㊃语言学研究㊃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3-0964.2020.03.018 身 体 语义特征考辨
杨绪明a ,向 博b ,赵 莹b
(南宁师范大学a .国际教育学院;b .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 要: 身 和 体 是指称性相似㊁构词作用相近的名词性语素,但在使用中存在着语义与搭配上的差
异㊂通过字形分析和义项梳理可知, 身 强调的是人或物体的 主体性 ,而 体 则重在凸显事物的 外部特征 或 内部架构 ,二者语义特征差异显著㊂
关键词:身;体;义项;语义特征
O S I D :
中图分类号:H 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20)03-0100-06 在现代汉语中,
身 和 体 的指称作用是相似的, 身体 作为同义复合词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㊂在构词过程中, 身 与 体 的语素义有时基本相同,如在 身躯 躯体 体重 身高 身形 体型 等词中,他们都能较为笼统地指称人的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㊂但仔细品味, 身 和 体 的语素义也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如我们可以说 身份 亲身 身孕 身价 身影 等,也可以说 体裁 体例 固体 政体 形体 等,但不能说 体份 亲体 体孕 体价
体影 等,也不可以说 身裁 身例 固身 政身 形身 等,在这些词中 身 和 体 的语素义差异很大㊂即使是 体重 身高 身形 体型 等 身 和 体 语义基本相同的词中,也较少说 体高 身重
身型 体形 等㊂可见,梳理 身 和 体 的语义脉络并分析其语义特征,有利于厘清二者之所以出现不同语义发展路径的各种影响因素㊂
一㊁ 身 与 体 的字形与本义
身 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字形,其中甲骨文与小篆字形特点尤为突出㊂在甲骨文中 身
形为,是一个腹部隆起的侧立着的人,‘说文解字㊃身
部“: 身,躬也,象人之身㊂从人
声㊂ ‘说文解
字㊃吕部“: 躬,身也㊂从身从吕㊂ 可见, 身 与
躬 互为训释,是意义极近的同义词①㊂段玉裁注: 身,躬也㊂二字为互训㊂躬谓身之伛㊂从人㊂申省声㊂ 申 有 伸展 引长 义,‘广雅㊃释诂四“: 申,伸也, 又言 申,引也 ㊂‘释名㊃释形体“: 身,伸也,可屈伸也㊂ 身 申 伸 声同义通,皆有 伸展 义㊂由此可见, 身 躬 应指 人伸展身体时的形体 ,即王引之在‘经义述闻㊃通说上“中所述: 人自顶一下踵以上,总谓之身㊂ 又依段注所言 躬谓身之伛 , 伛,背曲也 ,从 躬 的繁体字 躳 可以看出其意在强调身体弯曲时的形态,此时会显露 吕 ,即
背脊骨 也㊂根据前文所述 身 之甲骨文字形,先人用象形的方式描绘出一个人大腹便便的姿态,其关注点在于这个人硕大的腹部,即人舒展身体时,腹部显而易见,以此表明人身体之主体部分㊂ 身 的小篆与金文字形
为
,同样是一个侧立的人形,且
在人的肚子上写一小横,或者画个圆圈用以指示㊂分析 身 的早期字形,我们可以推测在造字之初,
身 字可能表示 身体的主干部分 , 其中既有 躯
体 或 躯干 之义,又有广义的人的身体之称
罗浮山[1]
㊂在古代 体㊁體 是两个字㊂ 体 有三个读音
b èn
c u ì t ǐ
,我们分别记作 体1 体2 体3 ㊂ 体1 从人,从本,同 笨 ,表 粗劣 义,‘正字通㊃人部“: 体,别作笨,义同㊂ 体2 指狱名,‘龙龛手鉴㊃人部“: 体,狱名㊂ 体3 则是 體 的简化字,即本文所要论述的对象㊂ 體 ,形声,从骨,豊(l ǐ)声,其小
篆字形为
,后来字形变为 軆 ,今又简化为 体 ,本
收稿日期:2020-02-11
薯片的危害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X Y Y 020);广西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语言文字研究专项(2015Z X G 003
)作者简介:杨绪明(1973 )
,男,河南商城人,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语法㊁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向 博(1996 )
,男,重庆云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赵 莹(1993 )
