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

更新时间:2023-07-05 12:50:08 阅读: 评论:0

第42卷第3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01.42.No.3 2012年5月Jour聃I o f zhejiang Universt臼(Hum蛐ities an d s oci aI s d e n ce s M a v201 2
DoI:10.3785/j.issn.1008—942x.2012.03.28l
选择性亲和力?
一王尔德读庄子
张隆溪
(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系,香港)
白反口向玲玲译
[摘要]英国汉学家瞿理思1889年发表了他翻译的《庄子》,而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很快在 1890年就发表了长篇书评,把庄子的道家思想阐释为反对一切政府管理、争取个人自由的哲学。
这正是王尔德自己所理解的费边社会主义,即认为艺术应该是超越政治和伦理的唯美主义思想;这是
一种近于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主张一切任其自然。王尔德这一思想与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有一种
不期而至的契合。虽然王尔德不懂中文,对道家思想也没有研究,但凭着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敏感,他
对庄子的评论不无深刻之处。由于现代王尔德研究往往不关注这篇书评,而王尔德选本也通常不收录
这篇书评,因此,在审视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的关系时探讨王尔德对《庄子》译本的评论,自有其意
义。
[关键词]王尔德;庄子;个人自由;无政府主义;现代主义;道家思想
Ele cti ve Af fi nit ie s?
器材
——on Wilde’s Read i ng of Z h u a n g z i
Zha ng Longxi牛腩怎么做好吃
(DP声口rf,,£P刀f o,C矗i以95P,Trn挖sz口£io咒“咒d L i咒g“i5£ic5,C iz y Uki口已rsizj,o,HD规g K o祀g,
H(,咒g Ko咒g,C九i竹n)
Ab s tr ac t:0sc ar Wilde wrote long review in1890o n Herbert Gi l e s’E I n gl i s h t ra n sl at i on o f  t h e 觋懈咒gd,which w as p ublished in  1889.Wi l de read Zh ua n g zi’s Ta o iS t  thinking philos oph y{or
in d iv id u al f re ed om a g ai n s t al l forms o f government.That、Ⅳas of c o u r s e Wild e’s own p h il o s o p h y,t h e  s or t of Fab ian s o c ia l is m h e u nde rst ood i t.I n Wilde’s phi l o s o ph y,t h e a e s t h e ti c i s m o f a r t is b ey on d morality and p olitic s  a n d is a n e a r a na r ch is ti c  1ib e r a li s m.H i s  a es th e ti c  tho ugh ts o n a r t su rp r i si n91y  bore some re mbl ance o r affinities wi th the’I hoi st  i deal o f ru n ng wit h non—action.Though Wilde was ignorant of Chin e and n o ex pert of‘11a ois m,his artistic and i n te U e ct u a l n sibil ities made it p o s si b l e f or h im to make some in si gh tf ul  re ma rk s o n Zhua ng zi’s i d e a s.A s  th is  review is n o t us u a l l y taken  no t ic e  o f  in modem
[收稿日期]201 2一03—28[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www.joumals.z ju.edu.cn/so。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2一04—29[作者简介]张隆溪,男,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系讲座教授兼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
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及跨文化研究。 [译者简介]向玲玲,女,浙江旅游测量学
给女朋友讲故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第3期张隆溪: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75
Wi ld ea n criti cis m,n or  i s it i n c l ud e d  in  most Wdde Iections,it  is thus imp ortant to p a y some cri t ic a l at t e nt i on  to W il de’s views o n th e tr an s la ti o n  of t h e Z h z“z胛g zi.
