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与“发奋”的历时与共时探

更新时间:2023-07-21 14:40:27 阅读: 评论:0

146《名家名作》·杂谈
[摘  要] “发愤”不完全等同于“发奋”。历时来看,“发愤”的意义更为丰富,除了“决心努力”的意义外,还有“发泄愤懑”“激于义愤”“含恨”等意义。共时层面,两者的语义侧重点不同,可适用的主体对象、某些使用习惯不同。“发愤”侧重于内在情绪,愤而向上;“发奋”则侧重于外在精神,奋而振作。成语“发愤图强”产生于清朝末期,远远早于“发奋图强”,反映了人们期望国家发达强盛的迫切心理。
[关  键  词] 发愤;发奋;历时;共时
“发愤”与“发奋”的历时与共时探究
牛    利    李    月
中小学生在学习成语“发愤图强”时,经常会把它和“发奋图强”进行比较。有教师在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后发现,词典中并没有收录“发奋图强”,就认为这个成语是错误的。这引发了我们对“发愤”与“发奋”以及两个成语之间异同的好奇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给两个词的释义为:
【发愤】[动]决心努力:~忘食|~图强。也作发奋。【发奋】[动]振作起来;奋发:~努力|~有为。同“发愤”。
可见,“发愤”也作“发奋”,两者可以等同。那么,它们的意义、用法没有任何区别吗?鉴于此,我们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究。首先追根溯源,从历时视角了解“发愤”和“发奋”意义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从共时视角探讨它们在现代汉语中不同的用法。最后分析成语“发愤图强”和“发奋图强”来源的时代背景和用法,以期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参考。本文语料源主要来自BCC 语料库、CCL 语料库和汉籍全文数据检索语料库。
一、“发愤”与“发奋”的历时考察(一)发愤
“愤”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房吻切,心部,从心賁声,懑也[1]。可见,“愤”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其意义与人的心情有关,描述人较为郁闷的心情。“发愤”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较多,“发愤”有“下定决心,努力学习”的意义,较早可见于《论语》:
(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此例中“发愤忘食”可解释为“勤奋学习以致忘了吃饭”。“发愤忘食”因其传递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自产生后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使用频率,并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成语。具有“勤奋”义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
无垠的近义词(2)昼求秀才,十年不得,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北史》)
(3)司马迁发愤作史记百三十篇。(《西京杂记》)例(2)中因“求秀才,十年不得”于是发愤撰书。例(3)中司马迁因发泄愤懑而著《史记》。以上例子可见,“发愤”的“勤奋”义是意译而来,是人们遭受不满现状或耻辱磨难时心情愤懑,郁结不通,于是痛下决心,立志突破,把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尝试摆脱不满困境。“发愤”的“勤奋”义在元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组合,如发愤读书、发愤用功、发愤有为、发愤为学、发愤为雄、发愤图强等。
除“勤奋”义外,“发愤”在古汉语中还有“表达愤懑”“振作精神”“激于义愤”“含恨”等意义,例如:
(4)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5)逆竖滔天,王室如燬,正是义夫发愤之秋,志士忘躯之日。(《南史》)
(6)天子播越,宫庙焚毁,是以豪杰发愤,沛然俱起。(《后汉书袁术传》)
(7)来俊臣素忌之,诬干与琅邪王冲通书,系狱,发愤卒。(《新唐书》)
例(4)中屈原因为进谏招致不幸,极为心痛,此处“发愤”是表达他内心强烈的愤懑之情。例(5)中“逆竖滔天”,鼓励“义夫”振作精神。例(6)中“豪杰”对“宫庙焚毁”这样的事情,激于义愤,都站起来要有所行动。例(7)中,“发愤卒”是“含恨而死”的意思。
(二)发奋
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给“奋”的释义为:
“翬也。翬,大飞也。从奞在田上。田尤野也。方问切。”牛肉丝
[2]
手拍黄瓜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世纪以来豫中方言词汇演变研究”(项目号:2020BYY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47
可见,“奋”的本义是形容鸟儿用力振动翅膀。“发奋”一词较早见于战国时期的《管子》:“然则天无疾风,草木发奋,郁气息,民不疾而荣华蕃。”“草木发奋”是指草木奋力生长。此处“奋”的意义由本义“鸟儿用力振动翅膀”引申出“草木奋力生长”的意义。后来,“发奋”也用来形容人振作精神、决定努力,例如:(8)但今日中国人已全体发奋,数千万之义和拳民,皆奋起以卫国家。(《景善日记》)