,女,河南焦作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第40卷 第3期 2020年5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40N o .3M a y 2020
义指 身体,全身的总称 ㊂‘说文解字㊃骨部“释为: 體,总十二属也㊂从骨礼声㊂ 段注: 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㊂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㊂手之属三,曰厷,曰臂,曰手㊂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㊂合说文全书求之,以十二者统之,皆此十二者所分属也㊂ 由此可知 身 体 在古代汉语中对身体的指示作用各不相同且互为补充, 身 强调一个人的腹部或身体主干部分,而 体 则强调了除 身 以外的头部㊁肩脊和手脚等肢体部位㊂
二㊁ 身 的义项与语义特征分析
(一) 身 的义项
汉语工具书在义项的设立编排上往往是根据词义的发展顺序而定,‘故训汇纂“通常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先本义后引申义,古义在前后起义在后,实词义在前虚词义在后㊂在‘汉语大字典“中多义字按照本义㊁引申义㊁通假义㊁地名义㊁姓氏义的顺序分项排列②㊂在‘汉语大词典“中 身(s hēn) 之义项更为丰富,如 穿戴 年寿 功名 等3项‘汉语大字典“未曾收录而见于‘故训汇纂“㊂在综合考量以上3部工具书的前提下,以‘汉语大词典“为语料分析来源,并依据各工具书义项编排顺序适当调整‘汉语大词典“义项位置,其中第13㊁14㊁15项移置义项3之后,详见表1㊂在‘汉语大词典“[2]第1卷698-699中, 身 共有18个义项:1.人或动物的躯体,该义项又分为3类情况:①指整个身体,‘左传㊃襄公二十四年“: 象有齿以焚其身㊂ ②指颈部以下大腿以上,‘论语㊃乡党“: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㊂ ③指一个人头以外的部分,‘山海经
㊃南山经“: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㊂ 2.身孕,‘汉书㊃长沙定王刘发传“: 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㊂ 3.物体的主体或主干部分,‘周礼㊃考工记㊃桃氏“: 为剑 身长五,其茎长㊂ 茅盾‘子夜“: 船身猛烈地往后一挫,就像要凭空跳起来似的㊂ 4.生命,‘楚辞㊃离骚“: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㊂ 5.毕生,一辈子,程本立‘书<;夏荣传>后“: 敝衣菲食,以终其身㊂ 6.年寿,年纪,‘逸周书㊃文传“: 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㊂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㊂ 7.自身,自己,‘楚辞㊃九章㊃惜诵“: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㊂ 8.代词,指 我 ,‘尔雅㊃释诂下“: 身,我也㊂ 又 朕㊁余㊁躬,身也㊂ 9.亲自,‘管子㊃入国“: 疾甚者以告,上身问之㊂ 10.身体力行,亲身经历,‘淮南子㊃缪称训“: 身君子之言,体行君子之言也㊂ 11.亲自担任或担当,‘新唐书㊃房琯传“: 李光进将北军,自奉天入㊂琯身中军先锋㊂ 12.谓佩戴,穿着,‘续资治通鉴㊃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㊂ 13.身份,地位,‘论语㊃微子“: 子曰: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㊁叔齐与! 14.品德,才能,‘晏子春秋㊃问上二十“: 称身就位,计能定禄㊂
表1 身 的语义特征
义项语义特征
1.人或动物的躯体ʃ人,+主体
2.身孕+人,-主体
3.物体的主体或主干部分-人,+主体
4.生命+人,+主体,+存活
5.毕生,一辈子+人,+主体,+存活时间
南阳漂流6.年寿,年纪+人,+主体,+存活时间
7.自身,自己+人,+主体,+主体性
8.代词,我+人,+主体,+主体性
9.亲自+人,+主体,+主体性,+践行
10.身体力行+人,+主体,+主体性,+践行
11.亲自担当+人,+主体,+主体性,+践行二次元男生壁纸
12.佩戴,穿着+人,+主体,+主体性,+践行,+服饰
13.身份㊁地位+人,+主体,+社会性
14.品德㊁才能+人,+主体,+社会性
