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延迟退休
浅探跨文化交际中问候语之研究
描写友情的句子
摘 要:跨文化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而问候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使用最为广泛和频繁,往往从面对面接触开始,是对话者之间的互动,承认对方存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遵守基本礼貌原则。因此,系统研究问候语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功能对于提升对跨文化研究的重视程度,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可能会产生的误解、冲突或严重后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问候语;互动;对话者
1.前言
秦皇岛房屋出租
跟随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脚步,跨文化沟通已不再局限于少数人。在跨文化交往中,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语言表达和礼貌原则的认同上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就容易造成跨文化交际诸多误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避免或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要对跨
文化交际中什么是普遍的、什么是传统的、什么是独特的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及其有利于提升跨文化能力。
问候语,也称为见面语和招呼语,简短而简单,指的是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并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的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口语。问候语在世界各地语言中存在的普遍性,为促进跨文化交际中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改善,为更好地理解问候语的文化差异,为提升跨文化能力提供了天然有利基础。
作为一种日常惯例,问候语似乎是人们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自发反应,是在互动中一种快速,简单,而传统的沟通技巧,发生在潜意识下,人们通常不会下意识地考虑在这几秒钟的互动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它却是达成启动日常交流互动或承认他人存在的必要话语。作为在日常生活中最为清晰可见的语言文化的一部分,问候语在理解一个社会和及其文化结构和本质方面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
2.汉语问候语的起源、历时变化
问候语于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问候语是“无它乎”。 据史料记载,
在上古时代人们见面问候常说的就是“无它乎?” 当时我们的祖先没有房子居住,穴居野外,不定时会受到毒蛇、大型凶猛动物的攻击,体形比较小的毒蛇更是让人防不胜防,相比之下,上古先民对毒蛇更为忌惮。同时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医疗条件,被毒蛇咬了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因此,人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询问“无它乎”。长此以往,“无它乎”也就成为了上古先民日常见面的问候语。这里的“它”和“蛇”是一对古今字,所以这句问候语即表示“你没有被蛇咬吧?”《说文解字》中记载:“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上古时代人们见面就会互问“无它乎”传达对彼此间的关心和问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身体受到疾病的困扰,久而久之,问候语“无恙乎”的使用更为宽泛,逐渐代替“无它乎”成为后来常用的问候语。《玉篇心部》中记载:“恙,噬蛊,善食人心。”“恙”在上古时代指的是一种吸食人血的虫子,被它咬了之后,会疼痛难忍、皮肤溃烂,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性命。那时的人们是在洞穴中生活,这种叫“恙”的虫子很容易爬到人身上吸血。“恙”对人们有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见面时常常用“无恙乎”表示问候。后来社会生产发展,房子出现后,“无恙乎”逐渐泛指一切忧患、灾难。
“无它乎”“无恙乎”这两句问候语是上古先民对生存环境存有忧患意识的反映。自然灾害、野兽侵袭、部落争斗等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疾病和伤痛。没有疾病和伤痛是古代先民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于是再见时会用“无它乎”“无恙乎”这两句简单的问候语相互打招呼。这样的问候语既是古代先民对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怀。
农耕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再加上技术落后,导致粮食、农副产品匮乏,人们吃不饱饭,吃饭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点。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饥荒,其中鲁国就出现过五次大饥荒。汉代以后,有些富饶的地方才改为一天三顿饭,但大部分仍是一天两顿饭,有些贫苦地区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吃了吗”这句问候语也就应运而生了。此时,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农耕人民的基本诉求。
