喻指走狗)、 to keep a dog and bark onelf (越俎代庖)、 sly dog (狡猾的人)、a dirty dog (坏蛋)、 yellow dog (
卑劣、 胆怯的人);汉语表达中的鸡飞狗跳、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狗汉奸、落水狗、狗腿子等。
2.指称事物的“狗”的隐喻共性分析
狗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物,它身上的一些特点和习性,在人们认知的加工后,呈现出某种文化隐喻现象。汉语中狗的隐喻表达无不带有中国的习俗和风土人情,狗身上所有的东西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对比来看,英语当中狗的隐喻表达并没有很多源域对象,只涉及狗的一些躯体部位,例如:to dog-ear a book(把书折角)、dog-eared(破旧的,书页卷角的)。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可得知,当“狗”指称事物时,无论是英语中还是汉语中都存在相同的隐喻映射:一是指拙劣的、没有特点的文字文学作品;二是喻指咒骂、辱骂。
(1)“狗”喻指拙劣的文学作品
“狗”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一种邋遢懒散的感觉,因此也可以喻指拙劣啰唆的文章、冗长无聊的故事或者粗劣没营养的诗文,具有贬义色彩。例如:
⑤This shaggy dog story has a happy ending.
⑥有人曾论述过残缺特具的美,如维纳斯的断臂,是不可接续的,如硬去粉饰修复,只会显出狗尾续
貂式的浅薄或暴发户式的俗不可耐。
(2)“狗”喻指咒骂、辱骂
通过社会文明程度以及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观察,“狗”一词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难登大雅之堂的话语,但汉英语中存在着与“狗”搭配的脏话这样的现象。例如:狗娘养的、猪狗不如或doggone(狗日的)。
(二)“狗”隐喻的个性分析
春的使者1.指称人的“狗”的隐喻个性分析
(1)英语中特有的隐喻表达模式
含有褒义色彩的行为特征映射在英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经常用“狗”来隐喻幸运的人或者地位较高的人,例如: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领导人)、a big dog(大人物)。在英语里,狗还喻指着带有某种情绪或特质的人,例如:a gay dog(开心的人)、a sad dog(悲伤的人)、a lazy dog(懒汉)和 a dumb dog(缄默寡言、守口如瓶的人);也可指某些重要的职业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bird dog(寻找有潜力、有能力、有才华的新人——猎头)、a war dog(已经退伍的)和 a a dog(水手、海盗)、old dog(在某一行从业多年的老行家)等。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大
量的习语或谚语,也存在“狗”指称人的现象。例如: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雪中送炭),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ar-king dogs don’t bite.(爱嚎叫的狗不咬人),Dumb dogs are dangerous.(哑巴狗最危险),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老狗不乱叫),work like a dog.(任劳任怨),Every dog has its day.(时来运转)等。
自负的意思
(2)汉语中特有的隐喻表达模式
汉语中当“狗”指称人时比英语更加具体,除了隐喻“行为卑鄙恶劣、道德品行低下的人”以外,还可以喻指“下人、奴仆、臣子”,例如:
⑦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遭此极刑,告南朝诸将填命。
汉唐时期,时常用“狗”来喻指“奴仆、臣子”,“狗”的正面形象很好地贴合了古代臣民或奴仆见到帝王卑躬屈膝、谨言慎行的状态;与此同时,汉语中的“狗”隐喻形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奴仆、臣子”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已经十分低了,因而“狗”隐喻这两种人物形象的现象也愈发减少甚至消亡。另外,在古代汉语中,人们通常会使用“犬”谦称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安心近义词
⑧钱士忠答道:“有两个犬子,大的叫钱大成,蠢笨不堪,二的叫刘云。”(选自《三侠剑》)
例⑧中的“犬子”指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汉语中还有许多,例如:犬马、犬马恋主、犬马之
心、犬马之养、犬马齿索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已经很少出现了。
2.指称事物的“狗”的隐喻个性分析
(1)英语中特有的隐喻表达模式
英语中的“狗”,还可以喻指时间、天气、麻烦和精心打扮等。例如:a dog’s age(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dog days(天气炎热),rain cats and dogs(如盆泼般的大雨),Let sleeping dogs lie.(不要惹不必要的麻烦),There are more ways of killing a dog than hanging.(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 put on the dog(精心打扮)。