15.功名,事业+人,+主体,+践行,+社会性
16.佛教轮回的一世+人,+主体,+存活时间,+佛教
17.量词+主体,+指代,+术语
18.姓氏+称号,+姓氏爱和自由
注: + 指具有该特征, - 指表示不具有该特征, ʃ 表示可具有也可不具有该特征
杨绪明,等: 身 体 语义特征考辨
15.功名,事业,‘陈秀伯墓志铭“: 君之言不用而身无成,亦岂其命欤! 16.佛教轮回说的一世,‘颜氏家训㊃归心“: 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 17.量词㊂18.姓氏㊂
(二) 身 的语义特征分析
针对某个词的词义形成而言,只要从历时的角度加以考察,都可以梳理出其词义形成的线索,找出其词义形成的源头[3]㊂梳理 身 所包含的18个义项可知, 身 的语义指称具有由人到物㊁由具体到抽象㊁
由外在形式到内在性质的演变趋势,并伴随着 身 指代个体范围的扩大与指示范畴的延伸㊂例如,从指代人的主体部分,扩大到能指代人或物的主体部分;从指代人的主体部分,延伸到能作为代词指代某个具体的人本身;从指代个人本身,又延伸到指代抽象的个体属性或个体存活的时间㊂从本质上来说, 身 的不同义项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根据 身 的重要性而赋予其更多的含义,以此来凸显 身 的主体作用以及主体外在的重要性[4]㊂
整理‘汉语大词典“中 身 的第1到第9个义项可知, 身 拥有具象特征的义项几乎都具有 主体性 语义特征,即它们都强调一个物体的主体部分㊂如在义项1中,虽然 身 能够分别指代 整个身体 颈部以下大腿以上 或 一个人头以外 的部分,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 整个身体 的含义一定指向 某一个特殊的主体 而非其他; 颈部以下大腿以上 其主体性体现得更为明显,它指向 某一个身体中部的主体部分 ; 一个人头以外的部分 则强调了 身 所具有的 非顶端 属性㊂ 身 的义项2指 女子怀孕 ,同样突出了 主体性 特征㊂怀孕的妇女,其硕大的腹部是整个身体的 主体 部分,同时腹中的胎儿也是创制 身 字形时所关注的主体㊂
义项3是根据义项1的含义延伸而来,身体作为人类最熟悉的事物在人的大脑已建立具象化的意象图示,人们对其有着深刻的认知体验,由于事物相似性, 人或动物的主体 概念经由人们想象不断与他物建立起联系㊂于是, 人 源域中 人㊁主体部分 通过隐喻的方法被映射到具备 物㊁主体部分 语义特征等一般事物的目标域,指 物体的主体或主干部分 ,如 车身 船身 ㊂义项4㊁5㊁6来源于人们对身体变化
的深刻感知,身体与生命㊁寿命相互关联,身体存在与否及存在状态则就预示着人们的生命状态,古语 安身立命 粉身碎骨 以身殉国 便是明证㊂义项7和义项8的主体意识非常强烈,这与 身 作为主体在人身上所体现的凸显性不无相关㊂义项9㊁10㊁11主要含有 自身 践行 两种意义,强调 自我 主体性来源
于人们对 身 主体性的理解,即 身 能指代 我 ,且行为的践行绝不能离开 主体 部分,这是由于 身体 在动作行为的完成过程中厥功至伟㊂
身 的义项12为 穿 ,具有动词属性,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体现了对象的 主体性 ,因为与 穿 这一动作关涉的衣物所覆盖的多为身体的主干部分㊂现代汉语用 戴㊁穿 两个词来表示将帽子㊁衣服㊁鞋子㊁钻石㊁假发等穿戴在身,而古今汉语的 穿戴 义动词在各自的义域上宽窄有别,上古汉语分别用 冠㊁衣㊁履 来表示,中古用 著 来表示[5]㊂而 身 作 穿 义时只能与 衣服 类名词搭配,而不能与鞋子或帽子类衣物搭配㊂如唐代‘梁书㊃西北诸戎传㊃滑国传“: 人皆善射,著小袖长身袍,用金玉为带㊂ 义项13㊁14㊁15凭借事物的相关性与相似性被人联想投射到其他认知域㊁评价域等目标域㊂对 身 不再是以个体进行自我的审视,而是进入到社会这个大范畴接受他人的检验㊂顾名思义,身份㊁地位即人们在社会上的显性范畴,身份有年龄㊁职业㊁性别㊁家庭等多种因素,地位有高低之别, 身 也有位置 居于人主体部分, 身 的大小也受到众多因素影响,性别不同㊁家族遗传㊁年龄长幼㊁职业服饰等都能影响 身 的不同㊂古语早已有以身作人的典例,‘诗经㊃小雅㊃何人斯“ 不见其身 ,王先谦三家义集疏 鲁身
作人 ㊂可见,人的身份㊁地位能以身体现,人的 品德 才能 不但可以由 身 的所作所为来展现,也可借 身 观其背后的身份㊁地位㊂ 身 的第10个义项到第16个义项,都是用转喻的认知手段,分别由强调具体的人或物的主体,抽象到对某个特定主体内在属性的认知㊂与通常强调的个体自然生命不同,这里的 身 所强调的是个体所拥有的 社会生命 [6]㊂具体来说就是用 身 来指代躯体所属个体所具备的 性格 品质 或其拥有的 社会价值 社会地位 ,以及该躯体能够存活的时间㊁甚至是带有宗教色彩地指称某躯体内部灵魂所经历的 轮回 ㊂因为,有生命且拥有特定性格㊁特殊地位是某躯体存在的基本状态,该状态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该躯体存在的意义与其存活的时间㊂所以将 身 经过转喻的认知方法,指代某躯体的内在属性㊁社会身份或其存续时间,也反映了内在的主体性,只是这种主体性由指向主体转移到了指向主体的内部特征㊂总
