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译《沁园春·雪》看诗词翻译中的美学蜕变

更新时间:2023-07-21 22:41:36 阅读: 评论:0

感冒难受的图片
从英译《沁园春·雪》看诗词翻译中的美学蜕变
■周 源/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首,意境壮美气势雄宏,艺术表现手法纯熟,美学成就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本文通过辜正坤和许渊冲的英译,来分析其语言、文化的美学特征是如何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中进行蜕变的,还要在此过程中分析讨论不同译本对美学蜕变的成功处理及其不足,从而能对诗词英译中美学特征的转换有一些有益启发。
关键词:毛泽东 音韵美 修辞美 意境美
冬青花语
毛泽东创作的诗词中,《沁园春·雪》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炉火纯青,其美学成就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本文将通过辜正坤和许渊冲的英译,分析其语言、文化的美学特征从汉语到英语的蜕变过程,从中发现不同译本对美学蜕变的成功处理以及其不足之处,从而能对诗词英译中美学特征的转换有一些有益启发。
一、英译中语言音韵美的转换汉语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讲求“平仄”要“押韵”要符合固定的“格律”。对词来说“韵”和“格律”就更加重要了,因为词兴起于唐代,极盛于宋代,本来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词,如《沁园春》这个词牌就有其固定的韵律。而英语诗歌通常也有其自身的格律,如“五步抑扬格”等,因而在英语译文中想传达出汉语原词的音韵美,就成了译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从辜正坤译和许渊冲的译文中来观察,译者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沁园春·雪》上阕十三句压了四个平韵“飘”“滔”“高”“娆”,读起来刚劲有力,气势非凡。译文中辜译采用了句末压韵的处理方法,如一到三句句末
为“found”“aground”和“snow-bound”压的ound的韵,四五句句末为“wall”“all”压all的韵,许译采取了隔行在句末押韵的方式,如第五句和第七句的“white”和“sight”押韵。辜正坤认为“外国诗间行押韵,取12123434型较多;而中国诗
取1121型较多”,但在其译文中他还是偏向于保留中国诗押韵的特点,而许译坎坷官路
采用了偏向于英诗的隔行押韵法。笔者认为译文读者主要是英语读者,许译采取了照顾英语读者音韵审美习惯的译法,所以更胜一筹。我们可以从中启示,即翻译诗词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音
韵美的成功蜕变,可以以读者为中心,在不扭曲原意的情况下,尽量照顾读者的音韵审美习惯。
二、英译中语言修辞美的转换
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双方发展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以及美学观念都有很大差别,双方在使用修辞手段上也有所不同。
在上阕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的是隐喻手法(Metaphor)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辜译此句为Likesilversnakesthemountainsdance,Likewaxelephantsthehighlandsbounce,将隐喻化为明喻(simile)很生动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象。许译此句译为Mountainslikesilverserpentsdancing,Highlandslikewaxyelephantsadvancing,也是用了同样的手法将隐喻转换为明喻,只是此处用advancing更加符合原文的意思,比辜译中的bounce要更好。“欲与天公试比高”此句中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天拟人化为了天公,此句辜译为Alltrytobehigherthanheavenevenonce!许译为Alltrytomatchtheskyinheight.都没有将此处的拟人修辞格译出,而是采用了意译的办法,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因为在英文中并无“天公”这个拟人的意象,所以此处只好牺牲了原文中的修辞格,使用了释义的译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英译诗词要想很好的传达原文的修辞美,一定不能使用机械照搬原文修辞格的办法,那样不但不能保持原文的语言感染力,而且还容易让译文辞不达意,甚至歪曲原文的意思。所以在处理修辞格的时候,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办法,如转换修辞格,转换比喻形象,或意译等,总之要尽量符合英语读者的语言审美习惯。
三、英译中意境美的转换照片英文>飞叶是什么意思
生活百科网意境美是中国诗词中非常突出的特点,关于意境的定义宗白华认为“艺
明成语接龙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
境’”。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正是以他豪迈自信的革命情怀与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了一个灵动而大气的意境。但在英译中,意境美的转换与蜕变往往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
词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出一幅极目千里的动态雪景,此处的“千里”“万里”是虚化的说法并非确切的一千里或一万里,但在译文中辜正坤将“千里”“万里”译为athousandLi
和tenthousandLi这样就将词中缥缈无限的境界坐实了,让英语读者较难体会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境。于此相对,许渊冲将“千里”和“万里”译为Hundredsofleagues和Thousandsofleagues以虚对虚,比较成功的传达出了原文的意境。同样,原文中的“望长城内外”也是虚指,辜译为Behold!AtbothsidesoftheGreatWall其
中bothsidesoftheGreatWall译文将“内外”bothsides范围显得窄小,没有传达出原词中长城内外极目千里的意境,许译为withinandwithouttheGreatWall相对较好的传达了原文中长城内外千里远望的意境。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原文中有一种意境的“模糊美”,刘宓庆认为“模糊美的魅力产生于不确定性带来的审美期待,这种期待在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产生一种超乎默契的互动和神秘感,而使‘潜在意象’层出不穷”“在中国哲学-美学观念中,‘模糊’体现了一种高度和谐的虚实关系,体现深刻的道家美。作为一种至高的审美理想,模糊具有无替代的审美素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虚实结合的写景以表现作者飞驰的想象力和宏大的气势,所以在英译时应该考虑运用以虚对虚还是以实对虚的方法来处理,最重要的准则还是要能在译文中传达出原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意境。初学广场舞入门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沁园春·雪》的两种
(下转第100页)

本文发布于:2023-07-21 22:4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911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学   转换   意境   读者   审美   原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