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教法
李贽《夫妇论》的教育意义台湾政治人物
王丽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消防安全讲话稿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ki.kjwha.2017.01.016
摘要李贽《夫妇论》有其固有的教育价值,其“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以及夫妇的协调会和才能生物的涵义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重要意义就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关键词李贽夫妇论教育意义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Li Zhi's"Couple Theory" //Wang Li
Abstract Li Zhi's"couple theory"has its intrinsic value of edu-cation,and its"all things are born in two,not born in one"and the couple's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talented crea-tur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education.The signifi-cance is reflected i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桔园
Key words Li Zhi;couple theory;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李贽的《夫妇论》原是李贽的著作《初潭集》中的《夫妇篇总论》,是一篇讨论宇宙生成的绝妙哲学小品文。李贽把天地比喻为夫妇,有了天地才有万物。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
1李贽《夫妇论》的涵义
理学家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理”这一事物。他们把封建统治阶级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成是“理”的展现,从而为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纲领提供“合法保障”。而李贽对理学家的这一观念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主张。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阴阳二气”,“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这种观点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突出了“两”在万事万物中的作用。
1.1夫妇是人类的开端
李贽说:“夫妇,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上下。夫妇正,然后万事无不出于正。夫妇之为物始也如此。极而言之,天地一夫妇也,是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1]李贽认为,夫妇是人类一切的开端。有了夫妇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兄弟,有兄弟才有上下君臣关系。夫妇的结合产生了万物。天地就是一对夫妇,因此,有了天地才有万物。这样,天地万物都产生于“两”,不产生于“一”,是很明白的事了。理学家及道学家所说的“一能生二”、“理能生气”、“太极能生两仪”是什么意思呢?最初产生人类的时候,只有阴阳二气和男女二性,本没有“一”和“理”,又哪来的“太极”!“夫厥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初无所谓一与
青春无毒喜欢咬指甲理也,而何太极之有。”[1]“一”究竟是什么?所说的“理”究竟在哪里?所说的“太极”究竟指什么?理学家所说的“理”与我所说的“阴阳二气”是两个范畴,阴阳与太极是两个范畴,太极与无极又是两个范畴。这样万物没有不是“二”的,哪看见他们所说的“一”呀!可见,他们也只不过是胡说八道而已!“以今观之,所谓一者果何物,所谓理者果何在,所谓太极者果何所指也?……,理与气为二,阴阳与太极为二,太极与无极为二。反覆穷诘,无不是二,又乌睹所谓一者,而遽尔妄言之哉!”[1]所以,夫妇是一切万物产生的本源与开端。因而说万事万物都是由两种事物相互作用产生。“是故但言夫妇二者而已。”[1]夫妇是人类的本源,理不是人类的本源。李贽的言论或主张直接推翻了理学家或道学家所说的万物产生于“理”的谬说。这在当时是对理学的一个冲击,具有时代性意义。
1.2夫妇的协调会合才能生物
夫妇代表着阴阳二气,代表着天和地,只有阴阳二气或天和地协调会合,万物的生命才能正常生长、发展。万物生命的正常发展,决定于阴阳二气的协调会合。“夫性命之正,正于太和;太和之合,合于乾坤。”[1]阴阳二气的协调会合,总归为天和地。天为夫,地为妇。万物都像天地一样合乎正道,天地间就没有不合乎正道的了。既然如此,那么夫妇二者是不是关系重大?他们确实关乎着万物的生存啊。“乾为夫,坤为妇。故性命各正,自无有不正者。然则夫妇之所系为何如。”[1]在此,李贽阐明了两种事物关系的和谐如此重要,和合才能生物,和合才能产生万事万物,和能生物。这种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和穿透力。
小班智力游戏>中英文互译2李贽《夫妇论》的现代教育价值
《夫妇论》有其固有的教育价值,其中的“万物皆产生于两”以及夫妇或天地或阴阳二气的和合才能产生万物,才能使万物正常发展的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价值。这个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师生关系上。
李贽认为,天地一夫妇也,夫妇的和合能产生万物,万
34
.com. All Rights Rerved.