第40卷第3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月
之,无论哪种形式词义的演变都是围绕原型意义向其他义项展开的[7]㊂
赞美石头的成语三㊁ 体 的义项与语义特征分析
(一) 体 的义项
体tǐ 在‘汉语大字典“中收录义项25例,在‘汉语大词典“[2]410-412中收录义项39例,具体为: 1.身体㊂2.
肢体,特指手足㊂3.指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牛羊猪的躯体或其切块㊂4.指草木的茎干㊂5.形体;物体㊂6.形势㊂7.指字体;字的形状结构㊂8.指体裁;诗文的风格㊂9.兆象;卦象㊂10.整体;总体㊂11.部分㊂12.谓区分;分别开来㊂13.事物的主要部分;主体㊂14.指内容㊂15.心田;心神㊂16.秉性;德行㊂17.承宗继祖的系统;血统㊂18.体统;体制㊂19.指身份㊂20.指政体;政事㊂21.格局;规模㊂22.准则;法则㊂23.体例㊂24.包含;容纳㊂25.体现;摹状㊂26.取法;效法㊂27.依据;根据㊂28.承继;沿袭㊂29.亲近;贴近㊂30.亲自㊂31.切实㊂32.施行;实行㊂33.治理㊂34.体会;体察㊂35.体念;体贴㊂36.特指几何学上具有长㊁宽㊁厚三度的形体㊂37.特指声母㊂38.语法范畴㊂39.通 礼 ㊂两部工具书对于义项的设立反差较大㊂通过对‘汉语大词典“进一步梳理可知, 体 所设义项之间存在上下位的语义关系,例如, 形体㊁物体 与 草木的茎干㊁草木成形 , 体制㊁体统 与 体例 政体 , 风格 与 体裁,诗文的风格 与 字体 等㊂
因此,我们仍旧结合3部工具书,将‘汉语大词典“ 体 的义项进行适当整合,可具体归类如下:1.人或动物的身体,‘礼记㊃大学“: 心广体胖㊂ 2.人或动物的肢体,‘诗经㊃鄘风㊃相鼠“: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㊂ 3.形体,物体,‘诗㊃大雅㊃行苇“: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㊂ ‘易㊃系辞上“: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㊂ 4.表现,体现,‘易㊃系辞下“: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㊂ 5.本性,本质,‘吕氏春秋㊃情欲“: 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㊂ 6.整体,总体,本体,‘仪礼㊃丧服“: 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㊂ 7.主体,主要部分,‘庄子㊃大宗师“: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㊂ 8.分,区分,‘周礼㊃天官㊃冢宰“: 体国经野㊂
9.体制,体统,格局,风格,‘左传㊃定公十五年“: 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㊂ 10.准则,法则,‘北史㊃薛辩传“: 为国之体,在于任寄㊂ 11.依据,效法,‘淮南子㊃本经训“: 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㊂ 12.沿袭,继承,唐元稹‘镇圭赋“: 国家备物继周,垂衣体舜㊂ 13.体贴,体谅,‘四书㊃中庸“: 敬大臣也,体群臣也㊂ 朱熹注: 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查其心也㊂ 14.亲近,‘管子㊃枢言“: 先王取天下,远者以礼,近者以体㊂ 15.亲身,亲自,‘后汉书㊃班彪传下附班固“: 体行德本,正性也㊂ 李贤注: 体行,犹躬行也㊂ 16.施行,治理,履行,‘荀子㊃修身“: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㊂ 17.几何学上的形体,如立方体,圆柱体㊂18.语法范畴,如进行体,完成体㊂19.姓㊂
(二) 体 的语义特征分析