Key w or d s:0s c ar Wild e;Zh ua ng zi;in div id ua l freedom;anarchism;modernism;Taoism
在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的开头,亨利·沃顿爵士躺在长沙发波斯软垫上吸烟,这时一些毪鸟的剪影就像一幅活生生的中国皮影戏在他眼前展开:“飞鸟的幻影不时掠过绵延在窗前的大幅柞蚕丝落地窗帘,营造出瞬间的日本式效果,令他想起那些脸色苍白如玉的东京画家每每运用静态的艺术手段来传递轻灵的动感,,[1]1。王尔德在此描绘r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想象中充满异国情调的、迷人的东方色彩,不过与此同时,他完全知道这种效果更多是来自于异国的幻想,而不是东方国家的现实。“这些日本人都是个别艺术家们刻意而自觉的创造”,王尔德在他的论文《谎言的衰朽》中就曾用一种冷静的、不动声色的语调这样说。“生活在日本的真实的日本人与普通的英国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他们非常普通,没有任何值得注意或特殊之处。事实上,整个日本就是一个纯粹的杜撰。”[2”6当然,对王尔德来说,艺术与想象远比平凡的生活重要得多,正是艺术创造赋予生活以美和意义。他无疑宁愿选择艺术虚构出来的日本,而不是平凡现实中的日本,尽管他知道想象与
现实之间的差异。
辞开头的四字成语王尔德在文集《意图》的许多批评论文中明确表达了这些重要观点。正如笔者曾提出的那样,“《意图》中关于艺术与批评的对话有一个连贯的、对称的结构”[3]l”。首先,《谎言的衰朽》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大胆的新美学理论信条:“生活模仿艺术远多于艺术模仿生活”;“生活为艺术举起一面镜子,不是再现画家或雕塑家想象出来的某个奇特类型,就是把虚构中的梦想变为现实”[2”2‘39。然后,《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一文在批评和艺术之间建立起结构上与艺术和生活之间相类似的关系,主张如果我们通过艺术理解生活,也就可以通过批评理解艺术,因为“批评家与他所批评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就犹如艺术家与形和色之可见世界,或与激情和思想之不可见世界那样的关系”[4]l“。”。王尔德宣称,“最高的批评,作为最纯粹形式的个人印象,在其自身的意义上比创造更有创造性”;它是“唯一文明形式的自传”[4]138。1”。在他的创造性批评概念中,王尔德充分承认批评者的主观性,即从批评者自身的视角和想象性幻象出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洞见生活和艺术的本质。上述观点,或者说这个观点的扭曲形式,可能已在近年来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中走向了极端,现在的批评家或理论家往往对诸多社会或政治问题比对文学更感兴趣,但对王尔德来说,艺术创造始终是批评者的关注焦点。一些戴着文学或文化批评面具的当代批评论著故弄玄虚,晦涩难读,充满了诘屈聱牙的术语,与这种当代学院风格的文字比较起来,王尔德那机智幽默、赏心悦目的文论,读起来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现在来谈谈王尔德对1889年英国汉学家瞿理思译介的中国哲学家庄子的评
论。虽然《庄子》并不是文学作品——但话又说回来,庄子的语言可能比大多数诗人或作家更富文学性和诗意,他借以表达观点的悖论和暗喻也比大多数文学作品更微妙、更出色。王尔德发表于《言者》1890年2月8日的长篇评论无疑浸透着他在《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所倡导的创造性精神。如果说他在《道林·格雷的肖像》中提到的“瞬间的日本式效果”可以看做一种装饰性色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2卷
调,以便在小说开头渲染一点东方风味的话,那么王尔德题为《一位中国圣哲》的评论则是对庄子这位被瞿理思描绘为“神秘主义者、道德家与社会改革家”的哲学家的严肃讨论。王尔德的评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宝贵机会瞥见他对一位古老的东方哲学家的兴趣,同时也提供了王尔德批评的一个范例,看他如何从维多利亚时期批评者的角度来阅读庄子,并将这位中国哲学家的思想用于评价自己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王尔德的评论还显示了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欧洲对道家哲学与神秘主义的兴趣有多大。由于这篇评论没有被大部分现代版的王尔德作品集收录,不很常见,所以尚未得到评论界应有的关注,甚至被王尔德研究专家们所忽略,而唯其如此,我们才更有理由将其作为王尔德作品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
