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蛙
关于“古今字”的定义与判定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谢俊涛
【摘 要】通过对学界较为流行的几种古今字的定义进行辨析,推论古今字是指在某个或某些意义上先后出现的形体不同的一组字,二者具有造字或用字上的关系;结合实例从与词义引申有关的四种情况及与用字假借有关的五种情况,对古今字的判定方法进行论证。%By analyzing veral popular viex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graph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to infer that ancient and modern graphs refers to a group of xords xhich appeared successively in different form in one or some meanings xith the relationship of making xord and using xord betxeen them;from four types of the extension of xord meaning and five types of loangraph to demonstrate the judgment method on ancient and mod-ern graphs.
【期刊名称】收据单怎么写《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8)001
【总页数】5页(P104-108)
【关键词】奇雅子古今字;定义;引申;假借;判定方法
【作 者】谢俊涛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公司贷款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02
一个汉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是,汉字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人数多、通行地域广、流传历史久等原因,出现了表达同一概念有多种写法的复杂现象,古今字就是其复杂现象之一。古今字这个术语是当下阅读古书、进行古汉语教学与研究时所无法回避的,如果不对这些形体上有分歧的古今字有一定的了解,就会给阅读古书带来障碍。关于古今字,历代学者的认识并不一致,本文以学界较为流行的几种看法为讨论对象,谈谈对“古今字”的定义与判定方法的一点肤浅认识。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对古今字现象进行分析的人是郑众。《周礼·弁师》:“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余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瑱,玉笄。”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繅当为藻。繅,古字也,藻,今字也。”[1]而古今字作为一个词语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尔雅》三卷二十篇。《小尔雅》一篇,《古今字》一卷。”[2]《古今字》一书早已不传,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将古今字作为一个训诂学术语提出来的人是郑玄。《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玄注:“皆摈者辞也。天下,谓外及四海也。今汉于蛮夷称天子,于王侯称皇帝。《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3]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所说的古今字有时包括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同源字等。学者们在论及古今字时表述不尽相同。段玉裁是在文字学和训诂学史上第一个全面而系统地从用字的角度论述古今字问题的人[4],《说文解字注·八部》“余”字注曰:“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5]49《说文解字注·言部》“谊”字注曰:“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5]94《说文解字注·亼部》“今”字注曰:“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古今字。”[5]223从现代文字学的角度看,“随时异用者”的不一定都是古今字,也可能是繁简字,甚至异体字,
通假字等。据刘志刚的研究,“古今人用字不同”难以作为划分古今字的绝对标准,因为历史上有些人爱写古字,假若某人写了古字,那么按照“古用彼今用此异字”的标准,古今字就要经常颠倒,如“又——有”是一对古今字,班固就曾把“有”写成其古字“又”,如《汉书·韩信传》:“淮阴少年中又侮信曰:‘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6]此外,由于段玉裁将《说文》所收字视为正字,将添加偏旁而造的加旁字或区别字视为“俗字”,而将其所谓的“俗字”剔除于古今字的范围,这就跟依据“古今人用字不同”的原则来判定古今字的标准相悖。[7]所以后代学者对古今字的内涵又续有表述,如裘锡圭说:“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通行时间往往有前后。在前者就是在后者的古字,在后者就是在前者的今字。”[8]问题是,“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并不一定就是古今字,如“朕”、“台”、“卬”、“我”等都是第一人称代词,只是通用时间不同而已。此外,这一定义也无法排除繁简字、异体字。
徐志奇说:“古今字,是指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9]魏清源说:“造字时间有先后、意义范围有大小并在某一意义上通用的一对或一组字叫古今字。”[10]可以看出,徐志奇和魏清源都认为“古字产生的早,今字产生的晚”,这是从造字的角度谈古今字的。但事实上,今字并非都比古字造的晚,其意义范
围也并非都比古字小,具体见下文“彊——强”、“见——现”等字的分析。张双棣等认为:“由于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原来的那个字称作本原字。”[11]这也是从造字的角度来谈古今字的,认为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孳乳现象,实源于王筠之说。王筠在《说文释例》卷八“分别文、累增字”条下说:“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冉”字之类);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伀”字不足兼公侯义)。其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是谓累增字,其种有三:一则古义深曲,加偏旁以表之者也(“哥”字之类);一则既加偏旁,即置古文不用者也(今用“復”而不用“复”);一则既加偏旁而世仍不用,所行用者反是古文也(今用“因”不用“”)。凡类此者,许君说解,必殊别其文。”[12]此种看法的问题是,某些今字并不是加旁字,如下文所析“彊——强”、“伏——孵”等古今字。所以区别字和本原字并不能取代古今字。
笔者考察学者们常用的古今字,发现学界流行的几种古今字的定义难以把这些公认的古今字包括进去,也即是说这几种流行的定义还不够严密或精确。我们认为,古今字是指在某个或某些意义上先后出现的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先出现的是古字,后出现的是今字。古字
和今字有的是用字上的关系,有的是造字上的关系。
octopus怎么读关于古今字的判定,目前常见的且比较受推崇的分类法是蒋绍愚在《古汉语词汇纲要》中的划分方法。蒋绍愚从来源上将古今字(蒋先生用“区别字”与“本原字”代替“今字”与“古字”)划分为两大类、四小类。[13]蒋先生认为区别字表示的意义有三类: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对应的情况是:本原字表本义,区别字表引申义;本原字表引申义,区别字表本义;本原字表本义,区别字表假借义;本原字表假借义,区别字表本义。区别字孳生的原由有两个:一个是词义的引申,一个是用字的假借。词义引申后,本原字(即古字)须承担更多的意义,为减轻其负担,在使用时就会让其中的一部分意义由新生的区别字(即今字)来承担。如果由本原字表示其本来的意义,那么新引申出来的意义就由区别字来表示,如“昏”与“婚”;反之,本原字表引申义,新造字表本义。当一个汉字被借用之后,它所承担的意义也增加了,如果它既要表示本义,又要表示假借义,由于其承担意义过多,不利于交际过程的理解,所以就须用区别字来分担其假借义;反之,则区别字表本义,本原字表假借义。当然,在表某个或某些意义时,区别字和本原字有共存的情况,二者并不是骤然的替代关系。这种四分法在学界十分流行。
笔者搜集了一些当下学者们所认可的古今字,发现有些古今字无法纳入上述四类之任何一类。根据对古今字来源情况的分析,下文从词义的引申与用字的假借两个方面,论析古今字的判定方法。
百年校庆祝福语理论上讲,一个汉字在其初创之时,本是为某个音所表示的词专门造的,这时字与词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往往会引申。汉字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被假借或通假,这样,一个字实际上就记录了好几个词,多义字便因此而生。多义字的出现增加了汉字的灵活性,使数量有限的汉字统驭不断增加的词成为可能。然一个多义字所包含的意义过多,特别是常用义过多,在记录语言时就有可能表意不够明确,甚至造成歧义。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就用别的字来记录该多义字的某些意义,于是,产生了古今字。一般情况下,古字产生在前,今字出现在后,但也不尽然。这里,我们先从词义引申的角度观察古今字的判定方法。
>感恩老师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