体 的本义为人的各个肢体组合而成的身体,即全身的总称㊂这是人类对自身身体体征的最直接的观察,其后引申发展出的意义皆由此展开㊂人的肢体相连具有整体性,但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各个独立的要素, 身体 与 肢体 具有相关性,因而人们有时以整体指代部分㊂例如, 你是不是瞎了 便是以 人 指 眼睛 ,义项2由此而来㊂人既然有 体形 ,世间万物也便有 体形 ,即使没有各种要素的统合,但依旧有 形 的存在,且各种要素的组合便是该 物质 本身,即基于事物的相似性,人的 体 被映射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上,此为义项3㊂ 体 是外露的,即身体的显性表征,并不涉及内脏内等器官,因此行为㊁方式往往在 体 上得以显现,也就有了义项4 表现 体现 等语义内涵㊂ 体 客观上是肢体的组合,依附于 骨 而存在,但 体 的行动完成却由 心 调控㊁支配,‘周礼㊃春官㊃序官“: 统之于心名为体㊂ 郑玄注:
使帅其属而掌其邦礼㊂ 可见, 心 支配 体 的活动, 体 的表现便是 心 的活动轨迹,且 体 代表的就是物质本身,此乃义项5 本性㊁本质 也㊂人们对 体 的侧重点不同便会引申出不同的看法, 体 也有了不同的语义特征㊂ 体 体现在人身上是完整㊁缺一不可的,段注所言 总十二属也 ,身体是物化后整体性概括,而非 首㊁足㊁身 等局部特征,因此有了义项6㊂每个肢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对 体 的各部分的看法不一, 体 最显著的莫非 身(自顶一下足以上) , 体 往往也被称作 身 ,例如‘尔雅㊃释畜“: 体,身也㊂ 于是, 体 有了义项7 主体,主要部分 之义㊂义项8 区分 义大致源于人们解剖动物躯体时 以刀剖物 的深刻认知,即 体 的各要素是可以拆分㊁区别开的,而其他事物理应可以 分解 ,故有 区分 义㊂引申到抽象事物时, 体 的整体㊁形体义仍旧保留,但更多强调事物的系统性㊁连贯性,段注 总十二属也 ,又言 属,连也㊂今字以为联字 , 属(z hǔ) 有连接㊁联系义㊂因此 体 是各要素互相连接㊁有组织有系统的整合体,而 体制 体统 等也是有组织㊁有系统的,此义项9㊂当具体到人的行为㊁做事的规范时,便是 准则 法则 ,即义项10㊂这样一套行为处事
杨绪明,等: 身 体 语义特征考辨
的系统性的规章制度,人们依旧是凭借外显的 体 去摹状,且 体 本来就代表了这一系列规章㊁制度最基本的要素,故有义项11 依据㊁效法 ㊂义项12也是 体 各要素相互连接,不间断之特征引申而来㊂义项13 体贴 是由于人与人的交谈通过 体 的各要素展现出来,当设身处地时便是整个 体 都会为之做出努力,人的 内心 也体现无疑,如‘四书㊃中庸“: 敬大臣也,体群臣也㊂ 朱熹注: 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
查其心也㊂ 由此也可引申出义项14 亲近 义㊂义项15可见前文 身 的解析㊂ 体 与 履 关系紧密,往往声同义通㊂‘故训汇纂“: 体读为履㊂<;读书杂志㊃荀子第一㊃修身> 笃志而体 王念孙按㊂ 又言 履㊁体转相训,义通 , 体作履 ㊂由此可见, 体 履 往往互通, 体 便有了 践行 施行 等义,此义项16㊂
四㊁ 体 与 身 的语义对比
在 体 的众多义项当中,有许多都与 身 的语义特征相对㊂首先从本义上看, 体 指向了非躯干的人体的其他部位,如头部㊁肩脊和手脚(见前面所引‘说文解字㊃骨部“例释),在很多语境中特指手足,这与 身 指向 身体的腹部㊁主体 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㊂概括地说,相比 身 所具有的 主体性 特点, 体 的一个突出语义特征就是 边缘性 ,它强调的是人或物体的 非主体部分 ㊂
同时,由于 边缘性 这一语义特征的关注点在事物的外部,所以由 体 本义引申出的义项多强调人或物 可视的外部特征 ㊂而外部特征有时是由内部架构特点决定的,所以 体 的引申义也多具有内部架构性语义特征㊂前文所引 体 字最初的字形也佐证了这一论点㊂同时,由繁体字 體 的造字理据分析可知,该形声字以 骨 为表义的形旁,而 骨 作为身体的内部框架是决定其外部轮廓的决定性因素,所以 体 在语义上既强调具象事物的 外部特征 ,又关注抽象事物的 内部架构 ㊂
(一) 体 更强调具象事物的外部特征