在瞿理思的译著序言中,他将庄子形容为儒家的敌人、老子神秘学说的继承者和一个伟大的辩论者,他“有如此杰出的文学和辩证才能,以至于同时代最优秀的学者也无法辩驳他对儒家和墨家学说的颠覆性批评”[5'1。瞿理思将庄子描绘成一个热烈追求独立和自由精神的人。他重复了这位
中国哲学家拒绝接受楚国丞相官职时所说的话:“我宁愿‘曳尾于涂中’,自得其乐,也不愿给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做奴隶。我绝不会就职。如此我将常葆自由,随心所欲。”¨]v’“老子和庄子都是悖论式语言大师,为此瞿理思举了一些例子来展示他所谓的“奇妙的无为学说”。例如,“无为而无不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5]v““1。巧得出奇的是,这些短小精悍的悖论式语录多么像王尔德式的警句表达——那些散落在《道林·格雷的肖像》的序言和文论集《意图》中的机智诙谐的语句。当王尔德读到瞿理思的译本并发现庄子与自己志趣相投时,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然,王尔德对中国道家思想并无太多了解,期望听到他对道家哲人庄子的内行评论是不现实的。不过,王尔德的评论中引人关注的是:他是如何解读庄子的?他在这位中国哲学家身上发现了什么共通之处?这种共鸣又如何影响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影响了他关于个人自由、摒弃一切政府形式的信念?事实上,人们在阅读王尔德对庄子的评论和介绍时可能会感到迷惑,他到底是在援引庄子还是在表白自己?而这正提醒了我们关注《庄子》中著名的庄生梦蝶的故事,说庄子梦为蝴蝶,从梦中醒来时,便不能确定哪个世界是真的:所梦是真,还是真实是梦?他到底是一个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的人,还是一只梦见自己变成了哲学家庄子的蝴蝶[6]5。“?王尔德的阐述方式完全吻合这种精神,所以我们在读他的评论时,有时会拿不准到底是庄子还是王尔德在说话。
王尔德发现庄子是一个反社会的哲学家,并宣称“一段时间以来,我读到的对现代生活最尖锐的批评,莫过于博学的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所谈到的”[7””。英国中产阶级在瓷器或屏风上可能已经见过这位中国
哲学家的肖像画,并且觉得这些肖像画很有趣。但王尔德说:“如果他们真的对他有所了解,就会为之颤抖。庄子倾其一生宣扬他的无为学说,指出所有有用事物的无用性。‘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从他的伟大导师老子那里继承来的信条;将行动融于思想,思想融于抽象,就是他邪恶的超验目标。”[7]178王尔德将庄子与自柏拉图、斐洛至艾克哈特大师、雅各布·波麦和黑格尔的西方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进行了比较,声称“从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庄子可以说几乎集欧洲形而上学或神秘主义思想的所有意趣于一身”。但庄子远比他的欧洲同行们激进得多,因为“庄子不仅仅是一个形而上学者或启蒙思想者,他致力于摧毁我们所知的社会,即中产阶级所知的社会;糟糕的是,他还结合了卢梭式的激情雄辩与赫伯特·斯宾塞式的科学推
理”[7]17””9。将这位古老的中国哲学家进一步拉近现代社会,王尔德的庄子听起来就越来越像《谎言的衰朽》中的维维安或《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的吉尔伯特,也就是说,王尔德的庄子就是王尔德本人观点的角色化或代言人,以典型的王尔德式的似非而是的讽刺警句风格说话。王尔德说,庄子并不是一个感伤主义者:
如果他的确曾怜悯过什么的话,那么他怜悯富人更甚于怜悯穷人。对他来说,发财致富和
第3期张隆溪: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
受苦受难同样具有悲剧性。他丝毫没有现代人对失败者所怀的同情心,也不主张总是出于道德考虑给护肤品品牌排行榜
蚯蚓的生活环境
予那些落在最后的参赛者以奖励。他反对的是竞赛本身;虽然积极同情他人已成为我们时代众多高尚人士的操守,他却认为试图使别人变好是一种愚蠢的行当,“若击鼓而求亡子焉”,只是白白浪费精力,仅此而已。在庄子眼里,一个具有深切同情心的人不过是一味想要变成别的某个人,也就因此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唯一可能的理由。L7]178庄子理想中的黄金时代在王尔德看来是这样一个时代:“那时没有竞争性考试,没有乏味的教
