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格式:蔡弘, 杨文娟. 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基于安徽省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 16(1): 1−8. DOI: 10.au(s).202104004.
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
——基于安徽省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
蔡 弘1, 杨文娟2 *
(1. 安徽建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2. 安徽大学 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利用2006—2016年农业普查数据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面临的突出困境。研究表明,从数量结构来看,安徽作为农业人口大省的属性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人口分布显示出“北密南稀”;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村妇女非农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脱离农业进入非农部门,农业女性化现象并不明显;从年龄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正在加深,农村人口老化与农业人口老化问题并存;从素质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升极为缓慢,整体处于小学和初中水平;从流动结构来看,农业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劳动力吸纳效应将持续发挥。鉴于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一要树立农业劳动力安全观,积极应对农业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二要加速启动农民职业化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要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经营方式,提高土地集中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四要加大农业社会化和农村数字化建设,让更多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词:农业人口结构;农业老龄化;农业人口安全
中图分类号:C 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390X (2022) 01 – 0001 – 0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nge
and Its Policy Enlightenment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alysis
on the Agricultural Census Data of Anhui Province
CAI Hong 1,YANG Wenjuan 2
(1.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
Abstract: This study mainly analys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prominent difficulties, by the u of the agricultural census data from 2006 to 2016. It shows tha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quantity structure, the attribute of Anhui as a province with larg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does not change fundamentall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n in the north and spar in the south ”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structure,more and more rural women leave agriculture for the non-agricultural ctor,which is accelerating, and the phenomenon of agricultural feminization is not obvio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e structure,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s deepening,the aging of rural popula-
收稿日期:2021 – 04 – 06 修回日期:2021 – 06 – 2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业女性化下新时代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研究”
(20YJC840002);安徽省社科联创新发展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乡村人口结构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2019CX021)。
作者简介:蔡弘(1990—),男,浙江宁波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人口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研究。* 通信作者:杨文娟(1990—),女,安徽阜阳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6(1):1 − 8
http: //xb.ynau.edu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E-mail: ***************
.com. All Rights Rerved.
党员自我对照小结tion exists together with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structur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has improved extremely slowly, which is generally at the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ow structure,
the extru-sion effect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n surplus labor and the labor absorption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will continue to play. Bad on all of the, during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irstly we should t up the safety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react actively to the rapid aging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opulation. Secondly, 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star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ization projec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Thirdly, we should chang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crea the concentration rate of land and improve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Fourthly, we should socialize agricul-ture and digitize rural areas so that more entities can participat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Keywords: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structure;agricultural aging;agricultural population curity
2021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学界很早就关注到由农业人口结构变迁引起的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问题。一是关于农村人口结构变动现状、特征及其后果的研究。最为典型是的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1-2]及其引发的农村养老[3-4]、基层公共服务[5-7]、农村生态环境[8]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学者还从家庭分工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所引发的农业老龄化与农业女性化现象[9-10],重点分析这些现象对于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形成了悲观与积极对立的学术观点。从最新研究
来看,无论是农业老龄化还是女性化均未对我国粮食生产、农业发展构成显著负面影响[11-12]。二是关于农村人口结构变迁原因的研究。在西方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二元结构理论基础上,国内学者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流动人口问题,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理论模型,例如“梯次流动”理论[13-14]。当前,“三留守”人口问题尚未获得有效解决,以“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为代表的“新三农”问题已经交织呈现。事实上,城乡变革中的农业农村人口结构变动问题并非仅仅存在于我国农村,其是一个世界性普遍现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15-16]。安徽省是我国13个主粮产区之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因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而加速发展,正处在“乡—城”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是观察我国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的良好窗口。
一、“北密南稀”是农业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安徽省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81%,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更低,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省份。从第三次农业普查来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为1 556.99万人,占全部普查登记人口数33.84%,占年末乡村就业人员的51.32%,较第二次普查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58.4万人,下降了3.62个百分点;规模农业经营人员为47.02万人,约占全部农业经营人员的3%。可见,全省农业经营人口减少速度较为缓慢,仍然存在超过一半的农村劳动力聚集于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农业对于农户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职业吸引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以县(区)级行政区划为主要统计单位,以皖江和淮河为界,安徽省农业人口分布基本呈现“北多南寡”“北密南疏”“北聚南稀”的分布特征,皖北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农业人口,江淮之间次之,皖南地区农业人口规模最小。结合安徽省自然地理构造来看,农业人口分布体现出强烈的人口地理区位特征,分布数量、密度与安徽省平原分布、耕地分布情况基本吻合①。
二、农业女性化减弱与农村妇女非农化加速
中国农户的人口再生产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男
2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 16 卷
① 皖北地区多平原,耕地开阔、土壤肥沃,为以机械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江淮之间多湖泊、河
流、丘陵,耕地集中程度不如皖北,但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耕地分布较为细碎,种植业较
自然气候变化为薄弱而林业较为发达。
花千骨的演员表全部.com. All Rights Rerved.
