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项目
高清壁纸电脑翻译学导论读书心得3000字
第一次阅读有关翻译学的书,我选取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杰里米·某迪的作品《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全书共分十一个章节,每章分别重点讨论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对翻译研究领域进行了简单而实用的介绍。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各章内容。
第一章:翻译学的主要方面。本章又分为6个小节:翻译的概念;翻译学的内涵;翻译学发展简史;霍姆斯/图里的“翻译学结构图”;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本书的目的及各章预览。
逢婚
广西审计第二章: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芒迪在前言明确指出,本章讨论的内容是“翻译的前语言学时期”的“字对字”与“意对意”之间的争论。从西塞罗/圣哲罗姆关于直译还是意译的争论开始,到马丁·路德使用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的方言翻译《圣经》,再到德莱顿、多雷和泰特勒为创建系统的翻译理论而做的努力分三个小节进行叙述,然后讲了施莱尔马赫的顺化及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脊椎疼是怎么回事第三章:对等和对等效应。首先介绍了雅各布森关于语言意义与对等的本质和乔姆斯基的转乐山大佛旅游攻略
三文鱼皮怎么吃换生成模式,仔细讨论了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以及对等效应原则等重要概念,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维纳·科勒的对应与对等。这个秋天
第四章:翻译转换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很多翻译转换模式,本章主要介绍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维奈和达贝尔内在《法英比较文体学》中的模式(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卡特福德的形式对应及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范·勒文-兹瓦特用于分析“微观层次”上一些细微的翻译转换的核心概念,以及评估这些转换对更为普遍的“宏观层次”的影响。
第五章: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了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出现了从交际角度出发的功能主义翻译分析方法。本章重点讲述了赖斯关于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的早期研究、霍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维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面向译文的文本分析模式。
第六章: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方法。20世纪90年代,话语分析异军突起,其主要探讨语言如何传递意义及社会与权力关系。首先介绍了韩礼德的话语和话语分析模式,豪斯基于韩礼德的语域分析提出了她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贝克的《换句话说:翻译读本》是让翻译
研究影响深远的作品,哈蒂姆和梅森专门研究在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翻译中的体现,把话语的意符层次纳入话语分析的模式。最后,作者提及了其他学者对翻译采取话语分析和语域分析的批评。
第七章:系统论。多元系统论把把翻译文学看作势在目标文化内更大的社会、文学、历史系统中运作的一个子系统,这说明翻译研究逐渐转向文化学派。本章开始介绍了以色列学者伊塔玛·伊万提出的多元系统论,接着介绍了图里在伊塔玛•伊万的基础上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实际应用,切斯特曼在图里翻译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另一套规范——译品规范或期待规范及过程规范或专业规范,最后介绍了操纵学派的的兰伯特和范·戈普的描述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八章:文化研究的多样性。“文化转向”的内涵即翻译研究转向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对翻译进行分析。本章首先介绍勒菲弗尔作为“重写”的翻译,接着介绍西蒙是从性别研究的角度来看待翻译,以及与其有较大关联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第九章:翻译异质性:翻译的隐(显)性。第一小节集中讨论韦努蒂重要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英美文化中翻译及译者的隐形和译者可以使用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还有贝
尔曼在批评文学翻译中的同化时所提出的“否定分析”;第二小节描述了文学译者对自己翻译实践的叙述;第三小节讨论手握大权的出版行业的一些重要方面;第四小节讨论有关韦努蒂的批评;最后一小节分析翻译的接受。
第十章:翻译的哲学理论。在前面,已经分别从文学、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对翻译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叙述,本章主要考察了翻译与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讨论乔治·斯坦纳的阐释步骤、庞德的能量化语言观、本雅明的翻译“纯语言”观,以及德里达和解构主义运动与翻译的相关性。
第十一章:跨学科的翻译学。本章重新回到了第一章所讨论的翻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斯内尔-霍恩比借鉴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理论及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将其全部纳入一个详细的分析框架,提出“综合法”。
本书以时间为序,为力求清楚明白,各个章节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行文:简单图表清楚呈现基本内容-正文进行详细叙述-个案研究-补充读物-简短小结-研讨要点。各章节彼此相对独立,对各个派别的理论和模式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又辅之以各理论之间内在的联系,既有外在联系又有内在联系,个人觉得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读完本书,我对翻译理论以及各流派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我认为该书最出彩的部分在于每章(除去第一章)正文后的个案分析,作者主要采取举例的方式例证本章的某个或者整体观点,涵盖多种题材(如影片、小说等),能加深读者对本章翻译理论的认识和感受,在例证之后还进行具体讨论,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毫不避讳各翻译理论或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翻译理论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之后的个案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读者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也为读者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样式。由于原版难度对我来说太大,所以我看的是译本,能够基本读懂作者介绍的翻译理论及流派,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首先对目前比较热点的问题的叙述过于简略,比如对语料库语言学和互联网的介绍就仅仅占用了很小的篇幅,还有新兴的机器翻译、机辅翻译、在线翻译服务等蓬勃发展的翻译技术更是一笔带过。同时,第一章后面缺失了本书很有特点的个案分析部分,也是略有不足之处。其次就是在语言的选择方面,主要是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西方地区的印欧语系内部之间进行的比较,而和它们区别比较大的汉藏语系等其他语系并未被列入其研究范围,是否能够考虑在个案分析时在案例的选择上更注重多样性和代表性,让全书的设计更加完整。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第六章的语用学及翻译部分,因为其与翻译实践联系得较为紧密。
在本章中主要以贝尔的《换句话说:翻译读本》一书来展示其分析成果。贝尔对语用学的定义是“语用学乃是语言应用的研究,并非出自语言学系统,而是有关在语言交际中由参与者所传递和操控的语言意义的研究。”这就指明了语用学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并不仅仅研究某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在具体语境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理去推断说话人的实际意图,就是研究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如书中提到的三个主要的语用概念:连贯、预想和暗示,都能够在翻译中让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更加准确,避免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以及歧义现象。最后还提及了翻译需要注意的礼貌和文化问题,尤其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文化对于翻译的影响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价值观往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时注意什么能翻什么不能翻,尤其涉及到一些我们本民族没有而译文民族有的宗教、传统和政治方面的翻译更是得一再小心,不能冒犯译文民族。从这一意义上讲,译者的职责超越了仅仅作为文本转换者的角色,他们肩负着促进文化间互融互通、相互理解的职责,这就要求译者们在翻译前充分了解目的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以让译文能被广泛地认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