(9)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儒林外史》)
例(8)中,中国人已全体“发奋”是指中国人精神振作起来,保卫国家。例(9)中“发奋有为”是指振作精神以有所作为。除此之外,“发奋”还有勤奋、决心努力的意义,例如:
古的词语
水价(10)小侄为此发奋读书,指望完成好事。(《初刻拍案惊奇》)
(11)只他这等一想,那发奋用功的心益发加了一倍。(《儿女英雄传》)
(12)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红楼梦》)
以上例子中,“发奋读书”是指勤奋学习,努力读书;“发奋用功”是指勤奋用功;例(12)中,“正好发奋”是贾母劝说贾宝玉,读书的伴儿有了,应该勤奋学习了。“发奋”是振作精神、决心努力的意义,在古汉语中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组合搭配,如发奋为雄、发奋为学、发奋自强、发奋有为、发奋图强等。
从“发愤”与“发奋”的历时用法可见,两者的意义异中有同。很明显,“发愤”的意义比“发奋”要多一些,但两者都有“振奋精神”“决心努力”的意思。不同之处是,“发愤”之“勤奋”义,往往先有内在情绪之愤懑,内心受刺激而决心努力,而“发奋”则多指振奋精神。
二、“发愤”与“发奋”的现代汉语考察
储泽祥、刘琪(2021)认为,权威辞书在释义时会把意思相近的两个词的差别体现出来,但辞书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专门对近义词进行辨析是非常必要的[3]。古汉语中意义丰富的“发愤”一词,在经历语言的发展演变后,其仅保留了“决心努力”的意义。“发奋”的意义为“振奋精神”,与历时相比,变化不大。通过对所搜集语料的共时考察,发现两个词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之处。
首先,语义侧重点不同。“发愤”和“发奋”虽然都有振作精神、勤奋努力的意义,但是它们的语义侧重点稍有不同。据前面“发愤”的古汉语义可知,其更侧重于人内在的情绪。“愤”是愤懑的意思,“发愤”是指因人内心不满而情绪激动。为抒发胸中愤懑,于是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试图摆脱困境,改变现状。而“发奋”则侧重于人外在的精神状态,强调振作精神,鼓起劲头做事情,例如:
(13)周恩来从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人民日报》,1998年)(14)勉励大家珍惜美好时光,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家乡、为祖国作贡献。(《人民网》,2022年9月)(15)成功的、重要的作品,都是作者身心受到创伤,苦闷发愤之下的产品。(《中国当代电影史》)日常使用中,由于两者均可表示勤奋努力的意思,因此当人们并不在意其语义的侧重时可以互换。但当我们着重强调因不满而情绪激动,内心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驱力时,可以选择“发愤”一词。例如,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当有意强调“振作精神”时可以用“发奋”,例如:
(16)……并寄语学生们,刻苦学习,发奋成才,报效祖国,接续爱心,传递善良。(《人民网》,2022年9月9日)
(17)为激励和政县广大青少年珍惜时光、发奋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民网》,2022年7月11日)
其次,可适用的主体对象不同。“发愤”的主体一般是人,如青年人、孩子、中国人民、学生等,但是“发奋”可适用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企业和国家等,例如:(18)一些困难企业发奋图强,逐步扭亏摆脱困境。(《人民日报》,1998年)
(19)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发奋图强而不是墨守陈规。(《人民日报》,1998年)
(20)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开展了“找准坐标、发奋图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讨论。(《1994年报刊精选》)
最后,使用习惯上,有些不能替换。例如“发愤忘食”因其适用频率较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固化为成语,不能写作“发奋忘食”。“催人发奋”是指某件事促使人精神振作、情绪高涨,因其强调使人外在精神上的振作,因此一般不写为“催人发愤”。
三、成语“发愤图强”与“发奋图强”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4版)中“发愤图强”的释义为:“决心努力,谋求富强或上进。”[4]《成语大词典》对“发愤图强”的释义是:“因受(激励而)下决心努力奋斗,谋求富足强盛。”[5]两本词典虽然都
百多邦软膏的说明书
148《名家名作》·杂谈
收录了成语“发奋图强”,但释义都说见“发愤图强”。看来字典更倾向于以“发愤图强”这一词条为主。鉴于此,我们首先探究一下这两个成语的来源。“发愤图强”最早应该出现在清朝末期,可见于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刘铭传的《刘壮肃公奏议》。