育系统,没有传教士,没有给穷人布施的小恩小惠,没有正统的教会,没有人道组织,没有关于一个人应对他的邻居承担什么道德义务的乏味演讲,没有关于任何主题的令人厌烦的说教。他告诉我们,在那个理想的时代,人们无知无仁,也从不给报纸写文章议论慈善问题,却能相亲相爱。”[7】l”。180这显然是王尔德借中国哲学家之口说自己的观点,但令人惊讶的是,它极其准确地抓住了道家哲学的一些核心观点,即反对儒家人为地干预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在王尔德的描绘中,庄子是一名反社会干预、反政府、捍卫个人自由的斗士,而这的确是我们在庄子的原著与道家思想中可以见到的。王尔德笔下的庄子主张“宥天下”,因为“不闻治天下也,,[7””。在王尔德的评论中,庄子的哲学主要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政治体制的一种批判。“如果我们得出结论压根儿就没有管理人民这种事,那么政府和职业政客们的命运将如何?”王尔德接着说,“可见庄子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作家,在他死后两千年用英语出版他的著作,时机显然还不成熟,会给许多可敬的、勤勉的人们带来重重的伤害”口]1“。这里可能有王尔德惯用的夸张,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句戏言,因为我们发现这些基本观点在他的政论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富有艺术敏感的唯美主义者,王尔德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或许在我们看来根本就是错误的,是堂吉诃德式的奇想,但它与某种威廉-莫里斯式的英国社会主义幻想不元联系,即与其说它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不如说是对个人主义与艺术自由的呼吁。结合他对庄子的评论来阅读《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些观点的联系就非常显豁了。文章一开篇就写道:“建立社会主义的主要好处,无疑就是社会主义将使我们从可怜地为别人而活的必要性中解脱出来。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必要性如此沉重地压迫着几乎每一个人,事实上,几乎无人可以幸免。”[8¨这听起来神似王尔德所描绘的庄子理想中的黄金时代,那里“没有人道组织,没有关于一个人应对他的邻居承担什么道德义务的乏味演讲”;“没有关于聪明人的喋喋不休,也没有对高尚人士的歌功颂德。令人无法忍受的道德责任感更不知为何物”[7]180。社会主义是可贵的,因为“它通往个人主义”[8]2。它是人人自由的状态,即一切顺应自然,绝不强加给别人,即使是为了别人好。王尔德说,人的个性“将自然而简单地生长,就像花或树的生长”,“不会成天对别人指手画脚,或要求他们长得像自己一样。他会爱他们,因为他们各不相同。尽管不干涉他人,他却会帮助所有的人,正如一件美好的事物以其美的本来面目出现,就已经帮助了我们”[8]9。这让我们想起王尔德对庄子哲学的那些评论。而他在另一段里更直接地提到了庄子:“那么,个人主义是我们经由社会主义将会得到的。作为一个自然结果,国家必须放弃一切关于治理的概念。它必须放弃,因为正如一位比耶稣早诞生几个世纪的智者所说的,有放任人心这件事,却没有治理天下这件事(1)。所有形式的政府都是失败的。”[B且3对王尔德来说,庄子是一位反对一切政府形式的激进的思想家,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先驱。事实上,正如索斯·艾尔提斯所辩称的那样,“王
尔德的个人主义也呈现出与道家哲学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哲学本身提供了无政府主义思想最早的基础之一”。他接着谈到王尔德对庄子的评论,并说“这种思想与《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9]z2。3。我们读庄子时会发现,庄子的机智诙谐、似非而是的语言的确暗示了它与王尔德的警句之间的文体亲和力,此外,庄子对
①即“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译者注。
78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2卷
现代社会的颠覆式批评也令王尔德着迷且深受鼓舞。虽然王尔德并未谈到庄子哲学中许多别的观点和真知灼见,但他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自由和个人主义议题上,这本身就揭示了道家哲学值得批评界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就在世界进入20世纪之时,王尔德逝世了,但他对庄子的兴趣预示了20世纪许多现代主义诗人一种相似的兴趣。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和玛丽安·莫尔都有瞿理思的《庄子》译本,埃兹拉·庞德很可能也读过这译本。瞿理思的《巾国文学史》当时很受现代主义者们欢迎,“他所讲述的庄生梦蝶的寓言”,正如钱兆明所说的,“足以像吸引庞德那样吸引威廉斯”,因为两人都仰慕“中国哲人拒绝对世间万物做任何区分”[10]“6。庄子和他的前辈老子与中国的文字及中国文化一起,成为现代主义诗人们一个重要的灵感源泉,但诗人们阅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阐释也不尽相同。19世纪90年代的王尔德在庄子身上找到
