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 艺星
梅婷:影视是“情人”,话剧是“老师”
文/本刊记者 刘莉娜
大概是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惊吓太甚,一提起梅婷,我的第一反映就是那个温柔又怯怯的大眼睛姑娘,脸盘圆润,酒窝甜美,在一众尖下巴高鼻梁的撞脸女明星里是个很有辨识度的存在。所以“以貌取人”之下,我也一直觉得她是那种走传统路线的闺秀型艺人,以至于今年在乌镇戏剧节采访陈明昊和他的“脏乱差”(孟京辉语)作品《大鸡》时,惊闻这部戏居然是由他和梅婷共同投资组建的“蛇槃兔剧场”出品,顿时惊讶得下巴也要掉下来——没想到你是这么先锋的梅婷呢。
于是便约了梅婷聊话剧。面
对面看梅婷,她其实早已不是我
记忆里那个饱受惊吓的大眼睛女
孩,如今已为人母的梅婷脸庞消
瘦了很多,一头短发齐齐地挽在
耳后,露出一整个光洁的额头,
看起来非常温良恬静。然而当我
们的话题从“蛇磐兔”打开的时
候,她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仿佛又变成一个充满激情的少
女。谈到为什么会和陈明昊组建
剧团——毕竟陈明昊先锋到炸裂
的风格和眼前的温婉女演员并不
那么搭,但梅婷却表示自己其实
非常偏爱陈明昊那种舞台风格,
“其实我内心里就是那样的性
格,我喜欢舞台上的炙热,哪怕
看上去冰冷,内核都会是热烈和
充满激情的”。至于为什么给剧
团取了这么个拗口的名字,梅婷
笑道:“陈明昊属蛇,我属兔,
‘槃’取的是‘涅槃’的意思。
俗话说‘蛇盘兔,必定富’嘛,
中国雾霾哈哈。”“啊?”看我一脸无
语,梅婷笑得更欢:“是丰富的
‘富’啦。我们追求的是丰富,
风格和表达上的丰富。现在蛇槃
兔剧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说什么
都还太早,但我们会尽全力把每
一部戏都做得扎实。无论是经
典的戏剧作品还是原创的新探
索,都力求融入自己的诠释和表
达。”
“蛇磐兔剧场”成立于2014
年,所以《大鸡》并不是“蛇磐
兔剧场”的首部作品。早在两年
前剧团刚成立的时候,就推出过
小剧场话剧《第二次别离》,当
时梅婷刚生好孩子,“我生孩子
这一年积蓄了很多能量,需要一
个出口,而且这个出口得是我自
己能够把握的,那就只有演话剧
了。”虽然梅婷说得很笃定,但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当红影视演员
玩票话剧舞台的不少,但成立剧
社的却是凤毛麟角,至于一下
子把整年的时间扔进舞台和排练
场的,几乎没有先例。对于自己
的这个决定,梅婷坦言,影视演
员回到舞台并不容易,“要有勇
气,能够放下很多杂念,和自己
的某一部分生活割裂,进入完全
不同的状态”。但让她下定决心
的还是对舞台的那份感情。梅婷
从7岁开始登台跳舞,她说自己
对于舞台有种特殊的情感,“上
了舞台我就会特别激动、兴奋,
还有种安全的感觉,可以不被打
断,根据自己和对手的感觉去调
整表演,并感受观众的呼应,没
有人能够阻拦我大胆的演绎和尝
试。”
其实,作为演员,这些年梅
熏艾草婷拍的影视作品并不少,但比起
上网测速票房和卖座来,她更看重的是
戏“有没有意思”,因此在她
的作品单上,时不时就会出
现
小众文艺片,比如那部让她与现在的丈夫结缘的电影《推拿》,直到如今谈起它来梅婷都还会激动——在《推拿》中,梅婷饰演有音乐天赋的盲人按摩师都红,都红从小学钢琴,在一场明明没有弹好的演出中,观众报以热烈掌声。都红无法接受正常人对盲人施与怜悯,彻底放弃学钢琴。都红的倔强像是梅婷身上的某一部分,她看了一页小说就兴奋了,马上给导演娄烨打电话争取这个角色,通话时她紧张地捏着自己的下巴,等到打完电话,才