体 较早产生的义项大都有具象性的特征,用来指称人的手足或其他动植物体的某一部分㊂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与使用次数的增加, 体 逐渐引申出了许多新的指称具象事物的义项,综合看这些义项③大都具有强调 外部形态 的语义特征㊂如 体 的义项5指 形体㊁物体 ,在‘圣人继天测灵论“中有 天者,道也,而身为无体之体 ㊂又如在 液体㊁固体㊁气体 中, 体 强调了物体的外形或性状特点㊂义项7指 字体或字的形状结构 ,李善注: ‘汉书“ 八体六技㊂ 韦昭曰:一曰大篆,二曰小篆 八曰隶书㊂ 此外, 楷体㊁宋体㊁草体 等中的 体 都强调了汉字书写的形体特征㊂义项9指 兆象㊁卦象 ,卦象意为 八卦之象 ,显然该义项同样指向某卦可视的外部形体特征㊂ 体 的义项21指 格局㊁规模 ,如 体大精思 , 体大 指的是格局大㊁规模大,其所突出的 格局 规模 重点在于对事物面积㊁范畴㊁篇幅等可视形态的衡量㊂以上 体 的4个义项分别从外部形态㊁外部形体㊁外部性状㊁外部规模等不同的层面反映了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事物的 外部特征 ㊂
虽然 身 体 同样具有动词用法,如 体 的义项25为 体现㊁摹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㊃情采“有 故体情之制曰疏,逐文之篇愈甚 ㊂但在 体 的动词用法中,其 体现㊁摹状 的对象依然是具象事物的外部特征㊂这也与 身 的动词用法(义项7㊁8㊁
9)有异㊂
(二) 体 更强调抽象事物的内部架构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与使用次数的增加, 体 指某事物 外部特征 的义项经过后期的引申与发展,又产生了更加抽象的引申义,出现了强调事物内在属性的义项㊂ 体 所指代的事物特点也不再限于用肉眼可视的特征,而扩展至需经过逻辑分析才能够总结或理解的事物的 内部架构 ,或某事物的运动发展趋向㊂对比来看,虽然 身 和 体 的引申义都具有变得抽象的发展趋向,但是它们的抽象引申义也同时因受到各自本义的语义特征约束,分别强调了其指代对象内在属性的不同方面: 身 所强调的是主体潜在的或者抽象的特征,如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成就等;而 体 所具有的 内部架构性 语义特征使得其引申义反映了某事物不可视的 内部架构特点 或 内部运行规则 ㊂
如 体 的义项6指 形势 ,在‘三国志㊃蜀志㊃诸葛亮传“中有 众寡不侔,攻守异体 ,它强调了事件发展的趋势㊂义项8指 体裁或诗文的风格 ,诗文的不同体裁和风格是由用词差异㊁句式差异㊁内涵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而不同 体 的诗文自然蕴含了其独有的内部构架与行文规则㊂义项18指 体统㊁体制 ,如‘左传㊃定公十五年“有 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 ,它强调了某一系统内部的结构安排与运行规律,而在这样的体制规约下,该系统才得以运转㊂义项20指 政体㊁政事 ,如‘后汉书㊃梁统传“有 谨表其尤害于体者,傅奏于左 ㊂李贤注: 体,政体也㊂ 政体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意志的宏观架构, 体 的 内部架构性 语义特征在此义项中体现尤为明显㊂此外,义项22指 准则㊁
第40卷第3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月
法则 ;义项23指 体例 ,如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有 凡次文之体,各以汇集 ㊂以上6个义项均反映了 体 所强调的 内部架构 特征,都与 身 的 主体性 迥异㊂
五㊁结语
身 与 体 之所以有构词差异与引申义差别,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本义的语义特征不同㊂它们在本义语义特征上的差别,决定了其各自语义的发展起点与发展路径㊂不论是 身 还是 体 ,其后续语义的引申与发展,都是在其本义语义特征的约束下进行的, 身 所强调的 主体性 语义特征与 体 所强调的 边缘性 及后续的 外部特征性 内部架构性 语义特征相对,这是造成它们语义发展路径不同的主要动因,也是二者有着不同词语搭配用法的主要原因㊂明了这些差异,才有利于人们在教学和使用中更好地把握㊂
聚成培训
注释:
① 王宁: 不论是两两互训还是辗转互训,凡训释词与被训
释词能够互易位置的,一般都是意义极近的同义词㊂ ‘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第
62页㊂
益母草颗粒的功效②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版),湖北辞书出版社㊁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1990年出版, 凡例 第16条,第5744页㊂
③ 为了便于比较, 体 与 身 的语义仍以‘汉语大词典“的
义项逐条对比例释㊂
参考文献