Total.373
January 2016(A
)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373期2017年1月(上)
物皆生于两。同样的道理,教育中的师生是“两”,代表着夫妇,师生的和谐能促进教育的生长,甚至可以使教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师与生的和谐说明教育合乎正道,合乎正道的教育必然产生合乎正道的结果。由此,师生关系的和谐如此重要可见一斑。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和谐依赖于爱和交流。一方面,教育要以爱的活动来从事教育。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爱能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2]爱能使学生努力完善自己和不断超越自己。爱表达着日常生活的每一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毋庸置疑,学生都希望受教育、从师获益、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爱或者爱的情感不能缺少;另一方面,交流是师生之间“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如果师生的交流成为现实的话,师生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师生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能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因此,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活动不可或缺。爱和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中的重要一维[2],教育者不应使它们丧失。
教育中的爱很简单。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他帮助,这种帮助不只是外在的看得见的一些帮助,还有心灵上的慰籍。有时心灵上的帮助所产生的教育功效要比看得见的帮助产生的教育效果大
得多。教师回复学生的信息或问题,给学生微笑的面容,关心学生的心理感受,鼓励学生,抓住学生每一次进步的机会,积极引导,着力关注等,凡此种种都是爱,都是爱的表达。教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用心,而且,教师的用心学生是能够察觉到的。这时,学生就会发生心灵上的反应或激荡。有的学生是惭愧,有的学生是害臊,有的学生是不知滋味……。不管何种反应都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用心产生了教育的功效。只要用心,教育就有收益。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校中的“差生”更应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中不只是天天不学无术的学生,相当一大批是想学习但学习成绩总是不好的学生,他们是学困生,然而,这些学生是最希望得到关心和帮助的。他们有学习的一份心和热情,但总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被忽视。为了体现教育的本质和教育为人的目的和情怀,在此,特别提出要关心“差生”。教师在对他的每一位学生同样用心,给予同等的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性情不可以一律强求,要注意教的方式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作为一种
教育方式或方法,在孔子时就已提出来,但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教育的理想,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了。如若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就会是一番理想的景象了。教育中的爱很简单,教师用心去爱他的每一位学生就是了。学生也要理解教师,体谅教师的辛苦,要尊敬、崇拜自己的老师。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热爱自己的老师,热爱学习,敢于追求知识和真理,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长、快乐成才。教育中的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来呵护。只要教师和学生都用他们自己的一份心去用
心爱彼此就是。这样,教育的爱才不会逝去。教育是一件培养人的事业,又是一件复杂的工程,这决定了教育方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爱是简单的。教育中只要有爱就能体现教育为人的诉求,教育就是一种享受的活动。
李贽《夫妇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天地万物皆产生于、开始于一夫妇,夫妇的和谐才生万物。教育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教育最初要有人的因素,也就是要先有学生和教师才能使教育活动进行下去。学生和教师是教育的伊始。教师与学生的协调会合才能使教育顺利进行,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教育也不排除并且真实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一些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的跌宕起伏。这会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果。夫妇的和谐需要一些和谐的因素和条件。教育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也同样需要和谐的因素和条件。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这份洞察力使我们一眼就会看到教育中哪里不和谐,问题在哪里,怎样才能和谐。李贽《夫妇论》的教育蕴涵需要往深处挖掘,越往深处挖掘就越能看到更多的宝贝。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琴声。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决定和维护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好与不好是师与生两方面因素决定的,而不是单单取决于一方。也许,这种观点已是陈词滥调,但我们需要理解其深意。教育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教育各要素的和谐,就应深刻
体认《夫妇论》的精要。体味出《夫妇论》的精要,也就领略了教育的精要。参考文献
[1]李贽.焚书·续焚书·夫妇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编辑张效瑞
35卤鹌鹑蛋的做法
.com. All Rights R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