(21)此两篇均赞美周宣王在西周衰乱后因忧虑国家危亡而发愤图强整顿武备。(《海国图志》)(22)解严后,诏由英德购钢甲快船四只,专备台澎,需款二百万。并开行省,竭力经营。斯固发愤图强矣。(《刘壮肃公奏议》)
《海国图志》是魏源于1842年写成的一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刘壮肃公奏议》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于清末写成的杰作。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战争的爆发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刺痛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神经,他们悲愤于国家的落后,迫切希望国家振兴强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语“发愤图强”应运而生。例(22)中皇帝下诏购买英德钢甲快船,也是当时官方试图提高军事实力、摆脱现状的真实反映。“发愤图强”还可见于民国时期的历史演义作品和史料笔记中,例如:(23)论曰:戊戌变法,德宗发愤图强,用端棻等言,召用新进。(《清史稿》)
(24)拳匪之乱,联军入京,为慈禧后一大惩创,至回京以后,不思发愤图强,犹恋恋于珠宝首饰,
宝非所宝,不亡何待?(《清史演义》)
(25)懿旨迨,甲午挫于日本,发愤图强亟思变法,乃信任二三新进,过于操切,致不容于。(《皇朝续文献通考》)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1914年设馆编修,由赵尔巽主编的记载清朝历史的纪传体历史著作。例(23)中“德宗”光绪皇帝支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使国家强盛起来。《清史演义》是蔡东藩于1916—1926年完成的十一部通俗演义之一。例(24)批评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后,不是发愤图强,而是依然贪恋珠宝的行为。 例(25)讲甲午战争战败后,官方欲通过变法发愤图强。除此之外,在民国时期的其他作品,如《后汉演义》《采菲录》《慧因室杂缀》《皇清秘史》《乐斋漫笔》等著作中也查阅到了“发愤图强”,说明该成语在民国时期已经有较多的使用。
“发奋图强”出现的时间要晚于“发愤图强”,较早可见于1924年4月13日孙中山先生在“民权主义”第四讲的讲话中。
麦冬菊花茶的功效(26)无如丕士麦才智过人,发奋图强,于一千八百六十六年用很迅速的手段和奥国打仗,一战便打败奥国。
同时期的民国作品中,较少有该成语的使用。通过我们对1946年以来《人民日报》的检索后发现,从
1956年开始,“发奋图强”经常出现在报纸的新闻中,例如:(27)孙先生谈得并不多。但他也谈到了中国积弱,应该彻底改革,发奋图强的道理。(《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9日)
(28)当几年前他还是一个懂得很少的徒工时,自己曾经是一个发奋图强的青年人。(《人民日报》,1957年11月30日)冬季抑郁
可见,成语“发愤图强”是清朝末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产物,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和人们希望国家发达强盛的迫切心理。“发奋图强”出现的时间虽然比“发愤图强”晚了八十多年,但确有该成语的存在,我们建议《现代汉语词典》进行收录。相比之下“发愤图强”有更高的认可度和牢固的群众使用基础。高频的大众化使用,结构凝固使其由“语”变为“固定组合”而成为成语[6]。两个成语的区别类似于“发愤”和“发奋”,“发愤图强”的主语一般是“人”,如青年人、航天工作者、文艺战士等,但是“发奋图强”的主语可以是“人”,如各族人民、中国人民,也可以是祖国、政府、朝廷等,可适用的主体范围更广。因为两个成语都有努力振作、谋求强盛的意思,因此现代汉语中人们对二者并不进行区分。我们认为,在特定语境中,当人因遭遇困境磨难,受到激励后决心努力奋斗、谋求强盛时,可以选择“发愤图强”,例如“卧薪尝胆是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兴越灭吴报仇雪恨的故事”。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储泽祥,刘琪.论近义词辨析的实用性[J].语言文字应用,2021(4):82-92.
[4]李行健.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
[5]成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成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吴东海.对汉语成语的再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41-45.
作者简介:
牛利(1980—),女,汉族,河南汝州人,博士研究生,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文发布于:2023-07-21 14:4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906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奋   成语   意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