[1]韩伟. 身 殷 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9,36(,2):165-168.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3]李长云. 着火 的 着 词义新解[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1):84-87+117.
[4]覃意想. 身 及 身 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5]张定. 穿戴 动词语义图[J].当代语言学,2017,19(4):
546-560.
[6]王忞实. 终身 可指 社会生命 [J].咬文嚼字,2006
(12):34-35.
[7]蔡满园,李凤杰.基于仙人掌发展模型的 晒 的隐喻性
词义演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9(6):96-100.
A n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C h i n e s eW o r d s s h e na n d t i
Y A N G X u m i n g a,X I A N GB o b,Z HA O Y i n g b
(a.C o l l e g e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b.C o l l e g e o fL i b e r a lA r t s,N a n n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n i n g53000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h e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s h e n a n d t i a r e b o t hn o u nm o r p h e m e s.T h e y h a v e t h e s a m e r e f e r e n t i a l i t y a n dw o r d f o r m a t i o n.
H o w e v e r t h e r e a r e s o m e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s e m a n t i c sa n dc o l l o c a t i o n i n p r a c t i c e.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g l y p h sa n d m e a n i n g e n t r i e so f s h e n a n d t i,w e c a n s e e t h a t s h e n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o f p e o p l e o r o b j e c t s,w h i l e t i 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 e x t e r n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r i n t e r n a l 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i n g s.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s e m a n t i c f e a t u r e s l e a dt od i f f e r e n t s e m a n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p a t h so f t h et w o m o r p h e m e s.
K e y w o r d s:s h e n;t i;m e a n i n g e n t r i e s;s e m a n t i c f e a t u r e;r e a s o n s f o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责任编辑:韩大强)
杨绪明,等: 身 体 语义特征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