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石构遗存研究
田野;于旭涛
【摘 要】广义上的“石构遗存”,是指史前先民遗留下来的堆石、组石、铺石、立石、列石等石质建筑的统称。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石构遗存密集分布的中心区域,石构遗迹普遍存在于本区新石器时代各种考古学文化遗存之中。小河西文化的石构灶,是目前所见中国境内史前遗存中出现的时代最早的石构遗存,具有独立起源的文化发生学意义,可视为本区史前石构遗存起源时期。兴隆洼文化时期是本区早期石构遗存获得初步发展时期,此间的石构遗迹,除了在本区土著文化传统上继续普遍被利用为上层分子和殷实人家居室中的灶外,还在当时社会精神层面的宗教礼仪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兴隆洼文化积石冢,应是红山文化积石冢的直接文化渊源。查海遗址发现的大型龙形石塑与后世帝王皆以真龙天子自居,并且皆在城中的宗庙祭祖的传统礼俗,也应有着某种内在的文化渊源关系。%In broad n ,“stone structure remains” referred to the legacy of the prehistoric ancestors of rockfill ,group of stones and other vertical stone column architectures .West Liaohe basin is the den cen-ter area of China’s prehistoric stone structure remains .Stone construction sites
generally exist in various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Neolithic culture in this region .Small West culture stone structure stove is cur-rently en as the earliest times stone structure remains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Chine territory ,with inde-pendent origins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emains of prehistoric stone structure during the origin time .Xinglongwa culture period is the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period of early stone structure remains .The stone construction sites ,in addition to indigenous cultures in the area of common tradition being ud by the upper strata and rich people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spiritual and ritual life .The stone mounds in XingLongwa has direct cultural connections with Hongshan culture stone mounds .The remains in Zhahai ,the huge dragon shape sculpture ,induces later kings to respect themlves as real dragon King .T his is ud in the traditional sacrifice of family temples ,w hich has inner cultural relations within the two aspects .
养蛙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6页(P899-904)
【关键词】辽西;新石器时代;石构遗迹
【作 者】胡萝卜炒饭田野;于旭涛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正文语种】危害的反义词中 文
【中图分类】K871.1
广义上的“石构遗存”,是指史前先民遗留下来的堆石、组石、铺石、立石、列石等石质建筑的统称[1]。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石构遗存密集分布的中心区域。在对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遗存中的早期石构遗迹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就辽西地区史前石构遗存的起源、早期发展和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
小河西文化是以素面陶为基本内涵的一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年代范围距今约9 000
百度搜图片年,为迄今为止整个东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遗存。
小河西文化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内蒙古文物局文物工作组对赤峰市林西县锅撑子山遗址和巴林左旗福山地等遗址的考古调查[2]。这种素面陶文化在西拉木伦河上流克什克腾旗境内的瓦盆窑、富顺永等地点也有发现。
