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4期CT理论与应用研究Vol.30, No.4 2021年8月(525-532)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ug., 2021
车宏伟, 张晓琴, 柴军,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分析[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21, 30(4): 525-532.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4.14.
CHE H W, ZHANG X Q, CHAI J, 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T imaging analysis of corona virus dia 2019[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21, 30(4): 525-532.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4.14. (in Chine).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分析
车宏伟1,张晓琴1,柴军1,孙德俊2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医学科,呼和浩特010017
2.国家卫生健康委慢阻肺诊治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010017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世界多个国家短时间内流行传播,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以对疾病的防控及诊疗发挥重要作
用。本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相关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与CT表现,探讨CT
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为将来疫情防控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CT;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
DOI:10.15953/j.1004-4140.2021.30.04.14 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志码:A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随着病情蔓延,我国多省市及周边国家相继有不等人数确诊病例出现。202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引起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a 2019),2月22日凌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并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管理[1-2]。
因该疾病发病隐匿,传染性强,与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肺炎有相似之处,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院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唯一远程诊疗医院,主要负责筛查、会诊省内疑似和确诊患者的排除、诊疗工作。
为进一步加深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本研究就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影像特点进行归纳,并应用CT半定量分析对肺组织累及范围进行评分,以期对新冠肺炎的早期识别及临床分型提供一定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确诊标准,收集2020年1月至2月经我院远程会诊的确诊患者75例,其中男42例(56%)、女33例(44%),年龄1~85岁、平均46.1岁。根据临床分型对各组病例临床资料、流行病学史及胸部CT图像进行归纳(表1和表2)。
收稿日期:2020-12-0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30卷526
鸡女
1.2 影像评价方法
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所有病例影像资料进行评分及影像学评价,意见不同时共同商榷决定。影像学评价包括病灶范围、密度(纯磨玻璃密度、实变及混合性病变)、分布、影像征象及其他表现。
病灶对肺组织累及范围采用CT半定量分析[3],即从肺尖到膈下1cm,将每侧肺分为上部(气管隆突上方)、中部(气管隆突至下肺静脉)、下部(下肺静脉以下)3个区域,每个区域约占1/3,共对肺的6个区域进行评分,0分:代表正常肺组织,1分:病灶面积小于该层面20%,2分:病灶面积介于20%
~49%之间,3分:病灶面积介于50%~75%之间,4分:病灶面积大于75%。单侧总分为0~12分,双侧分值共24分。
表1 临床特征汇总
Table 1 Summary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临床特征
类型
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合计
性别男8(10.7%)25(33.3%)3(4.0%)6(8.0%)42(56.0%)女1(1.3%)22(29.3%)6(8.0%)4(5.3%)33(44.0%)
年龄(±
greedisgood>牛郎与织女
x s)37.1±21.7 42.1±13.4 57.3±14.3 63.5±14.6 —
疫区接触史有1(1.3%)16(21.3%)2(2.7%)1(1.3%)20(26.7%)无8(10.7%) 31(41.3%)
7(9.3%)9(12.0%)55(73.3%)
发热情况(°C)2(2.7%)21(28.0%)5(6.7%)7(9.3%)35(46.7%)低热(<37.3)2(2.7%)15(20.0%)3(4.0%)3(4.0%)23(30.7%)中热(37.3~38)—6(8.0%)2(2.7%)4(5.3%)12(16.0%)高热(>38.1)—————
咳嗽5(6.7%)20(26.7%)7(9.3%)8(10.7%)40(53.3%)咳痰3(4.0%)14(18.7%)2(2.7%)7(9.3%)26(34.7%)乏力1(1.3%)9(12.0%)4(5.3%)1(1.3%)15(20.0%)腹泻—7(9.3%)1(1.3%)2(2.7%)10(13.3%)呼吸困难———6(8.0%)6(8.0%)白细胞计数(109/L)—11(14.7%)2(2.7%)1(1.3%)14(18.7%)淋巴细胞计数(109/L)1(1.3%)7(9.3%)3(4.0%)4(5.3%)15(20.0%)核酸阳性9(12.0%) 47(62.7%)9(12.0%)10(13.3%)75(100.0%)痰1(1.3%)9(12.0%)2(2.7%)3(4.0%)15(20.0%)鼻—2(2.7%)——2(2.7%)咽6(8.0%)35(46.7%)7(9.3%)7(9.3%)55(73.3%)粪便2(2.7%)1(1.3%)——3(4.0%)
其他情况高血压—1(1.3%)2(2.7%)2(2.7%)5(6.7%)糖尿病——1(1.3%)1(1.3%)2(2.7%)紫癜型肾炎——1(1.3%)—1(1.3%)IGA肾病—1(1.3%)——1(1.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对满足正态分布
4期车宏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分析527 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