发现下巴都被捏青了。而拿到都红这个角色后,梅婷才发现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推拿》原著中都红虽然是个盲人,但她与其他盲人角色不同,她的盲态不那么明显,可以说几乎没有盲态。“这个人物特别漂亮,别人第一眼看到她都不太相信她看不见。”梅婷说,“对我来说又要把盲人的感觉演出来,又不能在外形上找那种支点,没有盲态,绕了很多弯,这个难度是一层一层的。”
因为这道坎,可以说刚开始进入《推拿》剧组时,梅婷觉得自己是“最盲的,最看不见的”。比起秦昊、郭晓冬这些和娄烨多次合作的演员,他们更懂得导演的拍摄方式。而比起本色演出的几位盲人演员,他们只需要真实展示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不需要表演。但梅婷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好在娄烨导演会给演员很宽裕的时间去感觉去放松,才使得梅婷有一大段的时间和盲人演员“交流感情”。这样的交流是有意义的,梅婷说:“不像很多剧组都很匆忙,这个剧组就是让人地安静的踏踏实实地生活,然后把你最自然的状态拿出来。”靠着导演“很慢”的拍摄方式再加上一副特殊的隐形眼镜作为辅助,梅
婷顺利地完成了对都红的诠释。影片杀青之后,即在第51届金马奖上成为最大赢家,拿下最佳剧情片、最佳新演员、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6个奖项。此外,《推拿》还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上拿到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对于《推拿》来说,
未上映已收获颇丰。对于梅婷来说,同样“收获很大”——她在电影中寻找爱情,在电影外收获了爱情,与拿到金马奖“最佳摄影”的摄影师曾剑喜结良缘。“都红是爱情来了躲开了,我是没躲”,说起这个话题,梅婷的眼角眉梢都是幸福,“拍戏时,我经常在摄影机后面看秦昊他们的表演。慢慢我注意到,这个摄影师跟着演员的表演蹲下、站起来、移动,像在跳舞一样,很有美感。”而比起很多的明星高调秀恩爱、晒婚礼,梅婷和曾剑的感情一直都比较低调,直到两人有了宝宝才逐渐公开,对此,梅婷表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而且,我是希望用我的角色和作品来发声,生活就留给自己吧。”
谈到这部给自己带来美好感情和幸福家庭的戏,梅婷觉得冥冥中自有缘分,因为戏里她所饰演的都红,真的就好像她自己——从小到大,梅婷的身上都有一股“拧”劲儿。1994年,在前线歌舞团跳舞的梅婷偷偷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结果部队不给开证明,没法考文化课,于是两年后她坚决退役,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中戏96级表演系是有名的明星班,章子怡、袁泉、秦海璐都是她的同学。而身在这样“星光闪亮”的班级里,梅婷又“拧”了一把,一年级时就因为要参演电视剧《北方故事》,却不被学校允许,情绪一上来就直接从中戏退学了。“那时候年轻,就觉得,有啥了不起,事儿再大也大不过人。
”谈到退学这
件事,一根筋“拧”上的梅婷其
梅婷与摄影师曾剑结缘《推拿》,收获
“金马”“银熊”
40 ┸ 艺星
实还是有些悔意的,“放到现在,可能就不会那么做了,还是应该读书的。”2002年,梅婷遇到了成为很多人“童年阴影”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在这部戏里她饰演的梅湘南受家暴折磨的模样太深入人心,以至于直到最近有一次冯远征因为做活动和她拍了合影,还有人在后面留言“你不要再打她了”……而在这部戏里,梅婷也跟导演张健栋吵过架,因为一段台词有重复,她跟张健栋说,“我就是不演”,张健栋说,“那你走吧”,她坐在那不走,直到张健栋给她换了一页台词。