也常用“狗”来隐喻悲伤的心情或幸运的事等,如 go to the dogs(每况愈下),be 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非常高兴), the dogs(绝妙的事物),英语中的一些熟语,狗喻人的情况往往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来修饰“ dog ”,
110《名家名作》·杂谈
而它的感情色彩由修饰词决定,如谚语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雪中送炭)。
(2)汉语中特有的隐喻表达模式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丰富,故而常用诸如“犬牙交错、犬牙差互、犬牙相临”的词来形容险峻的地势;另外还会用“鸡犬桑麻、鸡犬相闻、鸡鸣犬吠”来描绘和谐静美的田园风光。
除了上述表达外,汉语中还存在一些用狗来表示犯罪行为的例子,如:挂羊头卖狗肉、犬吠之盗、犬吠之警、鸡鸣狗盗、鼠窃狗偷、偷鸡摸狗等,这些都带有贬义色彩。
三、英汉“狗”隐喻差异的原因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狗”在英汉语言中无论是指人还是指物都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种族思维的不同
一方面,英国人愿意用动物来比喻自己,他们尤其喜欢狗这一动物,认为狗是人类最亲密、最忠诚的朋友。另一方面,在英美文化中,狗基本上已经被驯服,自古至今,一直都流传着关于狗的忠诚故事,例如我们看到的电影《忠犬八公》,这一电影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所以人们对“狗”的隐喻带有很多的褒义色彩。
(二)生存环境的不同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陪伴人们较多的则是一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动物,如牛、马、羊、毛驴等。在我国古代时期,百姓并没有养宠物的意识,只是将动物作为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劳动力尚不充足,更没有大型农机具的发明和使用,所以会豢养牲畜壮大劳动力队伍,补充劳动力缺乏这一问题,人们饲养动物只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们为生产服务。在众多常见的动物中,狗出现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它最早是由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的,往后越来越多的品种出现在世人眼前。在我国百姓的生活中,养狗多是为了看家护院、守护庄稼等,时常被关在笼子里或者被绳子拴住。因此,在汉语中狗的隐喻大都含贬义,即使现在人们对待狗的观念早已转变,但隐喻义仍然保留下来。而英国却不同,他们很早就有将小动物精心喂养的意识,喜欢养宠物,同时他们也非常喜欢狗,因此狗的隐喻义中褒义较多。
(三)语义凸显的重点不同
Lakoff指出:“正是允许我们把概念的一个方面看作另一个概念的这种系统性要求掩盖了这个概念的其他方面。通过允许我们聚焦于一个概念的一个方面,隐喻性概念阻止了我们去注意与这个隐喻不和谐的该概念的其他方面。”当我们将“源域”中的部分特征转移到“目的域”之后,被转移的这部分特征就会被凸显出来,于是其他的内涵就化为背景。汉语中凸显的是狗的作为奴仆或者是指犯罪行为,而英语中多以凸显其幸运或地位较高的人为主。
四、结语
本文以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狗”为例,探析了该动物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丰富隐喻义。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狗”在两种语言中,无论是指称人还是指称事物,都存在共性与个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种族思维的不同;2.生存环境的不同;3.语义凸显的重点不同。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狗”的隐喻义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更加准确把握不同语言的特点,在不同环境下能够正确使用言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源域和目标域,利用隐喻理论认知、分析和理解新的事物。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王寅.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
[4]王佩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动物词“猪”的隐喻及其变化[J].海外英语,2021(19):269-270,274.
[5]黄春.英汉动物隐喻文化对比:以“狗”“龙”为例[J].新纪实,2021(25):88-90.
[6]马武林,陈竹,周雨.基于语料库的汉英“龙/ Dragon”隐喻对比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11):38-44.
[7]张玮.基于语料库英汉“狗”的概念隐喻[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25(2):11-14.
[8]补爱华.英汉动物隐喻异同的对比分析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6,35(8):95-97.
[9]赵伟兴,韩媛媛.汉英指称人的动物隐喻对比分析:以“牛”为例[J].科技信息,2012(30):31,33.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本文发布于:2023-07-24 07:0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94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隐喻   动物   人们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