3.海外问候语的理论研究
英国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伦敦学派创始人,J.R.Firth(1972)将问候行为的社会意义定义为“对一次相遇的承认,是社会可接受的语言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
人物,拟戏剧的倡导人,Erving Goffman对社会学理论有巨大贡献,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开始了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Goffman(1971)在他对“互动仪式”的定义中表示,问候标志着互动程度的变化,是使互动增加的过渡条件。在对问候语的研究中,他将其视为一种影响地位的手段,说话者使用策略来操纵互动的角色结构,并传达自我形象给互动者。恰恰在沃洛夫人(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人)中,社会不平等就通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问候表现出来,在那样的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社会关系在问候语方面的表现是相对稳定。风叶
英国学者Ethers Goody1971年,在坦桑尼亚贡贾对问候语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定义问候语,然而,她对问候语的功能进行了讨论。问候语被看作是在接触开始时被常规化的“开启会话的交际行为”,用来定义和确认“身份和等级”,并且维持“关系以达到特定的结果”。因此,研究问候语有助于人们了解社会分层和人际结构,因而成为管理社交关系的一种社会工具。
1982年美国学者Milton Chaika在研究基纳南部的一个社区卡西高的问候语时,把问候语描述为人们在一起握手和交流的所有事件。这一定义在该地区可能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它不
适用于其他一些文化。例如,中国的互动者在非正式场合不经常握手,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也不一定是问候。而在卡西高,人们是通过问候方式的差异来宣称他们的社会地位的。此次研究通过在卡西高的问候语分布,可以得出结论,在基纳,社会受承载浓厚色彩的人际关系影响。植物成长记录
无论是在冈贾、沃洛夫还是在卡西高,人际关系的结构,甚至整个社会和文化的结构,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中问候语的研究来进行部分解释。因此,对问候语模式的研究对于理解相关的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传统研究的三项分析,可以定义问候语为说话人与说话人面对面互动的艺术插曲,交际双方之间的一段互动,以确认对方的存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并分别遵守礼貌原则。
4.问候语功能研究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Malinowski认为,一个社会的所有文化其实只是一组工具,其存在目的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的种种生理和心理需求。问候语,就是人类的寒暄交谈,言语不是为了传达思想,而是仅仅通过言语的输出建立联系的纽带。由此,我们可以在各文化中找到一套适合的运作原则,与社会文化交流互动的实质功能保持紧密关善良的故事
联。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与功能理论关联,能够得出问候语是一种重要工具,并可根据其使用情况发挥多种功能。
Ethers Goody(1972)在她的坦桑尼亚贡贾问候语研究中,发现当地的问候语具备三个基本功能:开启一系列交际行为;定义和确认身份和等级;操纵关系以达到特定的效果。
日裔美籍语言学家、作家、政治家Samuel Hayakawa(1978)说过防止沉默本身就是语言交际的一般规则,在他看来问候语具有重要的安抚功能,以化解潜在的敌意,尤其在沉默的情况下,人们传统的预期就是通过问候或讲话来化解的。人类的社会生活完全不可能只在有话要说的时候才说话。
Aldous Leonard Huxley,英格兰作家,对动物和购物中心中的仪式化行为观察研究,发现了仪式化行为的三重功能,就问候语而言,可以改善信号和沟通,能够减少特定的交际内部损耗,同时加强群体内的社会联系。
郭攀在《问候语说略》中将问候语按照功能分为三类: 1.招呼语,就是简单的一声问候,多是单音词。例如“嘿”、“喂”、“嗨”等。2.问询语,如古代陌生人会面时姓名、出生地、年龄
、工作等方面的询问。3.狭义问候语,又将其分为惯用问候语和情境问候语,还重点强调了身势问候,如见面点头、微笑、握手、鞠躬,将其归为广义问候语的类型。
学者林君萍曾指出“问候语的功能是多面向性的,既可在双方见面、对话时确认双方的关系,又可表达对对话者的关心,稳定双方的关系。”也就是说,所谓问候语是我们在社会上与別人见面的时候为了建立起社会关系而说出来的第一话语,其形式短小简单,所传达的信息主要是感情信息而不是用以交流思想。
追根溯源至问候语作用功能而言,问候语的作用不是交流思想,也不完全是传达信息,而是用来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保持接触、彼此亲近的融洽的社会关系。它所输出的主题信息,只有一种,那就是感情信息,用以开启交互话题,确认自己与对方的关系,表达对对方的关怀。
5.结语
翻译问候语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交流互动需要的结果,是对人类自然行为的一种服务。人与人之间见面或是要开启沟通时,都要使用问候语来招呼或充当会话的开端。在同文化背景下,
会话者之间文化融入的默契使得双方在问候语的使用上能够感到正确满足,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会话者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冲突或者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