但生活中的“拧”却并没有投射到梅婷的舞台形象上,在梅婷看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像个盔甲,某种意义上保护了自己——很多观众从此认定她就是那个温柔又胆怯的女孩。但同时也是一种厚重的遮挡——妨碍了观众看到更丰富的她,而后来的电视剧也没有帮助“建立”梅婷,更多地是消费。于是,渐渐地,梅婷发现对自己来说,更好的自我生长空间是舞台——同时
她也更能掌控舞台。屏幕上多数
角色里住着善良、温柔、保守的
梅婷,另一个“热烈”的梅婷则
活在话剧《我爱桃花》《天堂隔
壁是疯人院》《人面桃花》里,
她变身风情万种的女人、张狂的
疯子、坚定的女革命家……可以
说,当初梅婷曾为了拍戏中断了
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学习,而今天
她所呈现出来的对戏剧的热爱,
并不逊于她的同班同学袁泉、秦
海璐。在她眼里,戏剧是神圣
的,需要专注,需要一种情怀,
能够营造一个极美的世界,“它
不是随随便便吃饭、嗑瓜子就能
消费的,对观众要求也非常苛
事的组词刻,需要你几个小时板板正正地
坐在椅子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
魅力才能做到的?”
《第二次别离》里,梅婷饰
演的尤里迪茜漂亮、美好,是人
们常说的女神级人物,而梅婷对
于女神这个称呼却并不感冒。
“我觉得女神挺没劲的,得满足
所有人的想象,或者是所有人给
女神下的定义,我觉得我就是
我,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从中享受,并且这个工作是我
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甚至觉得
在剧场里每天排练,而且是这
么多优秀的人在一起,投入了这
么多的能量也好,心血也好,排
出了一出戏,每天晚上在这个时
刻走进剧场,倾心为大家表演,
我觉得其实是一个挺奢侈的事。
我每天觉得来到这里,能看到我
们表演的观众都是特别幸运的。
当然我们也是怀着一种对戏剧,
以及对来欣赏我们表演的观众一
种深深的敬意。”老同学陈明昊
也没把梅婷当女神。“我和梅婷
是同学,我要是老把她当女神,
戏就没法弄了。这个剧里,跟她
在一起有种新鲜感,这真是挺不
容易的。梅婷在我这甚至都不是
一个明星,那都是别人赋予她的
东西,不是她追求的。我觉得她
其实就是一个属于舞台的话剧演
员。”
如今的梅婷,在电影、电
视、话剧领域都各有建树,问
她对这三种艺术形式更中意哪
样?她的回答很有意思:“电视
你画我猜题目
剧是我的朋友,见面的机会很
老师的座右铭
多,而且我靠它生活;电影是
我的梦中情人,对它很喜爱,
很渴望,有特殊的情感;而演话
剧很锻炼人,所以它很像我的老
师。”“那谁对你最重要?”面
对追问,梅婷并不打马虎眼:
“肯定是话剧,我最爱舞台。”
记者:听说你和陈明昊不仅是老
朋友,还是老同学?
梅婷:对,上中戏时,我的第一
个观察生活练习就是跟陈明昊一
起做的,我们演一对老头老太,
后来他的作业我也几乎都演了。
有次,一个很有名的导演想请我
们俩一起演个电视剧,我心想,
这人眼光真好!我特别着急想
演,结果在电话里就跟导演聊崩
了,最后一赌气就没演。我也没
跟明昊交流过,过了好长时间我
才知道,我们在互相不知情的情
况下都没演。那以后我也没有试
图拉他去演电视剧了。他已经在
舞台赢得了观众的热爱,这也是
我看重他和欣赏他的一点。但另
一个角度说,这么优秀的演员也
应该让更多人知道。《第二次别离》剧照
记者:“蛇磐兔”的第一部作品你是参演了的,然而这次的《大鸡》听说你自己也是在乌镇第一次看到完整演出?什么感受?
