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成因
发表时间:2009-10-21T09:22:34.450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第7期供稿作者:代东东[导读] 文章对汉英翻译中习语所反映出的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作者简介:代东东,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文章对汉英翻译中习语所反映出的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汉英翻泽;习语;文化差异
八十大寿主持词完整版习语,就是一个民族由长期习惯而形成的语言,这种习惯性的语言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在该民族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在一个民族中,语言先于文化而产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反映出一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现象。因民族的不同,语言不不同,习语的不同,其文化就形成了很大的差异。以汉英语言的翻译为例,中国同西方英语系国家如英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汉英语音的翻译特别是对习语翻译的巨大障碍。要想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翻译,译者仅仅掌握这两种语言和文字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刻了解中英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血压高能吃羊肉吗1英语与汉语中习语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河道护坡①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导致习语的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该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等等而形成的。例如,在汉语中,东风和西风是作为反义词而存在,东风含有褒义,西风含有贬义。例如:“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汉语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报告春天消息的往往是东风。因此,中华民族就喜欢东风,赞誉东风是吉祥的风。如:“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而英语则恰恰相反,英国人喜欢西风,英语中有大量赞美和歌颂“西风”的诗篇。这是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英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诗篇《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在雪莱的诗里,西风是一种象征,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西风精神。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正因为汉英语系对东西风的寓意不同,我们在汉英语音的翻译中就要充分考虑中英两种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个性,对那些约定俗成的言语习惯即习语在翻译中给予准确的把握和恰当的处理。如果译者对汉英不同民族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语言习惯知之甚少或处理不当,轻者会在汉英翻译中闹出笑话或产生误会,重者将会严重伤害汉英民族之间的感情。
②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习语的差异。历史文化中的习语,不仅形象生动,有的还饱含哲理。历史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人心齐泰山移”,比喻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又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它反映出中
国古代的妇女嫁人后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丈夫主宰的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其意。在汉英翻译中,就不能采用直译的办法。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使读者不理解其含义。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你被猴打过英语中的许多成语、典故和习语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在汉英翻译中必须尊重英国历史文化习惯,将习语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
③宗教文化的差异导致习语的差异。宗教在中国源远流长,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是中国的五大宗教,渗透到中国文化(语言)的各个方面。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而在西方,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汉语和英语反映在宗教文化方面,也有对应的词汇,但意思不同。如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 dragon"相对应。“dragon”在英语中是“怪物、魔鬼、凶残”的意思,是可憎恶的象征。而汉语中的“龙”具有“神圣、高贵、民族精神”的象征。“End of the world”意为伸张正义的时刻,而汉语中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我们在汉英翻译中切忌望文生义。
④其他方面的文化差异导致习语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在数字范畴、时间观念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由此组成的习语或词语范畴的表达上也有差异,在汉英翻译中也应加以注意。比如对“前”与“后”,中国
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而英语正好相反,如英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不能说是“最后消息”,译为“最新消息”。字面意义相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应采用变通方法。
2结语
对习语的理解和翻译不仅仅要求语言的基本功扎实,更强调对两种语言文化的驾驭。习语翻译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英译汉时,译者首先应该在充分研究汉语和英语以及汉英民族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汉、英语语义解释和汉、英词语语义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对汉英语言中的习语所表达的意思准确理解,然后翻译,则成功的概率更大。
参考文献: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袁芳,王惠洁.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习语翻译[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2).
读后感怎么写[2]孙小军.浅析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洗手的图片
五里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