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对“愤怒”的隐喻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对“愤怒”的隐喻
一、隐喻极其研究历史及现状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G. Lakoff 认为“隐喻是借一事物探另一事物”。但隐喻在另一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眼中就没那么正式了,他认为隐喻属于花言巧语,至多是修饰性言语,只适用于表达感情,政治辩论、科学论述不宜适用隐喻。
当代一些学者发现许多人对于语言中许多句式、表达式熟视无睹,于是提出一种Ortony 和Malmkjaer 称之为“建构论”的研究方法。它认为隐喻在语言中起重要的作用,话语的隐喻意义和字面意义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建构论原为Jean Piaget 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大意是说认识主体于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成认识。其实涉及到有机体的自我调节,适应机制,以及客体被同化到主体的图示等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论借助建构论中的主客体相互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相互作用说,用以解释隐喻的形成。
返佣网
认为隐喻属于比喻语言,这是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属于普通语言,这种观点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
二、隐喻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隐喻的结构并不复杂。隐喻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句子。基本形式就是“A 是B”;一般形式是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式虽然简单,内容却很复杂,有很多不同的分析法。
基本式“A是B”中的A和B是两个项;推而广之,一切隐喻都有两个项。试以英语Love is journey.(爱情是旅程)为例,被描写对象(love),常见的说法是“目标”(target),用来描写对象的词项(journey),常见的说法是“始源”。这也是一般的分析方法,着眼点在描写与被描写的概念上。Black认为谚语、寓言或谜语也都可以看作是隐喻;如“Big thunder, little rain”(雷声大,雨点小),也可以看作是隐喻。这里只有比喻的始源,比喻的目标在这里并未出现,而是指人们理解到的意思。Lakoff 等人说,这句话的一个意思是:“无效的努力”但是汉语的理解是“声势很大,但却做得很少”。这种不同是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导致的,理解虽然不同,但都是隐喻。
年级组长三、英汉中对“愤怒”隐喻的对比研究
隐喻机制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提供了框架,影响并制约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有切实的体验性基础。在描述抽象事物时,隐喻思维尤其能够能够帮助人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情感隐喻是通过一系列概念隐喻得到的理解的,能够规约和限定特定的真实话语者的社区和范畴。“愤怒”情感在花样繁多的概念隐喻中具有核心性、凸显性和多产性,值得深入研究。概念隐喻隐喻表达式
愤怒是容器中的灼热液体She is boiling with anger.
愤怒是火He's doing a slow burn.
愤怒是疯狂The man was insane with rage.
对于“愤怒”的隐喻,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喻性源域分别涉及了愤怒概念的不同方面,前两个是愤怒的强度是从热度看出来的,而第三个是从愤怒的行为看出来的。
(一)“愤怒是热量”——英汉共享的概念隐喻
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时,构成了阐述愤怒时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这一核心隐喻包含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固体或液体。当使用于固体时,感念隐
喻表述为“愤怒是火”。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例如英文里的She was doing a slow burn. He was breaking fun. 中文中有“别惹我发火”“他正在火上头”。
(二)英汉相异的概念隐喻“愤怒是灼热液体”及“愤怒是炽热气体”
英语和汉语在使用热量隐喻的情况下存在重大的差别。在英语中,火焰和液体两种源域被映射至愤怒的方向,液体与愤怒是通过“沸腾(boil)”、“涌动(simmer)”、“翻滚(stew)”、“翻腾(ething)”、“蒸腾(steamed)”等词语达成了概念匹配。与英语不用,汉语中向愤怒目标域映射的另一个源域是气体,当封闭容器中的气体受热升温之时,气体会不断膨胀并对容器造成逐渐增强的压力,蒸汽必须寻找出路一某种渠道喷射出去,否则将可能因得不到排解而剧烈爆炸。例如,“我可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她脾气很大。”等等。
一劳永逸造句(三)英汉共享的普遍转喻原则“情感的生理效果代情感”景天科观音莲>甘之如饴意思
Lakoff还指出,英语依据共同的文化模型背景还会运用“情感的生理效果代情感”的普遍转喻原则。汉语同样也遵循这一原则。例如英文中有Don't get hot under the collar. When I found out, I almost burst a blood vesl. 中文中有“我气得脸上火辣辣的”,“别把肺给气炸了。”
手植(四)英汉表述对身体器官的借助及英语对天气状况的诉诸四季樱草
同时,汉语倾向于在愤怒的规约性短语中使用更多的有关身体部分的词语,例如“他心头起火”、“他大动肝火”和“他窝了一肚子火”,汉语更加倾向于精确地指出受愤怒影响的具体身体部分。英语中只涉及了面部,头部和血管三个部分,而汉语却牵扯了眼睛、胸部、足部、牙齿、胡须、鼻子、心脏、头部等多个部分。此外,由于英汉民族生存的客观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英国人对于天气的观察和隐喻化过程尤为细致入微。例如,All his suppresd fury, burst like a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