梅婷:是的,我也是首演那场才第一次看《大鸡》。因为陈明昊排练的时候不让我去看,我本来想联排的时候看一看也行,结果联排又没在北京。不过看了之后我觉得很精彩。陈明昊排的戏基本上就是
安徽5a景区
这种风格吧,舞台上特别有冲击力,还有他的美学。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没有任何限制,他是非常突破的,然后他也很感性。我觉得如果大家去国外看过国外的戏剧节,就会感受到我们这戏还是挺与国外接轨的,它是那种属于戏剧节的、不那么相对传统的东西。
记者:看来你也常去国外参加戏剧节是么?
梅婷:我曾经去过德国柏林的戏
剧节以及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
节,每次都能看到很上多风格迥
异的戏。有很传统的作品,也有
很先锋、实验性质的。比如有一
出戏,是在一个狭小的屋子里,
观众席只有两排,从头到尾都是
一个年迈的女演员的独角戏,她
的表演却很吸引人,即便是语言
不通也能领会她的表达。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去以色列
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卡梅尔艺
术剧院看演出,还很幸运地到艺
术家的家里,跟他们进行了更多
的交流。以色列当地的局势特别
不稳定,人们的生活也很动荡,
但越是这样他们就越追求精神上
的满足。不仅是戏剧,我们还拜
访了以色列国宝级的男高音歌唱
家,以及当地的民间歌舞团。无
论舞台上的呈现多么不同,但他
们的表演都给人一种纯净、坚定
的震撼。这让我相信只要一名表
演者的内心足够纯净,观众肯定
是可以感受到的。
记者:其实你作为一个成功的影
视演员,对比之下,会不会觉得
戏剧舞台得到的关注少了很多?
梅婷:这个我不担心,因为舞台
剧本身就是小众的艺术。总共要
演多少场,每场能坐多少人,都
是有限制的。因此无论对于演员
还是观众,那都是奢侈而庄重的
享受——我反而不希望它突然变
得那么大众化,那样就失去了舞
台的感觉。
记者:好像你在产后复出之后,
新接的两部戏都一反之前温柔的
形象,走霸道女总裁路线了。是
刻意的么?
梅婷:确实有点。女演员到现在
这个年龄,是最好的年龄,有了
很多生活经验,然后工作上也有
很多积累,比原来要成熟,对人
物塑造的能力比之前强。所以在
这个成熟的时段去选择一些别人
认为你不可能的角色会更有意
思。演一些你觉得没有难度的角
色,好像没什么意思,那只不过
是完成工作,演戏是去发掘自己
的潜力,我对有挑战的东西更感
兴趣。
最新的几部戏从表演的节奏
上、语速上我都跟原来不一样,
是一个非常干净利落的人物。人
物设定是这样的,这个女性因为
工作一直没有任何个人生活,只
好全心投入事业。其实在我还未
碰到现在的丈夫前,也是这样
的,不过我语速比较慢,性格比
较慢。但我内心是急性子,所以
我在努力挖掘自身与这个角色贴
近的东西,然后更好地把这个人
物展现出来。
记者:你以前有想过,自己在这
个“最好的年龄”会成为两个孩
子的母亲么?
梅婷:没有,没有。这事来得比
较突然。我觉得挺意外地收获了
一儿一女,儿女双全,我以前看
到朋友这样,就觉得一儿一女,
十全十美,没想到自己也是这
样。现在我只觉得,如果要是早危机的近义词
点有两个孩子,可能更好。但这
个东西不能这么想,缘分就是在
这个点上,也挺好。在我已经非
常成熟的时候自己的事业、家庭
都很稳定,挺好。
梅婷在乌镇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