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语篇解读”,提升阅读能力

更新时间:2023-07-12 22:10:02 阅读: 评论:0

做好“语篇解读”,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
来源:《疯狂英语·新策略》2022年第12期
        如果英語阅读理解试题做得好,在高考英语中基本上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成绩。那么,如何才能把握阅读理解的本质,突破阅读理解试题中的难点,提升备考质量呢?这需要我们在答题时不仅要把握宏观策略,还要掌握破解阅读理解试题的微观技能。
        一、宏观策略需知晓——阅读理解读文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部分要想拿到高分,考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阅读和解题技巧,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和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出口成交
        了解英语阅读中常见的行文结构属于从宏观视角来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大意,以读“快”;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会从微观视角掌握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应试技巧,以读“准”。
        1. 突破障碍找方法
        (1)词汇障碍——运用“2策略”凉拌银耳黄瓜
        【策略1】无关紧要的词汇——“跳过去”。由大写字母组成的单词:它可能是专有名词,不需要知道其意思,只需要了解它是某个事物的名称即可;斜体的单词:它可能是某本书、杂志、电影的名称或者专业术语,不需要了解它的意思,明白它代表什么事物即可。对于这类词,不要浪费过多时间,尽管放心大胆地“跳过去”。
        【策略2】影响理解的词汇——“猜出来”。有时候,一些生词对阅读来说是很强大的“拦路虎”,此时我们必须猜出这类词的准确含义。如果是专有名词,而且对文章理解有关键作用,那么原文常会用同位语或定语从句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如果是非专有名词,则可以根据上下文或生活常识进行推测。
        (2)长难句障碍——运用“3技巧”
        【技巧1】寻谓语,找主干。一般情况下,谓语动词对应其动作的发出者(主语),故可以根据谓语动词来确定其主语。
        【技巧2】寻关联,辨逻辑。长句一般是由若干分句组成的并列句或复合句,并且这些分句之间需要连接词连接。找到这些连接词,就能弄清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技巧3】看搭配,防分离。一个长句或难句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搭配构成,而且这些搭配常常出现分割现象。找到这些固定搭配,可以防止搭配的分割。
        2. 题干定位精读处
        阅读理解的题目能否答对与能否找到题目有效解题信息的位置关系密切,定位准确是有效精读和答对题目的关键。下面是定位信息的步骤:
        【步骤1】句子定位有特点。在定位到某一段之后,可以在本段寻找题目精确定位的句子。这些句子大部分是段首句或者段尾句。这些句子的特征通常是逻辑性强(转折、对比、因果)、两面评价(正面或负面评价)、句式复杂(同位语从句和长难句)。
        【步骤2】复现词汇是“题眼”。如果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一般定位到文章中首次出现的考点句(段首句、段尾句、逻辑性强的句子、两面评价的句子、句式复杂的句子)。
满足感
        【步骤3】主题相关是答案。如果题干与文章主题有关,通常定位到文章的主题句。从文章的行文结构类型来判断,主题句有以下特征:如果是观点对比型,主题句往往在第一段中间(段尾)或者第二段首句;如果是结论解释型,主题句往往在第一段首句或尾句。
        3. 略去无关“痛痒”处
        高考阅读理解的文章如果能读懂85%的内容,基本就能答对试题。所以,高考的阅读理解不要求考生一字不差地完全读懂整篇文章的内容。下面是考生可略读的内容:“举例”处、“让步”处、“插入语”处和“冒号”处。略读或跳读这些内容是有必要的,这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做到准确定位,提高答题正确率。
        二、微观技能更重要——阅读理解结构分析
        高考阅读理解题材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类别,体裁一般分为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类文体。对于这四类文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均需把握其语篇结构。通过平时的训练,熟悉不同文体的语篇特征,这样在答题的时候不仅能提高答题正确率,还能节省答题时间。
        1. “事实细节”——应用文的题眼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阅读理解A篇基本上都是应用文,命题以细节理解题为主,偶尔会涉及文章出处、目标读者或者写作目的。如果我们关注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的结构,就可以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迅速锁定答案。
        (1)应用文的基本结构3月英文
        除了提供含有四段同类内容的文章,其他类型的应用文可以用下图示例。
        (2)应用文考例分析贝塔朗菲
        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阅读理解A篇为例,文章主要介绍了Cardiff当地的一些剧院和娱乐场所。文章结构图如下:
       
        请看A篇文章的题干:21. Where is the Welsh Proms Cardiff hosted?——坐落地点;22. What can people do at the Glee Club?——所做活动;23. Which website can you visit to learn about Cardiffs oldest surviving theatre?——网站咨询。不难看出,设题都是细节理解题,而且答案都是在文章的关键处。另外,从题干和文章中的用词可以看出,设题用词和文章用词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比如文章中用的是is home to,而试题中用的是is hosted;文章中用的是 looking for the best comedies,而选项中用的是Enjoy comedies。因此,我们在了解这一命题规律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同义词的替换。
        【答题步骤】要想又快又准确地锁定细节理解题的正确答案,可以尝试以下步骤(以第21题为例):
        温馨提示
        解答阅读理解里细节理解题“三部曲”:
        ①先读题干,定位关键词,了解考查方向;
        ②去文中查找相关句子或者段落,即命题的“题眼”;
        ③进行“同义替换”分析,即把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换成意义相近的词或者变换词性,改变原文句子的语态或者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从而锁定正确答案。
        2. “主线梳理”——记叙文的脉络
        (1)记叙文的特征
        记叙文是记人叙事的文章,通常包括5个W(what、when、where、who、why)和1个H(how),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描述方式有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描述,有时会采用插叙或者倒叙的手法。电话录音
        (2)记叙文的主线
        每篇记叙文都有一个线索,如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情感线索等。作者通常会按照特定的线索展开全文,这个线索就是文章的主线。
        (3)记叙文的命题特点
        基于故事开端或者故事转折处的内容设置细节理解题,基于特定人物的性格特点设置推理判断题,基于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设置主旨大意题,偶尔会涉及文章标题的考查。
        (4)记叙文的行文结构
        解读记叙文文本时,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抓住故事主线;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分析故事的结局及作者的感慨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分析文章的主题、语言的内涵体会文章的主旨要义及语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记叙文行文结构图如下:
       
        (5)记叙文考例分析
        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理解B篇为例。这是一篇书评,主要讲述了两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女孩去山区支教的故事。她们对当地孩子们的居住条件和贫困现状感到吃惊。她们的故事被一位杂志的编辑Wickenden记录下来,并配有插图。
上标符号怎么打
        请看试题设置:24. Why did Dorothy and Rosamond go to the Rocky Mountains?——去异地的原因——支教; 2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girls from paragraph 3?——在当地的生活状况,条件艰苦;26. Which part of Wickendens writing is hair⁃raising?——经历的新奇事物;27. What is the text? ——文章类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答案设置仍在文章的主线上。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22:1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789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理解   阅读   文章   线索   分析   定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