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对一份针对英语本族语者展开的语用调查问卷中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态度问题作了展示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工作者不但要尊重别
人的文化, 也要重视自己的文化;要懂得适时地让外籍人士了解我国的文化和语言,以消除他们因语言及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不快,从而促进我国的对外交流事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态度; 异文化; 己文化
一、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工作者不但要善于解决文化差异问题,还要懂得处理好交际双方对异文化和己文化的态度问题。近年来,我国外语界已展开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和对比问题的广泛研究,有些学者还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展开语用调查和测试进行语用失误分析及其策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致力于提高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的文化差异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疑这对促进我国的对外交流是十分有用和必要的。
但过分强调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尽量克制或避免其母文化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消除交际中有可能出现
的障碍和误会,可能会导致外语工作者文化态度方面的偏差。近几年来,我国已有学者关注到此问题。王宗炎认为,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持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和惧外心理(xenophobia)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不应该采取,更不值得提倡;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我们应努力把言语不通变成声入心通,应该尽量消除误会而不应该归咎于哪一方,也不应该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1]。
胡文仲也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我们需要重视文化上的差异,应该了解和研究这种差异,但是,我们并不需要也不应该盲目地模仿和搬用。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的讲话方式。不了解不研究别国的文化,学不到地道的外语;不加区分的搬用推崇,也绝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2]。陈申和鲁健骥则提倡提高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的“文化创造力”;并指出所谓的“文化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一种正确对待祖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态度”[3]。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尚不多见。为研究中国外语工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应该持何种态度,应如何更好地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差异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份包含这些问题的语用调查问卷并对英语国家的NSs(native English speakers 的缩写)展开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以期为我国外语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和态度问题提供一种启示性的参考。过草地
ie更新二、调查情况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是用英文设计的,内容分两大部分:“跨文化交际语用问题卷”和“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前者主要是笔者针对跨文化语用学几个尚有异议的领域提出一些问题;后者则直接选自何自然先生《语用学概论》一书中所附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以下将简称为何书问卷)[4]和何自然、阎庄先生“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一文中的“汉英语用差异辨识测试题”(以下将简称为何、阎问卷)[5]。
笔者只对何书问卷(PART ONE)的做题要求作了修改,即把原题目要求只选一个最恰当的说法改成可以选择多项答案并附加说明,如认为还有其它恰当的回答请其列于选择的答案后。跨文化交际语用问题卷针对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NSs个人简况,主要以填空和选择的形式来完成,要求接受调查的NSs提供以下有关个人的信息:所属地区,所属国家,第一语言,其它会说、写或懂得的语言,职业,性别,年龄,学位与专业,是否来过中国(如有,时间多长,是作为教师、游客、访问学者或其它原因)。(2)他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和体会:A:如您在中国工作或旅游,您希望当地人以您的习俗还是以中国式的习俗跟您打招呼?B:当您看到或听到引起您兴趣的汉语词句时,您希望您的翻译或中国朋友告诉您这些词句的字面意思和隐含意义(the literal and implied meaning)还是只告诉您跟英语对等的
意思(the equivalent meaning)? C:您在中国是否遇到过一些因当地人使用英语不当而引起的不愉快经历?如有请举例说明。D:按照贵国的文化,人们在谈话中可以在何种程度上谈及对方的年龄、工资、婚姻、宗教信仰等个人问题?E:可否给中国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如何恰当使用英语提些建议?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分卷一和卷二。
卷一是直接从何书问卷(PART ONE)选取了37题(原共有48题):第1到第8题,第11到第23题,第25到第33题,第35到第40题,还有第48题;(PART TWO)选取了3题(原共有10题):第7、8、9题。卷二则是从何、阎问卷中选取了16题(原共有20题):第1到第8题,第10到第15题,第18和19题。这些题目包括了语用语言能力,社交语用能力和汉英语用差异辨识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便于调查后进行对比和分析,笔者在选题时保持了原测试卷的编号。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两种渠道铺开:(1)以发放书面问卷的方式对在中国工作的NSs展开调
查;(2)借助电子邮件(e-mail)向国外的NSs提出调查邀请。调查的对象是不同英语国家的NSs,他们的第一语言应为英语。他们也许来过或目前正在中国工作或旅游,也许没来过中国;有男有女,年龄不一;借助电子邮件进行的调查对象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各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教师。(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接受本次调查的对象其中英国有6名、美国14名、加拿大8名、新西兰2名、澳大利亚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加勒比海地区)各1名。这些NSs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中15名主修过语言、语言学、教育学、美国文学等方面的学士、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的课程;除4个没注明他们的学位外,其他的都注明已获得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其中13人有硕士学位,3人有博士学位;27人曾从事过或正在从事教师职业。他们中有24人会说、写或懂得第二语言。
