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期待视野角度探讨哈利·波特文学翻译
作者:崔慈行
方解石有什么用途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5期冰糖葫芦怎么做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作为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在全世界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在传入中国以后,该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儿童读者的追捧。这一作品用简单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接一个传奇故事。整部作品以魔法、奇幻、巫术为线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作品的新奇性激发了儿童读者的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毫无疑问地说,儿童文学翻译对于繁荣儿童文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儿童是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人群,所以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期待视野。另外,对儿童期待视野变化的关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为例,试从儿童期待视野角度分析儿童文学翻译。
一、作者及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翻译(一)作者简介随着1997 年首部作品《哈里·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以及2007 年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the Deathly Hallows)的问世,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以狂风暴雨之势席卷多数西方国家。当时作品的追捧者不仅有儿童,还有成年人。截至作品问世的第二年,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已被翻译成73 国
谁最疼爱狮子座
语言,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作者是J. K.罗琳(J. K.Rowling),她出生于1965 年7 月31 日的英国格温特郡(Gwent)。其父亲是一名退休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作者童年时期,母亲经常给她讲小故事,于无形中培养了她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罗琳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在六岁那年就完成一篇关于兔子的故事。罗琳在成长过程中有两次搬家的经历,第一次是从英国西南部的耶茨小城(Yates)移居到靠近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温特伯恩小城(Winterbourne)。罗琳的童年时光通常是在温特伯恩小城的街道上和玩伴们一同度过。碰巧的是在罗琳的两个玩伴中,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姓氏都是波特。罗琳的另外一次搬家经历是发生在她九岁的那一年。这一次举家搬迁到一个塔特希尔小城(Tutshill)。由于她的家挨着一条小河,所以罗琳总是带着自己的妹妹在河边玩耍。罗琳在威迪安综合学校(Wyedean Comprehensive )读书的时候不擅长体育运动,但酷爱文学和语言。童年的学校经历对她影响很大,这也是罗琳后期文学创作宝贵的原始素材。1989 年,24 岁的罗琳在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火车旅行中,注意到车窗外有一个蓬头、瘦弱、戴着眼镜的小巫师不时冲她笑。在这一个特殊时刻,罗琳在内心勾勒出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巫师形象:头发乌黑、眼睛明亮,戴着一副圆镜片眼镜,前额有一个闪电形的伤疤。自此,作者萌发了创作一个关于巫师的传奇故事的想法。
(二)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介绍作者于1997 年6 月推出第一部作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Stone),之后的作品依次为:《哈利·波特与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草莓怎么读
Chamber of Secrets)、《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of Azkaban)、《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and the Goblet of Fire)、《哈利·波特与凤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Phoenix)、《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Prince)和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除了完结篇,之前的六部小说都是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Hogwarts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为舞台背景,讲述一个又一个奇幻而饶有兴趣的魔法故事。在中国,关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翻译版本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译者马爱农的一系列优秀译作;另外还有由台湾著名翻译家彭倩文完成的译本。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哈利·波特一个人展开。故事中的哈利·波特是一个11 岁大的孤儿。自幼寄住在姨丈家的他遭受歧视和凌辱。他的生活在接到一封来自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信之后被彻底改变。当哈利·波特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和父母的情况,以及得知父母都是因保护自己而被恶魔残害时,主人公开始了与伏地魔的殊死战斗。故事中的反面角色伏地魔是一个恶魔,他总是将与自己作对的人除之而后快。整个系列作品都围绕哈利·波特与伏地魔之间的正义与邪恶之战这一主线,最后以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终极之战结束整个故事。
二、儿童期待视野角度(一)期待视野介绍“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这三王东临
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姚斯(Jauss)和伊瑟尔(Ir)作为康斯坦茨学派(Constance school)的主要代表人物首创“接受美学理论”(Reception AestheticTheory)。姚斯谈到了读者对阅读的作用。当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总是对作品具有某种意义的期待,读者的这种期待“能够激发自己回忆以往的阅读经历,引领读者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世界,并依次产生开端、中间和结尾的期待”。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审美情趣、鉴赏水平等综合组成的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期待。通俗地讲,每一位读者在接触一个具体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形成了对作品的美学期待。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仅由文学作品的风格决定,同时受制于读者对同类文学作品理解的相似经历。人们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审美距离,只有尽可能缩小这个距离,读者才能更容易接受这一作品。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正如姚斯所说,“文学作品并非是一个对每个时代的每个观察者都提供同样面貌的客体。它不是一座独自在那里显示其永恒本质的纪念碑。相反,它更像一部乐谱,在阅读中不断击打出新的乐曲”。基于以上观点,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以“作者——读者”关系为研究中心,这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往的观点是由于文本的客观性使得其意义固化,读者只能是主动接近文本意义。而接受美学和期待视野倡导读者的根本性地位,只有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文本自身的意义。