性性别偏好,但在农业生产领域,受到人口非农流动男性偏好特征,在家庭理性分工决策下农村妇女多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2006年农业从业人员男女比为79.61,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非常突出。而到了2016年,全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男女比迅速增加到105.39,女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显著下降。农业普查数据表明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农业从业人员)的性别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十年,男性在农业生产经营群体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改变了过去“男少女多”的劳动力配置格局,两性劳动力分配更加趋于平衡。因此,仅依据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初步判断,过去常见的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基本上消失。
农业生产主体性别比变化的原因并非男性的增加,而是女性的减少,农村妇女非农流动的速度正在加速。教育普及和性别平等观念打破了原本乡村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局面,改善了新一代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本,社会分工细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妇女创造更多非农就业岗位。于是,在农户劳动力代际更替过程中,虽然两性劳动力都源源不断地从农业领域中“释放”,但农村妇女“离开”农业的速度与过去相比开始赶上男性,非农转移中的性别差异在农村劳动力新老更替中被逐步熨平,农村妇女正加速进入非农部门。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领域的性别隔离现象随现代农业兴起而从“幕后”走到“台前”。现代农业发展将更多依赖于农业科技与农业机械,在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同时,技术领域的性别分工或者说性别偏见则开始显现。典型的现象是农忙时节操作机械的基本上都是男性,而农闲时期,实施田间管理的则大部分
是女性。男性在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再次凸显,这无形之中将女性“挤”出农业,抬升了男性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比率。
三、农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
与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正在逐渐减弱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伴随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正在不断加深。
(一) 农村人口已显著老龄化
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程度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存在。2006年和2016年两次农业普查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曲线在50周岁以下差异较大,超过50周岁之后,两条曲线基本重合,说明这10年间50周岁以上的农村人口比重变动幅度较小(图1)。
2016年农普表明4 601.34万登记人口中有17.07%超过了60周岁,较2006年增加1.39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稳中有升。继续比较60周岁以下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发现,2016年的曲线较2006年更加平稳,主要表现在18岁以下人口比率的大幅减少和19~29周岁人口比率有所增加。从18周岁以下人口比重来看,2016年较2006年下降了12.11个百分点,说明未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给能力将大幅减弱。与此同时,2016年19~29周岁人口比率为18.15%,而2006年10~19周岁的农村常住人口占21.16%,较2
016年19~29周岁段高出3.01个百分点。通过年龄更替原理粗略推算知,两次普查的10年间,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已经离开农村和农业。
(二) 农村人口老龄化引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化问题较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发展活力,迟滞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与非农部门对于劳动力年龄存在限制不同,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性决定了其对于劳动者的年龄没有严格约束,而更依赖于劳动者的健康水平。目前,超过50岁的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表1显示,2006年农业从业人员中,超过50周岁的占37.46%,超过60周岁的占13.93%,意味着超过39.06%的60周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尚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之相对,全部农业从业人员中,处于21~40周岁黄金劳动年龄的仅占37.77%,与50周岁以上从业人员比率基本持平,占该年龄段常住人口的66.31%,说明有超过三分之一(33.69%)的该年龄段劳动力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农业作为比较效益与社会地位都低下的“双
0.00
年龄结构
指
数
/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8
岁
7最炫民族风的歌词
~
7
9
岁
6
国画简单
~
6
9
岁
5
~
5
9
岁
4
~
4
9
岁
3
~
伏旱
3
9
岁
≤1
8
岁
1
9
~
2
9
岁
图 1 安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第 1 期蔡 弘,等: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3 .com. All Rights Rerved.