1984年,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文物管理所在孟克河南岸的牛古吐乡千斤营子村西山梁上也发现了这种年代偏早、以流行直口方唇素面陶器和叶脉纹陶器为显著特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并提出了“千斤营子类型”的概念。
1987年7—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的杨虎先生对小河西遗址实施了发掘[3]。发掘者根据发掘材料,正式提出了“小河西文化”的命名。
打印机文档被挂起无法打印怎么办>孙悟空人物介绍吸烟的英语目前经过科学发掘的小河西文化遗址已有小河西、大新井、榆树山、西梁(千斤营子)、白音长汗、查海、杨家洼7个地点。其地域分布,西起西拉木伦河上游,东到辽宁阜新,北及内蒙古赤峰北部的乌尔吉木伦河,向南延伸到辽宁葫芦岛市境内。其中,在榆树山、白音长汗和查海这三个地点,都曾发现石构遗存。
(一)榆树山居室小窨堆石
榆树山遗址位于敖汉旗境内孟克河东岸坡地,总面积约有20000m2,发现的房址有10余排,数量近50座。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房址10座,墓葬4座。这里的房址多为不规则形状,个别者带有外凸的“小窨”结构。其中F14的居住面有二层台,瓢形灶址位于居室中心,房址居住面上分布有6个浅坑,其中西南角处的小窨(编号K15)内,存放有若干人为堆积的石块。与小窨相对的东北角室居室外侧,有一圆形蹲踞式墓葬。
目前人们尚不了解这种居室内外凸小窨的功能和性质,把石块摆整齐地堆放在地下的小窨,显然不属于储藏行为。因此,榆树山的发现,实为一种不明用途的石构遗迹。
值得注意的是,在榆树山F9房址堆积中曾出土一件手工捏塑的陶质人形头像(F9②∶1),这是目前所知本区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形陶塑制品。此外,在该遗址的墓葬中还出土一批加工精细、形状相同的圆柱状白石管珠。关于这件陶塑和这批白石管珠的性质,发掘者认为陶塑属于艺术品,管珠系装饰品。但在笔者看来,人形陶塑应属与某种宗教礼仪活动有关的神像,而非属普通艺术品;加工精细的白石管珠应属广义上的玉珠,其具体功用也与宗教
礼仪活动有关,不可与一般意义上的装饰品同日而语。
(二)白音长汗石板灶
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最南端的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西荒山东坡。1988年、1989年、199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三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近7300m2,钻探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遗址。发现分别环绕两个相邻聚落遗址的围沟2条,清理房址87座、灰坑94个、墓葬23座[4]。
该遗址清理的小河西文化遗迹有3座房址(分别编号为BF42、BF64、BF65)和2座窖穴(BH55、BH56)。在BF64房址中部清理出一座处以石板构筑的长方形灶址。构筑方法是以加工过的长条石板立置于事先挖好的长方形浅坑内,围成坑灶。灶址东南部石板已缺失,南北长约1.4 m,东西宽约1.18m,深约0.1 m。东南侧有一块较大石块。这是白音长汗一期遗存中发现的唯一一处石构遗迹,灶中有草木灰和红烧土。
(三)查海聚落遗址石灶与石块堆积
查海聚落遗址位于辽宁省西北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泉水沟”北坡。该
遗址于1982年的全国文物普查时由当地文物管理人员发现,198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第一次试掘[5]。其后,又于1987—1994年先后6次对该遗址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发掘,总揭露面积约近7500m2。在查海聚落遗址小河西文化遗存发现的石构遗迹有石灶和石块堆积两种形式[6]。
查海遗址共清理房址55座,其中属于小河西文化的房址有5座。在50号房址中部居住面上发现用石块、石器及残陶器铺垫的石灶一座。该房址是5座房址中唯一一座面积广达60.7m2的圆角长方形大型房屋,于室内居住面正中灶侧,曾出土1件白色玉斧残件,残长2.82cm,厚0.86 cm,其他遗物还包括8件陶器和41件石器。这是唯一以石砌灶、同时也是唯一出土玉器的小河西房址房址。
在遗址西北部的小河中西文化房址与年代较晚的灰坑之间,发现了两处石块堆积遗迹(编号为S1、S2)。这两处石块堆积均以尺寸大小在10~40cm之间、石质为石英岩、花岗岩、玄武岩等天然多棱体石块堆砌而成。其中S1呈不规则长方形石堆,南北长约2.5 m,东西宽约1 m,高约0.35 m;S2为椭圆形石堆,南北长约1.7m,东西宽约1 m,高0.43 m,与西南方向的S1间距4 m。发掘者认为这些石块应为灶底铺垫所用石料,抑或与防御有关。但
吃石榴的好处
石块堆积所在的遗址西北区仅有的4座与石堆相邻的同期房址,均未见石灶,而这种自然石块与用于武器或猎具的石球类石器也相差甚远,因此,这种堆石,也或许有其他功能用途。另,这两处堆石位于F26、F34、F35和F29两排房址之间,这样的位置关系,似乎与后来出现的兴隆洼文化环壕聚落中部的龙形堆石的分布格局有着某种内在联系,据此,这种早期石构遗迹也不排除具有某种宗教祭祀意义的可能。
兴隆洼文化得名于198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现和科学发掘[7]。现已查明,兴隆洼文化的分布地区以及受其影响的地域范围十分广阔,其中,西拉木伦河流域、大凌河流域和滦河流域是兴隆洼文化遗存的中心分布区。其文化影响所及,北起乌尔吉木伦河,南达燕山以南,西到大兴安岭,东及医巫闾山。目前本区范围内发现兴隆洼文化石构遗存的主要有白音长汗、南台子、洪格力图、兴隆沟、查海5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