的是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代政治体制的激烈批判,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辩护;而庞德和威廉斯看到的是“中国哲人拒绝对世间万物做任何区分”的态度,这导致了对中文的一种理解方式,即将中文视为一种青睐意象和具体事物本身而摒弃逻辑联系和抽象概念的媒介,以及一种特别适合现代诗学的直接性和具体性的媒介。我们可能还会想起,几乎就在20世纪20年代的同一时期,在具有世纪末气息的维也纳,弗里茨·毛特纳也很欣赏老子和庄子,并“从‘道’中发现一种原始的语言批判(i72Tko ei行e“砌z£e s声r口c矗是r瓶忌删棚蹦P如g雄)”L11]4“。对庄子、道家或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王尔德的理解也肯定不同于庞德、威廉斯或其他人。然而要点在于,当我们在其历史环境中审视这些各不相同的读法和诠释时,我们就可能意识到西方现代主义与东方之间在心智上的联系是严肃而深入的,并且意识到在理解现代主义文学时,王尔德作为这个领域的先驱之一仍然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承认和欣赏。
[参考文献]
[1]0.wilde,丁hPPi““理。厂Dor缸n G r n y,N e w York:M ode rn Library。1992.
[2]o.wilde,”The D e c a y of L y i n g:A n ob s er v at j on,”i n J n£P”£i o辨s,N ew Y o r k:B re t a no’s,1905,p p.1—56.
[3]zha ng Lo ng xi,”T he cri ticaI L e g a c y of o s c a r WiIde,”in R.Ga gn ie r(e d.),c“fi∞z E5s
d,s o”os fnr wifdP,
N e w Y o rk:G.K.H a ll,1991,p p.157—171.
[4]0.wilde,”The critic Ar tist,”in In te nt ioH s,N ew Y o rk:B r et a n0’s,1905,pp.93—217.
[5]Ch uan g Tzd,M—j£如,M ornz i盯,n nd soc谊z RP,0rm Fr,t ran s.by  H.A.Gi les,L ond on:Ber nar d Qua“tch,1889.
[6]Guo Qin gfan,z^“n”耳z i Ji5^l,in chine c la s si c s c o m p i l i n g society(ed.),z矗越zi Jif^P”g:V台f.3,Be巧ing:
Z h o n g h u a B o o k C omp any,1954.
[7]O.wilde,”A Chine sage,”in A c“£t c in Po£z Mn££:B“n碍Ez£rn“5,rom Re“P"s n行矗Mi5ce£如nie5,
Lo n do n:M et h ue n,1919,pp.177—186.
[8]O.wilde,”The sou l。f Man u n d e r S o c i al i s m,”i n I.Murra y(ed.),Tk so“£o,Mn"nnd P“50”聃,r撕”95,
O x f o r d:o x f o r d U niver si‘y Pr e s s,1990,p p.198—206.
[9]s.El“s.Ret矗si扎gⅥ以£dP:sociP£y n竹d s“6t'e rsl07l i咒£矗P  P£口y5o,Oscnr wizde,ox{ord:oxfoTd
uni ve rs it y Press,1996.
[10]z.Q ian,o“P”妞zi sm口行d MDd er咒ism:丁he L已gn c了o,c^in4in  Po“月d口n d’w z f谊研5,
D ur h a m:D u k e Uni ve rs it y Press,1995.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2:50: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1068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艺术   没有   中国   思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