从上述反映的情况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以下一种较为可靠的判断,即他们所使用的是比较规范的英语,他们对英语的应用原则是比较熟悉的,再者他们的回答是经过一定的思考才写下的,可信度较高。调查的对象有男有女,年龄不一,有二十出头的,有五、六十岁的,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可以推断出他们对该问卷的回答和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语用问题卷”中的A、B、C这3个有关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选择和态度问题的调查信息进行展示和分析,至于问题D、E和“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的调查结果将分文再论。
1. 问题A和B的回答与启示
31人对问题A作了回答,可归为3类:(1)25人(约80.6%)回答希望中国当地人以中国式的习俗跟他们打招呼;(2)只有3人(约9.7%)回答希望以NSs自己的习俗跟他们打招呼;(3)3人(约9.7%)作了另外的说明,其一说:“doesn’t matter to me”,其二则说:“I would like them to greet me in a custom that they feel comf
ortable with”,另一名则指出:“I would expect English-speakers to greet me according to English customs, but a non-English speaker to greet me according to Chine customs”。作出(1)类回答的其中一名NSs还有以下的补充说明:“Chine customs first. If I am the visitor, I expect that it is my responsibility to be knowledgeable of the customs or at least to be open to learn about them on the spot. Of cour, if absolutely I haven’t a clue aboutwhat is going on,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the other person were able to help me out by having some knowledge of my own customs. But this is something I would not expect, initially”。31人对问题B作了回答,可归为4类:(1)4人(12.9%)希望不但被告知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还希望对这些汉字的用法进行全面的了解,甚至对它们进行语言分析;(2)21人(67.7%)回答希望被告知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3)1(3.2%)为中立者,回答有时希望被告知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有时希望被告知跟英语对等的意思;(4)只有5人(16.1%)是希望被告知跟英语对等的意思。作出(1)类回答的其中一名NSs是这样说的:“If I were ever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your country, I would want to learn (and have translated) YOUR customs, idioms and intentions - rather than simply hear a verbatim translation and be greeted according to North American custom”;另一名则说:“I would hope that the interpreterwould first tell m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or phra in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was ud first, then any other meanings and situations in which it might be ud differently”;还有一名说:“As much as possible about the meaning”。从问题A和B的回答可以看出大部分的NSs都对中国习俗和文化有兴趣,并有了解的愿望,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完全盲目地模仿和搬用对方的文化和说话方式,而应适时恰当地向对方呈现自己
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讲话方式。换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应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来看待双方文化和习俗
间的差异。正如杜瑞清号召的一样:“中国的外语工作者既不能搞文化上的‘民族中心论’,也不能‘言必称希腊’。我们不能被自己的文化传统所局限,而必须发扬和继承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挺直自己的文化脊梁,利用所掌握的外语技能,宣传自己的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再度辉煌奉献我们的
力量”[6]。
2. 问题C的回答与启示
在接受调查的31个NSs中,有27个曾来过中国或接受调查时正在中国工作或旅游的NSs对此问题作了回答。这27个NSs的回答可分2类:(1)22人(81.5%)回答没有不愉快经历;(2)5人(18.5%)回答有。作出(1)类回答的还有以下的补充说明,其一说:“No unpleasant experiences, just some amusing ones. I ordered sate fish on a menu, expecting fish pieces grilled on a skewer, as we call a sate in Australia. I received a plate of tiny, highly salted fish which were not to my taste. There have been other examples that I can’t think of right now”;其二则说:“Not unpleasant. There were times when communication was difficult, but I felt that it was more my fault than the other person’s”;其三说:“Not
unpleasant but impatient at wrong scenic spots, public signs that are mis-spelled”;其四则指出:“Many times—but I would not say they are’unpleasant’as we expect that—just as I inappropriately u Cantone at times”;还有一位则说:“I am qui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so I haven’t really been offended by inappropriate u of English. Amud, sometimes”。
山威
作出(2)类回答的5名NSs列举出他们遇到过的一些因中国当地人使用英语不当而引起的不愉快经历也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其一反映她在和某个学生谈话时发现这个学生讲的每句话都有词汇错误,而对她讲过的许多话,这学生都对它们的意思提出问题。其二反映她遇到中国的小孩用“Hello!”跟她打招呼时没有用友好的语调(intonation),而好像在向她威胁地叫喊;另外她还被中国人不加区别地说成是来自“America”而没具体说明