低”职业,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加速减弱。
2006年与2016年两次农业普查结果比较发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年轻劳动力脱离农业的速度正在加快,这一点在皖南地区尤其明显。表2显示,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5周岁以下占17.03%,仅比2006年30周岁以下增加0.38个百分点,超过三分之一(34.34%)的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超过了55周岁,接近2006年50周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率。
(三)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呈“南高北低”区域特征
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存在显著的区域性。
从“高年龄层(55岁及以上)”与“低年龄层(35岁及以下)”来看,池州市“高年龄层”与“低年龄层”极差最大,达到39.66个百分点;黄山市“高年龄层”比率最高,为47.54%,与“高年龄层”比率最低的淮北市相比,极差高达22.51个百分点;两个年龄层比率极差最小的是淮北市,是16个地市中唯一一个“低年龄层”比率超过“高年龄层”的地区。整体来看,与前文总结的“北多南寡”“北密南稀”的农业劳动力数量规模分布格局恰恰相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由南向北递减,皖北五市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基本上不存在农业劳动力老化现象,超过五分之一的农业经营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仍然占有较高的比重。
四、 农业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极为缓慢安徽省农业普查表明,农民素质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一道关键障碍,与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从2016年安徽省农业普查登记人口受教育水平来看,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比重最高,其次是小学,两者共同占比73.55%(图2)。与2006年相比,农业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增长非常缓慢,各个受教育层次的人口比率变化幅度非常之小。接受小学及初中教育的人口比率分别下降了2.13和1.86个百分点,初中以上受教育人口比率则由2006年的54.19%增加到2016年的55.32%,仅增加了1.13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受教育对的比率增加最快,增长了2.76个百分点。
细分不同性质登记人口来看(表3),第一,农业经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初中受教育水平占比最高,45.8%的农业生产经营
两个金是什么字表 1 2006年安徽省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段人数/人比率/%≤20岁638 385 3.9521~30岁2 050 99512.7031~40岁4 049 03125.0741~50岁3 364 22620.8351~60岁3 800 77223.53>60岁
玛利亚歌曲2 250 508
13.93
表 2 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结构区域分布
地 区35岁及以
下比率/%36—54岁比率/%55岁及以上比率/%安徽省17.0348.6334.34合肥市8.7847.8943.33芜湖市 6.0650.9842.95蚌埠市21.2950.4228.29淮南市19.1747.5033.32马鞍山市8.5049.6341.86淮北市26.4448.5225.03铜陵市 6.0248.4045.58安庆市7.8452.3839.79黄山市7.0345.4247.54滁州市12.5554.0733.38阜阳市20.3545.8933.75宿州市25.0646.6628.28六安市13.7950.6335.58亳州市25.3347.1227.55池州市 5.0550.2544.71宣城市
6.09
50.87
43.04
8.20受教育程度
8.43
0.00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未
上
学
小
学
初
中
高
中
或
中
专
大
专
及
以
上
比率/%
图 2 安徽省农业人口受教育水平变化
4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 16 卷
.com. All Rights Rerved.
人员接受了初中教育,但是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农业经营方式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其所对应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也在上升,高中及以上水平的受教育人口比重增长十分显著,超过五分之一的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拥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国非农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另一个数据也证明,更高的技能水平会影响农业经营规模。只有8.8%的农业经营人员接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而在规模农业经营人员中这一比率是19.7%,高出前者10.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在专业技术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以上分析,安徽省农业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下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偏低两个问题同时存
在,且十年之间改善幅度非常有限,农村和农业发展依然缺乏高素质人才。具备较高受教育水平,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依然不倾向于留在农村、流向农业,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在振兴乡村人才环节面临的最大障碍。
五、 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仍蕴藏巨大潜力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尚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效应,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意味着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正在减弱。这意味着未来安徽农村仍有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非农部门。
(一) 非农转移速度明显落后全国水平起步于安徽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在制度层面上调整了农业生产方式及剩余资料分配方式,林毅夫在其著作《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为46%[17];在劳动力配置层面,由于生产效率提升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农户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可以从比较生产效率与效益较低的部门退出进入比较效率与效益更高的部
门,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流动。这个过程既是改革,同时又概括了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以及如何把人口红利转化成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18]。
从安徽省农业普查数据看到,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农业劳动力人口整体规模和占比均有明显下降,但目前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表4显示,2006—2016年的十年间,安徽省经济活动人口增加625.7万人,而农业从业人员反而减少了77.51万人,与2006年相比,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降低了7.89个百分点,说明除一部分原有农业劳动力转移外,新增劳动力基本上都进入了非农部门。《中国统计年鉴2020》数据表明还有25.1%的劳动力务农,低于安徽省,而发达国家平均只有2%~4%的劳动力在务农,美国、英国、德国甚至低于2%。因此,仅从农业劳动力占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比率判断,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的安徽省则蕴藏更大潜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将是未来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
(二) 农业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将持续发挥
与此同时,安徽省及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暗示(表5),在当前农业生产
表 3 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水平比较
单位:%
人员类别
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全体普查登记人口14.1530.5343.028.43 3.87全体农业生产经营人员11.8236.7845.80 4.610.98规模农业经营人员
9.3435.8147.47 6.07 1.31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7.18
27.75
44.84
14.59
5.65
表 4 2006、2016年安徽省农业从业人员结构比较
项目
2006年2016年
差值
(2016−2006)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3 784.004 409.70625.70农业从业人员/万人1 634.501 556.99−77.51农业从业人员比率/%
43.20
35.31
−7.89
注:(1)2006、2016年经济活动人口分别来源于2007年度与2017年度《安徽统计年鉴》;(2)2006、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来源于两次安徽省农业普查;(3)2006年农业从业人员包含农户及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2016年农业从业人员等同于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包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与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第 1 期
蔡 弘,等: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
5
.com. All Rights R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