(二)儿童期待视野的发展儿童的文学知识、生活阅历、阅读经历和文化背景等共同构成了儿童的期待视野。儿童的阅读经历可以通过自己读过的书籍以及对语言、主题、形式等方面的感知反映出来。在面对一个新作品时,儿童已有的阅读经历帮助其理解新作品。儿童的期待视野是建构而成的。这一建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有意识建构和无意识建构。有意识建构是指儿童以清晰的目的通过创造性活动有意识积累并获得的美学经历;无意识建构则是在美好事物的熏陶和渗透中,通过细微的行为活动所构成。作为接受美学核心概念的期待视野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影响巨大。另外,期待视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以及读者日常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翻译作品也会形成不同的心理期待。即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同一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读者期待视野不断变化的特征给与译者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译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密切关注、认真考察儿童的期待视野,适时调整翻译策略,以实现译作与儿童读者期待视野的一致性。因此,译者要尽可能地找到其中的共性,使自己的译作在最大程度上与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保持一致。三、儿童期待视野与哈利·波特文学翻译(一)儿童心理特点与期待视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为儿童提供高质量读物。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开创了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特征与社会需求。大多数儿童在两到三岁都能够识别简单的文字和图片。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的所有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理。他们试图理解日常见到的一切东西。当他们的知识累积达到一定阶段时,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周围的事情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儿童是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他们特殊的年龄因素、心理发育状况和生活阅历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期待视野。儿童具有独特的话语特点、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看待世界的独到眼光。译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这些特点,使译作更容易被儿童读者接受。儿童的期待视野是在先前的阅读经历、认知水平和美学能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因此,译者有必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得译作与儿童兴趣和期待视野保持一致。(二)儿童期待视野下的哈利·波特文学翻译随着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度的提高,无论是原著还是译作,儿童文学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西方翻译文学在儿童群体中日渐流行。除此之外,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也形成了评判译作水平高低的心理标准。越来越多的译者都已经意识到儿童文学翻译必须立足于儿童期待视野,与儿童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相契合,根据儿童期待视野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虽然上文已经提到,儿童的期待视野是不断变化的,但对于儿童文学的译者来说,文本材料的选择要与儿童的文化知觉、认知构造、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等相一致。自作者罗琳在1997 年6 月推出第一部作品《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很快成为英国和美国最畅销书籍之一。随后出版的系列作品同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剧烈反响。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如同一股势力强劲的龙卷风,给世界各大洲带来狂风暴雨般的巨大影响力。关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相关研究也随之不断增多。正如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一样,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充分理解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特征,考虑儿童的文字理解能力。由于晦涩、难懂的语句阻碍儿童的阅读兴趣,因此译者应尽量使用常见话语和通俗表达。下文从马爱农译本和霍格沃兹翻译学院译本中摘取部分例句,从儿童期待视野角度对比分
析两种译本用词的不同特点。例:‘Do not pity the dead,Harry,Pity the living,and,above all,tho who live without love.Byreturning,you may ensure that fewer souls aremaimed,fewer families are tom apart.If that ems toyou a worthy goal,then we say goodbye for the prent.’马氏译文:“不要怜悯死者,哈利。怜悯活人。最重要的是,怜悯那些生活中没有爱的人。你回去可以保证少一些灵魂遭到残害,少一些家庭妻离子散。如果你觉得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目标,那我们就暂时告别吧。”
镜子的作用焗南瓜的做法>小城乱事 霍格沃兹译文:“不要同情死者,哈利。要同情那些活着的人,更要同情那些生活中没有爱的人。话又说回来,你可能会使更多的灵魂免于受创伤害,使更多的家庭免于妻离子散。如果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暂时分开了。”通过以上例句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霍格沃兹译文中的“同情”一词的使用明显胜于马氏译文的“怜悯”。从儿童理解的角度来说,儿童的词汇量有限,理解水平较低,常用表达能降低原文的理解难度。儿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翻译文本词汇的直接影响。由此可见,词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儿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四、结语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养料,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总体质量并不是很高。很长一段时间内,儿童文学遭遇研究者和翻译者的冷落。近些年来,这一现象已大为改观。本文试从期待视野角度探究儿童文学翻译,旨在实现文学译本与儿童期待视野的融合。简言之,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要求学者应不遗余力地从多角
度探究其实质,为儿童提供更多满足其需求的文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