x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CT影像特点
Table 2 CT imaging features
影像特征
类型
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合计
病变范围单侧单叶—17(22.7%)——17(22.7%)单侧多叶—4(5.3%)——4(5.3%)双侧多叶—26(34.7%)9(12.0%)10(13.3%)45(60.0%)影像评分0 3.0±1.7 8.2±1.6 12.0±3.33 —
分布模式胸膜下分布—32(42.7%)6(8.0%)7(9.3%)45(60.0%)中央分布—————
同时受累—15(20.0%)3(4.0%)3(4.0%)21(28.0%)
病变特点磨玻璃结节—15(20.0%)——15(20.0%)磨玻璃斑片—22(29.3%)3(4.0%)1(1.3%)26(34.7%)实变—7(9.3%)——7( 9.3%)混合性病变—4(5.3%)6(8.0%)9(12.0%)19(25.3%)病灶内血管增粗—35(46.7%)4(5.3%)4(5.3%)43(57.3%)小叶间隔增厚—11(14.7%)6(8.0%)9(12.0%)26(34.7%)纤维索条—10(13.3%)4(5.9%)4(5.9%)18(24.0%)
主要征象支气管充气征—15(20.0%)3(4.0%)8(10.7%)26(34.7%)铺路石征—9(12.0%)7(9.3%)9(12.0%)25(33.3%)晕征—9(12.0%)4(5.3%)3(4.4%)16(21.3%)反晕征—1(1.3%)——1(1.3%)
其他表现纵膈淋巴结肿大—————
胸腔积液———2(2.7%)2(2.7%)右侧弹力纤维瘤———1(1.3%)1(1.3%)陈旧性结核— 1(1.3%)1(1.3%)1(1.3%)3(4.0%)支气管扩张— 3(4.4%)——3(4.0%)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情况
患者发病前14天有武汉旅居史27例,与确诊病人存在密切接触史8例,1例超市购物史,余病例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
挪威的森林小说2.2 临床症状
入组患者中发热35例(46.7%),以低热为主(23例,30.7%),咳嗽40例(53.3%)、咳痰26例(34.7%),乏力15例(20.0%),腹泻10例(13.3%),呼吸困难6例(8.0%)。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低14例(18.7%)、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5例(20%)。既往有基础疾病10例,其中高血压5例(6.7%)、糖尿病2例(2.7%)、紫癜型肾炎1例(1.3%)、IGA肾病1例(1.3%)。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30卷
528
(a )男,62岁,CT 双肺上叶胸膜下多发
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病灶内局部血管增粗(黑色箭头)冷门大学
(b )24岁,CT 右肺上叶磨玻璃密度斑片,
内可见增粗血管影(黑色箭头)
图1 病灶内血管增粗
Fig.1 Thickening of blood vesls in the lesion
2.3 胸部CT 影像学特点
75例患者中9例CT 未见明显异常,余66例影像特点,①病变范围:单侧单叶17例(22.7%),单侧多叶4例(5.3%),双侧多叶45例(60%);②分布模式:胸膜下分布45例(60%),中央分布0例,同时受累21例(28%),无明显分布特征9例(12%);③影像特点:磨玻璃结节15例(20%),磨玻璃斑片26例(34.7%),实变7例(9.3%),混合性病变19例(25.3%),病灶内血管增粗43例(57.3%),小叶间隔增厚26例(34.7%),纤维索条18例(24%)。主要征象:部分患者可有多种征象共存,其中铺路石征占33.3%、支气管充气征占34.7%、晕征占21.3%、反晕征占1.3%(图2)。
(a )男,24岁,CT 右肺下叶混合磨玻
璃结节,见晕征(黑色箭头)
(b )男,48岁,CT 双肺多发混合磨玻
璃密度斑片,右肺上叶胸膜下病灶见反晕征
图2 晕征及反晕征
Fig.2 Halo sign and anti-halo sign
2.4 CT 半定量评分析
所收集病例中,轻型患者9例(12%),影像无肺炎表现,CT 评分0。普通型患者47例(62.7%),CT 评分范围1~6分(3.0±1.7),重型患者9例(12%),CT 评分范围6~10分(8.2±1.6),危重型患者10例(13.3%),CT 评分范围9~18分(12.0±3.3)。各组评分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四懂四会消防知识4期 车宏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及CT 影像学分析 529
3 讨论
3.1 COVID-19发病背景及临床表现
新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经过科学家测序发现其区别于常见的感冒病毒、SARS
病毒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4-6]
。该病其潜伏期较长(1~14天),有较强的传染性及人群普遍易感性,好发于男性,临床常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出现咳痰、咽痛、腹泻等症状,感染初期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表
现正常或减少[7]
。
河北医药诚信网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男43例,女性33例),推测可能与职业、社交行为较为频繁
以及疫情早期防护意识不强或个人卫生习惯有关,导致暴露风险增加[8-9]
糖水怎么做,临床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减低,与上
述文献报道一致。
3.2 COVID-19影像表现及评分价值
COVID-19不同时期影像表现多样,具有进展快、吸收快、病灶此消彼长等特点,结合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影像学诊断指南[10]
及本组病例,现将COVID-19各期影像表现总结。
(1)早期:表现为单肺或双肺磨玻璃结节、斑片(本组病例双肺、磨玻璃斑片多见),以胸膜下分布为著,其内见增粗血管穿行,部分磨玻璃结节伴晕征出现(图1和图2),其病理机制与冠状病毒经呼吸道吸入后,多首先到达胸膜下气体交换区域,侵犯
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引起肺间质炎性渗出、水肿相关[11-13]
。部分核酸阳性的患者早期影像无肺炎表现,但不排除发病初病毒期存在于上呼吸道,还未引起肺内病变的可能性,需
临床继续隔离、随访[14]
。
(2)进展期:表现为新老病灶交替出现,新发病灶多以磨玻璃密度为主,而原有磨玻璃结节、斑片范围增大,数目增多,部分病灶实变,见充气支气管征,部分病灶小叶间隔
水肿增厚呈网格状改变,表现为 “铺路石征”[15-16]
(图3)。
(a )男,65岁,CT 右肺上叶片状磨玻璃
影及实变,内见充气支气管征(黑色箭头),病灶周围小叶间隔增厚,呈典型铺路石征(黄色箭头)
(b )男,60岁,CT 左肺上叶胸膜下磨玻
璃密度结节,右肺上叶混合磨玻璃密度影,内见充气支气管征(黑箭)及铺路石征(黄色箭头)
图3 充气支气管征及铺路石征
Fig.3 Inflatable bronchial sign and paving stone sign
(3)重症期: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实变区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纤维索条及牵
拉性支气管扩张,非实变区见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严重时呈“白肺”改变,少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