来自“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其三也反映中国学生在用“Hello!”跟她打招呼时,有些人没用正确的语调(升调),象在对她叫喊“yelling
Hello ... I love you”;另外她还提到中国学生向她提问题,但等她回答时他们却在笑。其四也指出:“When Chine people shout Hello (or anything) and then laugh as if it were a joke”;最后一名则反映“The Chine greeting of’ Where are you going?’is experienced as a very intrusive and noy question. The u of’dirty’in place of untidy,’Your kitchen is dirty.’Talk of weight,’You are quite fat’”。
从以上五个NSs陈述的不愉快经历可看出,有一半以上(72.7%)仍然是由于我们的外语学习者或工作者用词、用语调不当,或是由于语言能力不过关引起的。从选择(1)类回答的NSs人数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外籍人士在跨文化交际中都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刘润清指出:“两种文化相遇,不一定是冲撞,更不是‘你死我活’,而更可能是互相溶入之后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7]有趣的是笔者也发现在对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卷卷2的问题18作出回答时有2个NSs很自然地同时选了A/B/C为恰当的回答,他们其中1名是接受调查时正在中国学中文,而另一名则来过中国讲学1星期。他们对B的选择说明:中国的方式不但被他们所理解,而且已被他们所接受和运用:
18. At a friend’s home
A Chine student gives a birthday prent to her English friend.
女孩子怎么撒娇Mary: Thank you. It’s beautiful.
Xiao Zhao: _______
A. Really? Do you like it?
B. Don’t mention it. It’s only a small thing.
C. I’m glad you like it.
正如彭增安指出的一样:“其实,无论一位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多高,其掌握的目的语文化知识有多丰富,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很难同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期望值也会跟本族人不一样,这里有一个互相
宽容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文化实践可以使一个外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为进行更深入的对比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8]
三、结论
为促进我国的对外交流,我国的外语工作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所持的文化态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考虑到问卷的完成不能占用调查对象太多时间,我们在设计问卷一的问题时没有对当地人的身份,年龄和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种的选择等变量加以限定和控制,因此这次调查可能会存在调查对象在问卷中作出的选择(反映他们的认知心理)与他们在真实交际中的本能反应(intuitive respon)不一致的现象。
海苔饼而以上的诸因素都可能使调查的结果和分析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尽管如此,我们相信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仍可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1)中国人懂得入乡随俗及入境问俗的道理,外国人士也同样懂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and inquire about its customs on entering a country”,中国外语工作者应该因地而异地进行文化的选择。(2)如交际双方都是知已知彼的话,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误会就会大大减少。
试假设外国人士在中国与当地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已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如他们已了解到中国人见面时喜
高阶微分方程
欢用“Have you eaten / Where are you going?”进行礼貌性的相互问候,如同NSs自己说“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doing?”一样,这些话语只起着一般性的问候作用,说话者并不一定希望听者作一本正经、认真的回答。我想这些话语有可能引起的误会和不快都可以得到避免。正如刘润清指出的一样:“知道两种文化的差异,才可预示可能产生的误解,交谈之前可以先说:‘在中国我们的习惯是……,而你们习惯于……’,一下子扫清
文化障碍。”[9]
(3)交际是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更是如此,因此外语工作者不但要了解文化间的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
愿人生从容能力,同时还兼有责任和义务让外国人士尽量多地了解我国的语言、风俗和文化特色,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对我国文化和语言的不解,消除他们因语言及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不快。
(4)跨文化交际有时是多方之间进行的,此时外语工作者担任的是翻译人员的角色,因此有责任和义务向双方代表转输双方文化的异同之处,即既要让我国代表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也要让他国代表了解我国的文化风俗特色。这次对不同国家的NSs展开的语用调查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展开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我们将分文进行。本文仅仅对有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态度方面的信息进行展示、分析及展开尝试性的讨论,以作抛砖引玉请教于各位同行专家。
参考文献:
[1] 王宗炎.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自我认识与跨文化交际[C].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 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C].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 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4]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5] 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6,(3).
[6] 杜瑞清.文化自觉,开拓创新[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5).
[7] 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
[8] 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9] 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